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安藤忠雄的作用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部分是安藤忠雄的独特经历、获奖列表以及作品年表;第二部分介绍了安藤忠雄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第三部分是安藤忠雄的5个经典作品赏析;第四部分对安藤忠雄的其他20个主要作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安藤忠雄有一个相对完整了解。
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原文摘录 · · · · · ·
-
“楔入环境”,安腾描述他工作的特点:“首先,我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并且暴露它们的材质特性;其次,我所设计的空间并不经常被赋予明确的功能。我相信这些特征最大程度使我能够创造出空间的原型。朴素材料的细微差别和它们的质感强调了简洁空间的构成,用这种方法激起人们对自然元素的关注,如光和风。”他接着说,他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是:“我渴望激励空间中的个人体内的一系列记忆。为了这个目的,我强调在功能中建立空间,使无限定的部分与人类情感和睦相处。我称这种空间原型为观念起点的空间。一旦它被创造,我会依着步骤将其升华为象征性空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安腾对自然元素中的光情有独钟。他对建筑与光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正是在不断的变幻中,光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但是,“光并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线被孤立出来或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界线上,个体变得清晰并获得了形式。” 在30多年的建筑实践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表现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光与建筑空间的完美交融,乃至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效果,而其最突出的设计手法便是: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和几何化的空间组合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特别是用黑暗来反衬光的魅力和场所的意义。“在到处布满着均质光线的今天。我仍然追求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在黑暗中光闪现出宝石般的美丽,人们似乎可以把它握在手中,光挖空黑暗并穿透我们的躯体,将生命带入场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丛书信息
大师系列 (共2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的作品与思想》,《特里·法雷尔的作品与思想》,《彼得·埃森曼的作品与思想》,《多米尼克.佩罗的作品与思想》,《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与思想》 等。
喜欢读"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思想"的人也喜欢 · · · · · ·
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思想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思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安腾对自然元素中的光情有独钟。他对建筑与光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正是在不断的变幻中,光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但是,“光并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线被孤立出来或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
2012-02-16 16:57
安腾对自然元素中的光情有独钟。他对建筑与光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正是在不断的变幻中,光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但是,“光并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线被孤立出来或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界线上,个体变得清晰并获得了形式。” 在30多年的建筑实践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表现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光与建筑空间的完美交融,乃至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效果,而其最突出的设计手法便是: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和几何化的空间组合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特别是用黑暗来反衬光的魅力和场所的意义。“在到处布满着均质光线的今天。我仍然追求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在黑暗中光闪现出宝石般的美丽,人们似乎可以把它握在手中,光挖空黑暗并穿透我们的躯体,将生命带入场所。” 引自第12页 回应 2012-02-16 16:57 -
“楔入环境”,安腾描述他工作的特点:“首先,我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并且暴露它们的材质特性;其次,我所设计的空间并不经常被赋予明确的功能。我相信这些特征最大程度使我能够创造出空间的原型。朴素材料的细微差别和它们的质感强调了简洁空间的构成,用这种方法激起人们对自然元素的关注,如光和风。”他接着说,他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是:“我渴望激励空间中的个人体内的一系列记忆。为了这个目的,我强调在功能中建立空间,...
2012-02-16 16:48
-
安腾对自然元素中的光情有独钟。他对建筑与光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正是在不断的变幻中,光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但是,“光并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线被孤立出来或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
2012-02-16 16:57
安腾对自然元素中的光情有独钟。他对建筑与光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正是在不断的变幻中,光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但是,“光并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线被孤立出来或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界线上,个体变得清晰并获得了形式。” 在30多年的建筑实践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表现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光与建筑空间的完美交融,乃至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效果,而其最突出的设计手法便是: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和几何化的空间组合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特别是用黑暗来反衬光的魅力和场所的意义。“在到处布满着均质光线的今天。我仍然追求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在黑暗中光闪现出宝石般的美丽,人们似乎可以把它握在手中,光挖空黑暗并穿透我们的躯体,将生命带入场所。” 引自第12页 回应 2012-02-16 16:57 -
“楔入环境”,安腾描述他工作的特点:“首先,我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并且暴露它们的材质特性;其次,我所设计的空间并不经常被赋予明确的功能。我相信这些特征最大程度使我能够创造出空间的原型。朴素材料的细微差别和它们的质感强调了简洁空间的构成,用这种方法激起人们对自然元素的关注,如光和风。”他接着说,他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是:“我渴望激励空间中的个人体内的一系列记忆。为了这个目的,我强调在功能中建立空间,...
2012-02-16 16:48
-
安腾对自然元素中的光情有独钟。他对建筑与光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正是在不断的变幻中,光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但是,“光并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线被孤立出来或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
2012-02-16 16:57
安腾对自然元素中的光情有独钟。他对建筑与光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正是在不断的变幻中,光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但是,“光并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线被孤立出来或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界线上,个体变得清晰并获得了形式。” 在30多年的建筑实践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表现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光与建筑空间的完美交融,乃至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效果,而其最突出的设计手法便是: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和几何化的空间组合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特别是用黑暗来反衬光的魅力和场所的意义。“在到处布满着均质光线的今天。我仍然追求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在黑暗中光闪现出宝石般的美丽,人们似乎可以把它握在手中,光挖空黑暗并穿透我们的躯体,将生命带入场所。” 引自第12页 回应 2012-02-16 16:57 -
“楔入环境”,安腾描述他工作的特点:“首先,我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并且暴露它们的材质特性;其次,我所设计的空间并不经常被赋予明确的功能。我相信这些特征最大程度使我能够创造出空间的原型。朴素材料的细微差别和它们的质感强调了简洁空间的构成,用这种方法激起人们对自然元素的关注,如光和风。”他接着说,他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是:“我渴望激励空间中的个人体内的一系列记忆。为了这个目的,我强调在功能中建立空间,...
2012-02-16 16:48
论坛 · · · · · ·
有没有可以在网上阅读的啊 | 来自110 | 3 回应 | 2011-04-16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思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匿 2013-01-29
一本小书难窥大师全貌,不过本书的概括功力足矣。
0 有用 weem 2014-01-17
倪洪国的 典型 刚郁
0 有用 戴白白 2010-08-15
很棒很棒 安藤的建筑都是完全依照建筑三要素而设计的,还有一点他做的非常好,就是他设计建筑的时候会依照地形,尽量避开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而设计,以外地使设计更具趣味
0 有用 (o°ω°o)红 2007-12-12
啊。。。
0 有用 叶落尽 2012-05-07
光的运用在于质而不是量,多角度的反射,漫反射,光对材料的苛刻
0 有用 锅盔 2021-02-04
【藏书阁打卡】 安藤忠雄是我知道的第一位建筑师,这个知道也只是从外行的眼光来看。他的学习、生活经历传奇,且给人以鼓舞,设计的几座知名建筑简洁而震撼。因此被各类媒体报道宣传较多,也增加了他的知名度。几年时间对他始终停留在看传记和精彩建筑图片的了解阶段。也因为自己里面东西太少,翻来翻去看也看不出其他味道。在补了一些日本茶道、文化和其他建筑知识后,终于可以看出其他的一点东西来:他常用的设计... 【藏书阁打卡】 安藤忠雄是我知道的第一位建筑师,这个知道也只是从外行的眼光来看。他的学习、生活经历传奇,且给人以鼓舞,设计的几座知名建筑简洁而震撼。因此被各类媒体报道宣传较多,也增加了他的知名度。几年时间对他始终停留在看传记和精彩建筑图片的了解阶段。也因为自己里面东西太少,翻来翻去看也看不出其他味道。在补了一些日本茶道、文化和其他建筑知识后,终于可以看出其他的一点东西来:他常用的设计手法;设计中对日本文化的诠释和展现(一部分也许是他不自知的);他对场地、功能、材料等取舍与坚持;看一些仍感复杂的平面布置,就像看一幅“至上主义”的绘画,这也许是设计条件和功能等综合考虑的结果;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将新了解的茶道、禅宗作为支点,再看他的部分设计,我感到畅快。其他的交给以后再看。 (展开)
0 有用 猜那熊 2020-10-10
禅与光
0 有用 口吐芬芳艺术家 2018-06-15
建筑天才。我们不谈论美,谈论美是不时髦的。
0 有用 或许和迷宫生活 2018-03-12
002
0 有用 Cyan 2018-01-17
图书馆借来的,没有精读,但记下了他的风格与思想。安藤忠雄的建筑风格 含而不露 十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