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所有和底本为清乾隆壬午年所刻雅雨堂本,用以校刊者为《三长物齐丛书》本本及《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吕无党(无党,清吕葆中字)钞本。
赵明诚“跋尾”所引碑文,以洪适《隶释》与王昶《金石萃编》参校。除明显讹字外一般不予改动,只在“校证”中加以说明。
底本原附卢文弨案语,本书全部照录,文前仍据原书用“案”标明。三长物齐本原附黄本骥、蒋瓌案语所注碑主姓名字号,亦一律引录于本书总目篇题之下,并加圆括号以示区别。
吕无党钞本后所附张元济《校勘记》,引录吕氏原校及何焯、顾千里等诸家校语,对于刊正底本多所裨益,本书亦酌加采择,并在“校证”中分别注明。
“跋尾”中一般词语,本书不作解释,但如属作者征引之典故旧文,则尽可能一一注明出处;此外,对于冷僻的天文、律历、人物字号等名词术语,亦酌加简注,以便读者。
本书“校证”中征引旧籍及近...
(展开全部)
本书“校证”中征引旧籍及近人著作,多用简称,另列《征引书目一览表》,以供对照。
《金石录》总目所录碑题凡二千目,而“跋尾”仅五百零二篇。凡属有“跋尾”者,本书一律用“△”符号标识于总目篇题右上角;凡某一篇题属于某卷跋篇分目后一篇者,即于该篇题之后注明“以上跋尾在全书卷第几”,以便寻检。
每卷末附“宋本校勘记”证明了南宋龙舒郡斋本错误很多,不及清代诸本。足为佞宋溺古者戒。
K877.2/4863-2
[宋]赵明诚 撰 金文明 校證
李氏《后序》一文,追溯著作之由,生涯波澜,直一《报任安书》矣!而马迁无历此国殇;回首芸窗旧梦,竹马案眉,直一《十二郎文》矣!而韩公无涉此闺情。物之得失,人之生死,国之存亡,不过三生之幻,六如之象,终是"人亡弓,人得之"而已,应证得曩之惋怅,己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耳。
> 更多短评 5 条
> 15人在读
> 43人读过
> 312人想读
订阅关于金石录校证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孤不度德量力 2017-06-07
每卷末附“宋本校勘记”证明了南宋龙舒郡斋本错误很多,不及清代诸本。足为佞宋溺古者戒。
0 有用 [已注销] 2010-02-08
K877.2/4863-2
0 有用 笨海豚 2008-03-01
[宋]赵明诚 撰 金文明 校證
1 有用 重黎 2019-06-03
李氏《后序》一文,追溯著作之由,生涯波澜,直一《报任安书》矣!而马迁无历此国殇;回首芸窗旧梦,竹马案眉,直一《十二郎文》矣!而韩公无涉此闺情。物之得失,人之生死,国之存亡,不过三生之幻,六如之象,终是"人亡弓,人得之"而已,应证得曩之惋怅,己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耳。
1 有用 重黎 2019-06-03
李氏《后序》一文,追溯著作之由,生涯波澜,直一《报任安书》矣!而马迁无历此国殇;回首芸窗旧梦,竹马案眉,直一《十二郎文》矣!而韩公无涉此闺情。物之得失,人之生死,国之存亡,不过三生之幻,六如之象,终是"人亡弓,人得之"而已,应证得曩之惋怅,己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耳。
2 有用 孤不度德量力 2017-06-07
每卷末附“宋本校勘记”证明了南宋龙舒郡斋本错误很多,不及清代诸本。足为佞宋溺古者戒。
0 有用 [已注销] 2010-02-08
K877.2/4863-2
0 有用 笨海豚 2008-03-01
[宋]赵明诚 撰 金文明 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