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法律史解释》内容简介:国人移译西方律典,绍介西方法学,始自清末变法改制。初为不得已,意在窥探富强之术,佐治更张。继则揣索法理,求体用之变,将治式与治道通盘换过。再则于折冲衡平中,辩事实与规则的互动,究法意与人心的嬗变,努力将人世生活善予安顿。而凡此百年由东徂西,积劳积慧,既为华夏民族重构人世规则与人间秩序的悲壮奋斗接引学思,终亦必涓滴汇流,于人文类型的交融呼应中,为全体人类理想而惬意的人世生活之砥砺成型,尽吾华夏民族的法理之思。
“西方法哲学文库”接续前贤,择晚近已有定评的西人法理名篇,译为中文,汇为系列。凡传统所谓法理学法哲学之论述,不分大陆英美,体裁题材,尽在搜罗之列。法学同仁,白手起家,同心戮力,奉献于兹,裨丰富汉语法意,增益法制类型间的了解与通融。设若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体系,同时并为一种意义体系,则文库编事,当在藉法意而通法制,探寻规则背后...
《法律史解释》内容简介:国人移译西方律典,绍介西方法学,始自清末变法改制。初为不得已,意在窥探富强之术,佐治更张。继则揣索法理,求体用之变,将治式与治道通盘换过。再则于折冲衡平中,辩事实与规则的互动,究法意与人心的嬗变,努力将人世生活善予安顿。而凡此百年由东徂西,积劳积慧,既为华夏民族重构人世规则与人间秩序的悲壮奋斗接引学思,终亦必涓滴汇流,于人文类型的交融呼应中,为全体人类理想而惬意的人世生活之砥砺成型,尽吾华夏民族的法理之思。
“西方法哲学文库”接续前贤,择晚近已有定评的西人法理名篇,译为中文,汇为系列。凡传统所谓法理学法哲学之论述,不分大陆英美,体裁题材,尽在搜罗之列。法学同仁,白手起家,同心戮力,奉献于兹,裨丰富汉语法意,增益法制类型间的了解与通融。设若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体系,同时并为一种意义体系,则文库编事,当在藉法意而通法制,探寻规则背后的意义,人生深处的人心;设若晚近人类历史赫然昭示吾人者,不仅在法律为天下之公器,更在为民族之自然言说,其间必有需予调和周济者,则文库之编事,在求会通,当为此奉献一份祥和。此既为文库之缘起,更为编事之宗旨,而为全体译友之所寄托也!
丛书信息
法律史解释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法律史解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yobalcony (2111)
1、法学家军械库的三大武器:历史、哲学和分析…… 2、伦理解释:P23 3、康德的正义公式是在法制史中逐渐展现或实现的权利观念。所有法律规则、法律学说、法律制度都或多或少是对权利观念的全面的或完美的表现。P27 4、有三种关于法律目的理想先后在不同的时期占居统治地位。p28 5、伦理解释连同第二代历史法学派都为政治解释所取代,或者转变成政治解释。P35 6、法律秩序既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整体,也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完全自...2011-03-01 14:54 1人喜欢
1、法学家军械库的三大武器:历史、哲学和分析…… 2、伦理解释:P23 3、康德的正义公式是在法制史中逐渐展现或实现的权利观念。所有法律规则、法律学说、法律制度都或多或少是对权利观念的全面的或完美的表现。P27 4、有三种关于法律目的理想先后在不同的时期占居统治地位。p28 5、伦理解释连同第二代历史法学派都为政治解释所取代,或者转变成政治解释。P35 6、法律秩序既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整体,也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部分,而只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方面,所以它又回到了宗教、道德和法律不加区分的状态。这种思想方法为打破那种法律是自我存在、自我服务、自我检测的观念起了极大作用,为当今法律科学中的功能观开辟了道路。P65 7、生物学解释就是将生物学的生存斗争原则视为社会和法律发展的规律。……唯心、人种、经济学类型。…… 8、这种终极状态不是伦理的(权利),也不是政治的(自由)。它也不是生物学的(社会有机体完美地适应其外界环境)。而是经济的——一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的状况;P89 9、责任分配机制P105 10、19世纪工业劳工、商业活动对司判决的抱怨P107 11、尽管它夸张了人类为达到阶段目的而有意识地制定法律的程度,但是它还是通过展现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的实际力量,帮助我们克服了法律悲观主久义。P111 12、法学家的解释P112起; 创造性活动为依据的解释属于新制度的发展和从外界吸收或与外界溶合的成长时期。以权威为依据的解释,或以用哲学代替权威为依据的解释则属于呆板的和稳定的时期。当历史撰写普遍摆脱了历史哲学之后,法制史气愤写却长期停留在黑格尔的哲学之上。也许,弗洛伊德主义者能说明在19世纪的法律科学中这种始终忽视人类的创造性因素和人类行为的因素的现象。因为,19世纪的法学家曾试图从司法中排除人的因素。他们努力排除法律适用中所有的个体化因素。……而且在机械自动的法律假设之后,便存在着一种自我发展的法制史的假设。P123 13、……具有强劲性格的人,从现存的各种可能的法律材料以及使用这些材料的可能办法之间进行选择,并将其选择强加给同代人,从而为下一代人标示出将要使用的法律材料。或者说,具有强劲个性的人对传统的思想模式、裁决技术和下一代人将要用来处理特定法律素材的技术进行彻底检验,并根据他的思想,偏见或气质重新塑造这些思想模式、裁决艺术和技术。这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个人态度和个人性格就被强加到了法律之上。科克正是用这种方法,对我们的法律产生了如此持久的影响。P124 14、衡平法和自然法是更为大胆的拟制,它们允许风卷残云般的创造性活动。梅因从一般角度为衡平法说明了这一点。兰德尔(Langdll)和梅特兰(Maitland)则为英国衡平法说明了这一点。P129 15、我们应将这些与罗马执政官敕令中的创造性司法经验主义相比较。在某个特定当事人的坚决要求下,有些律师以满足他们的当事人的需要为依据进行辩护,并说服执政官。P131
回应 2011-03-01 14:54
-
yobalcony (2111)
1、法学家军械库的三大武器:历史、哲学和分析…… 2、伦理解释:P23 3、康德的正义公式是在法制史中逐渐展现或实现的权利观念。所有法律规则、法律学说、法律制度都或多或少是对权利观念的全面的或完美的表现。P27 4、有三种关于法律目的理想先后在不同的时期占居统治地位。p28 5、伦理解释连同第二代历史法学派都为政治解释所取代,或者转变成政治解释。P35 6、法律秩序既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整体,也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完全自...2011-03-01 14:54 1人喜欢
1、法学家军械库的三大武器:历史、哲学和分析…… 2、伦理解释:P23 3、康德的正义公式是在法制史中逐渐展现或实现的权利观念。所有法律规则、法律学说、法律制度都或多或少是对权利观念的全面的或完美的表现。P27 4、有三种关于法律目的理想先后在不同的时期占居统治地位。p28 5、伦理解释连同第二代历史法学派都为政治解释所取代,或者转变成政治解释。P35 6、法律秩序既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整体,也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部分,而只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方面,所以它又回到了宗教、道德和法律不加区分的状态。这种思想方法为打破那种法律是自我存在、自我服务、自我检测的观念起了极大作用,为当今法律科学中的功能观开辟了道路。P65 7、生物学解释就是将生物学的生存斗争原则视为社会和法律发展的规律。……唯心、人种、经济学类型。…… 8、这种终极状态不是伦理的(权利),也不是政治的(自由)。它也不是生物学的(社会有机体完美地适应其外界环境)。而是经济的——一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的状况;P89 9、责任分配机制P105 10、19世纪工业劳工、商业活动对司判决的抱怨P107 11、尽管它夸张了人类为达到阶段目的而有意识地制定法律的程度,但是它还是通过展现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的实际力量,帮助我们克服了法律悲观主久义。P111 12、法学家的解释P112起; 创造性活动为依据的解释属于新制度的发展和从外界吸收或与外界溶合的成长时期。以权威为依据的解释,或以用哲学代替权威为依据的解释则属于呆板的和稳定的时期。当历史撰写普遍摆脱了历史哲学之后,法制史气愤写却长期停留在黑格尔的哲学之上。也许,弗洛伊德主义者能说明在19世纪的法律科学中这种始终忽视人类的创造性因素和人类行为的因素的现象。因为,19世纪的法学家曾试图从司法中排除人的因素。他们努力排除法律适用中所有的个体化因素。……而且在机械自动的法律假设之后,便存在着一种自我发展的法制史的假设。P123 13、……具有强劲性格的人,从现存的各种可能的法律材料以及使用这些材料的可能办法之间进行选择,并将其选择强加给同代人,从而为下一代人标示出将要使用的法律材料。或者说,具有强劲个性的人对传统的思想模式、裁决技术和下一代人将要用来处理特定法律素材的技术进行彻底检验,并根据他的思想,偏见或气质重新塑造这些思想模式、裁决艺术和技术。这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个人态度和个人性格就被强加到了法律之上。科克正是用这种方法,对我们的法律产生了如此持久的影响。P124 14、衡平法和自然法是更为大胆的拟制,它们允许风卷残云般的创造性活动。梅因从一般角度为衡平法说明了这一点。兰德尔(Langdll)和梅特兰(Maitland)则为英国衡平法说明了这一点。P129 15、我们应将这些与罗马执政官敕令中的创造性司法经验主义相比较。在某个特定当事人的坚决要求下,有些律师以满足他们的当事人的需要为依据进行辩护,并说服执政官。P131
回应 2011-03-01 14:54
-
yobalcony (2111)
1、法学家军械库的三大武器:历史、哲学和分析…… 2、伦理解释:P23 3、康德的正义公式是在法制史中逐渐展现或实现的权利观念。所有法律规则、法律学说、法律制度都或多或少是对权利观念的全面的或完美的表现。P27 4、有三种关于法律目的理想先后在不同的时期占居统治地位。p28 5、伦理解释连同第二代历史法学派都为政治解释所取代,或者转变成政治解释。P35 6、法律秩序既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整体,也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完全自...2011-03-01 14:54 1人喜欢
1、法学家军械库的三大武器:历史、哲学和分析…… 2、伦理解释:P23 3、康德的正义公式是在法制史中逐渐展现或实现的权利观念。所有法律规则、法律学说、法律制度都或多或少是对权利观念的全面的或完美的表现。P27 4、有三种关于法律目的理想先后在不同的时期占居统治地位。p28 5、伦理解释连同第二代历史法学派都为政治解释所取代,或者转变成政治解释。P35 6、法律秩序既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整体,也不是社会控制的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部分,而只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方面,所以它又回到了宗教、道德和法律不加区分的状态。这种思想方法为打破那种法律是自我存在、自我服务、自我检测的观念起了极大作用,为当今法律科学中的功能观开辟了道路。P65 7、生物学解释就是将生物学的生存斗争原则视为社会和法律发展的规律。……唯心、人种、经济学类型。…… 8、这种终极状态不是伦理的(权利),也不是政治的(自由)。它也不是生物学的(社会有机体完美地适应其外界环境)。而是经济的——一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的状况;P89 9、责任分配机制P105 10、19世纪工业劳工、商业活动对司判决的抱怨P107 11、尽管它夸张了人类为达到阶段目的而有意识地制定法律的程度,但是它还是通过展现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的实际力量,帮助我们克服了法律悲观主久义。P111 12、法学家的解释P112起; 创造性活动为依据的解释属于新制度的发展和从外界吸收或与外界溶合的成长时期。以权威为依据的解释,或以用哲学代替权威为依据的解释则属于呆板的和稳定的时期。当历史撰写普遍摆脱了历史哲学之后,法制史气愤写却长期停留在黑格尔的哲学之上。也许,弗洛伊德主义者能说明在19世纪的法律科学中这种始终忽视人类的创造性因素和人类行为的因素的现象。因为,19世纪的法学家曾试图从司法中排除人的因素。他们努力排除法律适用中所有的个体化因素。……而且在机械自动的法律假设之后,便存在着一种自我发展的法制史的假设。P123 13、……具有强劲性格的人,从现存的各种可能的法律材料以及使用这些材料的可能办法之间进行选择,并将其选择强加给同代人,从而为下一代人标示出将要使用的法律材料。或者说,具有强劲个性的人对传统的思想模式、裁决技术和下一代人将要用来处理特定法律素材的技术进行彻底检验,并根据他的思想,偏见或气质重新塑造这些思想模式、裁决艺术和技术。这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个人态度和个人性格就被强加到了法律之上。科克正是用这种方法,对我们的法律产生了如此持久的影响。P124 14、衡平法和自然法是更为大胆的拟制,它们允许风卷残云般的创造性活动。梅因从一般角度为衡平法说明了这一点。兰德尔(Langdll)和梅特兰(Maitland)则为英国衡平法说明了这一点。P129 15、我们应将这些与罗马执政官敕令中的创造性司法经验主义相比较。在某个特定当事人的坚决要求下,有些律师以满足他们的当事人的需要为依据进行辩护,并说服执政官。P131
回应 2011-03-01 14:5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商务印书馆 (2013)8.7分 40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6)8.1分 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百年学术精品(人文社会科学) (庐陵)
- 必需.啃书 (笑矣乎.沉静)
- 西方法哲学文库 (RMR)
- 法律 (岁月的泡沫)
- 08我的购书单 (Blade King)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法律史解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pkallu 2017-09-10
法理学的来由,看目录就够了
0 有用 Blade King 2009-03-12
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强调的法学家的重要性。批判部分还是有一定见地的。邓先生的翻译实在不喜欢
0 有用 七紫三羊不应 2013-02-19
导论略装
0 有用 quitequiet 2011-01-09
法律史与法哲学。邓大师译得好通顺
0 有用 阿北挂路灯 2013-08-03
主义之批判
0 有用 无敌小叮历险记 2020-03-01
朱利斯·斯通曾经这样评价庞德“一生中最为雄辩的箴言不仅是,法律思想应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更为卓著的箴言是,法律知识源流的持续性随着变迁的速率而显得尤为重要”或许待我们读过这本书就会发现,其中始终都贯穿着庞德对于法律思想变化性的追求和对法律进行主观能动性解释的赞颂,庞德无疑是形式主义法学派向实质法学派转变背景之下的转折人物。
0 有用 天人五衰 2019-05-15
可以说是处于体系核心的一本,成败都可管中窥豹。
0 有用 一葦杭之 2018-09-05
庞德的知识太渊博了(2018-09-05)重新看了此书的第一章和第七章。第一章是非常精彩的,从中可看出当年邓正来为什么喜欢庞德,也能看出他在写《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时很多灵感借鉴于庞德。(2019-01-10)
0 有用 Apkallu 2017-09-10
法理学的来由,看目录就够了
0 有用 阿北挂路灯 2013-08-03
主义之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