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彭家煌·代表作:皮克的情书》选入其小说29篇,基本反映了彭家煌的创作风貌。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推动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
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字蕴生。1924年到上海中华书局工作,1925年转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先后主编《教育杂志》、《儿童世界》等,期问曾发表过大量童话和儿童故事,滑稽多趣,惜未结集出版。1926年发表小说《Dismeryer先生》后,开始受人注意。他的乡土小说,比同时代的乡土作家更加活泼风趣,也更深刻圆熟,人物色彩斑斓,口语的运用,尤为成功,《活鬼》、《怂恿》、《陈四爹的牛》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写市民和知识分子的一些小说,如《莫校长》、《贼》、《茶杯里的风波》,其成就不亚于叶绍钧和张天翼,蕴含着较厚实的社会容量,又不乏微妙多样的人生经验与生活情趣。本书选入其小说29篇,基本反映了彭家煌的创作风貌。
我读的是上海书店影印版
死得太早,可惜了。
英年早逝,小说停留在模仿阶段,但不乏可讨论之处。比如《陈四爹的牛》《牧童的过失》等乡土作品,国语叙述与人物方言脏话,保留了地方风情和人物活气,同时形成鲜明反差,“启蒙视角”也由此彰显。城市题材作品则充斥现代病和浪漫忸怩。唯《不平凡的故事》一篇有兴味。同乡“沈先生”情史让人误以为原型乃沈从文,甚至结构都类似于沈氏《松子君》,只是将嵌套式换成《孤独者》式平层讲述。1920-1930年代的海漂文学青年,... 英年早逝,小说停留在模仿阶段,但不乏可讨论之处。比如《陈四爹的牛》《牧童的过失》等乡土作品,国语叙述与人物方言脏话,保留了地方风情和人物活气,同时形成鲜明反差,“启蒙视角”也由此彰显。城市题材作品则充斥现代病和浪漫忸怩。唯《不平凡的故事》一篇有兴味。同乡“沈先生”情史让人误以为原型乃沈从文,甚至结构都类似于沈氏《松子君》,只是将嵌套式换成《孤独者》式平层讲述。1920-1930年代的海漂文学青年,谁能拒绝桃色主题等文学市场的诱惑呢?谁也别瞧不起谁。 (展开)
再看《茶杯里的风波》,与初时已隔三年。
对照: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冯沅君《春痕》
> 更多书评 1篇
> 4人在读
> 16人读过
> 21人想读
订阅关于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代表作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微风 2007-11-30 22:00:48
我读的是上海书店影印版
0 有用 像玉的石头 2018-12-16 01:35:12
死得太早,可惜了。
0 有用 ronjackie 2024-10-22 09:39:05 湖南
英年早逝,小说停留在模仿阶段,但不乏可讨论之处。比如《陈四爹的牛》《牧童的过失》等乡土作品,国语叙述与人物方言脏话,保留了地方风情和人物活气,同时形成鲜明反差,“启蒙视角”也由此彰显。城市题材作品则充斥现代病和浪漫忸怩。唯《不平凡的故事》一篇有兴味。同乡“沈先生”情史让人误以为原型乃沈从文,甚至结构都类似于沈氏《松子君》,只是将嵌套式换成《孤独者》式平层讲述。1920-1930年代的海漂文学青年,... 英年早逝,小说停留在模仿阶段,但不乏可讨论之处。比如《陈四爹的牛》《牧童的过失》等乡土作品,国语叙述与人物方言脏话,保留了地方风情和人物活气,同时形成鲜明反差,“启蒙视角”也由此彰显。城市题材作品则充斥现代病和浪漫忸怩。唯《不平凡的故事》一篇有兴味。同乡“沈先生”情史让人误以为原型乃沈从文,甚至结构都类似于沈氏《松子君》,只是将嵌套式换成《孤独者》式平层讲述。1920-1930年代的海漂文学青年,谁能拒绝桃色主题等文学市场的诱惑呢?谁也别瞧不起谁。 (展开)
0 有用 鸾鹫 2016-03-28 23:18:01
再看《茶杯里的风波》,与初时已隔三年。
0 有用 Giselle 2025-04-09 07:31:11 河南
对照: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冯沅君《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