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分为两编,详细内容有人文科学形成了一个与自然科学并列的独立整体、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各种人文科学概观、各种人文科学的内容、人文科学主张的三个层次、社会历史现实中人文科学的特质等。
韦尔海姆·狄尔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西方哲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其后的现象学、解释学和存在主义等二十世纪重大的哲学思潮。直到今天,狄尔泰关于人文科学的考察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
本来只是为了读书会补个注释。薄,真的很难搞清楚。囫囵又读了一道
“人文科学即由这些论述的三个层次构成:事实、命题、价值判断和规则。”
按需。
2008-1-10 18:45:32还书
比艾彦还是要好些的..但是依然有很多错,比如把perception翻译成直觉,amendment翻译成增加。这种系统论非常粗糙,用法律来组织文化系统和社会外部关系也是想当然而已。狄尔泰觉得一方面法律由正义的意识塑造,另一方面,它又依赖于形成社会外部组织的意志联合体。因此,法律既不全是一种集体意志功能的特征,也不全是那些一种文化系统的特征。它在自身中结合了两种社会现实的本质特征。但问题在于,正义意识... 比艾彦还是要好些的..但是依然有很多错,比如把perception翻译成直觉,amendment翻译成增加。这种系统论非常粗糙,用法律来组织文化系统和社会外部关系也是想当然而已。狄尔泰觉得一方面法律由正义的意识塑造,另一方面,它又依赖于形成社会外部组织的意志联合体。因此,法律既不全是一种集体意志功能的特征,也不全是那些一种文化系统的特征。它在自身中结合了两种社会现实的本质特征。但问题在于,正义意识本身就不纯粹是个体的,但狄尔泰出于其心理学的立场却把正义意识归为个体的“生气”,是法律形成的动力。而这种意志联合体与正义意识在质上的区别也没有得到澄清,完全是一团浆糊。人类生活目标是社会的形成力量,当它们的表现导致了系统间的差异时,这些系统就产生了相应的更高秩序的表现,国家被作为意图的活动控制者。 (展开)
…………
> 更多短评 9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6人在读
> 20人读过
> 112人想读
订阅关于人文科学导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EB-耶-EGB 2017-05-12
本来只是为了读书会补个注释。薄,真的很难搞清楚。囫囵又读了一道
0 有用 YU 2018-11-28
“人文科学即由这些论述的三个层次构成:事实、命题、价值判断和规则。”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20-01-09
按需。
0 有用 达芬不是奇 2013-07-21
2008-1-10 18:45:32还书
0 有用 [已注销] 2018-12-24
比艾彦还是要好些的..但是依然有很多错,比如把perception翻译成直觉,amendment翻译成增加。这种系统论非常粗糙,用法律来组织文化系统和社会外部关系也是想当然而已。狄尔泰觉得一方面法律由正义的意识塑造,另一方面,它又依赖于形成社会外部组织的意志联合体。因此,法律既不全是一种集体意志功能的特征,也不全是那些一种文化系统的特征。它在自身中结合了两种社会现实的本质特征。但问题在于,正义意识... 比艾彦还是要好些的..但是依然有很多错,比如把perception翻译成直觉,amendment翻译成增加。这种系统论非常粗糙,用法律来组织文化系统和社会外部关系也是想当然而已。狄尔泰觉得一方面法律由正义的意识塑造,另一方面,它又依赖于形成社会外部组织的意志联合体。因此,法律既不全是一种集体意志功能的特征,也不全是那些一种文化系统的特征。它在自身中结合了两种社会现实的本质特征。但问题在于,正义意识本身就不纯粹是个体的,但狄尔泰出于其心理学的立场却把正义意识归为个体的“生气”,是法律形成的动力。而这种意志联合体与正义意识在质上的区别也没有得到澄清,完全是一团浆糊。人类生活目标是社会的形成力量,当它们的表现导致了系统间的差异时,这些系统就产生了相应的更高秩序的表现,国家被作为意图的活动控制者。 (展开)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20-01-09
按需。
0 有用 しずく 2019-03-14
…………
0 有用 [已注销] 2018-12-24
比艾彦还是要好些的..但是依然有很多错,比如把perception翻译成直觉,amendment翻译成增加。这种系统论非常粗糙,用法律来组织文化系统和社会外部关系也是想当然而已。狄尔泰觉得一方面法律由正义的意识塑造,另一方面,它又依赖于形成社会外部组织的意志联合体。因此,法律既不全是一种集体意志功能的特征,也不全是那些一种文化系统的特征。它在自身中结合了两种社会现实的本质特征。但问题在于,正义意识... 比艾彦还是要好些的..但是依然有很多错,比如把perception翻译成直觉,amendment翻译成增加。这种系统论非常粗糙,用法律来组织文化系统和社会外部关系也是想当然而已。狄尔泰觉得一方面法律由正义的意识塑造,另一方面,它又依赖于形成社会外部组织的意志联合体。因此,法律既不全是一种集体意志功能的特征,也不全是那些一种文化系统的特征。它在自身中结合了两种社会现实的本质特征。但问题在于,正义意识本身就不纯粹是个体的,但狄尔泰出于其心理学的立场却把正义意识归为个体的“生气”,是法律形成的动力。而这种意志联合体与正义意识在质上的区别也没有得到澄清,完全是一团浆糊。人类生活目标是社会的形成力量,当它们的表现导致了系统间的差异时,这些系统就产生了相应的更高秩序的表现,国家被作为意图的活动控制者。 (展开)
0 有用 YU 2018-11-28
“人文科学即由这些论述的三个层次构成:事实、命题、价值判断和规则。”
0 有用 GEB-耶-EGB 2017-05-12
本来只是为了读书会补个注释。薄,真的很难搞清楚。囫囵又读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