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空间诗学 (歌尔德蒙)
- 城市研究:空间与文化 (闲知)
- 新媒体艺术史纲参考文献 (frogsangtian)
- 艺术介入空间 (Eco)
- 媒介與社會發展 (nash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认同的空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odge的小世界 2021-05-18 11:07:37
翻译有些问题但不影响阅读,莫利这部书真是旁征博引跨学科综述。从传播学到地理学、从现代性到文明他者、萨义德席勒鲍曼与卡斯特齐登场。但全书的问题意识还是有些欠缺,气势磅礴之下并没有解决“欧洲该往哪里去”的核心问题。
1 有用 文漫 2014-08-26 15:16:00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有点云里雾里
0 有用 十六个为什么 2021-05-19 20:48:35
西方精英主义的视角下对认同空间做的看法
0 有用 一种态度 2019-05-28 18:59:10
真的是翻译太差了,看的人难受
3 有用 独孤奴 2016-12-24 19:29:26
整体观感较为庞杂,似有主线,却又有流于文献搜集之感。不过里面引用的不少文献倒屡屡给人惊喜。
0 有用 泽不伐夭 2022-09-27 14:19:08 日本
媒介地理这个领域最浪漫之处就在于它奋力去捕捉“流动的人与流动的媒介之间的不期而遇”,人的身份、感知伴随着日常生活实践中这一次次的“不期而遇”折射出更多样的色彩,打开了个体与不同地域次元间的甬道。 但也正因为“不期”性(尽管背后存在资本和权力逻辑),捕捉这些缥缈的“相遇”也变得尤为困难,所以与其死守媒介,不如依赖现象学、地理学和人类学,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才是媒体研究的正确路径。也就是morle... 媒介地理这个领域最浪漫之处就在于它奋力去捕捉“流动的人与流动的媒介之间的不期而遇”,人的身份、感知伴随着日常生活实践中这一次次的“不期而遇”折射出更多样的色彩,打开了个体与不同地域次元间的甬道。 但也正因为“不期”性(尽管背后存在资本和权力逻辑),捕捉这些缥缈的“相遇”也变得尤为困难,所以与其死守媒介,不如依赖现象学、地理学和人类学,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才是媒体研究的正确路径。也就是morley和moores一直坚持的“去媒体中心化的”媒体研究。 (展开)
0 有用 不开挖掘机 2021-11-10 17:37:21
翻译很差,内容重复度高,围着那个第一章就写明白的东西反反复复讲个不停,很佩服我竟读到了最后……
0 有用 传闻真多 2021-08-26 18:29:07
这翻译太渣了。这本书主要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讲了在文化全球化、媒介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后殖民等等背景下。电视等媒介如何参与文化认同构建。这本书的文化认同基本是站在欧洲和英国的中心上。就是怎么确证欧洲、英国的文化同一体。虽然戴维莫利也没给出方法。不过给出了这个思考的视角。莫利的书本来就喜欢大面积引用,自己也常常绕来绕去。加上不用心的翻译,真的是。。。。。。
0 有用 十六个为什么 2021-05-19 20:48:35
西方精英主义的视角下对认同空间做的看法
0 有用 梦魇马戏团 2021-05-19 18:37:08
现在读来有一种鬼魅的复古未来主义式电子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