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法学乃实用之学,旨在处理实际问题,实例研究系依据法律论断具体案件当事人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发现可适用于案例事实的法律,一方面须本诸案例事实去探寻法律规范,另一方面须将法律规范具体化于案例事实。此所涉及的是一种相互阐明的思考过程,具有法学方法的意义。《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乃在建构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期能为实例解题提供可资遵循的思维及论证方法,以增进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及客观性。此书系以台湾的《民法》为论述对象,主要参考价值应在于其方法论上的运用。
作者简介 · · · · · ·
王泽鉴,1938年出生于台湾台北,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曾担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教授,并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政经学院、澳洲墨尔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专攻民法,主要著作有《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册)、《民法总则》、《民法债编》、《民法物权》等。现任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
目录 · · · · · ·
第一节 法律人的能力
第二节 法学教育及“官方“考试
第一款 法学教育
第二款 “官方”考试
第三节 议论题:法律概念的掌握
第一款 议论题的类型
第二款 掌握法律概念的重要
第三款 掌握法律概念的方法
第四节 实例研习的功用
第一款 法律人能力的培养
第二款 实例研习与法院实务
第三款 实例研习与法学方法
第四款 实例的设计与评分标准
第五节 本书之目的、内容及学习的方法
第二章 案例事实、问题及解答
第一节 案例事实
第一款 实例题中案例事实的特色
第二款 案例事实的彻底了解与把握
第三款 当事人、时间及地点
第四款 法律关系的图示
第五款 面对案例事实
第二节 问题及解答
第一款问题的模式
第二款问题的解答
第三款 “案例事实”与“法律规范”
第三章 历史方法与请求权方法
第一节 历史方法
第二节 请求权方法
第三节 请求权方法与历史方法的比较
第四节 实例解说
第四章 请求权基础
第五章 请求权与技辩、抗辩权
第六章 法律的适用
第七章 解题的体裁、结构与风格
第八章 实例解说
附录: 司法官、律师考试民法试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学习法律的最佳方法是,先读一本简明的教科书,期能通盘初步了解该法律的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气候再议实例作为出发点,研读各家教科书、专题研究、论文与判例评释等,作成专题的报告。在图书馆,可以经常看到同学们抱着一本厚重的教科书,反复阅读,口中念念有词,或画红线,或画蓝线,书面上琳琅满目。此种学习法律的效果,甚属有限,因为缺少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着你去分析法律的规定,去整理判例学说,去触发思考,去创造灵感。 实例研习对于训练培养法律人的能力,具有重大功能,但有两点应予注意: (1)实例多偏重特殊或个别问题,为避免“仅见树木,不见森林”,实例研习应与传统法学教育方法密切配合,俾能彻底了然于法律体系、精神及基本原则。易言之,就现代法学教育而言,实例研习、课堂讲义及研讨会应鼎足而立,不宜偏废。 (2)初学者对于实例,长不求甚解,偏重记忆,故在考试时不免凭借记忆,搜索曾经做过、听过的题目,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企图以此作为解答的样本。应强调的是,具体的案例事实,殊少雷同之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务必审思明辨。法律上实例,犹如数学验算题,不可徒事记忆,非彻底了解其基本法则及推理过程,实不足应付层出不穷的案例。实例研习的目的乃在于培养思考方法,去面对处理“未曾遇见”的法律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页 -
典型的实例题的构造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利。解题的主要工作,在于探寻得支持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此种可供支持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即为请求权规范基础,简称请求权基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的人也喜欢 · · · · · ·
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一本将理论与实务联系的好书

民法学习方法及治学之领悟

民法学习方法论与请求权基础探寻 - 个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由于组队学习的进行,2020年4月30日,我开始阅读王泽鉴教授的《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很高兴在经历疫情无所事事的四个月后,终于能有那么一点点学习的状态啦。截至昨天,也就是2020年5月4日,已完成了本书前七章的阅读,因为第八章是案例,如果按照现在的较为... (展开)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读书报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年前的双十一买来这本书,同时买的还有王泽鉴的《民法概要》《民法总则》等五六本(后来把民法研究系列都凑齐了),那时的我对法学和知识都充满澎湃的热情,书是最爱的。收到快递(特别是买书)、打开包装时总是荡溢欣喜,仿佛自己把书拿在手里就被赋予了里面的知识,有一种... (展开)
民法思维——以请求权为核心的解决民事争议的法律思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何为法律人(lawyer, jurist)的能力?法律知识、法律思维、解决争议。本书的要点就在于帮助法律人建立法律思维,从而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争议。 本书最有价值的核心理论在于请求权基础理论,即请求权规范基础(Anspruchsnormengrundlage,in short Anspruchsgrundlage).。请...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
请求权竞合:1)法条竞合:某项法条因为有特别性,而排出其他请求权规范的适用。2)选择性竞合:二个以上选一个,选了一个其他的就不得再主张。如解除请求权与违约赔偿请求权。3)请求权竞合:同一给付目的的数个请求权并存,选一行使。若目的达到,则这数个请求权都会消灭;若其中一个请求权不是因为目的达到(如罹于时效)而消灭,则不影响其他请求权的行使。如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与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如果都是基于财产提出...
2012-09-29 23:41 2人喜欢
请求权竞合:1)法条竞合:某项法条因为有特别性,而排出其他请求权规范的适用。2)选择性竞合:二个以上选一个,选了一个其他的就不得再主张。如解除请求权与违约赔偿请求权。3)请求权竞合:同一给付目的的数个请求权并存,选一行使。若目的达到,则这数个请求权都会消灭;若其中一个请求权不是因为目的达到(如罹于时效)而消灭,则不影响其他请求权的行使。如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与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如果都是基于财产提出的损害赔偿,两者只能选其一;如果一个基于精神损害一个是基于财产损害,那就可以同时提出;如果两个其中一个时效消灭了,不影响另一个的行使。4)请求权聚合:当事人对于数个不同的给付为内容的请求权,得同时主张。如同时行使财产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对无权占有人的返还请求权和占有期间使用占有物的费用的支付的请求权。
回应 2012-09-29 23:41
-
一个法律人的思维,就是来回于案例事实跟法律规范之间,从案例事实去找法律规范,从法律规范去认定事实。 我们找一个请求权基础的时候,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要找出这个条文,如果没有这个条文,你就不能做题了,这是依据。条文找出来之后,再分析它的要件和效果。 在解答法律问题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做请求权基础的方法,一个叫做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通常用来讨论契约有没有成立,物权有没有变动,这两个方法通常是一并...
2016-11-22 06:37
一个法律人的思维,就是来回于案例事实跟法律规范之间,从案例事实去找法律规范,从法律规范去认定事实。 我们找一个请求权基础的时候,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要找出这个条文,如果没有这个条文,你就不能做题了,这是依据。条文找出来之后,再分析它的要件和效果。 在解答法律问题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做请求权基础的方法,一个叫做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通常用来讨论契约有没有成立,物权有没有变动,这两个方法通常是一并使用的。 在解答法律问题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做请求权基础的方法,一个叫做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通常用来讨论契约有没有成立,物权有没有变动,这两个方法通常是一并使用的。 自动贩卖机案例。-我在德国学习民法的第一课
回应 2016-11-22 06:37
-
小鱼章octopus (为了去码头整点薯条。)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法律的最佳方法是,先读一本简明的教科书,初步了解该法律的体系结构及基本概念。其后以实例为出发点,研读各家教科书、专题研究、论文及判例评释,做成解题的报告。 应注意:研习实例(个别问题)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其林,实例只如演算题,不可徒事记忆,而应彻底了解其基本法则及推理过程。其目的在于去面对处理“未曾遇见”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 案例事实、问题及解答 第一节 案例事实 *判断事实中何者与法律...2019-10-18 22:47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法律的最佳方法是,先读一本简明的教科书,初步了解该法律的体系结构及基本概念。其后以实例为出发点,研读各家教科书、专题研究、论文及判例评释,做成解题的报告。
应注意:研习实例(个别问题)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其林,实例只如演算题,不可徒事记忆,而应彻底了解其基本法则及推理过程。其目的在于去面对处理“未曾遇见”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 案例事实、问题及解答
第一节 案例事实
*判断事实中何者与法律的适用有关,何者无关
*实例解题的第一步:彻底了解案情,把握事实→研读案例(眼观心读)
*当事人:年龄最需注意(行为能力、订婚结婚能力及遗嘱能力等重要制度)如有特殊会标注,一般默认为成年人有行为能力;
时间:主要涉及消灭时效及除斥期间、要约及承诺期间、自始不能给付及嗣后不能给付,及清偿期等;
地点:多属清偿地,多涉及给付不能及危险负担等
*图示:掌握复杂案例事实(三人以上)的工具
图例:
*不可改变案例事实,可进行相应推定(如是否知情,一般系不知情即善意,特殊会告知)
第二节 问题及解答
*问题的模式:
1.非以请求权关系为内容的的出题模式:
①契约(买卖或其他)是否有效成立;②权利(尤其是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或撤销权)的得丧变更;③婚姻关系、遗嘱效力、财产由何人继承,应继份若干。
2.以请求权关系为内容的出题模式
①谁(诉讼上原告)?②得向谁(诉讼上被告)?a.的否请求损害赔偿?b.可否求偿?c.请求返还其物,是否有理由(有无法律上依据,法院应如何处理)?d.有何救济方法?e.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如何?
以上会与其他问题并用,如契约成立、契约撤销或物权变动等
第三章 历史方法与请求权方法
历史方法:指据事实发生过程按时间顺序举例说明。(详例在书p40)
请求权方法:指以请求权基础为出发点(p42)
二者比较:于合目的性,请求权方法更为合采,因其可直接针对所提出问题作答,无需论述历史方法中所要根据时间进行检索的部分。
*二者可并用。
第四章 请求权基础
请求权基础:可供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
不可谓:依民法规定……亦不可谓:依民法公序良俗诚实信用原则规定……谓:依民法第某条规定,或许还不够明确,那要详细至某条某项,甚至要详细到某条某项某段。绝不能用概括笼统用语来掩饰不清楚法律思维过程。
*请求权基础的检查次序
①契约上请求权(大多属前提问题);②无权代理等类似契约关系上请求权(因与缔约有关);③无因管理请求权(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前提问题);④物权关系上请求权;⑤不当得利请求权;⑥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⑦其他请求权
回应 2019-10-18 22:4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9.4分 896人读过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9.1分 94人读过
-
作者自版 (2019)10.0分 10人读过
-
作者自版 (202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的评论:
feed: rss 2.0
22 有用 [已注销] 2012-02-20
推荐给法律本科的孩子们,对于少走弯路,少受渣课堂的毒害,早日形成法律实务思维极有帮助。
3 有用 hector 2008-07-21
通过一门课程,必须好好读这本书了。另外,虽然王老师这学期在这边,却没有机会去听课。嗯。
0 有用 彼岸世界 2009-05-15
请求权基础
0 有用 Herak 2010-03-26
大师之作
1 有用 [已注销] 2012-10-29
十几天化掉王大师这本书,隐约觉得气场增加。全书最赞的自然是后面分析的12个案例,极有辐射力,往往是寥寥数语就点中要害,说理精辟独到,绝对的经典之作。
0 有用 老聂 2021-04-12
民法入门
0 有用 chris 2021-02-14
水军太多了。。。
0 有用 囍囍 2021-01-13
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但啃起来真的很费劲,需要大量知识积累才可以看懂,还需要继续学习。
0 有用 一颗苹果 2020-12-13
天龙八部
0 有用 班牛 2020-07-06
课程论文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