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术】北大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1 (茶茶)
- 2007购书单 (傅踢踢)
- 中国古典美学 (白静草原)
- 周宪师《文学理论导引》所引书目 (剧旁)
- 考研参考书目(专业课部分) (Épiméthé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芭蕉桑 2010-09-29 02:21:34
学了四年
0 有用 泛若不系之舟 2014-08-30 10:56:22
儒学的复古主义终于在清代走向了穷途末路。
0 有用 孔默 2022-04-06 10:00:31
1.如果说先秦是滥觞期,两汉是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是成熟期,唐宋是反思期,明清则是总结期。相较明清,宋人似学多于识。 2.断不可为后世划分之“流派”、“作家群”所误导。同为“前七子”,何景明认为历代文学不相沿袭而相发明,以释家筏喻解文法,登岸即须舍筏,崇尚“领会神情,不仿形迹”;李梦阳则针锋相对,以营造宫室为譬喻,深信规矩绳墨不可须臾而离。即便同一批评家,其思想也往往因时而变,如上述李氏空同,晚年... 1.如果说先秦是滥觞期,两汉是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是成熟期,唐宋是反思期,明清则是总结期。相较明清,宋人似学多于识。 2.断不可为后世划分之“流派”、“作家群”所误导。同为“前七子”,何景明认为历代文学不相沿袭而相发明,以释家筏喻解文法,登岸即须舍筏,崇尚“领会神情,不仿形迹”;李梦阳则针锋相对,以营造宫室为譬喻,深信规矩绳墨不可须臾而离。即便同一批评家,其思想也往往因时而变,如上述李氏空同,晚年一反复古姿态,竟引王叔武言而力主“真诗乃在民间”。 3.明清学者多重视民间通俗文学(李梦阳,李开先,汤显祖,冯梦龙,金圣叹,李渔,连朴学家焦循也“独好花部”);及至晚清民国,小说戏剧被高度推崇,并与现代民主思潮挂钩,也不奇怪了。 4.乾嘉考据学不止于“考据”,焦循乃以“解经需性灵”驳袁枚。 (展开)
0 有用 老芒麦 2018-08-18 10:33:42
重新精读。
0 有用 移风 2019-11-10 23:10:15
其实这种样态的汉语我很爱啊,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成熟且睿智。(可惜我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