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争议的知识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 Sarcophagus 2014-09-03 22:31:46

    当政治、性向等多维六十年代精神产儿在学院里思考社会理论何为,写下如此文气酣畅、立场鲜明、斗志昂扬的史论就毫不奇怪了。这货不是教材,各名家概念、命题和体系都披上了道德化的铠甲,在学院内外来回冲杀。特色无极限,欢读需谨慎。译笔对得起这书,但编辑同样欢畅就不对了

  • 6 hoverbirdman 2018-02-01 20:45:45

    作者通过重构思想史(也是对刻板教科书式正统伟大圣人传的质疑)的方式,阐释了社会理论中的“科学”和“道德”之争。科学作为一种“迷信”或者“宗教”,也是赋予话语合法性的东西。反思当代社会学的发展之路,展现出作者理想中社会学何为(不是急于用科学封神封圣囿于无用的方法论之争人为二分之争),社会学家应该勇于扛起“价值”“道德”的大旗,从智术师手中夺回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位置,为建设公民社会献言献策。让作者带领你一起完成一场精神上的弑父。

  • 2 山海不是海 2023-01-26 16:39:04 安徽

    选读了部分内容。这不是一本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教科书,它没有刻板的知识点,而是充满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在艾滋病最肆虐的年代,旧金山的社会学年会上却鲜有人提及这一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么多的社会学理论家汇聚到这个重大社会危机的现场,他们怎么可能对眼前所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呢?难道社会学理论家真的变得如此狭隘,以至于对他们自身逐渐脱离社会现实浑然不觉吗?”

  • 0 Lightsage 2011-06-14 17:44:28

    大学时期社会理论读物。

  • 0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15-06-11 15:55:00

    蛮好读,社会学经典文本的诠释,哲学式的思辨和现代的语言确实中间不一样了

  • 0 兔指 2010-02-10 11:24:33

    初入门,感觉清晰,较易懂。

  • 0 三五 2015-05-07 18:18:10

    郑也夫老师推荐,读了序言和结论

  • 0 白山 2009-09-16 00:29:11

    李康老师的推荐。

  • 0 四季豆๑ 2011-12-06 18:26:47

    明明不应该,但是读得巨欢乐= =

  • 0 芒鞋 2019-04-09 06:42:48

    不求面面俱到,但别出心裁,呈现出社会理论“争议”之处,社会学的道德与科学之争贯穿始终。简直是社会理论书籍中的“另类”(估计这也是不广为人知的原因之一)。刘北成的译笔也让这本读起来心情舒畅。

  • 0 如歌的行板 2022-11-09 23:04:44 北京

    #康康荐书

  • 0 纳西小伙 2022-05-05 12:46:53

    最初进入社会理论时读过一点瑞泽尔和吉登斯就上这一本了,感觉实在是太晦涩太难懂了...再加上那个密密麻麻的小字排版真令人绝望!

  • 0 SNH48-柳智敏 2022-08-31 21:30:08 吉林

    脉络很清晰的社会理论史。围绕着社会学思想中科学和道德的关系,重新梳理了从孔德到沃勒斯坦的社会学理论发展。19世纪的古典社会学一方面宣称自己的科学地位,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十分明显的道德诉求(通过科学知识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而二战后,美国社会学开始追求社会学的科学化,逐渐放弃公众启蒙,掩盖意识形态主张。但法国的后结构主义、美国的新社会运动等新思想又重新开始考虑社会学的道德价值。他们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和客观知识,知识始终与权力交织在一起,社会学应该考虑其道德和政治意涵,而不是掩盖和遮蔽。

  • 0 篝墩子 2023-10-22 23:36:27 内蒙古

    历史背景与学科交互,看到了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和对学科的深刻的担忧。读起来超级舒服,超级喜欢

  • 0 𠮷巷 2023-12-20 18:42:40 湖北

    集体完成的译本;部分翻译与审校的疏漏完全可以避免。

  • 0 无明 2023-04-05 14:12:31 上海

    排版好紧。社会学

  • 0 天行有常 2023-01-27 00:28:05 湖北

    🆘这本书去年才看完不久,没标记也就算了,为什么现在偶然看到这本书却感觉像没看过一样… 缺乏系统性计划和有意识回顾的阅读是相当危险的:给人一种知识已经摄取可以心安理得的错觉,造成了知识和时间的双重浪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