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信任论》照例以定义开篇,在追溯了“信任”与“trust”的汉英词源,它们在《论语》、《圣经》、《古兰经》中的意思,在俗话中的意思,以及理论家著作中信任的含义后,作出了笔者对信任的界定。这是第一章。之所以在第二章探讨人的本性,在于以为本性从深层对信任发生影响。信任与合作有着不解之缘,因此第三讨论合作的进化。第四章从人类的行为动因和手段选择两方面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思想。信任最初产生于新族中,产生于领地上,领地为什么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策略?边界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在生物界中,几乎只有人类发生了严重的领地之争?这些是第五章讨论的问题。第六章同其前后两章关系密切。同上一章的关系是,从空间(领地)的维度转向时间。第七章讨论信任的社会功能,即为社会提供秩序。第八章是比较中西早期城市化过程中民间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第九章讨论秘密社会中的信任。第十章是从信任的角...
《信任论》照例以定义开篇,在追溯了“信任”与“trust”的汉英词源,它们在《论语》、《圣经》、《古兰经》中的意思,在俗话中的意思,以及理论家著作中信任的含义后,作出了笔者对信任的界定。这是第一章。之所以在第二章探讨人的本性,在于以为本性从深层对信任发生影响。信任与合作有着不解之缘,因此第三讨论合作的进化。第四章从人类的行为动因和手段选择两方面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思想。信任最初产生于新族中,产生于领地上,领地为什么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策略?边界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在生物界中,几乎只有人类发生了严重的领地之争?这些是第五章讨论的问题。第六章同其前后两章关系密切。同上一章的关系是,从空间(领地)的维度转向时间。第七章讨论信任的社会功能,即为社会提供秩序。第八章是比较中西早期城市化过程中民间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第九章讨论秘密社会中的信任。第十章是从信任的角度讨论货币,讨论货币与普遍主义信任的关系,货币借货,以及货币系统中的风险。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讨论第二种系统信任——专家系统。《信任论》对信任理论的建构大致如上。第十三章从理论走回现实。
作者简介 · · · · · ·
郑也夫,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信任:溯源与定义
第二章 人的本性
第三章 合作的进化
第三章 理性与习俗
第四章 领地、亲族和共同体
第五章 信任对复杂的简化
第六章 信任与社会秩序
第七章 早期城市化与民间社团
第八章 秘密社会
第九章 货币与信任
第十章 科举与学历(专家系统论一)
第十一章 同行评议与科学(专家系统论二)
第十二章 走向杀熟之路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互惠的特点是以重复相遇为前提,想把在一次性遭遇时每每背叛。改善的一个办法是重视和建立信用。当“好合作”、“高质量”这些声誉建立和传播时,与你没有过联系的人也增加了对你信任、与你合作的可能,而为了保持这种信用,你也只好对一次性遭遇的人也按角色的规定去办。互惠加上信用,在行为方式上就更趋近道德了。追求信用,主观上是出自对“回头客”的期待,客观上却可能是因为社会中档案记录的健全。这正是制度企图克服“一次性遭遇-背叛”的用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人类对于自己的能力多半有着过度乐观的自负,这是任何年代的哲学家与道德学者都会谈到的老毛病。人类对于自己的好运道也有荒谬的想象,这点倒是较少有人留意。然而时至今日,这现象变得更普遍了。任何一个活着的人在健康与精力状况还过得去的时候,没有不沾染到这个毛病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高估赢的可能性,多少人都会低估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人在健康与精力尚可时,对输的可能性审慎看待,虽然应该如此。 这种能力差别和自我感觉,及其时时诱发的零和博弈,是现实社会历史的重要一面。零和博弈的结局应该是多样的。因实力上的差距,零和博弈以弱肉强食(胜负)而非两败俱伤(平局)告终应不在少数。正是零和博弈的起因(实力不等)和结局(收获不等)的巨大诱惑,使当事者每每放弃可能存在的“双赢”。忽视了这一点,是不可能深刻地认识非零和博弈和合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的。由此推论,合作不需要权威或第三者干预,也要打些折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信任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对自己和他人抱有期待
> 更多书评 20篇
-
Sumiyaki (如果世界再安全一点)
人类对于自己的能力多半有着过度乐观的自负,这是任何年代的哲学家与道德学者都会谈到的老毛病。人类对于自己的好运道也有荒谬的想象,这点倒是较少有人留意。然而时至今日,这现象变得更普遍了。任何一个活着的人在健康与精力状况还过得去的时候,没有不沾染到这个毛病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高估赢的可能性,多少人都会低估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人在健康与精力尚可时,对输的可能性审慎看待,虽然应该如此。 这种能力差别和自...2013-12-20 12:13:09 2人喜欢
人类对于自己的能力多半有着过度乐观的自负,这是任何年代的哲学家与道德学者都会谈到的老毛病。人类对于自己的好运道也有荒谬的想象,这点倒是较少有人留意。然而时至今日,这现象变得更普遍了。任何一个活着的人在健康与精力状况还过得去的时候,没有不沾染到这个毛病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高估赢的可能性,多少人都会低估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人在健康与精力尚可时,对输的可能性审慎看待,虽然应该如此。 这种能力差别和自我感觉,及其时时诱发的零和博弈,是现实社会历史的重要一面。零和博弈的结局应该是多样的。因实力上的差距,零和博弈以弱肉强食(胜负)而非两败俱伤(平局)告终应不在少数。正是零和博弈的起因(实力不等)和结局(收获不等)的巨大诱惑,使当事者每每放弃可能存在的“双赢”。忽视了这一点,是不可能深刻地认识非零和博弈和合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的。由此推论,合作不需要权威或第三者干预,也要打些折扣。 引自第51页 一针见血啊。。。
回应 2013-12-20 12:13:09 -
Sumiyaki (如果世界再安全一点)
互惠的特点是以重复相遇为前提,想把在一次性遭遇时每每背叛。改善的一个办法是重视和建立信用。当“好合作”、“高质量”这些声誉建立和传播时,与你没有过联系的人也增加了对你信任、与你合作的可能,而为了保持这种信用,你也只好对一次性遭遇的人也按角色的规定去办。互惠加上信用,在行为方式上就更趋近道德了。追求信用,主观上是出自对“回头客”的期待,客观上却可能是因为社会中档案记录的健全。这正是制度企图克服“...2013-12-20 12:07:59 2人喜欢
互惠的特点是以重复相遇为前提,想把在一次性遭遇时每每背叛。改善的一个办法是重视和建立信用。当“好合作”、“高质量”这些声誉建立和传播时,与你没有过联系的人也增加了对你信任、与你合作的可能,而为了保持这种信用,你也只好对一次性遭遇的人也按角色的规定去办。互惠加上信用,在行为方式上就更趋近道德了。追求信用,主观上是出自对“回头客”的期待,客观上却可能是因为社会中档案记录的健全。这正是制度企图克服“一次性遭遇-背叛”的用心。 引自第50页 说得太对了,现在的社会缺少这样的记录机制,而使用道德进行规范,而道德却因此制造了更多不信用的现象,因为对“回头客”的期待成为不能兑现的承诺。
回应 2013-12-20 12:07:59 -
生活是需要鼓舞的,勞動是需要激勵的,儀式是對生活與勞作的鼓舞和激勵。開學了就上課嘛,開工了就快幹活,爲什麽要有開學典禮和開工奠基禮?因為人們重視生活與勞作,因為它們是生命得神聖展示。所謂“前言”,既是簡介該書的內容,更是一種儀式,以示莊嚴。“再版前言”事爲了慶賀再版,鼓舞自己,以壯行色,乃至通告和邀請舊雨新朋。
2014-09-03 16:44:41 1人喜欢
-
Sumiyaki (如果世界再安全一点)
而那未果的念头十七年来与我不即不离。不离,是出于对那个问题的偏爱。不即,表面上看似乎是兴趣转移,忙于他事,真实的原因是我没有能力去抓住那念头,以令自己满意的方式解析它,实现它。 每每看到这样的文字,心中都有一种释然的感觉,这种感觉估计就是透过文字这层薄纸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如此透彻。2013-12-20 10:53:22 1人喜欢
-
Sumiyaki (如果世界再安全一点)
而那未果的念头十七年来与我不即不离。不离,是出于对那个问题的偏爱。不即,表面上看似乎是兴趣转移,忙于他事,真实的原因是我没有能力去抓住那念头,以令自己满意的方式解析它,实现它。 每每看到这样的文字,心中都有一种释然的感觉,这种感觉估计就是透过文字这层薄纸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如此透彻。2013-12-20 10:53:22 1人喜欢
-
人类为什么那么早出生? 相较于很多哺乳动物,人类的孕期很短,在子宫里发育的时间短导致人类出生后发育成年需要漫长的十七八年。相较于猩猩,人类的孕期仅仅短几天,但婴儿出生后需要发育半年才达到猩猩出生时的发育程度。说明在子宫内的发育速度和质量明显优于在母体外,但是人类为什么那么早出生? 这是产道的原因。人类的脑袋大,但产道狭小,如何不早点出生,待其继续发育成长,婴儿的生产就成了问题,实际上人类的生产难...
2015-11-05 10:43:32
人类为什么那么早出生? 相较于很多哺乳动物,人类的孕期很短,在子宫里发育的时间短导致人类出生后发育成年需要漫长的十七八年。相较于猩猩,人类的孕期仅仅短几天,但婴儿出生后需要发育半年才达到猩猩出生时的发育程度。说明在子宫内的发育速度和质量明显优于在母体外,但是人类为什么那么早出生? 这是产道的原因。人类的脑袋大,但产道狭小,如何不早点出生,待其继续发育成长,婴儿的生产就成了问题,实际上人类的生产难度已经是最大的,倘若不尽早出生,胎儿和母体在生产时成活率就很低,所以早出生,这是人类繁衍的必然选择。 同时,很多哺乳动物会在相较于很短时间内形体成年,人类则选择慢慢成长。这也是有意思的,在形体上的弱小会让成年人类有保护的意识,二者容易形成师生关系,利于幼儿形体和大脑同时发育完全;如果幼儿形体快速发育完全,大脑发育滞后,则会引起成人的竞争意识,二者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对立,这样的话,幼儿的发育成长环境就变差了,这对于人类这个整个物种的兴旺不利。
回应 2015-11-05 10:43:32
-
人类为什么那么早出生? 相较于很多哺乳动物,人类的孕期很短,在子宫里发育的时间短导致人类出生后发育成年需要漫长的十七八年。相较于猩猩,人类的孕期仅仅短几天,但婴儿出生后需要发育半年才达到猩猩出生时的发育程度。说明在子宫内的发育速度和质量明显优于在母体外,但是人类为什么那么早出生? 这是产道的原因。人类的脑袋大,但产道狭小,如何不早点出生,待其继续发育成长,婴儿的生产就成了问题,实际上人类的生产难...
2015-11-05 10:43:32
人类为什么那么早出生? 相较于很多哺乳动物,人类的孕期很短,在子宫里发育的时间短导致人类出生后发育成年需要漫长的十七八年。相较于猩猩,人类的孕期仅仅短几天,但婴儿出生后需要发育半年才达到猩猩出生时的发育程度。说明在子宫内的发育速度和质量明显优于在母体外,但是人类为什么那么早出生? 这是产道的原因。人类的脑袋大,但产道狭小,如何不早点出生,待其继续发育成长,婴儿的生产就成了问题,实际上人类的生产难度已经是最大的,倘若不尽早出生,胎儿和母体在生产时成活率就很低,所以早出生,这是人类繁衍的必然选择。 同时,很多哺乳动物会在相较于很短时间内形体成年,人类则选择慢慢成长。这也是有意思的,在形体上的弱小会让成年人类有保护的意识,二者容易形成师生关系,利于幼儿形体和大脑同时发育完全;如果幼儿形体快速发育完全,大脑发育滞后,则会引起成人的竞争意识,二者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对立,这样的话,幼儿的发育成长环境就变差了,这对于人类这个整个物种的兴旺不利。
回应 2015-11-05 10:43:32 -
襄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青帮内部的规矩自然很多。但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帮会,其最有特色的规矩是“三帮九带”,即每个青帮正式成员,都有引进师、传道师和本命师,三师分属三帮;三帮的师父、师祖、师太合计九人,称为九带。跑码头时,报出自己的三帮九带,就证明了自己是 帮内同道,地主便要以礼相待,至少负责食宿三天,临行还要送上到下一码头的盘缠。就表面而言,三帮九带是最巧妙的暗号切口,可以深入盘问,以保持帮会的隐蔽性。而就深层论,这一规...2015-06-29 10:36:51
青帮内部的规矩自然很多。但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帮会,其最有特色的规矩是“三帮九带”,即每个青帮正式成员,都有引进师、传道师和本命师,三师分属三帮;三帮的师父、师祖、师太合计九人,称为九带。跑码头时,报出自己的三帮九带,就证明了自己是 帮内同道,地主便要以礼相待,至少负责食宿三天,临行还要送上到下一码头的盘缠。就表面而言,三帮九带是最巧妙的暗号切口,可以深入盘问,以保持帮会的隐蔽性。而就深层论,这一规矩使得青帮中的一百一十八帮(有说一百二十帮)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缔造了“多股合一”的绳索式信任结构。应该说,“多股”是青帮的自然史发展的结果,而依靠三帮九带的规矩,保持整体的认同与亲和,则是认为的精心设计。 引自 秘密社会 回应 2015-06-29 10:36:51 -
襄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 这一区分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指出全权制国家机器在向市场型国家转型时需要退让的是什么,需要加强的又是什么,即“转型”究竟意味着什么。它需要削弱乃至消除的是,随意进入私人领域的权能;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外部条件的建设: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全面社会信息的提供,交通水利等设置的完善。而前者的消除要比后者的加强更为艰难。因如前所述,权力从来是在外界制约下退让的,而全权制国家缺少外...2015-06-26 15:05:10
(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
这一区分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指出全权制国家机器在向市场型国家转型时需要退让的是什么,需要加强的又是什么,即“转型”究竟意味着什么。它需要削弱乃至消除的是,随意进入私人领域的权能;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外部条件的建设: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全面社会信息的提供,交通水利等设置的完善。而前者的消除要比后者的加强更为艰难。因如前所述,权力从来是在外界制约下退让的,而全权制国家缺少外界制约力。除了社会力量之外,这一转型首先依赖的是观念的启蒙。诚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引自 信任与社会秩序 回应 2015-06-26 15:05:10 -
生活是需要鼓舞的,勞動是需要激勵的,儀式是對生活與勞作的鼓舞和激勵。開學了就上課嘛,開工了就快幹活,爲什麽要有開學典禮和開工奠基禮?因為人們重視生活與勞作,因為它們是生命得神聖展示。所謂“前言”,既是簡介該書的內容,更是一種儀式,以示莊嚴。“再版前言”事爲了慶賀再版,鼓舞自己,以壯行色,乃至通告和邀請舊雨新朋。
2014-09-03 16:44:41 1人喜欢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罗辑思维》第一季推荐书籍 (怪刺)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shaochen)
- 优酷 罗辑思维 2013(第一季) 介绍的书籍 (IVAN)
- 给上财学生的书单 (Олег)
- 罗辑思维推荐书单第一季 (團團是個團|囧囧是個囧。)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信任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平凡的老鱼 2012-12-25 22:44:40
从对于在国内股市正常投资能够挣到钱的怀疑,进而想到关于信任的问题。于是找到了这本书,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专业的著作。从信任的定义出发,研究人的本性、社会的习俗、历史、空间、时间等与信任的关系,然后是货币体系与专家系统。在货币里,只是简单的描述了纸币与信贷工具的关系,对于资本与投资的问题。资本是可以生息的,但是如果在一个体系中的所有人都想着是通过体系的信息不对称而获利的时候,目的就完全变了。上市就是为... 从对于在国内股市正常投资能够挣到钱的怀疑,进而想到关于信任的问题。于是找到了这本书,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专业的著作。从信任的定义出发,研究人的本性、社会的习俗、历史、空间、时间等与信任的关系,然后是货币体系与专家系统。在货币里,只是简单的描述了纸币与信贷工具的关系,对于资本与投资的问题。资本是可以生息的,但是如果在一个体系中的所有人都想着是通过体系的信息不对称而获利的时候,目的就完全变了。上市就是为了圈钱,炒股就是为了挣钱,全民炒股以及股市波动与经济趋势的完全不合拍。专家系统中讲到科学的问题,从专家到砖家,从教授到叫兽,同样也是信任的问题。====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来说,无法正常投资的股市只是一面镜子,更多的还有食品、科研、消费等等,信任的失去是方方面面的-----这也只是镜子而不是根源 (展开)
1 有用 喜剧的忧伤 2019-02-17 22:51:50
理论性的书,啃了一个多月,总算读完了;总体来说,对我来说难度偏大,勉强理解了60%左右吧。总体来说,值得反复去读去思考。记得三种利他类型:亲族选择、互惠、群体选择;文化为了保持群体内部的利他性能够占据上风,而不断与自私的本性作斗争。后面篇章有一些针对科举制度、科学、学历等的论述也值得一读…
0 有用 钝刀龙戈 2013-11-15 20:25:33
个人认为老郑写得最深刻的一本书。四十多岁的老郑,对问题的分析真是酣畅淋漓,清晰大气。研究信任问题绕不开这本书。希望以后可以再版,这本充满干货的书值得有更好的出版社,更漂亮的包装。
1 有用 sherry 2016-05-25 13:41:20
由于太学术化,没太看懂,只能等过一阵打点儿基础了再看一遍
3 有用 Daneestone 2012-05-27 23:16:02
生物界的三种利他行为 :1、亲族利他。 2、互惠型利他。 3、群体利他。相互合作的群体往往会获得比单纯利己的群体更大的利益,从而取得更好的生存。但是这种合作在动物界难以实现。因为利他群体中突然出现的利己者会非常容易获取更多的资源,使自己的基因获得更好的保留,长此以往,群体必然转向利己。这一现象可以用梅纳德—史密斯提出的“进化的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生物界的三种利他行为 :1、亲族利他。 2、互惠型利他。 3、群体利他。相互合作的群体往往会获得比单纯利己的群体更大的利益,从而取得更好的生存。但是这种合作在动物界难以实现。因为利他群体中突然出现的利己者会非常容易获取更多的资源,使自己的基因获得更好的保留,长此以往,群体必然转向利己。这一现象可以用梅纳德—史密斯提出的“进化的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来解释。这一理论认为,如果以某个进化策略会很容易被变异体侵入,那这个策略就不是稳定的进化策略,也就是说,不可行。显然,利他相对于利己,在进化上是不可行的。文化为什么会存在?群体利他在动物界不存在,但是却存在于人类社会。群体利他也正是人类社会的利他方式。既然群体利他违背了进化的稳性,那么必 (展开)
0 有用 枫杨 2022-02-08 21:47:40
社会生活的信任,经济生活的信用,都是简化和降低交易成本;用确定的过去来预测应对未知的将来,所以历史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知往鉴来。
0 有用 牧之 2021-12-31 11:30:21
信奉生物学视角的社会学家难免会在西方社会理论大潮中陷入唯西方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漩涡之中却自以为头脑清晰。通篇从中西两个方向研究了各概念的界定起源,却在分析中一味地以西方化的理论视角俯视本土历史和文化,涉及到西方文化全论长处,本土文化全论缺点,甚至将目前学界普遍认识的市场社会相对于单位社会最大的原子化问题反到说成是单位制度的弊端。最难以接受的说论及单位制为成员提供的医疗,教育等全方位福利时,竟能丝毫... 信奉生物学视角的社会学家难免会在西方社会理论大潮中陷入唯西方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漩涡之中却自以为头脑清晰。通篇从中西两个方向研究了各概念的界定起源,却在分析中一味地以西方化的理论视角俯视本土历史和文化,涉及到西方文化全论长处,本土文化全论缺点,甚至将目前学界普遍认识的市场社会相对于单位社会最大的原子化问题反到说成是单位制度的弊端。最难以接受的说论及单位制为成员提供的医疗,教育等全方位福利时,竟能丝毫不提其社会保障福利优势,只草草说这样使成员缺乏了单位外的福利来源从而限制了成员自由流动,可谓是为了批判而批评了。 但考虑到本书写成的市场化初期社会学时隔多年重建伊始的历史背景,其刻薄的否定和偏激的分析或许也可以理解。 (展开)
0 有用 Kiavuc 2021-08-10 13:56:56
会攒,隐殇,流俗
0 有用 玄小晶 2021-01-14 21:47:39
虽然很佩服郑先生。但是他的学术真的不行。。。信任不可以这样做正论研究的。。。
0 有用 明月心 2020-08-04 06:42:48
罗辑思维 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