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源流新证 短评

热门
  • 2 云若 2016-06-30 21:29:39

    所谓源流就是南宋民变和抗金的历史

  • 2 北溟客 2013-08-19 15:04:00

    看的high到不停开脑洞。和孙述宇的书并读尤其的爽

  • 1 木庵 2018-09-28 12:10:22

    最大发见是对天才文人的论断,虽然都是臆测。

  • 0 沈一贯 2020-07-09 20:52:06

    对此书不甚满意:作者将《宣和遗事》和“吴读本”看作是今本水浒故事的两大来源,严重漠视了其他早期宋江故事的存在。因此对于早期水浒故事的发展和文本演变这一关键话题,作者有碰触,但是没有勇气深入进去,只在不打紧的地方着墨(比如讲一些水浒对其他小说的借鉴)。讲所谓“带诗本”、“未竟本”的部分,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素材,但对明代水浒文本演变的分析仍然只是处于粗浅凌乱的状态。至于讲钟相杨幺的部分,本也不是新发现,找点材料补充进来不难。

  • 1 zxhlyr 2022-04-11 08:25:41

    材料非常好,立论有偏颇不通处。喜欢后半部分,虽然价值在前半部分

  • 0 黄西蒙 2023-01-13 03:42:47 北京

    作者认为水浒故事并非源于宋江,而是源于洞庭湖钟相、杨么故事,算是新见

  • 0 明亮的天空 2014-09-12 13:43:06

    我倒觉得吴读本未必存在。。

  • 0 狂热 2020-03-02 19:41:43

    开头应该搞个学术史回顾。对第二章提到的吴从先所读版本很感兴趣。

  • 0 eien99 2024-09-29 20:10:18 江西

    作者:知名、3; 装帧开本手感:电子版本、3; 画面图像清晰度:有黑白小图、3; 印刷字体:pdf、4; 内容:水浒传解析 、4; 厚度:一般、3; 价格:合适、5;总体不错

  • 0 FABL1 2025-05-05 11:58:35 湖南

    算是水浒考证书里写得比较有阅读趣味的一本,虽然有些独断,且明显倒推,但也很有启发性。第四十回大闹江州之后开始情节重复的依据也符合我的阅读体验。

  • 0 梦野千秋 2016-08-22 13:33:50

    水浒源流的新提法,角度刁钻。梁山人物的原型的梳理也比较全面。

  • 0 一心愁谢 2015-05-11 21:46:46

    感觉为了做pre读了许多脑洞之作啊……XD

  • 1 王三皮 2018-08-04 15:56:34

    作者认为水浒宋江之事的原型并不是宋江起义,而是洞庭湖钟相杨幺起义之事,并融入了抗金事迹;今本水浒定于嘉靖年间,之前所传有宣和遗事和吴从先两个系统,而最后定于郭勋武定本;作者考订晁盖原型为钟相,宋江原型为钟相、杨幺、岳飞等人的混合,并结合民间平话、话本、戏曲等资料详细考订林冲、鲁智深、武松、张顺、公孙胜等原型;作者认为今本前四十回源于天才作家根据之前的各个本子的综合性创作,据前十三回中主要人物没有开场诗的现象而断定这些回目顺序应该在后面。此书相当具有趣味性,同时不乏知识性,颇值得一观。

  • 0 紫袖 2022-05-20 05:58:14

    本书最有价值之处,在于有力论证了水浒的最初“带诗本”面目,由此发现了前十三回的重大意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