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白沙宋墓(精)》为新中国田野考古报告的奠基之作。书中不仅全面报道了20世纪50年代初发掘的河南禹县白沙镇三座宋代墓葬的发掘资料,并且结合大量文献分析了宋代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作者将文献考据与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现修订再版,加入附录一篇。
作者简介 · · · · · ·
宿白,1922年生,字季庚,辽宁沈阳人。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肄业,1951年主持河南禹县白沙水库墓群的发掘,1952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和考古系任教。1983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兼校学术委员,同年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1999年其当选中国考古学会荣誉理事长至今。2016年获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
目录 · · · · · ·
第一号墓(颍东第一一九号墓)
发掘经过
墓的构造
墓的装饰
人骨和隨葬品
第二号墓(颍东第一三一号墓)
发掘经过
墓的构造
墓的装饰
人骨和隨葬品
第三号墓(颍东第一三二号墓)
发掘经过
墓的构造
墓的装饰
人骨
与三墓有关的几个问题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三墓的室内构造和布置
图版
后记
附录 从许昌到白沙
英文提要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注释22: 土洞内砌墓室本为中原一带汉唐旧制。司马光谓此种穿圹法适于坚土之乡。《司马氏书仪》(《学津讨原》本)卷七《丧仪・穿圹》条注:“其坚土之乡,先凿延道,深若千尺,然后旁穿窟室以为圹,或以砖范之,或但为土室,以砖数重塞其门,然后筑土实其埏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墓的构造 -
注释32:此厚约5一7毫米锈粘极牢的铁片,形制极不规则,疑为砌建时用以粘连砖块之铁熔液所凝固。按熔铁汁以粘连砖石结构的做法,唐以前似已开始,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卷十三:“刘晏判官李庄在高陵......(庄客)近开一家,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固以铁汁。”《宋史》卷四百六十二《方伎传》下《僧怀丙传》:“赵州洨河凿石为桥,熔铁灌其中,自唐以来,相传数百年,大水不能坏。岁久乡民多次凿铁,桥遂欹倒,计千夫不能正,怀丙不役众工,以术正之,使复故。”唐高宗乾陵亦用此法。《通典》(图书集成局排印本)卷八十六《礼》四十六《丧制》之四《葬仪》条:“神龙元年(公元705)十二月将合葬则天皇后于乾陵,给事中严善思上表曰……闻乾陵玄宫,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北宋时,沿用不绝,《宋史》卷九十四《河渠志》四:“洛水贯西京,多暴涨,漂坏桥梁。建隆二年(公元961)留守向拱重修天津桥……石纵缝以铁鼓络之,其制甚固。”又张知甫《可书》(《墨海金壶》本):“[宣和间(公元1119-1125)]章惇方柄任,用都提举汴河堤岸司贾种民议,起汴桥二楼。又依桥作石岸,以锡、铁灌其维。”《营造法式》卷三《石作制度・卷輂水窗》条注亦记有灌锡制度:“如骑河者,每段用熟铁鼓卯二枚,仍以锡灌。”至于墓室锢铁,苏轼《志林》(涵芬楼排印本)卷四记有传陈胡公墓:“(陈州)柳潮旁有丘,俗谓之铁墓,云陈胡公墓也。城濠水往啮其址,见有铁锢之。”光绪《临洮厅志》亦曾记事:“旧城四十里五日卡庄,工人掘土,忽隐一深穴……仍入之……砖砌为门,铸以生铁,但无年月姓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墓的构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白沙宋墓"的人也喜欢 · · · · · ·
白沙宋墓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白沙宋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转】李梅田:开创与大成——宿白与中国历史考古学

《白沙宋墓》——无法再现的一本报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整本报告以墓葬为单位组织材料,文末为对三座墓葬相关问题的探讨。在编写上,作者采用了大量加注的方式来体现论文的学术性,而解释性的注又和资料性的描述严格区分,毫不干涉,既不让学术研究影响到论文的资料性,也不因为报告描述要求的客观性而妨碍到对资料的解释和研究。叙... (展开)>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Wash_Bottle (Ein Tagtraumer der Welt)
按现存唐、辽中叶、北宋初木建筑和砖石建筑令栱皆较泥道栱短,北方各地现存自辽中叶以降所建的砖塔和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辽清宁三年(公元1057)所建的辽宁义县清河门第二号墓仿木建筑墓门、辽乾统五年(公元1105)所建的河北易县开元寺毘卢殿以及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所建的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等处铺作上的令栱皆与泥道栱同长。由此可知,令栱的演变在此时期愈晚愈长。 袁褧《枫窗小牍...2020-05-21 10:03
按现存唐、辽中叶、北宋初木建筑和砖石建筑令栱皆较泥道栱短,北方各地现存自辽中叶以降所建的砖塔和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辽清宁三年(公元1057)所建的辽宁义县清河门第二号墓仿木建筑墓门、辽乾统五年(公元1105)所建的河北易县开元寺毘卢殿以及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所建的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等处铺作上的令栱皆与泥道栱同长。由此可知,令栱的演变在此时期愈晚愈长。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记汴京闺阁,崇宁间作大鬓方额,宣和以后多疏云尖巧额。袁褧所记之方额、云尖巧额,是否即如第一、二号墓所绘,尚不敢遽断,但北宋末叶汴京奢侈成风,时装愈变愈繁,京师如此,地方自当仿效京师。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此处所述“地方自当仿效京师”所引文献如下:
注释136:陈舜俞《都官集》(《宋二十家集》本)卷二《敦化》五:“今夫诸夏必取法于京师,所谓京师则何如:百奇之渊,众伪之府,奇服异器,朝新于宫廷,墓仿于市井,不几月而满天下。”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其中陈舜俞著书时,因王安石再度上台,而罢官归隐,所述所言或有偏颇之处;即便无,陈舜俞过世于熙宁九年(1076年),而三墓时代大致在政和四年(1114年)至宣和六年(1124年),此时王安石已逝,在这个时候汴京奢侈之风不减反增,以造盛世之象。 地方大族是否尚有财力效仿中央,可能需要再次考证一下。
按北宋京西地区为使用铜钱区域,不用铁钱,徽宗时始兴铁钱通行“临近陕西、河东等路”之议。而北宋币制之乱,以崇宁、宣和间蔡京当政时为最。因此,京西使用铁钱当在徽宗即位之后。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这一段基本定了宋墓的最早年代。
白沙在北宋时为京西北路登封县天中乡,京西一带,于宋徽宗晚年屡遭水患,不堪压迫的农民相率起义,所以宣和七年(公元1125)徽宗下诏赦“流民为盗者”,并给复一年。宣和八年(公元1126),金兵即南下侵略。靖康元年(公元1126)、建炎元年(公元1127),金兵又曾两陷西京,因此京西一带,一方面金兵掠财物、焚庐舍、虏居民北去,一方面不抗敌的北宋官兵到处洗劫,并且攻击人民自己组织的抗金义兵,水灾之后,又罹兵劫,京西居民涂炭之苦可以想见。......由此可知,当时登封一带包括其所属之天中乡自宣和六年(公元1124)以降当极荒凉残破。此种情况在整个白沙发掘工作中,也可得到旁证,即白沙宋墓最迟的纪年,真是宣和六年的颍东第一五八号墓。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此处,“(北宋官兵)攻击人民自己组织的抗金义兵”所引文献如下:
注释164: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适园业书》本)甲集卷十九《绍兴失河南》条:“河南自靖康中,首为尼亚满所破,伊阳人翟进率军民上山保险......(绍兴)二年(公元1132)冬十月进为剧寇杨进(按进当时官京城统制)所袭,堕堑死。”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文中所谓“当乡本村赵□”,疑即指此三墓的赵家,则赵家当为一拥有土地的地主。一个一般地主欲在元符二年(公元1099)至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或自元符至北宋末(公元1098-1127)物价上涨的十余年或二十余年中,接连兴建三四座此种仿木建筑的砖室墓,而且装饰如此富丽,实亦颇值得怀疑。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故后来怀疑有经商之举,北宋在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导致不少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甚至可以影响金银价格的上涨。
回应 2020-05-21 10:03
-
Wash_Bottle (Ein Tagtraumer der Welt)
按现存唐、辽中叶、北宋初木建筑和砖石建筑令栱皆较泥道栱短,北方各地现存自辽中叶以降所建的砖塔和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辽清宁三年(公元1057)所建的辽宁义县清河门第二号墓仿木建筑墓门、辽乾统五年(公元1105)所建的河北易县开元寺毘卢殿以及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所建的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等处铺作上的令栱皆与泥道栱同长。由此可知,令栱的演变在此时期愈晚愈长。 袁褧《枫窗小牍...2020-05-21 10:03
按现存唐、辽中叶、北宋初木建筑和砖石建筑令栱皆较泥道栱短,北方各地现存自辽中叶以降所建的砖塔和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辽清宁三年(公元1057)所建的辽宁义县清河门第二号墓仿木建筑墓门、辽乾统五年(公元1105)所建的河北易县开元寺毘卢殿以及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所建的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等处铺作上的令栱皆与泥道栱同长。由此可知,令栱的演变在此时期愈晚愈长。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记汴京闺阁,崇宁间作大鬓方额,宣和以后多疏云尖巧额。袁褧所记之方额、云尖巧额,是否即如第一、二号墓所绘,尚不敢遽断,但北宋末叶汴京奢侈成风,时装愈变愈繁,京师如此,地方自当仿效京师。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此处所述“地方自当仿效京师”所引文献如下:
注释136:陈舜俞《都官集》(《宋二十家集》本)卷二《敦化》五:“今夫诸夏必取法于京师,所谓京师则何如:百奇之渊,众伪之府,奇服异器,朝新于宫廷,墓仿于市井,不几月而满天下。”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其中陈舜俞著书时,因王安石再度上台,而罢官归隐,所述所言或有偏颇之处;即便无,陈舜俞过世于熙宁九年(1076年),而三墓时代大致在政和四年(1114年)至宣和六年(1124年),此时王安石已逝,在这个时候汴京奢侈之风不减反增,以造盛世之象。 地方大族是否尚有财力效仿中央,可能需要再次考证一下。
按北宋京西地区为使用铜钱区域,不用铁钱,徽宗时始兴铁钱通行“临近陕西、河东等路”之议。而北宋币制之乱,以崇宁、宣和间蔡京当政时为最。因此,京西使用铁钱当在徽宗即位之后。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这一段基本定了宋墓的最早年代。
白沙在北宋时为京西北路登封县天中乡,京西一带,于宋徽宗晚年屡遭水患,不堪压迫的农民相率起义,所以宣和七年(公元1125)徽宗下诏赦“流民为盗者”,并给复一年。宣和八年(公元1126),金兵即南下侵略。靖康元年(公元1126)、建炎元年(公元1127),金兵又曾两陷西京,因此京西一带,一方面金兵掠财物、焚庐舍、虏居民北去,一方面不抗敌的北宋官兵到处洗劫,并且攻击人民自己组织的抗金义兵,水灾之后,又罹兵劫,京西居民涂炭之苦可以想见。......由此可知,当时登封一带包括其所属之天中乡自宣和六年(公元1124)以降当极荒凉残破。此种情况在整个白沙发掘工作中,也可得到旁证,即白沙宋墓最迟的纪年,真是宣和六年的颍东第一五八号墓。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此处,“(北宋官兵)攻击人民自己组织的抗金义兵”所引文献如下:
注释164: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适园业书》本)甲集卷十九《绍兴失河南》条:“河南自靖康中,首为尼亚满所破,伊阳人翟进率军民上山保险......(绍兴)二年(公元1132)冬十月进为剧寇杨进(按进当时官京城统制)所袭,堕堑死。”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文中所谓“当乡本村赵□”,疑即指此三墓的赵家,则赵家当为一拥有土地的地主。一个一般地主欲在元符二年(公元1099)至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或自元符至北宋末(公元1098-1127)物价上涨的十余年或二十余年中,接连兴建三四座此种仿木建筑的砖室墓,而且装饰如此富丽,实亦颇值得怀疑。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故后来怀疑有经商之举,北宋在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导致不少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甚至可以影响金银价格的上涨。
回应 2020-05-21 10:03
-
Wash_Bottle (Ein Tagtraumer der Welt)
按现存唐、辽中叶、北宋初木建筑和砖石建筑令栱皆较泥道栱短,北方各地现存自辽中叶以降所建的砖塔和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辽清宁三年(公元1057)所建的辽宁义县清河门第二号墓仿木建筑墓门、辽乾统五年(公元1105)所建的河北易县开元寺毘卢殿以及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所建的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等处铺作上的令栱皆与泥道栱同长。由此可知,令栱的演变在此时期愈晚愈长。 袁褧《枫窗小牍...2020-05-21 10:03
按现存唐、辽中叶、北宋初木建筑和砖石建筑令栱皆较泥道栱短,北方各地现存自辽中叶以降所建的砖塔和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辽清宁三年(公元1057)所建的辽宁义县清河门第二号墓仿木建筑墓门、辽乾统五年(公元1105)所建的河北易县开元寺毘卢殿以及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所建的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等处铺作上的令栱皆与泥道栱同长。由此可知,令栱的演变在此时期愈晚愈长。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记汴京闺阁,崇宁间作大鬓方额,宣和以后多疏云尖巧额。袁褧所记之方额、云尖巧额,是否即如第一、二号墓所绘,尚不敢遽断,但北宋末叶汴京奢侈成风,时装愈变愈繁,京师如此,地方自当仿效京师。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此处所述“地方自当仿效京师”所引文献如下:
注释136:陈舜俞《都官集》(《宋二十家集》本)卷二《敦化》五:“今夫诸夏必取法于京师,所谓京师则何如:百奇之渊,众伪之府,奇服异器,朝新于宫廷,墓仿于市井,不几月而满天下。”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其中陈舜俞著书时,因王安石再度上台,而罢官归隐,所述所言或有偏颇之处;即便无,陈舜俞过世于熙宁九年(1076年),而三墓时代大致在政和四年(1114年)至宣和六年(1124年),此时王安石已逝,在这个时候汴京奢侈之风不减反增,以造盛世之象。 地方大族是否尚有财力效仿中央,可能需要再次考证一下。
按北宋京西地区为使用铜钱区域,不用铁钱,徽宗时始兴铁钱通行“临近陕西、河东等路”之议。而北宋币制之乱,以崇宁、宣和间蔡京当政时为最。因此,京西使用铁钱当在徽宗即位之后。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这一段基本定了宋墓的最早年代。
白沙在北宋时为京西北路登封县天中乡,京西一带,于宋徽宗晚年屡遭水患,不堪压迫的农民相率起义,所以宣和七年(公元1125)徽宗下诏赦“流民为盗者”,并给复一年。宣和八年(公元1126),金兵即南下侵略。靖康元年(公元1126)、建炎元年(公元1127),金兵又曾两陷西京,因此京西一带,一方面金兵掠财物、焚庐舍、虏居民北去,一方面不抗敌的北宋官兵到处洗劫,并且攻击人民自己组织的抗金义兵,水灾之后,又罹兵劫,京西居民涂炭之苦可以想见。......由此可知,当时登封一带包括其所属之天中乡自宣和六年(公元1124)以降当极荒凉残破。此种情况在整个白沙发掘工作中,也可得到旁证,即白沙宋墓最迟的纪年,真是宣和六年的颍东第一五八号墓。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此处,“(北宋官兵)攻击人民自己组织的抗金义兵”所引文献如下:
注释164: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适园业书》本)甲集卷十九《绍兴失河南》条:“河南自靖康中,首为尼亚满所破,伊阳人翟进率军民上山保险......(绍兴)二年(公元1132)冬十月进为剧寇杨进(按进当时官京城统制)所袭,堕堑死。”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文中所谓“当乡本村赵□”,疑即指此三墓的赵家,则赵家当为一拥有土地的地主。一个一般地主欲在元符二年(公元1099)至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或自元符至北宋末(公元1098-1127)物价上涨的十余年或二十余年中,接连兴建三四座此种仿木建筑的砖室墓,而且装饰如此富丽,实亦颇值得怀疑。 引自 三墓的年代、三墓的关系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 故后来怀疑有经商之举,北宋在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导致不少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甚至可以影响金银价格的上涨。
回应 2020-05-21 10:03
论坛 · · · · · ·
我想知道作者是怎么搜集资料的? | 来自V0ID0 | 6 回应 | 2019-04-28 |
大家在哪查阅这本书的? | 来自雅乐 | 2017-02-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9.7分 303人读过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
文物出版社 (195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白沙宋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熊罴精 2009-05-27
力透纸背
2 有用 扬眉剑舞 2011-01-03
白沙宋墓是宿白先生1951年主持发掘的,几乎是新中国考古的开端,1957年出版的报告,现在再看一遍,发现其撰写整理之认真,建筑器物壁画信息记录之完备,旁征博引考证之详实充分,竟然依然是今日难以匹敌的
0 有用 miaomiaoM 2009-09-23
五体投地,好报告的典范。站得高,看得远~
0 有用 李文玉 2012-05-18
有空再仔细读读
1 有用 渚沐 2016-07-19
宿白老先生就是什么都会什么都play
0 有用 野菲 2021-04-06
宿先生打破了我对考古学贫瘠的想象。
0 有用 余好问此刻 2021-03-09
我看的是这个版本的
0 有用 oceanL 2020-12-18
看了很久,佩服作者的学识。
0 有用 时拂 2020-11-14
翻阅。以后会细看。
0 有用 小岛 2020-08-28
@2017-06-17 1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