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短评

热门
  • 18 理5打工人 2014-11-24 16:29:08

    曾国藩见识和眼光很厉害。他属于传统中国的一类人。孔孟之道,满口道理;行事则为法家。为了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各种手段。其实手段和目的是有冲突的。曾国藩没办法协调这种冲突,所以我觉得他的家书需要读吗?他教的东西其实不是他的行事准则?我无意于批判曾国藩,但是他的家书什么的还挺有市场,或许中国还是没有脱离他的那个文化氛围。形成一个新的社会氛围,让这种矛盾最小化。或许,人本身就有这种矛盾。

  • 5 Agathe 2015-04-21 11:02:55

    掩卷唏嘘,最后竟然是这样的大反转。对历史人物总有褒贬之声,不管怎样,曾文正公的为人和学问还是值得敬佩。

  • 5 Kola 2015-10-31 21:15:30

    借小说了解曾国藩的一生,还有当时的政治人文还是挺有意思的,曾国藩一生最大的成就破太平天国就像小说最后说的其实不是他的功劳,换一个人,白花花的银子推上去加上太平天国自己作死,也是迟早的事。只是觉得当时军队制度也太奇葩了,国家出钱培养地方军阀么?大概当时的中国太有钱了吧,上下正邪都瞎折腾吧。不喜欢历史小说里虚构的各种人物各种剧情各种心理活动,还有政治说教,减一星。

  • 1 寂寞公路 2016-06-18 19:36:10

    一代完人。能称其为“愚忠”么?

  • 3 豆友3845089 2015-12-31 21:13:24

    史料考证不如高阳,历史演绎不如二月河。看看这散兵游勇似的小标题,差得远。

  • 0 躺倒 2016-03-31 21:36:45

    作为单田芳的评书蓝本,还不错啦

  • 1 克拉拉 2015-08-23 13:32:10

    蛮好看的,几乎要把湖南当官的全都写一遍的趋势。

  • 0 三千 2016-04-24 17:33:09

    也是听完的。前面一半是照着小说读的,后面一半听的单田芳的,真是生龙活虎。小说本身一般。

  • 1 小小罗 2016-08-18 17:04:18

    史料翔实,文采飞扬,可以看出作者为学为文的一流功底。三册书,最喜欢打太平天国一段,跌宕起伏,审李秀成重现两位人杰过招的历史时刻,想象合理,精彩绝伦。越往后读越憋屈,何必对一个深宫少妇如此胆怯?何必对一群粗鲁满人如此效忠?碍于时势的局限,囿于礼教的束缚,限于生理的规律,自剪羽翼、年老力竭,他所忠诚信仰的价值,终究被大变局的时代抛弃。各色豪杰粉墨登场,识人驭人可为官场教材。不过,曾国藩也真心虚伪,对幕僚、臣下、对手苛刻,对小妾凉薄,对自己、对兄弟却徇私袒护。

  • 0 沙鸥 2010-03-29 10:32:07

    涤生 功过自有评述

  • 0 艾吉奥 2018-03-02 14:16:26

    高中时读,记得里面写到曾国藩的部下大肆抢劫南京时,曾国藩看到某些场景,深为震惊。

  • 0 城南屠狗客 2015-06-08 14:53:31

    故事不错,很有写头,不知编了多少,叙事平和。文笔不俗不雅的,大约称不上好。至于曾,是非功过,总不少人评说。不论怎样,诚勤之论,值得一看

  • 0 Melva 2015-03-21 11:29:32

    这么一本好书,豆瓣上读之人却甚少,惜哉。

  • 0 shuiyukong 2016-05-29 17:01:22

    一本读后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书。也是博士二年级时读的。 曾国藩治家,治国的态度; 其实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对很多中部东部的省份,湖南,湖北,江西感觉不那么陌生了,并且留下了好的印象; 其次是对中国近代史好像有知道了一点。

  • 0 明月闲风 2015-05-30 17:55:55

    张居正58,曾国藩61,唏嘘不已,反身看殷正茂王篆官文,更加唏嘘。

  • 0 lemuret 2017-04-29 11:53:32

    唐浩明真的非常用心,在30年前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认认真真写一部通俗小说。 举个例子,洪秀全称呼天国将领都是用*胞。如:玕胞(洪仁玕);达胞(石达开);玉胞(陈玉成);秀胞(李秀成)。这个细节重视到太不容易。(《封干王诏》:“胞靖共尔位,世世股肱天朝也。”)

  • 0 日落西山 2016-03-08 00:09:13

    知其不可而为之....

  • 0 皮皮和闪闪 2021-04-10 15:58:28

    他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也是用一道道枷锁把自己捆绑起来的人。我还是更喜欢恣意豁达的人格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