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件事:没钱。
中产阶级体验底层人民生活——贫穷的可怕在于摧毁你一切关于生活的想象和意志力。
当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读奥威尔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就是对赤贫的震惊,即使当时我自以为对贫穷并不陌生。奥威尔追问不公时的执拗和不时流露的冷幽默是这本铅灰色的书里唯一的暖色调。
精彩绝伦的真实
一本好的小说标准是什么?这是一部幽默的底层生活百科全书。
1.让作者告诉你,什么叫做不要浪费你所经历的一切,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运气栽进生活的茅坑最后还能爬出来就此写本书。2.奥威尔对底层生活的描绘是如此诚实直白。不喜欢(或许从来就没喜欢过)对无产者的浪漫化/悲情化(这两个词其实是一个意思),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学术研究。
如果先看这书的话会觉得奥威尔以后会成为一个擅长白描叙事的作家,锤炼一下可能会有点类似福楼拜或者巴尔扎克,而不是一个反乌托邦作家。但是这部早期的作品和他最著名的两本书有一种相似的感觉,可以叫它室内感,动物庄园和1984都有一种这本书里流浪汉收容所里的气氛。作家创作的内容手法会有变化,但是他们的作品气质一开始就固定下来了
奥威尔更像个记者
每一个实行996工作制度的中国企业都应该赠予员工一本《巴黎伦敦落魄记》,让他们认识到996真的是“福报”。
"判断一家餐馆经营得不好,最可靠的标准就是只有外国人到那家餐馆吃饭。"
看到住贫民窟满地臭虫的时候想起自己最落魄的时候_(:з」∠)_
许多翻译的细节都很奇怪,特别是一些括号的使用,比如“他妈的(merde)”,为什么一定要注明merde的……除此之外,这是一本有趣的册子。
结构上有点缺陷,但诚意令人感动.某方面来说,一些想法和真实让人很有共鸣.
屌丝必看
译笔甚好(看到第一页「街头小贩凄凉的叫卖声」我就开始叹服译者的功力),书里至少出现了七次「筋疲力尽」。很好奇奥威尔在这段经历之前和之后在做什么,并且我怀疑他的早逝有可能和这段艰苦的经历有关。想起一五年我在厦门的一个饭馆兼职,头一次进厨房,被地上四散逃开的老鼠吓一跳,年轻的老板娘在一旁笑着说没事,每天都这样。
半自传性质的流浪汉小说。着力写巴黎之乱与伦敦之恶,掺着穷和脏,当然还有饿。奥威尔大大这辈子改不掉忍不住在小说里大发议论(甚至是方法论!)的臭毛病,这明明是个法国传统,真是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这样的贫穷并不使我感动或畏惧,因为它实在还不算太糟。真正触动我的是巴黎厨房里的洗碗女人,虽然是异化梗,但是很动人。
不能算好,但蛮好看,也看得人蛮难过的
记住了那个认得毕宿五,读过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流浪人。“我在这里是自由的。” 他拍了拍额头。
失眠四个小时看完…
对法国的餐厅心有余悸,不过我也想这么落魄一下
> 巴黎伦敦落魄记
148 有用 我不是盆栽啊 2013-07-28 20:28:27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件事:没钱。
131 有用 H仙森 2015-06-17 13:47:37
中产阶级体验底层人民生活——贫穷的可怕在于摧毁你一切关于生活的想象和意志力。
36 有用 路西法尔 2014-09-23 22:03:10
当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读奥威尔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就是对赤贫的震惊,即使当时我自以为对贫穷并不陌生。奥威尔追问不公时的执拗和不时流露的冷幽默是这本铅灰色的书里唯一的暖色调。
14 有用 熊阿姨 2009-05-02 20:01:51
精彩绝伦的真实
11 有用 黑大壮女神 2011-11-17 17:37:41
一本好的小说标准是什么?这是一部幽默的底层生活百科全书。
5 有用 会打字的跳舞机 2013-03-08 03:33:22
1.让作者告诉你,什么叫做不要浪费你所经历的一切,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运气栽进生活的茅坑最后还能爬出来就此写本书。2.奥威尔对底层生活的描绘是如此诚实直白。不喜欢(或许从来就没喜欢过)对无产者的浪漫化/悲情化(这两个词其实是一个意思),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学术研究。
6 有用 summer 2013-01-30 15:52:13
如果先看这书的话会觉得奥威尔以后会成为一个擅长白描叙事的作家,锤炼一下可能会有点类似福楼拜或者巴尔扎克,而不是一个反乌托邦作家。但是这部早期的作品和他最著名的两本书有一种相似的感觉,可以叫它室内感,动物庄园和1984都有一种这本书里流浪汉收容所里的气氛。作家创作的内容手法会有变化,但是他们的作品气质一开始就固定下来了
6 有用 Vernunft 2009-11-29 10:21:00
奥威尔更像个记者
6 有用 鹿川没有粪 2021-02-14 09:08:58
每一个实行996工作制度的中国企业都应该赠予员工一本《巴黎伦敦落魄记》,让他们认识到996真的是“福报”。
6 有用 大胡子阿细 2016-08-12 19:28:29
"判断一家餐馆经营得不好,最可靠的标准就是只有外国人到那家餐馆吃饭。"
4 有用 Amberose 2014-10-08 18:03:07
看到住贫民窟满地臭虫的时候想起自己最落魄的时候_(:з」∠)_
3 有用 玑衡 2012-01-23 20:18:21
许多翻译的细节都很奇怪,特别是一些括号的使用,比如“他妈的(merde)”,为什么一定要注明merde的……除此之外,这是一本有趣的册子。
3 有用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2008-06-03 12:40:21
结构上有点缺陷,但诚意令人感动.某方面来说,一些想法和真实让人很有共鸣.
3 有用 学姐金角 2012-11-20 10:34:43
屌丝必看
4 有用 东园之树 2018-03-18 12:27:06
译笔甚好(看到第一页「街头小贩凄凉的叫卖声」我就开始叹服译者的功力),书里至少出现了七次「筋疲力尽」。很好奇奥威尔在这段经历之前和之后在做什么,并且我怀疑他的早逝有可能和这段艰苦的经历有关。想起一五年我在厦门的一个饭馆兼职,头一次进厨房,被地上四散逃开的老鼠吓一跳,年轻的老板娘在一旁笑着说没事,每天都这样。
2 有用 钟螺 2013-05-18 01:33:55
半自传性质的流浪汉小说。着力写巴黎之乱与伦敦之恶,掺着穷和脏,当然还有饿。奥威尔大大这辈子改不掉忍不住在小说里大发议论(甚至是方法论!)的臭毛病,这明明是个法国传统,真是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这样的贫穷并不使我感动或畏惧,因为它实在还不算太糟。真正触动我的是巴黎厨房里的洗碗女人,虽然是异化梗,但是很动人。
1 有用 一切归零 2013-06-23 20:42:57
不能算好,但蛮好看,也看得人蛮难过的
1 有用 Zoe 2011-10-21 05:37:49
记住了那个认得毕宿五,读过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流浪人。“我在这里是自由的。” 他拍了拍额头。
1 有用 东来 2018-09-08 10:07:23
失眠四个小时看完…
0 有用 Touma 2008-07-06 11:48:59
对法国的餐厅心有余悸,不过我也想这么落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