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播客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摘自《资本实证论》英译者序

heicuo 2013-12-02 15:16:30

在第七篇中,庞巴维克进入了这个问题的最难部分,利率问题。在这里他用了某些词句,如果不懂得杰文斯和门格尔所阐明的价值论,就很难理解它们的,而这些理论实际上已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的基本学说了。对这个理论的系统讲述,凡是对资本理论说来是必需的,都包括在本书的第三、第四两篇中。可惜,要在我这一短文中作出一个概括性的说明是不可能的。把它包括在拙著《价值理论入门》一书的范围内,我已感到够困难了,在这里,我可望去做的只是帮助那些对理解正文感到有些困难的读者罢了。

主要之点如下。价值完全建筑于效用之上,价值量不是由平均效用决定的,而是由最后效用或边际效用决定的。一件商品的主观价值——有别于它的效用——在于它是使需要得以获得某种满足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所获得的价值量是由在当时的需要和供应情况下,一件商品,或同类中任何一件商品的最后一个使用所决定的。因之,一斗玉米的效用是由它维持生命的能力所给与的:它的价值是从下列事实中得来的,即它的数量有限,以致某些人类需要依赖于它才能获得满足:它的价值量是由根据消费者的情况和收获量的情况,这斗玉米被经济地投入使用时最小的效用所决定的。因此,价值没有一个绝对水平;它既不是固有的,也不是相对于人的或物质的平均数而言的:它总存在于这两种决定因素——需要与供应——的关系之中。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heicuo
2013-12-02 15:20:05 heicuo (呵护)

价格,或交换价值,又是主观价值上面的上层建筑,是由买主和卖主相
互之间和各自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在简单的物物交换制度下,市场上交换
的双方对所交换的、对自己的福利有直接关系的货物都有一个主观的评价,
再根据这个评价,提出所要求的数量和所愿意给的数量。随着有组织的产业
的出现,产生了用货币来估价的方法,在这里,各物的相对使用价值是以货
币的尺度反映出来的;说一种东西值多少先令,比较说它值若干能够用对欲
望的满足程度来直接评价的其他东西更为明确易懂。这时,买主和卖主一起
到市场上来,心目中对商品和货币对他们的价值都有明确的估计。由于主观
的尺度有所不同,所以双方都愿意,也都可以从交易中获得利益,虽然他们
各自所获利益的量是不同的。在这种竞争中,商品从“最有能力的”卖主手
中过到“最有能力的”买主手中,而价格决定于这两个“边际对”的估价之
间,就是最后一个买主和卖主,以及第一个不能成交的买主和卖主。这些边际对的水平又决定于双方的需要和经济供应情况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要指
出,在一个有组织的经济中,“效用”成为一个更复杂的概念了。以制造商
来说,原料的效用不是他自己的产品对他自己有何用处,而是他,作为一个
制造商,能把这些原料派什么用场,而这些用场又是由顾客的需要决定的。
一件商品的直接使用,在这里被这件商品派什么用场所代替了,而“最有用
的”这个词变成“最合算的”或”最能盈利的”了。这样就出现了职业生产
者,他为市场而生产,他的产品对他自己实际上没有主观价值。他的出现使
边际对的估价更简单化了,因为卖主的主观估价没有了,同时使价格决定于
最后一个买主的估价。

赞
>

> 我来回应

> 去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Value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