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五代诗格汇考 短评

热门 最新
  • 7 若存 2013-05-28 10:54:17

    诗格是唐五代时期教人如何写诗的一类书,部分内容类似后代的《声律启蒙》之类,教人如何属对,回忌声病,运思定句等等,敦煌有一诗格残叶,字迹幼稚,可见亦为童蒙之一,唐代诗歌大盛,实属有因。不过后代对此类书籍不甚重视,以致于中土大多失传,唯日本空海和尚《文镜秘府论》中保存颇多,又宋人缩编《吟窗杂录》亦有数种,最著名者为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由此可见当时人如何作诗。王昌龄“意境”一语常为后人征引,实则不然,此处意境相对物境、情境而言也。又谓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也有意思得很。此外,晚唐诗格中颇多对于物象的解释,即所谓内外意,近于毛公传《诗》,讲求比兴,今日看来,似为附会,然而宋人说诗亦每每如此,直至清人解温庭筠、说古诗十九首亦然,虽然为我所不取,不可不知。

  • 1 秦桑 2014-06-07 20:09:46

    赋谱。果然《文选》才是成就名山大业的地方。

  • 1 赤楚卫二准老公 2021-02-15 20:49:17

    刷了一遍又一遍,祝伯公身体健康hhh

  • 0 李囧月 2011-12-21 12:46:35

    研究必备,序言可参

  • 0 青色飞絮 2022-04-24 16:21:00

    唐代诗格,前期(上官仪-元兢-崔融-李峤)上承齐梁,探寻声律属对,这条线索一直到晚唐;中后期(以王昌龄为转折点,王昌龄、皎然双峰并峙)多论意、境、势、格,划分诗歌流品,相比之下有理论建设的意识,整段议论文字较多;晚期重视物象,但言物象必比君臣之化,受白居易贾岛诗格影响明显,且最细碎。诗格中的通变观也挺有意思。每篇题解很切要。近年一些域外汉学、唐诗声律、唐代诗学理论的研究,问题均从诗格中来,很值得注意。

  • 0 芸暖書薌 2022-10-15 23:38:03 山东

    也不算看完,翻过一遍,前面的论诗格也好精彩。

  • 0 老芒麦 2016-11-11 18:18:32

    泽被后世的好书。

  • 0 吃螃蟹不吐蟹壳 2021-01-09 09:18:27

    就王昌龄诗格比较有意思

  • 0 yizhuxiao 2020-11-26 18:56:23

    在传统诗学话语中,诗歌的玄学批评与经学批评占据主流,动辄就是道、格调、神韵这样神乎其神的批评术语,作诗的技巧与程式却隐而不彰,这些论技巧的诗格著作也被视为末流。从六朝开始出现的诗格著作,在唐代由重声律重技巧向重意重象转变,并作为诗学潜流在元明被辗转誊抄剪裁,演化成前代遗产与当代知识结合的诗话诗法类著作。

  • 0 妙子 2018-03-31 14:37:50

    诗式一类的著作大多你抄我,我抄你,抄到最后也分不清作者是谁了。片羽吉光,聊备史料价值,对创作的指导今天已经意义不大了。

  • 0 冬爱 2020-04-02 22:43:45

    不 解 清 浊 规 矩 造 次 不 得 制 作

  • 0 Amber 2020-01-29 10:58:43

    做诗格论真的好没意思。有一种x里雕花的感觉。。。。

  • 1 日之 2018-09-01 15:20:42

    材料非常珍贵~很多基础的概念和技法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

  • 0 雪洞斋 2016-04-04 13:18:14

    不可多得,不可多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