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原作名: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译者: 余逊达
出版年: 2000-6-1
页数: 370
定价: 23.0
装帧: 平装
丛书: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译丛
ISBN: 9787542613325
作者简介 · · · · · ·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布卢明顿的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和政策分析中心主任之一、政治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她于1965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集中作品有:《大城市的政策模式》等作品。目前,该作者主要致力于有关小型渔场、灌溉系统、牧场、森林以及其他共投资源的利用等共同财产制度的研究。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反思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第一节 三种富有影响的模型
第二节 模型的隐喻性用法
第四节 一种挑战
第二章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研究
第一节 公共池塘资源的情境
第二节 相互依存、独立行动和集体行动
第三节 三个难题:供给、承诺和监督
第四节 研究框架的设计
第三章 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分析
第一节 高山草场和森林的社群保有权
第二节 韦尔塔的灌溉制度
第三节 菲律宾桑赫拉的灌溉社群
第四节 各种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制度的相似之处
第四章 制度变迁分析
第一节 抽水竞赛
第二节 诉讼博弈
第三节 企业家的博弈
第四节 多中心的公共企业博弈
第五节 制度供给分析
第五章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性分析
第一节 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土耳其近海渔场
第二节 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加利福尼亚地下水领域
第三节 斯里兰卡渔场
第四节 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
第五节 脆弱的新斯科舍近海渔场
第六节 比较研究得到的教训
第六章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供给问题、可信承诺问题和相互监督问题
第二节 分析制度选择的框架
第三节 对社会科学家的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的人也喜欢 · · · · · ·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 更多书评 24篇
-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小区的小道上常常被人横堵上几辆车、公共卫生间里的纸巾总是莫名其妙的不见... ... 就拿小区里的挡路车来说,小区里的小路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手够不到,物业保安大多数时候也拿这群人没辙。 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以我从前的思维,我肯定是那种逮住那类人狠狠罚他一顿才泄气的人。 可是我从未想过,万一人家真的有急事,不得已停在了那个路口,却又罚得那么重可怎么办。...
2019-11-12 20:18:21 6人喜欢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小区的小道上常常被人横堵上几辆车、公共卫生间里的纸巾总是莫名其妙的不见... ... 就拿小区里的挡路车来说,小区里的小路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手够不到,物业保安大多数时候也拿这群人没辙。 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以我从前的思维,我肯定是那种逮住那类人狠狠罚他一顿才泄气的人。 可是我从未想过,万一人家真的有急事,不得已停在了那个路口,却又罚得那么重可怎么办。 也没想过,同住在一个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罚得那么狠以后怎么和人相处。 同样,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法律上有一些条文都设有协商区间。 就像这个。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且,我发现,在许多地方,他们着手解决一件事情都喜欢追求快节奏的决定方式和解决方式以及立竿见影的效果。 就刚刚提到的停车问题,一般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惩罚他”,而不是去问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他为什么又会有这样做的机会,他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要怎样才能让他不这样做。 或许这就是管理学的魅力了。 我在还没有看过《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的时候看问题也会走寻常路,但是看过此书之后,我对于公共问题有了新的看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有了比以前深刻一些的认识。 引入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是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的代表作,是新制度主义学派的代表作,也是战后引证率最高的四部政治学著作之一,获奖无数。 它的作者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布卢明顿的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和政策分析中心主任之一、政治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她于1965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集中作品有:《大城市的政策模式》等作品。目前,该作者主要致力于有关小型渔场、灌溉系统、牧场、森林以及其他共投资源的利用等共同财产制度的研究。 我也是查了资料才发现这本书在学者眼里是被定义为经济学类书籍的。我见识浅薄,看的时候虽然也发现了这本书里讲了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但我以为这是一本以管理为焦点的书。因为在我看来,本书全文离不开“管理”二字。 讲到经济也是为了谋求更多更长远的利益,而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去取得目标回报,是经济问题,也是管理问题。 比较,经济管理是管理学这个庞大学科中的一支支流。 本书第一部分 本书开篇(第一章 反思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我们可以从章标题看出作者的意图。本章讲述了从人类有史以来的公共事务管理历史上的错误。并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博弈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指出其应该修正的地方。 第二章则是通过对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研究证明自主自治的重要性。 因为政府是权威的代表,作为一般群众,平民习惯了接受在许多事情上接受政府的安排。并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顺从政府的安排就不会被找麻烦。而且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鼓吹民主科学,平民也愿意相信政府的决策就是科学的,而失去了自主自治的热情和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政府所能提供的服务距离有限,一个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制定的计划和政策未必就比一个目不识丁的原住地居民好。 在第二章,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熟悉本地地理情况、传统文化的自治组织是有可能比政府更合适处理当地事务的。 本书第二部分 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分析 制度变迁分析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性分析 高山草场和森林 韦尔塔灌溉 桑赫拉灌溉 加利福尼亚地下室水 土耳其近海渔场 斯里兰卡渔场 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 新斯科舍渔场 自主自治 √ √ √ 制度变迁 √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 √ √ √ √ √ 第二部分包括三章内容,从三个方面通过八个大实例论述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方法在时代背景下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自主自治确实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因地制宜。日本的山林和瑞士的山林管理就是很好的对比。自主自治能发挥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自主自治组织了解地方情况,而且自主自治的成本运营费用低。 当一个自治自治组织对该片土地上的信息失去了解的时候,或者自治组织内部矛盾不断运行费用上升的时候,自主自治失灵甚至反噬也有着相当大的可能。 制度是会不断变迁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不论是人类精神文明发生了变迁还是物质社会社会生活发生变迁都将会影响到原本的公共资源管理制度。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大量繁衍导致农业发展,作者所举例的在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不足引起的地下水分配问题就是很好的案例。 只有适应社会的制度才能被沿用,要想保持生产生存活动,制度势必是要随着社会变迁而变迁的。 如果一个社会高度发达,那么它的体制内系统运算必须足够有效率才能支撑起这个高速发展社会体系。试想,仅仅只是发展物质生产,而不去调整制度,那么快速运行的社会社会生产系统,即使产生出了非同凡响的劳动成果,那么效率极低、创建年代久远的公共资源分配制度就很难对劳动成果中的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就不仅仅是从前的阻碍地方更长远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因为争夺资源而引起世界性的战争。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作者在这里运用的例子是,加利福尼亚地下水问题、土耳其近海渔场问题、斯里兰卡渔场问题、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问题和新斯科舍渔场渔场问题。 这里我最想讲的就是土耳其近海渔场问题。 土耳其近海渔场问题不断,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不顾当地居民意愿而开放渔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当地居民为了争夺资源而在拥挤着众多竞争者的渔场中获取最大化利益而竭尽全力的撒网。而土耳其政府又产生了“善意忽略”。即使国家要求渔民领取执照,但不限制发照数。原有渔民不限量撒网,后来又源源不断涌入新玩家,对于一个先天条件就不是特别完美的渔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众多的渔民间冲突、竞争者渔民冲突、竞争者间冲突已经使得土耳其近海渔场运行十分混乱,政府没有重视制度的更新,任然保留着过去落后又脆弱的政策,原有的制度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结果就是民不聊生、渔场生态环境恶化、政府也没办法拿到税收,其结果与制度设立之初的目的背道而驰,这就是制度失败的一个鲜活的案例。 关于制度脆弱的问题,我认为斯里兰卡的水利工程是最适合用来作为参考样本的。 斯里兰卡虽处在热带地区但也是有旱季的。作为一个规模较小的岛,斯里兰卡本身的湖河不多,能储存的水也不多,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大量种植地的国家,这些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即使每年官方修水利工程,但是由于夏天缺水时的混乱,水渠常常被违规拦截。雨季时拦截水渠承压能力小,阻碍了泄洪,又导致了洪灾。归根结底还是原斯里兰卡的旱季水资源分配制度笨拙又脆弱。制度太死板,灵活性不高,只考虑制度建立之初的小利益,并且想着一劳永逸,忽视了斯里兰卡本身热带季风气候的因素。本身自己的制度弹性小,又不愿意去更改(按照当时的社会条件,也没有资源去整改了)没有办法应对每年程度不一致的旱灾洪情,只要有一点偏离设计轨道,制度就会失效。而恰好斯里兰卡的致命伤就在于是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年际变化特别大。 本书第三部分 自主组织和自主自治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 我认为第六章能独立成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可以的。 阅读过本书之后,你会发现,前面的每一章讲述的都是制度上的一个维度问题,是单个的点。 而第六章把前面五章分来的核心思想串联成一条线,使我们对公共资源的管理从对资源的认识、建立分配制度、维护制度、惩罚制度、发展制度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串联起整本书的内容。 让我们明白,想解决一件事,只是凭着感觉意气用事,可能治得了一时,但是治不了一世。 对于公共资源的处理,只有建立一个从产出到再生产完备的制度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纠纷。 当给了我们一个系统的框架以后,我们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打算,看事情也会突破现在只拘泥于表象,不深究其制度的瓶颈。 我们可以带着这种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还没有彻底踏入社会、缺少管理经验的我们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三、深入思考 本书所提出的是公共资源治理之道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处理公共资源,才能使得公共资源能长远的创造出最优的价值的同时保证使用者之间的纠纷最少。 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自主自治组织。而这个自主自治组织如何才能发挥作用呢? 这是我们在看完本书后应该深度总结的。 我们要考虑供给问题、可信承诺问题和相互监督问题;影响收益的环境变量;影响监督和实施成本的环境变量;共享规范和其他机会的评估。 并且,由于为了解决一些问题,先辈们已经制定过一些制度,在制度失效时又不能一时找到新的替代法,我们必须斟酌制度变迁。“如果还没有坏掉,就不要去修它”,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物质生活,也存在与制度生活。人们觉得现有规则运行的不错,他们就不会有什么动力去继续那个寻求更好规则的昂贵的过程。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是要在现行制度运行良好的状态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制度变迁作出预测,以对于接下来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的准备。 对于自治组织能够在公共资源问题上有一定作用,具体总结如下。 大多数资源占用者都认为,如果不采取替代规则,他们就将收到伤害; 所提出的规则变更对大多数占用者会有类似的影响 大多数占用者对在公共池塘资源上继续生产活动给与高度评价,即他们的贴现率较低 占用者所面临的信息成本、转换成本和实施成本较低 大多数占用者有互惠的共识,并相信这种共识能够作为初始的社会资本 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群体相对较小,也较稳定 个人感想与文章摘抄 个人感想 读完这本书,我能回忆起最深刻的事情就是,解决一件复杂的事不能急。管理包括了决策的制定、计划、控制、领导、创新这五大要素。想要做好一件小事或许很容易,但是涉及到众多人利益的事,无论如何都是要好好规划的。以下是我认为要解决一个问题所应做的思考。 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势必有其棘手之处。 即使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也有其背后的一系列原因。 要解决像公共资源纠纷这样的看似简单实则棘手的问题,我们需要对问题发生的背景进行详细的调查。 对原来维系的制度进行分析,对目前运行的模式进行研讨,制作解决方案的时候要制作好一整个制度进行支撑。否则,单个的措施很容易造成另外一个问题。 制作制度时也要细致考虑制度的弹性,太宽松的制度往往形同虚设,太严苛的制度则不容易推行下去进而造成制度失败。 而且制定制度的时候也要考虑制度运行成本和制度所带来收益。 不要一昧的想着让别人解决问题,有时候自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政府应视具体情况给与受公共资源覆盖区域的社群民众一定的自治权,尊重本土居民的意愿,听取本土居民的建议。 一项好的制度是立足于具体情境的,即使是在一个极度恶劣环境下仍然运行完美的制度政策,不一定就会适用于一个环境优越的区域。 制度设立之初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只有一个的。 本书提及的公共池塘资源治理最少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收益最大化,一个是摩擦最小化。 所以在政策制定时要多维度考虑,倘若只考虑一个方面,那制度也难以运行。就想土耳其近海渔场,开放了渔场,外地人介入打渔,从总体上来说国家产出是增多的,但是在渔民间的摩擦却不停增多,随后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制度失败。 我们理解,有时候政府为了政策制定也是绞尽脑汁,但是并不是绞尽脑汁制定出来的政策就是好政策。政府官员也因反思自己,在制度制定时是否真的全方位考虑了问题。 而且,解决问题的主动方不一定总是政府。民营企业可以提供制度运行方案和指导,问题冲突涉及方也可以自治。 管理学课堂上学的是理论,在现实中却没有足够多的机会给我们去实践。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具体分析了五个以上的公共资源管理问题,我一直以为书籍是人类视野的延伸。虽然没有实际的大的管理经历,但是通过这本书我对管理学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管理过程也有了深刻一些的体会。 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多维的。 管理不是头脑发热的决定,也不是心血来潮的计划。管理是一个伴随着周密的思考、严谨的调查、深入的研究的一个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管理不一个点、不是一条线、不是一个面,管理是一个多维空间。管理需要多方面、多出发点、多着手点、多维度的考虑每一个影响事件走向的因素。 文章摘抄 操作规则直接影响占用者有关下述问题的日常决策:何时、何地及如何提取资源单位,谁来监督并如何监督其他人的行动,何种信息必须进行交换,何种信息不能发布,对何行为和结果的不同组合如何进行奖励或制裁等。 集体选择规则见解影响操作选择。通常由占用者及其公务人员或外部当局在就如何管理公共池塘资源制定政策——操作规则——时使用。 宪法选择规则通过决定谁具有资格决定用于制定影响集体选择规则的特殊规则的特殊规则影响操作活动的结果。 虽然冲突解决机制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占用者就能够维护制度的延续,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就很难设想任何一个复杂的规则系统能够延续下去。 因为制度变迁的过程是渐进的和连续地,在任何人需要进行更大的投资之前,初步成功已经取得,初始投资的中期收益已经显现出来。制度变迁的每一步都改变了激励结构,而这种结构正是未来决策的依据。 从内部看,存在着几个利益相同和机会极不相同的大集团。由于他们,所使用的技术各不相同,限制某种技术的任何规则都会使某个集团的所得超过另一个集团,而不会给所有集团带来同等的利益。克服规模差异和技术差异的成本很高。在一个不提供可达低成本的、可实施协议的论坛的政治体制中,对付自主组织的潜在高成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因此,监督一组规则实施情况的成本和收益,并不独立于所采用的这组特定的规则本身,在所有公共池塘资源场景中也不都是整齐划一的。当占用者起码能够设计自己的某些规则时(设计原则三),他们就会通过总结经验,精心制定一些可实施的而不是不可实施的规则。这就是说,他们会考虑到监督和执行的成本,以及给与监督并实施规则的人员应得到的利益。 西部流域的谈判者有雷德蒙流域所不曾有的三个不利因素:(1)涉及大量抽水者;(2)缺乏一个支配方;(3)内陆抽水者和沿海抽水者和沿海抽水者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谈判过程的时间更长,费用更大,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内陆抽水者与沿海抽水者之间的重大冲突。以互相因袭作为协议的基础,减少了可能加剧冲突的其他潜在的利益不对称。一旦有了最终判决,所有各方按比例承担了削减抽水量的成本。 权变承诺: 规定有权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一组占用者 考虑公共池塘资源特殊性质由当地的占用者所在社群的特殊性质 全部规则或至少部分规则由当地的占用者设计 规则的执行情况由对当地的占用者负责的人进行监督 采用分级惩罚法对违规者进行制裁 社会科家用于分析公共池塘资源问题的模型,对于支持政府的更加集权化有不良的影响。第一,使公共池塘资源的人被视为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不会使用增进长期共同利益的合作战略。第二,那些人似乎落入了陷阱之中,没有外部政府的解决方案便不能从陷阱中解脱出来。第三,把那些人可能建立的制度搁置在一旁,或被作为低效率的制度加以拒绝,而不考虑如何使这些制度能有助于他们获得信息,减少监督和实施成本,公正地分配占用权和供应义务。第四,所提出的由政府强制实施的解决方案本身,是以理想化的市场或理想化的国家模型为基础的。 第一章 1 .社会人口流动对社区建设有何影响? 2.社区与社会有何关系? 3.传媒的发展对人类社区生活有何影响? 4.现代组织的发展对社区活动方式有何影响? 5.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流派有哪些? 6.我国社区建设获得了哪些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社区建设的标准和特点。 8.社区建设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二章 1如何理解社区研究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社区的含义?关于社区的概念有哪些观点? 3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为什么要进行社区分类?社区类型有何特点? 5如何理解乡村社区的分类?如何理解城市社区的分类? 6社区有哪些功能?如何理解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功能体系分析? 7如何理解社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 1社会体系理论是如何分析社区的?它分为哪几种流派? 2“功能”的概念是什么?举例说明结构功能理论在社会中是如何应用的。 3社区行动有哪几种类型?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行动的因素有哪些? 4试述人文区位理论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5影响社区人口的因素是什么?社区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6权力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7小城镇的特点与功能有哪些? 第三章 1怎样理解社区研究方法的特点? 2怎样理解社区研究的一般方法与专业方法的关系? 3什么是参考文献与资料文献? 4社会网络的个体功能有哪些? 5如何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6如何理解社区区位学分析法的特点? 7简述社区行为区位学分析的内容。 8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特点。
回应 2019-11-12 20:18:21 -
鲜有制度要么是私有的要么是公共的——或者不是“市场的”就是“国家的”。许多成功的公共池塘资源制度,冲破了僵化的分类,成为“有私有特征”的制度和“有公有特征”的制度的各种混合。……在现实场景中,公共的和私有的制度经常是相互啮合和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存在于相互隔绝的世界里。
2013-07-11 12:04:12 1人喜欢
-
无论国家还是市场,在使个人以长期的、建设性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系统方面,都未取得成功;而许多社群的人们借助既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些资源系统成功地实行了适度治理。 从百度百科上查到: 社群: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
2012-11-10 10:40:03 1人喜欢
无论国家还是市场,在使个人以长期的、建设性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系统方面,都未取得成功;而许多社群的人们借助既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些资源系统成功地实行了适度治理。 引自 第一章 公地治理之反思 从百度百科上查到: 社群: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除此之外。Worsley(1987)曾提出社群的广泛涵义:可被解释为地区性的社区;用来表示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社群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 。 社群特征: 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本书目标:1、评判已有实例并分析优缺点。 2、经典模型分析与其他相类似的替代选择 3、(最为重点)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解释不同社群中的人们是如何形成公地治理的不同方法的。 “社群精神对社群公共事务处理的影响”
回应 2012-11-10 10:40:03
-
长期存续的公共池塘资源自治理制度的相似处: 1. 清晰界定边界 2. 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相一致 3. 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 4. 监督 5. 分级制裁:制裁程度取决于违规的内容和严重性 6. 冲突解决机制 7. 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 8. 嵌套式企业 思考: 如何将长期存续的公共资源自治理制度应用于五会屯治? 三个难题: 新制度的供给:重新制定真正由理事会组织村民一起... (2回应)
2014-09-02 17:51:36
-
无论国家还是市场,在使个人以长期的、建设性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系统方面,都未取得成功;而许多社群的人们借助既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些资源系统成功地实行了适度治理。 从百度百科上查到: 社群: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
2012-11-10 10:40:03 1人喜欢
无论国家还是市场,在使个人以长期的、建设性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系统方面,都未取得成功;而许多社群的人们借助既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些资源系统成功地实行了适度治理。 引自 第一章 公地治理之反思 从百度百科上查到: 社群: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除此之外。Worsley(1987)曾提出社群的广泛涵义:可被解释为地区性的社区;用来表示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社群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 。 社群特征: 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本书目标:1、评判已有实例并分析优缺点。 2、经典模型分析与其他相类似的替代选择 3、(最为重点)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解释不同社群中的人们是如何形成公地治理的不同方法的。 “社群精神对社群公共事务处理的影响”
回应 2012-11-10 10:40:03 -
在囚犯困境博弈中每个对局人都有一个支配策略,即不管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策略,对局人自己只要选择背叛策略,总会使他们的境况变得更好。在上述假定下,当两个对局人选择他们的支配策略时,便产生一个对双方而言都是第三个最好结局的均衡。双方都没有试图改变对方独立做出策略选择的动机。然而,来自每个对局人选择他或她“最佳的”个人策略的均衡,并不是一个帕累托意义上的最优结局。因为如果一个结局是帕累托最优的,那么一...
2015-08-18 12:58:17
在囚犯困境博弈中每个对局人都有一个支配策略,即不管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策略,对局人自己只要选择背叛策略,总会使他们的境况变得更好。在上述假定下,当两个对局人选择他们的支配策略时,便产生一个对双方而言都是第三个最好结局的均衡。双方都没有试图改变对方独立做出策略选择的动机。然而,来自每个对局人选择他或她“最佳的”个人策略的均衡,并不是一个帕累托意义上的最优结局。因为如果一个结局是帕累托最优的,那么一定不存在其他任何结局,其中一个对局人的情况比其他结局绝对更好,而另一个对局人的境况又至少不比其他结局差。在两人的囚犯困境博弈中,双方都把(合作,合作)的结局视为优于(背叛,背叛)的结局。因此均衡的结局是帕累托较差的(Pareto-inferior)。
回应 2015-08-18 12:58:17
-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小区的小道上常常被人横堵上几辆车、公共卫生间里的纸巾总是莫名其妙的不见... ... 就拿小区里的挡路车来说,小区里的小路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手够不到,物业保安大多数时候也拿这群人没辙。 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以我从前的思维,我肯定是那种逮住那类人狠狠罚他一顿才泄气的人。 可是我从未想过,万一人家真的有急事,不得已停在了那个路口,却又罚得那么重可怎么办。...
2019-11-12 20:18:21 6人喜欢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小区的小道上常常被人横堵上几辆车、公共卫生间里的纸巾总是莫名其妙的不见... ... 就拿小区里的挡路车来说,小区里的小路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手够不到,物业保安大多数时候也拿这群人没辙。 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以我从前的思维,我肯定是那种逮住那类人狠狠罚他一顿才泄气的人。 可是我从未想过,万一人家真的有急事,不得已停在了那个路口,却又罚得那么重可怎么办。 也没想过,同住在一个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罚得那么狠以后怎么和人相处。 同样,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法律上有一些条文都设有协商区间。 就像这个。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且,我发现,在许多地方,他们着手解决一件事情都喜欢追求快节奏的决定方式和解决方式以及立竿见影的效果。 就刚刚提到的停车问题,一般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惩罚他”,而不是去问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他为什么又会有这样做的机会,他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要怎样才能让他不这样做。 或许这就是管理学的魅力了。 我在还没有看过《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的时候看问题也会走寻常路,但是看过此书之后,我对于公共问题有了新的看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有了比以前深刻一些的认识。 引入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是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的代表作,是新制度主义学派的代表作,也是战后引证率最高的四部政治学著作之一,获奖无数。 它的作者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布卢明顿的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和政策分析中心主任之一、政治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她于1965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集中作品有:《大城市的政策模式》等作品。目前,该作者主要致力于有关小型渔场、灌溉系统、牧场、森林以及其他共投资源的利用等共同财产制度的研究。 我也是查了资料才发现这本书在学者眼里是被定义为经济学类书籍的。我见识浅薄,看的时候虽然也发现了这本书里讲了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但我以为这是一本以管理为焦点的书。因为在我看来,本书全文离不开“管理”二字。 讲到经济也是为了谋求更多更长远的利益,而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去取得目标回报,是经济问题,也是管理问题。 比较,经济管理是管理学这个庞大学科中的一支支流。 本书第一部分 本书开篇(第一章 反思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我们可以从章标题看出作者的意图。本章讲述了从人类有史以来的公共事务管理历史上的错误。并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博弈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指出其应该修正的地方。 第二章则是通过对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研究证明自主自治的重要性。 因为政府是权威的代表,作为一般群众,平民习惯了接受在许多事情上接受政府的安排。并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顺从政府的安排就不会被找麻烦。而且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鼓吹民主科学,平民也愿意相信政府的决策就是科学的,而失去了自主自治的热情和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政府所能提供的服务距离有限,一个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制定的计划和政策未必就比一个目不识丁的原住地居民好。 在第二章,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熟悉本地地理情况、传统文化的自治组织是有可能比政府更合适处理当地事务的。 本书第二部分 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分析 制度变迁分析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性分析 高山草场和森林 韦尔塔灌溉 桑赫拉灌溉 加利福尼亚地下室水 土耳其近海渔场 斯里兰卡渔场 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 新斯科舍渔场 自主自治 √ √ √ 制度变迁 √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 √ √ √ √ √ 第二部分包括三章内容,从三个方面通过八个大实例论述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方法在时代背景下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自主自治确实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因地制宜。日本的山林和瑞士的山林管理就是很好的对比。自主自治能发挥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自主自治组织了解地方情况,而且自主自治的成本运营费用低。 当一个自治自治组织对该片土地上的信息失去了解的时候,或者自治组织内部矛盾不断运行费用上升的时候,自主自治失灵甚至反噬也有着相当大的可能。 制度是会不断变迁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不论是人类精神文明发生了变迁还是物质社会社会生活发生变迁都将会影响到原本的公共资源管理制度。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大量繁衍导致农业发展,作者所举例的在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不足引起的地下水分配问题就是很好的案例。 只有适应社会的制度才能被沿用,要想保持生产生存活动,制度势必是要随着社会变迁而变迁的。 如果一个社会高度发达,那么它的体制内系统运算必须足够有效率才能支撑起这个高速发展社会体系。试想,仅仅只是发展物质生产,而不去调整制度,那么快速运行的社会社会生产系统,即使产生出了非同凡响的劳动成果,那么效率极低、创建年代久远的公共资源分配制度就很难对劳动成果中的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就不仅仅是从前的阻碍地方更长远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因为争夺资源而引起世界性的战争。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作者在这里运用的例子是,加利福尼亚地下水问题、土耳其近海渔场问题、斯里兰卡渔场问题、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问题和新斯科舍渔场渔场问题。 这里我最想讲的就是土耳其近海渔场问题。 土耳其近海渔场问题不断,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不顾当地居民意愿而开放渔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当地居民为了争夺资源而在拥挤着众多竞争者的渔场中获取最大化利益而竭尽全力的撒网。而土耳其政府又产生了“善意忽略”。即使国家要求渔民领取执照,但不限制发照数。原有渔民不限量撒网,后来又源源不断涌入新玩家,对于一个先天条件就不是特别完美的渔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众多的渔民间冲突、竞争者渔民冲突、竞争者间冲突已经使得土耳其近海渔场运行十分混乱,政府没有重视制度的更新,任然保留着过去落后又脆弱的政策,原有的制度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结果就是民不聊生、渔场生态环境恶化、政府也没办法拿到税收,其结果与制度设立之初的目的背道而驰,这就是制度失败的一个鲜活的案例。 关于制度脆弱的问题,我认为斯里兰卡的水利工程是最适合用来作为参考样本的。 斯里兰卡虽处在热带地区但也是有旱季的。作为一个规模较小的岛,斯里兰卡本身的湖河不多,能储存的水也不多,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大量种植地的国家,这些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即使每年官方修水利工程,但是由于夏天缺水时的混乱,水渠常常被违规拦截。雨季时拦截水渠承压能力小,阻碍了泄洪,又导致了洪灾。归根结底还是原斯里兰卡的旱季水资源分配制度笨拙又脆弱。制度太死板,灵活性不高,只考虑制度建立之初的小利益,并且想着一劳永逸,忽视了斯里兰卡本身热带季风气候的因素。本身自己的制度弹性小,又不愿意去更改(按照当时的社会条件,也没有资源去整改了)没有办法应对每年程度不一致的旱灾洪情,只要有一点偏离设计轨道,制度就会失效。而恰好斯里兰卡的致命伤就在于是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年际变化特别大。 本书第三部分 自主组织和自主自治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 我认为第六章能独立成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可以的。 阅读过本书之后,你会发现,前面的每一章讲述的都是制度上的一个维度问题,是单个的点。 而第六章把前面五章分来的核心思想串联成一条线,使我们对公共资源的管理从对资源的认识、建立分配制度、维护制度、惩罚制度、发展制度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串联起整本书的内容。 让我们明白,想解决一件事,只是凭着感觉意气用事,可能治得了一时,但是治不了一世。 对于公共资源的处理,只有建立一个从产出到再生产完备的制度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纠纷。 当给了我们一个系统的框架以后,我们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打算,看事情也会突破现在只拘泥于表象,不深究其制度的瓶颈。 我们可以带着这种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还没有彻底踏入社会、缺少管理经验的我们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三、深入思考 本书所提出的是公共资源治理之道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处理公共资源,才能使得公共资源能长远的创造出最优的价值的同时保证使用者之间的纠纷最少。 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自主自治组织。而这个自主自治组织如何才能发挥作用呢? 这是我们在看完本书后应该深度总结的。 我们要考虑供给问题、可信承诺问题和相互监督问题;影响收益的环境变量;影响监督和实施成本的环境变量;共享规范和其他机会的评估。 并且,由于为了解决一些问题,先辈们已经制定过一些制度,在制度失效时又不能一时找到新的替代法,我们必须斟酌制度变迁。“如果还没有坏掉,就不要去修它”,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物质生活,也存在与制度生活。人们觉得现有规则运行的不错,他们就不会有什么动力去继续那个寻求更好规则的昂贵的过程。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是要在现行制度运行良好的状态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制度变迁作出预测,以对于接下来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的准备。 对于自治组织能够在公共资源问题上有一定作用,具体总结如下。 大多数资源占用者都认为,如果不采取替代规则,他们就将收到伤害; 所提出的规则变更对大多数占用者会有类似的影响 大多数占用者对在公共池塘资源上继续生产活动给与高度评价,即他们的贴现率较低 占用者所面临的信息成本、转换成本和实施成本较低 大多数占用者有互惠的共识,并相信这种共识能够作为初始的社会资本 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群体相对较小,也较稳定 个人感想与文章摘抄 个人感想 读完这本书,我能回忆起最深刻的事情就是,解决一件复杂的事不能急。管理包括了决策的制定、计划、控制、领导、创新这五大要素。想要做好一件小事或许很容易,但是涉及到众多人利益的事,无论如何都是要好好规划的。以下是我认为要解决一个问题所应做的思考。 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势必有其棘手之处。 即使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也有其背后的一系列原因。 要解决像公共资源纠纷这样的看似简单实则棘手的问题,我们需要对问题发生的背景进行详细的调查。 对原来维系的制度进行分析,对目前运行的模式进行研讨,制作解决方案的时候要制作好一整个制度进行支撑。否则,单个的措施很容易造成另外一个问题。 制作制度时也要细致考虑制度的弹性,太宽松的制度往往形同虚设,太严苛的制度则不容易推行下去进而造成制度失败。 而且制定制度的时候也要考虑制度运行成本和制度所带来收益。 不要一昧的想着让别人解决问题,有时候自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政府应视具体情况给与受公共资源覆盖区域的社群民众一定的自治权,尊重本土居民的意愿,听取本土居民的建议。 一项好的制度是立足于具体情境的,即使是在一个极度恶劣环境下仍然运行完美的制度政策,不一定就会适用于一个环境优越的区域。 制度设立之初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只有一个的。 本书提及的公共池塘资源治理最少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收益最大化,一个是摩擦最小化。 所以在政策制定时要多维度考虑,倘若只考虑一个方面,那制度也难以运行。就想土耳其近海渔场,开放了渔场,外地人介入打渔,从总体上来说国家产出是增多的,但是在渔民间的摩擦却不停增多,随后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制度失败。 我们理解,有时候政府为了政策制定也是绞尽脑汁,但是并不是绞尽脑汁制定出来的政策就是好政策。政府官员也因反思自己,在制度制定时是否真的全方位考虑了问题。 而且,解决问题的主动方不一定总是政府。民营企业可以提供制度运行方案和指导,问题冲突涉及方也可以自治。 管理学课堂上学的是理论,在现实中却没有足够多的机会给我们去实践。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具体分析了五个以上的公共资源管理问题,我一直以为书籍是人类视野的延伸。虽然没有实际的大的管理经历,但是通过这本书我对管理学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管理过程也有了深刻一些的体会。 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多维的。 管理不是头脑发热的决定,也不是心血来潮的计划。管理是一个伴随着周密的思考、严谨的调查、深入的研究的一个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管理不一个点、不是一条线、不是一个面,管理是一个多维空间。管理需要多方面、多出发点、多着手点、多维度的考虑每一个影响事件走向的因素。 文章摘抄 操作规则直接影响占用者有关下述问题的日常决策:何时、何地及如何提取资源单位,谁来监督并如何监督其他人的行动,何种信息必须进行交换,何种信息不能发布,对何行为和结果的不同组合如何进行奖励或制裁等。 集体选择规则见解影响操作选择。通常由占用者及其公务人员或外部当局在就如何管理公共池塘资源制定政策——操作规则——时使用。 宪法选择规则通过决定谁具有资格决定用于制定影响集体选择规则的特殊规则的特殊规则影响操作活动的结果。 虽然冲突解决机制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占用者就能够维护制度的延续,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就很难设想任何一个复杂的规则系统能够延续下去。 因为制度变迁的过程是渐进的和连续地,在任何人需要进行更大的投资之前,初步成功已经取得,初始投资的中期收益已经显现出来。制度变迁的每一步都改变了激励结构,而这种结构正是未来决策的依据。 从内部看,存在着几个利益相同和机会极不相同的大集团。由于他们,所使用的技术各不相同,限制某种技术的任何规则都会使某个集团的所得超过另一个集团,而不会给所有集团带来同等的利益。克服规模差异和技术差异的成本很高。在一个不提供可达低成本的、可实施协议的论坛的政治体制中,对付自主组织的潜在高成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因此,监督一组规则实施情况的成本和收益,并不独立于所采用的这组特定的规则本身,在所有公共池塘资源场景中也不都是整齐划一的。当占用者起码能够设计自己的某些规则时(设计原则三),他们就会通过总结经验,精心制定一些可实施的而不是不可实施的规则。这就是说,他们会考虑到监督和执行的成本,以及给与监督并实施规则的人员应得到的利益。 西部流域的谈判者有雷德蒙流域所不曾有的三个不利因素:(1)涉及大量抽水者;(2)缺乏一个支配方;(3)内陆抽水者和沿海抽水者和沿海抽水者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谈判过程的时间更长,费用更大,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内陆抽水者与沿海抽水者之间的重大冲突。以互相因袭作为协议的基础,减少了可能加剧冲突的其他潜在的利益不对称。一旦有了最终判决,所有各方按比例承担了削减抽水量的成本。 权变承诺: 规定有权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一组占用者 考虑公共池塘资源特殊性质由当地的占用者所在社群的特殊性质 全部规则或至少部分规则由当地的占用者设计 规则的执行情况由对当地的占用者负责的人进行监督 采用分级惩罚法对违规者进行制裁 社会科家用于分析公共池塘资源问题的模型,对于支持政府的更加集权化有不良的影响。第一,使公共池塘资源的人被视为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不会使用增进长期共同利益的合作战略。第二,那些人似乎落入了陷阱之中,没有外部政府的解决方案便不能从陷阱中解脱出来。第三,把那些人可能建立的制度搁置在一旁,或被作为低效率的制度加以拒绝,而不考虑如何使这些制度能有助于他们获得信息,减少监督和实施成本,公正地分配占用权和供应义务。第四,所提出的由政府强制实施的解决方案本身,是以理想化的市场或理想化的国家模型为基础的。 第一章 1 .社会人口流动对社区建设有何影响? 2.社区与社会有何关系? 3.传媒的发展对人类社区生活有何影响? 4.现代组织的发展对社区活动方式有何影响? 5.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流派有哪些? 6.我国社区建设获得了哪些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社区建设的标准和特点。 8.社区建设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二章 1如何理解社区研究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社区的含义?关于社区的概念有哪些观点? 3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为什么要进行社区分类?社区类型有何特点? 5如何理解乡村社区的分类?如何理解城市社区的分类? 6社区有哪些功能?如何理解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功能体系分析? 7如何理解社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 1社会体系理论是如何分析社区的?它分为哪几种流派? 2“功能”的概念是什么?举例说明结构功能理论在社会中是如何应用的。 3社区行动有哪几种类型?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行动的因素有哪些? 4试述人文区位理论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5影响社区人口的因素是什么?社区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6权力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7小城镇的特点与功能有哪些? 第三章 1怎样理解社区研究方法的特点? 2怎样理解社区研究的一般方法与专业方法的关系? 3什么是参考文献与资料文献? 4社会网络的个体功能有哪些? 5如何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6如何理解社区区位学分析法的特点? 7简述社区行为区位学分析的内容。 8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特点。
回应 2019-11-12 20:18:21 -
公共池塘资源占用者在操作规则上采取一系列渐进变革来提高共同福利的可能性,与以下内部特征呈正相关: 1.大多数占用者都认为,如果不采取替代规则,他们就将受到损害; 2.所提出的规则变更对大多数占用者会有类似的影响; 3.大多数占用者对在公共池塘资源上继续生产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即他们的贴现率较低; 4.占用者所面临的信息成本、转换成本和实施成本较低; 5.大多数占用者有互惠的共识,并相信这种共识能作为初始的社会资...
2016-06-01 17:12:12
公共池塘资源占用者在操作规则上采取一系列渐进变革来提高共同福利的可能性,与以下内部特征呈正相关: 1.大多数占用者都认为,如果不采取替代规则,他们就将受到损害; 2.所提出的规则变更对大多数占用者会有类似的影响; 3.大多数占用者对在公共池塘资源上继续生产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即他们的贴现率较低; 4.占用者所面临的信息成本、转换成本和实施成本较低; 5.大多数占用者有互惠的共识,并相信这种共识能作为初始的社会资本; 6.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群体相对较小,也较稳定。 这些变量是弱有序的,……虽然在考虑集体行动问题时,往往很强调所涉及的群体规模,但我还是认为前5个变量比公共池塘资源所涉及的人数更重要。
回应 2016-06-01 17:12:12 -
清晰的分析模型为良好的政策分析提供了一部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不是全部基础。为了从模型中得到明确的结果,一些变量被忽略了或被有意、无意地假定为不变。模型给予分析人员的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环境中可能的行为和结果。它并不告诉分析人员如何发现特定环境的结构以指导分析人员进行分析。这些模型以完全信息、独立行动、信息完全对称、没有人的失误、缺乏可接受的行为规范、零监督成本和实施成本、以及环境本身不具备改变...
2016-06-01 17:05:31
清晰的分析模型为良好的政策分析提供了一部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不是全部基础。为了从模型中得到明确的结果,一些变量被忽略了或被有意、无意地假定为不变。模型给予分析人员的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环境中可能的行为和结果。它并不告诉分析人员如何发现特定环境的结构以指导分析人员进行分析。这些模型以完全信息、独立行动、信息完全对称、没有人的失误、缺乏可接受的行为规范、零监督成本和实施成本、以及环境本身不具备改变结构的能力等作为假设,旨在帮助分析人员做出精确的预测。 然而,做出如此假设的模型不能引导政策分析人员把注意力放到影响人们动机和行为的一些悬而未决的环境变量上。假定具有了参与者行为的完全信息,分析人员便不会去考察现实场景中的人们是怎样获得信息的,谁拥有了什么信息,以及信息是否是公正的。假定了独立行动,分析人员便不会去探究人们是否考虑自己行动对其他人选择的影响。假定了零监督成本,分析人员便不会去考察各种监督规则的成本和有效性。假定了结构固定,分析人员便不会考察人们是否和怎样改变他们自己的规则,周围的政治制度如何促进或抑制了制度的变迁。
回应 2016-06-01 17:05:31
论坛 · · · · · ·
关于“加拿大莱蒙隆港”的案例问题 | 来自尔散伞 | 2022-02-26 13:03:52 | |
出版社 | 来自伤鹤芙蓉 | 2018-08-11 16:58:33 | |
翻译问题 | 来自summer | 2 回应 | 2015-08-24 16:03:25 |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来自lixunhuan | 2009-10-13 09:49: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9.1分 329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8.7分 69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复旦【政治学研究与方法】网站推荐书目 (小舟)
- 我的书单(政治学理论) (午夜书生)
- 博士读书记录 (左思)
- 交易成本研究 (左思)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大清国的猫托邦 2012-07-01 19:53:35
@2012-07-01 19:53:35
0 有用 吃不吃得下菇 2011-10-17 22:44:57
只有PDF版尼玛。。诺贝尔奖得主的书都没地方买。。
0 有用 VIctor Cheng 2009-10-13 14:20:40
没想到奥斯特罗姆获奖了。
1 有用 劉 貓 貓 遛 貓 2016-05-09 15:29:24
#2016058#
0 有用 Kalpa 2013-07-11 20:05:44
老板指定
0 有用 Lightning 2022-06-28 12:58:27
书里主要讨论的是一起使用公共资源的特定一群人,怎么协作实现利益最大化。读完前三章,理论性很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太明确。 原本是想读这本书来尝试回答去中心化组织的有效性问题,现在看作用不大,也许我应该去拆解和细化要了解的问题。
0 有用 Mondistunruhig 2022-06-23 17:21:00
额入门第一本
0 有用 偷闲少年 2022-06-10 16:28:39
公认的损害;平等的制度;低贴现率;低信息、转换、执行成本;互惠意识;较少人数。
0 有用 豆友255256111 2022-05-19 23:01:04
作者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0 有用 亦为又亦 2022-03-16 23:16:20
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寝室厕所这么脏(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