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播客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初读《Franchising For Dummies 》

一麦田 2008-03-24 11:39:07

在完全没有接触过特许经营概念的情况下,萌生了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创办"一麦田"的想法。

自知需要恶补知识,赶紧办会员卡八折买了两本书--《如何进行特许经营》(特许经营傻瓜书)和《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一看之下,边擦汗边笑自己书生意气了。

傻瓜书开宗明义请读者切记:"特许经营授权人绝非仅仅出于心地善良而提供这一切帮助,他是要他的全部系统得到发展和成功,而且还要获得受益。因而,成功的特许经营授权人的目标是提供成功的模式或系统。"

怎么算"成功"呢,从企业主的角度看,就是在尽量低成本前提下卖出去尽量多的产品,无论这产品是来自供货商还是自主设计生产。再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开这么个店要能赚钱!在没有一家"一麦田"盈利之前,根本没有资格谈什么特许经营。

安猪等一干达人提了很到位的问题:有多少人会为了公益目的消费?什么样的产品会打动买家为了公益目的消费?有没有令人满意的产品可供买家为了公益目的而消费?有多少人为了公益目的到"一麦田"消费?

坦率地说,还没有答案。如果单纯为了公益目的掏腰包,为什么不直接投进捐款箱呢?可能的原因,或许是信不过设立募捐箱的基金会,亦或是不喜欢传统的赠予方式。选择购买行为,说明绝大部分消费者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无论是使用、收藏还是馈送,总之产品对她们来说必须是有用的。既然是首先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其次(顺便)实现一些公益效果,那么产品的使用价值应该会被放在价值的前面考量。也就是说,公益消费者的数量和公益消费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相关。

前两个问题需要设计一个针对消费者的问卷进行调查;第三个问题,则应该从公益产品的供应商那里寻找答案;至于最后一个问题,要在了解、分析前面信息的基础上问自己了。

粗略分析目前常见的网上公益消费模式(http://www.ngocn.org/?uid-12775-action-viewspace-itemid-26099),有自己卖、借助别人卖和帮别人卖三类,前者以润灵为代表,自建网站,自组货源,自主销售;中者为淘宝网上的小店,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轻松地献一些爱心;后者以PLP和易助网为代表,给B2C平台作广告获取回报。第一种是个体户方式,把所以问题都自己扛,相当的累,有可能吸纳一些民间组织作为供应商使其获益;第二种好处都落在有公募资格的几家基金会身上,一定程度上是从草根组织嘴里把汤都抢走了;第三种不需要操心产品,只须扩大网站影响增加点击量总能带动一些消费者,旱涝保收。

是不是还可以尝试新的公益消费模式呢?

现实问题是中国的民间组织像走在公民社会土路上的狼仔,还没有学会自己捕食就面临着断奶的危险。近几年来承蒙党和国家的关怀,越来越多的代表群众的民间组织刚露出尖尖角,才开始摸透向国际基金会申请项目是怎么回事儿,就赶上"大国崛起"GDP每年噌蹭地长。虽然不断有新的国际援助进入中国,但国际友人们也面临着向捐款者解释为嘛给发射奔月火箭、承办奥运的国家不断投钱的压力。僧多粥少,单纯依赖国际(包括港台)资助将导致不良竞争的后果,不利于这些幼苗儿的成长。那就靠党和政府吧,政府不是在尝试"采购"吗,可是脱钩的民非、转型的政府基金会都在前面排着呢,什么时候能轮得到来自草民的组织?那就依靠那又能载舟,又能煮粥的"人民"之水……首先没有合法的公募资格,七大姑八大姨地联系一些捐助者毕竟能量有限,其次就算搞些产品卖,也是缺设计、短资金、少销售,产出还抵不上投入。

所以怎么算"成功",还应该有个公民社会的视角。在自己盈利的同时,可以打通一个民间组织可以广泛受益的产品销售渠道的话,将不仅仅是"一麦田"的成功,而是中国公民社会的成功。话说回来,新的模式第一重要的还是得能卖出钱来。

特许经营是要做的,不过,先放一放。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intech
2008-03-25 15:39:52 intech (http://hi.baidu.com/kyliezp)

有思路

赞
>

> 我来回应

> 去如何进行特许经营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