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汤姆•拉赫曼(Tom Rachman,1974— )生于伦敦,在温哥华长大。曾在多伦多大学研读电影,并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新闻学硕士学业。从1998年起,他在纽约的美联社国际部担任编辑,后作为特派记者,前往印度和斯里兰卡,之后再返纽约。2002年,拉赫曼被派驻罗马,担任美联社记者,亦曾受派前往日本、韩国、土耳其和埃及。2006年到2008年间,他在巴黎《国际先驱论坛报》担任编辑。拉赫曼目前住在伦敦,他的第二本小说《大国兴衰记》(The Rise & Fall of Great Powers)已于2014年夏天出版。
The Imperfectionist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郑渝川:报业因何而生,因何而死
文/郑渝川 加拿大作家汤姆·拉赫曼在新作《我们不完美》中涉及报纸的生死问题,这在新媒体辈出的当下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小说直接进入事件:一夜之间,一家报纸就从报摊上消失了,连同其报头、与众不同的字体、体育、文化、商业、新闻、讣闻等版面。而无法接受此事的是该报...
(展开)

一份办于海外的英文报纸衰亡史
书里的一切工作场景都非常真,非常近,除了核心问题:钱从哪里来。 作者去年来M On the Bund的上海国际文学节,他在哥伦比亚读书时的一个同学,碰巧是我的老同事,约着去见,听他讲“记者这行,真正能做到出色的,要么是真有天分,祖师爷赏饭;要么就是些assholes” 当然我这是...
(展开)


互联网的未来十年又是如何呢?
推荐传媒/互联网从业者阅读。 故事本身是细细碎碎的讲述了这家传媒公司的起起伏伏,每个人的小故事,最终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视图。一开始读有点费劲,读到三分之一之后就开始引人入胜了。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感同身受。传媒行业在过去10年经历了极速的衰退,我记得大学毕业实习...
(展开)

喜欢这种纠结的感觉。因为它真实。
喜欢这种小故事,干脆利落。情节紧凑。 在看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编辑部的故事,看到中间才反应过来,啊,这个人名怎么这么熟悉,啊,这些怎么都是编辑部的故事,都是关于报纸的? 后来才发现,哦哦,原来整体都是在说同一个报社,反应太迟钝了点,主要是自己沉浸在...
(展开)

阅历丰富的人才写得出啊
涉及到很多个人物的穿插描写。 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很多, 对于记性不好的人 不会很好读。跟本出版界的红楼梦似地。 但是每个人的个性都很鲜明。作为这个作者的处女座,看得出功底还是很雄厚的。 这本书去年亚马逊榜上有名。我是看了封皮和字体被吸引上的。 有多少人像我这么肤浅...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14)7.9分 154人读过
-
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1)7.0分 26人读过
-
The Dial Press (2010)7.7分 18人读过
-
Dial Press Trade Paperback (201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待SEE (我係我一蚊網)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e Imperfectionist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温如小鸟在握 2012-10-01 04:01:41
喜欢里面的黑色幽默。新闻人的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