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普里德里格·奇乔瓦茨基(Predrag Cicovacki),1960 年生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现属塞尔维亚),现任圣十字学院(美国伍斯特市)名誉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
撰有专著13部,主编图书12部。文章及专著以多种语言公开发表,并以多语种翻译传播,包括英文、塞尔维亚文、德文、俄文、西班牙文、斯洛文尼亚文、马其顿文、中文、日文。近期主要著作有《向上凝视的伦理》(The Ethic of the Upward Gaze: Essays Inspired by Immanuel Kant and Nicolai Hartmann , 2024)、《上帝、人与托尔斯泰》(God, Man, and Tolstoy , 2022)和《生命的意义》(The Meaning of Life. A Quick Immersion, 2021)。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圣愚”这个传统背后的逻辑是:相对于积累了太多学术知识与世俗智慧的人,那些粗鲁而无知的愚夫,因其内心的纯粹,反而更能刺穿真理的外衣而深入其内核。基于这样的逻辑,一旦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心智,一旦人们冷静地承认,理性亦有所局限,那么,真正的智慧便被赋予到愚夫的身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白痴》:基督献身的意义 -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场狂欢,同时也是各种或对或错的生活道路的指南。陀氏创作这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让人们警惕两个谬见:其一,认为生活体现为各种占有;其二,认为生活是对我们的许诺。针对第一点,他针锋相对地提出:生活是一个礼物,一种馈赠。作家确信生活的实质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是什么。你的生命不是可以随意支配的财富。正如一个人能拥有一间房屋,但却不能拥有一个家;我们能拥有自己的肉身,却不能拥有生命。我之所是绝不等同于我之所有。我之所是,本质上在于馈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卡拉马佐夫兄弟》(上):生活的馈赠
> 全部原文摘录
Dostoevsky and the Affirmation of Lif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苦难很多,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极少!
如果你痛苦、焦虑、无助,去读一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你会发现这世间怎么会有一个作家和作品,如此痛苦,又如此深刻。 写出《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些如同深渊般作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比肩托尔斯泰的另一座高峰,是俄罗...
(展开)

将陀思妥耶夫斯基“裹紧”在身上度冬
“俄罗斯文学像一床厚棉被。”木心在收录于《琼美卡随想录》的随笔《棉被》一文中这样评价俄国文学,“19世纪俄罗斯似乎全部是冬天,全部雪,全部夜,全部马车驿站,……全部过去了,全部在文学之中,靠自己的体温去熨暖它。”我想这是对俄国文学最准确和最传情的评价与赞扬,...
(展开)


在陀氏的作品中寻找信仰
谈论经典文学,我们不可避免会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不管在民间还是学界陀斯妥耶夫斯基都有这极大的影响力,普里德里格·奇乔瓦茨基原本是在美国高校研究哲学的学者,当哲学无法平息他的焦虑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出现在他的眼前,于是身为一个学者,他理所应当的展开...
(展开)

全面又深邃的陀翁作品解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俄罗斯文学历史上,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颗耀眼的绕不过去的明星。 他的作品每年都在多家出版社,不停地重版印刷,以满足旧粉或每年新增长的陀粉的需求。 与此同时增长的,是各种陀氏作品解读的书籍,国内与国外,评论家、作家、普通读者,数不胜数,而又... (展开)>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华夏出版社 (2024)8.8分 4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比较文学 (啥姆雷特6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Dostoevsky and the Affirmation of Life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