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商务出版社
副标题: 为何多即是少
原作名: 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译者: 凌伟文
出版年: 2005-10
页数: 188
定价: 1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813268
内容简介 · · · · · ·
不知你可曾有这样的体验:手持遥控器在电视屏幕上反复调换节目;在琳琅满目的商场选购却无获而返;面对众多的投资计划却不知所措……。这正是本书将告诉你的:过多的选择已成为一种负担。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就业、友情、甚至宗教都面临着众多的选择。作者认为,选择确实改善了我们生活的质量,让我们可以掌控自身的命运,并获得我们确实想要的东西。但选择是件好事并不等于更多的选择会更好。相反,过量的选择往往会让你在决定之前就开始自我怀疑,也会让你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更会让你对失败的决定而自怨自艾。长此以往,这会导致人们决策的迟钝,情绪的焦虑和心理上的抑郁。而当今的消费文化总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拥有丰富多样的选择是没有任何理由达不到尽善尽美的。在这种情形下,抑郁症为何如此快地蔓延便得到了很好的注解。
在本书中,作者分析了过量的选择对人们情绪和心理上...
不知你可曾有这样的体验:手持遥控器在电视屏幕上反复调换节目;在琳琅满目的商场选购却无获而返;面对众多的投资计划却不知所措……。这正是本书将告诉你的:过多的选择已成为一种负担。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就业、友情、甚至宗教都面临着众多的选择。作者认为,选择确实改善了我们生活的质量,让我们可以掌控自身的命运,并获得我们确实想要的东西。但选择是件好事并不等于更多的选择会更好。相反,过量的选择往往会让你在决定之前就开始自我怀疑,也会让你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更会让你对失败的决定而自怨自艾。长此以往,这会导致人们决策的迟钝,情绪的焦虑和心理上的抑郁。而当今的消费文化总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拥有丰富多样的选择是没有任何理由达不到尽善尽美的。在这种情形下,抑郁症为何如此快地蔓延便得到了很好的注解。
在本书中,作者分析了过量的选择对人们情绪和心理上所造成的伤害,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及浅显的推理,揭示了选择数量的急剧上升,不仅没有带给人们更多地自由和自决权,反而形成了社会性的问题。作者最后提出了11 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人们将选项控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并养成放弃的习惯,从而在自己的决定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无从选择的创作者
· · · · · ·
-
巴里·施瓦茨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2009年TED大会压轴演讲人,以博学和风趣征服观众。在现场聆听其演讲的观众超过5000人,既有政府官员,也有商业人士,遍布金融、零售、餐饮、广告、娱乐等众多行业。在互联网上观看他演讲视频的人数更是超过了500万。其著作《选择的悖论》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先后荣登美国《商业周刊》《福布斯》杂志年度10大畅销书,在全球以20多种语言发行。多次接受CNN、PBS、CBS等一线媒体的采访,文章频频发表在《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卫报》等顶级报刊杂志。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多年前,大名鼎鼎的政治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他把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和积极自由(positive liberty)。消极自由是一种“不做”的自由(liberty from),人们有免受他人强制的自由,不按他人意愿来做事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一种“去做”(liberty to)的自由,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分量。通常情况下,这两种自由是如影随形的。要是人们无法摆脱想“不做”的事情,也就不会有“去做”的自由。但这两种自由并非总是同时出现。 想过得更好,就应该: 在选择的自由上自愿接受一些限制,而不是完全拒绝束缚 追求“足够好”,而不是“最好” 降低对选择结果的期望 在做决定时不给自己留退路 少关注身边的人在做什么 大多数明智的选择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你的目标 评估目标的重要性 列出可能的选择 评估哪个选项最能达到你的目标 选出最佳选项 根据选择的效果调整你的目标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下一次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人们更愿意持有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愿意用它交换另一个可能更好的替代物 沉没成本(sunk cost) 由过去的决策导致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决策改变的成本 完美主义者和最大化者都希望做到最好,不过我认为两者之间还是有显著差别的。尽管两者都有非常高的标准,但完美主义者可能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最大化者则认为这个最高标准是可以企及的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因为做出一个选择而丧失的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每一个选项的价值都不能独立于其他选项而单独评估,做选择的其中一项成本就是放弃其他机会 如果机会成本会让最佳选项的整体吸引力下降,而且机会成本与我们否定掉的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We would be better off if we embraced certain voluntary constrains on freedom of choices, instead of rebelling against them. We would be better off seeking after "good enough" instead of seeking after the best. We would be better off if we lowered our expectations about the results of decisions. We would be better off if the decisions we made were nonreversible. We would be better off if we paid less attention to what others around us were doing.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Prologue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无从选择"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从选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5 条 )


The Flip Side of Same Coin

> 更多书评 9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7.5分 1963人读过
-
Harper Perennial (2005)7.9分 329人读过
-
Ecco (2004)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只读经典』思考的技术与艺术(原“学会思考”) (刘未鹏pongba)
- TEDster 的书架 (Tony Yet)
- 心智黑客 (欧阳)
- 『只读经典』判断与决策 (刘未鹏pongba)
- 积极心理学读本 (刘建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无从选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ol hasard 2012-04-25 21:33:52
可以很快浏览。道理朴素,却不易践行呢。
0 有用 New Life 2011-09-08 20:00:09
其实大道理其他书也说过,重新看下来还是有用。前一阵为别人挑书,还有更往前为别人挑电脑,都涉及到无从选择的问题。
0 有用 Zen 2013-01-31 22:32:01
求再版
0 有用 旧居 2006-11-12 11:20:28
面对太多的选择,自由也会毫无疑问的成为一种负担,并会减少你从选择中获取的满足与快乐,而增加痛苦与抑郁。 所以,适当限制自己的自由、减少可选项,避免对过去产生后悔情绪,少去和别人比较的倾向,缓解情绪上的焦虑和心理上的抑郁,作一个快乐的满足者。
1 有用 伊卡洛斯 2011-06-08 16:54:54
记住每一次的选择要考虑时间因素,好了这本书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