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没读完,不读了。明天还回去,懒得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反正在历史系已是明日黄花
市民社会的模式/查尔斯·泰勒 著 这篇最好
不负责任的说,挺好的,就是有点杂,细节观点上
这本书的第一版竟然是在中央编译局的出版社出的。如果Alexander真有什么参与,想必也会有点惊讶的。
误把这书当成张静那本书买回来了,记忆中应该是三本一套的,另外似乎有韩水法译的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还有本,记不清是啥了!
“全球公民社会”是好而无用的概念。2020年以后,全球化、全球治理,大概都是垃圾桶边缘的东西。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
第一部分的理论介绍,精彩,对澄清civl society的多重意涵有不小帮助
非常适合给历史学学生当读物用。
选读 : 第一篇、第三篇
对照英文版,童世骏翻译的哈贝马斯公域的结构转型才是准确的。查尔斯泰勒一篇最好
选读第一篇和第三篇,其中有些文章能出版还真是不容易,而且居然是连出了几版。总体感觉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就是个坏概念,其本身不清晰(市民社会/社会/经济社会/公共领域傻傻分不清)并且(特别是在中国)掺杂太多意识形态上的希冀,在理论梳理上还多少必须以黑格尔-(青年/老年)马克思为中心,堪比晋西北了只能说。
黄宗智那篇
译文和论文集。译文有的来自论文,有的摘自书籍,中文论文有几篇邓正来的在《国家与社会》一书中也有。总的来看这本书还是对国家与市民社会这二元主体及其关系的总评性讨论,看似厚重,但是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且貌似无助于解释现实问题,特别是中国问题。
泰勒的文章勉强可称严整,但现代性自我认同的问题线索不断干扰其探讨civil society所需的史学洞见。之后的几篇要么充斥着某种知识分子惯有的傲慢(希尔斯),要么忽视宗教改革、国际主义与民族奥体对市民社会-国家范式的关键形塑作用(塞利格曼)。得益于此,哈贝马斯倒显得鹤立鸡群,系统-生活世界在国家-社会间的持续性二分与极化,再加上公共领域的重述便已足够廓清市民社会的现代空间,这也基本统摄了文集后两部分的思路。相比之下倒是主角的文章过于重复,要是仅设一到两篇,鸡肋感就少多了。
经典文集。
除了第一篇其他真的翻的啥写的啥...
粗略地把书读完了,很多论文不是我这个水平和广度能看得懂。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放一下。
简直比纯批还难读
究竟是为什么只有7.8分!此书明明有9分的实力!
> 国家与市民社会
4 有用 了无痕 2015-04-10 22:30:05
没读完,不读了。明天还回去,懒得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反正在历史系已是明日黄花
3 有用 命运建筑师 2014-06-12 09:48:43
市民社会的模式/查尔斯·泰勒 著 这篇最好
1 有用 oranglife 2010-07-12 23:20:58
不负责任的说,挺好的,就是有点杂,细节观点上
0 有用 周沐君 2014-12-13 06:14:17
这本书的第一版竟然是在中央编译局的出版社出的。如果Alexander真有什么参与,想必也会有点惊讶的。
0 有用 子明 2013-01-24 09:41:24
误把这书当成张静那本书买回来了,记忆中应该是三本一套的,另外似乎有韩水法译的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还有本,记不清是啥了!
2 有用 波将金村民 2020-08-03 12:38:19
“全球公民社会”是好而无用的概念。2020年以后,全球化、全球治理,大概都是垃圾桶边缘的东西。
0 有用 南池子 2011-10-20 01:19:38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
0 有用 [已注销] 2013-08-17 14:55:20
第一部分的理论介绍,精彩,对澄清civl society的多重意涵有不小帮助
0 有用 [点击查看主页] 2021-12-31 17:19:08
非常适合给历史学学生当读物用。
0 有用 我思故我在 2023-05-29 00:33:19 甘肃
选读 : 第一篇、第三篇
0 有用 Turnsole 2023-01-02 14:18:01 上海
对照英文版,童世骏翻译的哈贝马斯公域的结构转型才是准确的。查尔斯泰勒一篇最好
0 有用 洛文 2022-08-13 14:44:15
选读第一篇和第三篇,其中有些文章能出版还真是不容易,而且居然是连出了几版。总体感觉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就是个坏概念,其本身不清晰(市民社会/社会/经济社会/公共领域傻傻分不清)并且(特别是在中国)掺杂太多意识形态上的希冀,在理论梳理上还多少必须以黑格尔-(青年/老年)马克思为中心,堪比晋西北了只能说。
0 有用 不重要 2023-11-03 14:25:03 青海
黄宗智那篇
1 有用 老而弥狂 2018-07-21 15:51:51
译文和论文集。译文有的来自论文,有的摘自书籍,中文论文有几篇邓正来的在《国家与社会》一书中也有。总的来看这本书还是对国家与市民社会这二元主体及其关系的总评性讨论,看似厚重,但是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且貌似无助于解释现实问题,特别是中国问题。
1 有用 不安的斯塔特 2016-12-17 20:21:53
泰勒的文章勉强可称严整,但现代性自我认同的问题线索不断干扰其探讨civil society所需的史学洞见。之后的几篇要么充斥着某种知识分子惯有的傲慢(希尔斯),要么忽视宗教改革、国际主义与民族奥体对市民社会-国家范式的关键形塑作用(塞利格曼)。得益于此,哈贝马斯倒显得鹤立鸡群,系统-生活世界在国家-社会间的持续性二分与极化,再加上公共领域的重述便已足够廓清市民社会的现代空间,这也基本统摄了文集后两部分的思路。相比之下倒是主角的文章过于重复,要是仅设一到两篇,鸡肋感就少多了。
0 有用 何易晞 2024-05-15 10:51:00 重庆
经典文集。
0 有用 Charlene 2019-12-04 16:08:05
除了第一篇其他真的翻的啥写的啥...
0 有用 风中凌乱的少年 2012-05-08 23:48:16
粗略地把书读完了,很多论文不是我这个水平和广度能看得懂。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放一下。
0 有用 Liberequal 2021-11-03 09:55:44
简直比纯批还难读
0 有用 Mindkicker 2020-03-04 12:46:36
究竟是为什么只有7.8分!此书明明有9分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