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层次有点乱,角度不错。
这算是写沈从文和湘西文化的评论里特别出彩的了
后两章还行,前面到底写了个啥
文化研究,哲学理论占比很大,功力深厚,但论述过程时常逸出论述对象与文本,有不相匹配的割裂之感。作者看来,沈从文受巫楚文化的熏染、自然寻唤的感召而形成的生命意识与审美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是独特而必然的(京派文学的非政治化、非商业化)。
历史是寂寞,文学也是寂寞,沈从文就是站在千年巫楚文化上的那个歌者。
此书讨论沈在抗战时期如何萌生了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兴趣,以及建国之后由“文”入“艺”的种种曲折的心路历程和艰难的学术研究过程。“沈从文可视为现代中国乡土抒情的代表人物,他的情怀可以追溯至巫楚文化。不同于五四时代对启蒙主体的自发性强调,沈从文认为文明劫毁无常,而试图发掘流变中微隐的抽象价值。”
角度很有启发,听说老师在日本访学获得启发,回国后两三个月就完成了这本书。
> 巫觋人文
0 有用 朱崇科 2008-11-09 15:45:12
层次有点乱,角度不错。
0 有用 goodpeach 2014-05-30 01:13:00
这算是写沈从文和湘西文化的评论里特别出彩的了
0 有用 麦狸 2021-04-04 17:43:26
后两章还行,前面到底写了个啥
0 有用 以太一 2022-04-15 16:36:56
文化研究,哲学理论占比很大,功力深厚,但论述过程时常逸出论述对象与文本,有不相匹配的割裂之感。作者看来,沈从文受巫楚文化的熏染、自然寻唤的感召而形成的生命意识与审美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是独特而必然的(京派文学的非政治化、非商业化)。
0 有用 小歹 2018-09-05 16:12:25
历史是寂寞,文学也是寂寞,沈从文就是站在千年巫楚文化上的那个歌者。
0 有用 辭驛韞 2025-04-15 13:46:21 安徽
此书讨论沈在抗战时期如何萌生了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兴趣,以及建国之后由“文”入“艺”的种种曲折的心路历程和艰难的学术研究过程。“沈从文可视为现代中国乡土抒情的代表人物,他的情怀可以追溯至巫楚文化。不同于五四时代对启蒙主体的自发性强调,沈从文认为文明劫毁无常,而试图发掘流变中微隐的抽象价值。”
0 有用 麓山南橘 2021-08-25 18:03:23
角度很有启发,听说老师在日本访学获得启发,回国后两三个月就完成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