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东亚严肃文学与流行文学作品选 (Lightsage)
- 苏童著作 (2咩 ☂)
- “世纪文学60家”书系 (竹马笃笃)
- 自古文人多媚骨 (day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苏童精选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32 有用 静流 2008-11-19 09:09:31
苏童的文字像是江南的红纸,被梅雨天气打湿,湮出压抑的红色。
3 有用 豆友4890949 2011-03-03 18:38:59
最喜欢罂粟之家。他的笔下似乎没有快乐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人格缺陷,还有一些阴冷苍凉的象征物,比如井比如米比如罂粟。有着浓厚的腐臭气味,这就是人生的绝望
3 有用 橘络 2016-01-23 23:53:18
尖锐,仇恨。被一股气撑着的人们,追求的都太荒芜,罂粟,粮食带来的满足,对姊妹的控制,对生命流逝的恐惧。苏童应该不是个很富足家庭成长的人吧,或者自小得到的关爱不够。笔下的生命都很卑劣,就是有股韧性,也大多是中下等人群的狂妄不服输。也许是时代赋予他/她们的禁锢。太冷了,没有一丝情感。甚至流于黑暗。这种黑暗和冷眼旁观的疏离不同,这是带着戾然之气的,是聪明却偏离正道的惊人。果然“生病得痛苦因素挤走了苏童所... 尖锐,仇恨。被一股气撑着的人们,追求的都太荒芜,罂粟,粮食带来的满足,对姊妹的控制,对生命流逝的恐惧。苏童应该不是个很富足家庭成长的人吧,或者自小得到的关爱不够。笔下的生命都很卑劣,就是有股韧性,也大多是中下等人群的狂妄不服输。也许是时代赋予他/她们的禁锢。太冷了,没有一丝情感。甚至流于黑暗。这种黑暗和冷眼旁观的疏离不同,这是带着戾然之气的,是聪明却偏离正道的惊人。果然“生病得痛苦因素挤走了苏童所有的稚气的幸福感觉,使九岁的他便尝到了恐惧死亡的滋味。也正是这种童年时对死亡的体验,才使得苏童作品中总是弥漫着一种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以及人对死亡恐惧的氛围。”from百度百科。听说新作《黄雀记》带来了希望,有对生命的救赎,算是步入中年的他看透就释然了吧。 (展开)
0 有用 毛路 2012-05-18 09:39:40
原来《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改编自苏童的小说。
2 有用 雷宝珠 2013-09-07 23:57:54
青春提前耗尽 一生任凭自我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