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西方文论关键词》以一词一文的形式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批评理论当中的关键用语和时新词汇予以明确阐释,共收录论文83篇,均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说和背景介绍,对每一概念的发展衍变过程进行了仔细的梳理辨析,且力求外国理论与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学者的自家见解。
目录 · · · · · ·
重复 殷企平
大众文化 赵勇
代码 陈世丹
多元系统 廖七一
俄国形式主义 杨向荣
法兰克福学派 赵勇
反讽 林少阳
反英雄 王岚
飞散 童明
讽寓 张隆溪
符号学 罗婷
复调 周启超
含混 殷企平
后结构主义 马海良
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后女性主义 魏天真
后现代诗学 林元富
后殖民 陶家俊
互文性 陈永国
活语 陈永国
荒诞派戏剧 何其莘
交往理性 章国锋
结构主义 赵一凡
解构主义 王泉 朱岩岩
解释 王丽亚
经典 刘意青
经典修正 金莉
快感 徐敏
类像 支宇
迷惘的一代 陈丽
陌生化 杨向荣
凝视 陈榕
女权主义 孙绍先
女性话语 王泉 朱岩岩
启蒙 童明
启蒙辩证法 郭军
启蒙现代性 汪民安
情感结构 赵国新
权力 汪民安
全球化 王逢振
身份认同 陶家俊
生态女权主义 金莉
生态批评 程虹
时尚 徐敏
视角 申丹
书写 林少阳
文化霸权 周兴杰
文化唯物论 赵国新
文化研究 赵国新
文化资本 张意
文学场 张意
文学性 周小仪
乌托邦 崔竞生 王岚
误读 张中载
细读 张剑
现代性 赵一凡
现代主义 姚乃强
消费社会 蒋道超
新历史主义 陈榕
新批评 蓝仁哲
新左派 赵国新
星座表征 郭军
性别研究 朱刚
性属/社会性别 王晓路
叙事学 申丹
叙述 申丹
学术制度 程巍
延异 胡继华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盂登迎
隐喻 张沛
游牧 程党根
语言 战 菊
欲望 程党根
欲望机器 于奇智
原型批评 张中载
战争文学 李公昭
症状阅读 赵文
种族/族性 王晓路
主体 黄汉平
转义 许德金、朱锦平
传记 许德金、崔莉
自然文学 程虹
总体 郭 军
关键词索引
· · · · · · (收起)
喜欢读"西方文论关键词"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西方文论关键词"的人也喜欢 · · · · · ·
西方文论关键词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西方文论关键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西方文论关键词——大众文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一词条下的内容太丰富了。 文化逐渐下沉发展,不再只是贵族的生活方式时,出现了通俗文化。当通俗文化变成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应运而生了。 大众文化的出生地是西方国家,而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一是因为工业化都市化使美国较早进入大众社会,大众社会需要娱乐。二是科技发达... (展开)> 更多书评 2篇
-
-
【话语222】 【时尚498】 时尚的消费意识形态,它在社会阶层与性别文化方面的构造方式,它与大众文化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三方面问题:①时尚与社会再生产②时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③时尚话语的基本形态及其生产、制造、传播的运作 时尚为什么经常与时装相互取代呢? 服装:身体及其以个体性身体为载体的人的主体性。服装总是在人的身体上,以一种最日常化的方式体现并建构着人的身体,构造出人的基于其身体的主体性。 身体理论:...
2020-04-29 00:28
【话语222】
【时尚498】
时尚的消费意识形态,它在社会阶层与性别文化方面的构造方式,它与大众文化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三方面问题:①时尚与社会再生产②时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③时尚话语的基本形态及其生产、制造、传播的运作
时尚为什么经常与时装相互取代呢?
服装:身体及其以个体性身体为载体的人的主体性。服装总是在人的身体上,以一种最日常化的方式体现并建构着人的身体,构造出人的基于其身体的主体性。
身体理论:福柯:通过法律 医学 性 教育 军事各个领域的协同运作,使身体成为现代社会得以形成的一个中心要素。忽略了消费 时尚 休闲 符号。
女性身体的时装化进程,男性身体的工作化规训。
人们仍然要求男人们扮演士兵的角色,女人与自己的玩具戏耍。
服装是身体的上层建筑。身体和精神一样,是一种可以占有与反复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女性一直在社会分工与社会构建中有这种媒介化作用。
女性以体现、刺激与强化男性统治阶级欲望的方式,与他们进行身份、权力、财富与情感的交换。
男性则需要把女性当作一种媒介,一种可以自由交换与流通的身体,一种能让人产生羡慕与嫉妒的生命来作为自己稳定与发展的动力。
西方古典或君主专制时期上流社会女性的时装风格核心就是色情。上流社会的女性,必须要让自己成为掌握权力与财富的男人们拼力去争夺的一种稀有的性别或性资源,必须让自己的美貌举止风情性感,通过醒目与新奇的方式,转变为针对男人的一种强烈引诱。
在诸如时装之类的文化工业类商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中,资本主义大型企业组织及其市场机制获得了强大的动力。
今天的日常生活是以耐用消费品为中心的,耐用消费品已经成了当代人的生活必需品。底层的日常消费品→中间的耐用消费品、服务性消费品→奢侈消费品:一个物质性与精神性商品的立体空间。
①建造大型购物超市②不断使一些日常用品成为耐用品甚至奢侈品,加大其市场盈利能力,并形成一种市场的霸权地位。
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与效率,改善生产条件,发明新型材料与新的制造工艺,增加市场宣传的费用,为产品附加社会、文化内涵,有计划地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市场经济的不变法则。
时尚的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更新。
时尚杂志以及其他的时尚传播方式,也是现代时尚的核心要素之一。
时尚是一种话语,即一种特定额说话于图像展现方式,一种特定的语言体系,它并不像时尚杂志表面所体现出来的那样精致与和谐,而是包含着诸多矛盾,需要特定的话语技术去协调、缝合或隐藏。时尚话语和其他话语一样,是一种需要不断建构、解析与实践的领域。
罗兰巴特对时装的符号学研究
二元对立的话语法则:男人/女人,工作/生活,劳动/快乐,忙碌/享受。男人代表生产,女人代表消费。
在模特的表情与姿态方面,一直存在着一种色情化的表达方式,在姿态上模仿性行为,在表情上体现对性的陶醉。反复把性爱作为核心象征来表现。
时尚生活中的“情调”{氛围,仪式感,布尔乔亚。从前向往的东西,现在看来觉得那么俗气}
符号体系,话语机制与陈规{时尚是一种符号体系,创造话语机制与陈规}
人、事件、行为、环境与时刻构成一个特殊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把特定的人变成偶像,把行为动作变成戏剧,把环境变成舞台,把流逝的时间转变成固定的、不变的时刻,从而把各种时尚性物品转变成与一种永恒的观念相联的必备的道具、媒介、表现方式。{一种接近永恒的、自我陶醉其中美好幻觉}
时尚,表述在时尚杂志中,是一种“初级的、无形式的、无时间感的小说”,能让人产生愉悦感。{初级的,无形式的,无时间感的小说}
这个小说的中心思想就是“幸福”。时尚杂志的话语机制是一种当代神话的语言表达,它不断地重建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话语呈现体系,始终以“幸福”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时尚杂志的话语机制是一种当代神话的语言表达,不断地重建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话语呈现体系,以“幸福”为思想核心}
时尚杂志的话语机制是一种当代神话的语言表达,它不断地重建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话语呈现体系。{当代神话的语言表达,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呈现体系}
“幸福”作为思想核心,漂亮的橱窗,精致设计制造展现,现代大生产的产物,商品化殖民,商品及消费意识形态。{商品化殖民,消费意识形态}
【结构主义248】
㈠概说
20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变革思潮
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结构语言学四项法则→60年代巴黎结构主义革命,人文学术领域的语言学转向→70年代后结构主义
{【复习①】结构主义是20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变革思潮之一,其原创思想来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索绪尔归纳的结构语言学四项法则,不仅触发了60年代巴黎结构主义革命,还在西方人文学术领域造成广泛的语言学转向。由于自身局限,结构主义发起的人文科学革命未能成功,其革命余兴和创新能量,70年代后多转向后结构主义。}
㈡综述
外国文学领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
西方人文学界:三股强大理论变革潮流: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后结构主义
现象学本是哲学改造,西马擅长政治文化批判,唯有结构主义横跨人文学科方方面面。
变乱
两个问题:①结构主义的思想起源及科学性质②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的内在逻辑
{【复习①】20世纪是充满变革的年代。在外国文学领域,我们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在西方人文学界,相继出现了三股强大的理论变革潮流,它们分别是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后结构主义。值得首先加以回顾的,还是结构/后结构主义。
现象学本是一场哲学改造,西马擅长于政治文化批判,唯有结构主义横跨人文学科方方面面。
结构主义其实不属于常规变革,而是一种罕见的“变乱”。
各种有关结构主义的著作,目光多集中于两个问题:①结构主义的思想起源及科学性质②它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的内在逻辑。}
1.索绪尔的故事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结构语言学的四项法则:①历时与共时方法②语言与言语③能指与所指④系统差异决定语义
{《普通语言学教程》归纳了结构语言学的四项法则,分别是:①历时与共时方法②语言与言语③能指与所指④系统差异决定语意——四个两项对立}
{这本题名《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法文书,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流传下来。60年代,《教程》摇身一变,被奉为结构主义圣经。
索绪尔的功绩:①在语言学内部扫荡传统观念,扭转历史比较法的颓势,为现代语言研究建立起新的科学基础②他发现了作为语言基本特征的“符号”概念,并将其成功植入现代西方哲学思想。这一发现极大丰富了文化研究的可能性,并为孕育中的西方人文科学提供了重要参照模式。
19世纪末,欧洲语言学界流行历史比较方法。}
2.什么是结构主义
索绪尔→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巴赫金(对话原则,超语言学观念)、雅各布森(音位学领域){【复习①】索绪尔《教程》先后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当时开拓了俄国文论和诗学研究的两位重要学者巴赫金和雅各布森,不约而同的对索绪尔的《教程》作出了热烈回应。其中巴赫金著名的对话原则和超语言学观念堪称是对索绪尔理论可贵的批评与补充。雅各布森深受索绪尔的启发,在音位学领域屡有突破,贡献卓著。}
雅各布森→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拉康、巴特、阿尔都塞{雅各布森将思想传递给斯特劳斯,列维斯特劳斯发表《野性的思维》,成为结构人类学开山之作,紧随其后的巴黎知识精英,如拉康、巴特和阿尔都塞,好比一组冉冉升起的明星,合力将结构主义革命推向高潮。}
结构主义爆炸式的理论扩张: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索绪尔)→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巴赫金)、音位学领域(雅各布森)→人类学领域(列维—斯特劳斯){【复习①】原本是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经由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改造和雅各布森在音位学领域的借用,又被列维—斯特劳斯悍然移植到人类学领域。当巴黎结构主义崛起后,这一万能理论的应用范围更是从文本、符号研究一路蔓延,囊括了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乃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复习②】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经由俄国形式主义的改造,和雅各布森在音位学领域的借用,又被列维—斯特劳斯悍然移植到人类学领域。当巴黎结构主义崛起之后,这一万能理论的应用范围更是从文本、符号研究一路蔓延,囊括了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乃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
应用范围:文本、符号研究→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自身结构{【复习①】这一万能理论的应用范围,从文本、符号研究一路蔓延,囊括了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乃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复习②】文本、符号研究→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
3.结构主义思想特征与结构概念
早期批评家:60年代初,以法国巴黎为中心,继而在欧美知识界形成的一种“时髦思想方式”
①科学精神:系统分析、共时方法、深层阐释②对传统哲学强烈批判③否定主体、否定历史、否定人文主义④推翻:以人为本、注重主观思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人文主义
杰克逊还说,由于后结构主义充满理想和浪漫情调,所以它算不上是严肃理论,充其量是一场“抗议资本主义的文化活动”。
结构主义反映了人类寻求知识根源的习惯性冲动,即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纵观历史,西方人的信仰中心不断变化,从古代的水火、诸神、上帝,到现代的理性、主体和科学技术,每次努力都反映出他们渴望一劳永逸地把握绝对真理的天真愿望。
人类针对各种普遍意义系统的信仰,往往集革命性和破坏性于一身。其中隐含的危险是:每当探索失败,意义系统及其价值观念被证明无效时,日常生活的意义基础也随之遭到破坏,这表导致新一轮深重的意义危机和价值危机。
待续
【欲望机器817】
欲望机器标志着精神分析分裂月的建立。德勒兹与瓜塔里创立精神分析分裂学,取代了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
40年代,新弗洛伊德主义者,①霍尔尼、弗洛姆②拉康、德勒兹、瓜塔里
拉康:精神分析学→忠贞→《著作集》
德勒兹、瓜塔里:精神分析分裂学→叛逆→《反俄狄浦斯》
德勒兹:扭结折叠,兼顾各方,成为共生体,内部嵌套关系
在弗洛伊德那里,无意识中的欲望本能,特别是性欲本能,是心理过程与心理实在的基本冲动。而在德勒兹和瓜塔里这里,无意识中的欲望机器,特别是性欲机器,成为心理过程与心理实在的基本冲动。它是改变个人命运,决定生理、社会、技术、工业等发展的永恒动力。
欲望的机器性:把欲望还原成机器,还原城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生理、社会、技术、工业梦角度如寻找成因。作为本能的欲望消失了,作为机器的欲望诞生了。
欲望机器代替了欲望本能,反俄狄浦斯代替了俄狄浦斯。
《反俄狄浦斯》以精神分析分裂法,接近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扭结、无意识和社会问题。它明确把欲望视为机器,把无意识处理成由欲望机器组成的工厂、场所、原动力和代理者。
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把欲望生产封闭在父—母—我生成的家庭内部。可在德勒兹与瓜塔里看来,这严重妨碍了人们对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的理解和根治。把批判矛头指向俄狄浦斯情结。
未开化社会:领土机器,野蛮帝国社会:君主专制机器,文明社会:资本主义机器
“人是欲望机器”取代了“人是欲望体力”或“人是欲望本能”。如今,“人是欲望虚拟”或“人是欲望网络”的说法,正逐渐替代“人是欲望机器”。
待续
【现代性641】
好:理性,黑格尔的时代精神,代表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逻辑。
不好:不断给我们带来剧变,把精神焦虑植入人类生活各个层面,包括文学艺术理论,成了“危机和困惑”的代名词。
两个大的历史背景:①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福祸相依②结合现代/后现代文艺研究,寻觅现代性内部的分裂线索
回应 2020-04-29 00:28 -
如果说史诗本身就是对生活的答案,小说则是对遗失的答案的追溯或对可能的答案的寻找。小说中的主体由于与世界分裂而不再享受神恩的关顾,他在伦理律令和内在欲望之间踯躅徘徊,寻找意义与整体,但这种寻找在这个时代注定毫无结局...... 小说则因寻找总体意义的努力永远受挫而悲戚。
2019-10-11 11:54
-
-
无意中遇到的一本书,被人随意地搁放在Szlib 4F的电脑桌上,在2F阳光充沛的书桌上,随意翻阅了几段。话说这段时间,因关注徐坦的“关键词”作品项目,才被此书的标题吸引,后来这块白色的“砖头”就被我捧回了家… 翻开书本,目录里的许多词也激发了我的好奇。这段时间每天上午,我用个把小时阅读一个我感兴趣的词语,对一些“后学”的思维方式有了一知半解,而且这种求知是延绵的,至少我获得了阅读的快感,只是感觉有时稍微抽... (2回应)
2011-03-31 20:12
-
钊歌夜弦 (钊歌夜弦)
弗洛伊德的“初始场景”(primitive scene),藤本壮介? 弗洛伊德曾经对如何通过回忆来建构真实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而这种回忆和建构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重复。 弗洛伊德注意到了主体回忆和客体之间的差异。 人们重新复制的事物很可能跟它的原型风马牛不相及。 弗洛伊德提出了相较于客观逻辑(科学)之外的差异逻辑,即重复形式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所产生的意义。 P16 犬牙交错的重复形式决定了有关文本的异质特征。 透明性是否是...2018-01-09 13:00
弗洛伊德的“初始场景”(primitive scene),藤本壮介?
弗洛伊德曾经对如何通过回忆来建构真实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而这种回忆和建构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重复。 弗洛伊德注意到了主体回忆和客体之间的差异。 人们重新复制的事物很可能跟它的原型风马牛不相及。 引自 重复 弗洛伊德提出了相较于客观逻辑(科学)之外的差异逻辑,即重复形式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所产生的意义。
P16
犬牙交错的重复形式决定了有关文本的异质特征。 引自 重复 透明性是否是异质的一种形态?当一个概念没有办法以另一种概念来直接对应时,其模棱两可的状态则是被认为异质?
(本尼特)怪异的首要形式是让人感到奇怪的重复。 uncanny意味着一种双重的感觉,即“在熟悉的事物中心产生陌生感,或者在陌生事物的中心产生熟悉的感觉”。 引自 重复 P17
(本尼特)“文学本身可以被界定为怪异的话语” 引自 重复 互文性=重新组合=重复?
P19
(Lukacher)“初始场景表示一种从本体论角度无法确定的互文性事件,一种介于史实性记忆和想象性建构之间的事件......” 引自 重复 那么,主体性的位置在哪里?
克尔凯郭尔强调记忆——在某种意义上,文化是人类的记忆——不是一种经验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它的重新创造。 弗莱所说的“总体文化形态”的研究越来越依赖于重复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类像”。 引自 重复 P20
形象(image)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有失去客观性或“他性”的倾向。 引自 重复 类像的空间生产在于资本主义的模式,现实感的定义似乎不是恒定的概念,至少它已经被自己的文化含义所颠覆。
P21
(米勒)“人们认识到人类和自然领域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奇异,因此人们正在作不懈的努力,以寻找这种奇异现象的规律,进而化陌生为熟悉。” 引自 重复 回应 2018-01-09 13:00 -
钊歌夜弦 (钊歌夜弦)
“文学作品只能通过充分艺术化的技巧被创造出来。 传统语言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不同语言的差异及其形成差异的社会根源。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是一种共时语言学,研究对象是“同一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使诗学重新回到科学地研究事实的道路上来。 P62 形式主义学派感到他们最关心的是文学的结构:对文学的特有本质的辨认、分离和客观描述以及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那些“音位的...2018-01-08 22:59
“文学作品只能通过充分艺术化的技巧被创造出来。 传统语言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不同语言的差异及其形成差异的社会根源。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是一种共时语言学,研究对象是“同一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使诗学重新回到科学地研究事实的道路上来。 引自 俄国形式主义 P62
形式主义学派感到他们最关心的是文学的结构:对文学的特有本质的辨认、分离和客观描述以及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那些“音位的”技法, 引自 俄国形式主义 P63
未来主义对诗歌语言本身自足性的重视、对象征主义的反对,正好迎合了形式主义的口味,而这也构成了形式主义的主要诗学文化背景。 (雅各布森)文学研究是文学与一切非文学比较所具有的差异性。 文学性是在文学内部要素的动态演变中显现出来的。 引自 俄国形式主义 内部要素,还是将结构本身限定在一个范围。
艾亨鲍姆认为,文学性是在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相互对照中体现出来的,......在人们具体利用这些要素时表现出来。 引自 俄国形式主义 P64
(文学性)固然是一个复杂结构中的一种成分,但它必然会使其他结构成分发生变化,同时和它们一起决定整体的性质和结构成分。 文学性是与“陌生化-可感觉性”紧密相联, 引自 俄国形式主义 P65
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的习惯、经验和无意识而言的,它产生于变形和扭曲,产生于差异和独特。 使我们“最终设计出一种新的现实以代替我们已经继承的而且习惯了的现实” 这种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和传统文学语言的反拨,体现了陌生化质的规定性:取消语言及文本经验的“前在性”。 引自 俄国形式主义 P66
可感性的前置是陌生化效果得以产生的潜在前提。 韩愈在《答刘正天书》中所言:“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 雅库宾斯基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下说话人使用语言表现的不同目的来对不同的语言现象进行归类。 引自 俄国形式主义 语言的透明性,一个词句的多重解释。
日常生活的外在形式,应该如何被感知,如何呈现。
P67
什克罗夫斯基认为,可以将“诗歌语言确定为受阻碍的、扭曲的语言”。 引自 俄国形式主义 尊奉形式主义的艺术家,试图努力让自己进入异化自己的途径,他们或许将自己所能见所能做之事都变得复杂和难以猜透。回过头来,这种阅读或者理解的曲折,是否真的会对接受者起作用,是要再做讨论的,即接受者的参与。这个时候姚斯可以上场了。但是接受理论者们提出警告,它不只是一次游戏。
回应 2018-01-08 22:59
-
-
【话语222】 【时尚498】 时尚的消费意识形态,它在社会阶层与性别文化方面的构造方式,它与大众文化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三方面问题:①时尚与社会再生产②时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③时尚话语的基本形态及其生产、制造、传播的运作 时尚为什么经常与时装相互取代呢? 服装:身体及其以个体性身体为载体的人的主体性。服装总是在人的身体上,以一种最日常化的方式体现并建构着人的身体,构造出人的基于其身体的主体性。 身体理论:...
2020-04-29 00:28
【话语222】
【时尚498】
时尚的消费意识形态,它在社会阶层与性别文化方面的构造方式,它与大众文化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三方面问题:①时尚与社会再生产②时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③时尚话语的基本形态及其生产、制造、传播的运作
时尚为什么经常与时装相互取代呢?
服装:身体及其以个体性身体为载体的人的主体性。服装总是在人的身体上,以一种最日常化的方式体现并建构着人的身体,构造出人的基于其身体的主体性。
身体理论:福柯:通过法律 医学 性 教育 军事各个领域的协同运作,使身体成为现代社会得以形成的一个中心要素。忽略了消费 时尚 休闲 符号。
女性身体的时装化进程,男性身体的工作化规训。
人们仍然要求男人们扮演士兵的角色,女人与自己的玩具戏耍。
服装是身体的上层建筑。身体和精神一样,是一种可以占有与反复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女性一直在社会分工与社会构建中有这种媒介化作用。
女性以体现、刺激与强化男性统治阶级欲望的方式,与他们进行身份、权力、财富与情感的交换。
男性则需要把女性当作一种媒介,一种可以自由交换与流通的身体,一种能让人产生羡慕与嫉妒的生命来作为自己稳定与发展的动力。
西方古典或君主专制时期上流社会女性的时装风格核心就是色情。上流社会的女性,必须要让自己成为掌握权力与财富的男人们拼力去争夺的一种稀有的性别或性资源,必须让自己的美貌举止风情性感,通过醒目与新奇的方式,转变为针对男人的一种强烈引诱。
在诸如时装之类的文化工业类商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中,资本主义大型企业组织及其市场机制获得了强大的动力。
今天的日常生活是以耐用消费品为中心的,耐用消费品已经成了当代人的生活必需品。底层的日常消费品→中间的耐用消费品、服务性消费品→奢侈消费品:一个物质性与精神性商品的立体空间。
①建造大型购物超市②不断使一些日常用品成为耐用品甚至奢侈品,加大其市场盈利能力,并形成一种市场的霸权地位。
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与效率,改善生产条件,发明新型材料与新的制造工艺,增加市场宣传的费用,为产品附加社会、文化内涵,有计划地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市场经济的不变法则。
时尚的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更新。
时尚杂志以及其他的时尚传播方式,也是现代时尚的核心要素之一。
时尚是一种话语,即一种特定额说话于图像展现方式,一种特定的语言体系,它并不像时尚杂志表面所体现出来的那样精致与和谐,而是包含着诸多矛盾,需要特定的话语技术去协调、缝合或隐藏。时尚话语和其他话语一样,是一种需要不断建构、解析与实践的领域。
罗兰巴特对时装的符号学研究
二元对立的话语法则:男人/女人,工作/生活,劳动/快乐,忙碌/享受。男人代表生产,女人代表消费。
在模特的表情与姿态方面,一直存在着一种色情化的表达方式,在姿态上模仿性行为,在表情上体现对性的陶醉。反复把性爱作为核心象征来表现。
时尚生活中的“情调”{氛围,仪式感,布尔乔亚。从前向往的东西,现在看来觉得那么俗气}
符号体系,话语机制与陈规{时尚是一种符号体系,创造话语机制与陈规}
人、事件、行为、环境与时刻构成一个特殊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把特定的人变成偶像,把行为动作变成戏剧,把环境变成舞台,把流逝的时间转变成固定的、不变的时刻,从而把各种时尚性物品转变成与一种永恒的观念相联的必备的道具、媒介、表现方式。{一种接近永恒的、自我陶醉其中美好幻觉}
时尚,表述在时尚杂志中,是一种“初级的、无形式的、无时间感的小说”,能让人产生愉悦感。{初级的,无形式的,无时间感的小说}
这个小说的中心思想就是“幸福”。时尚杂志的话语机制是一种当代神话的语言表达,它不断地重建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话语呈现体系,始终以“幸福”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时尚杂志的话语机制是一种当代神话的语言表达,不断地重建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话语呈现体系,以“幸福”为思想核心}
时尚杂志的话语机制是一种当代神话的语言表达,它不断地重建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话语呈现体系。{当代神话的语言表达,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呈现体系}
“幸福”作为思想核心,漂亮的橱窗,精致设计制造展现,现代大生产的产物,商品化殖民,商品及消费意识形态。{商品化殖民,消费意识形态}
【结构主义248】
㈠概说
20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变革思潮
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结构语言学四项法则→60年代巴黎结构主义革命,人文学术领域的语言学转向→70年代后结构主义
{【复习①】结构主义是20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变革思潮之一,其原创思想来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索绪尔归纳的结构语言学四项法则,不仅触发了60年代巴黎结构主义革命,还在西方人文学术领域造成广泛的语言学转向。由于自身局限,结构主义发起的人文科学革命未能成功,其革命余兴和创新能量,70年代后多转向后结构主义。}
㈡综述
外国文学领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
西方人文学界:三股强大理论变革潮流: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后结构主义
现象学本是哲学改造,西马擅长政治文化批判,唯有结构主义横跨人文学科方方面面。
变乱
两个问题:①结构主义的思想起源及科学性质②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的内在逻辑
{【复习①】20世纪是充满变革的年代。在外国文学领域,我们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在西方人文学界,相继出现了三股强大的理论变革潮流,它们分别是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后结构主义。值得首先加以回顾的,还是结构/后结构主义。
现象学本是一场哲学改造,西马擅长于政治文化批判,唯有结构主义横跨人文学科方方面面。
结构主义其实不属于常规变革,而是一种罕见的“变乱”。
各种有关结构主义的著作,目光多集中于两个问题:①结构主义的思想起源及科学性质②它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的内在逻辑。}
1.索绪尔的故事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结构语言学的四项法则:①历时与共时方法②语言与言语③能指与所指④系统差异决定语义
{《普通语言学教程》归纳了结构语言学的四项法则,分别是:①历时与共时方法②语言与言语③能指与所指④系统差异决定语意——四个两项对立}
{这本题名《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法文书,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流传下来。60年代,《教程》摇身一变,被奉为结构主义圣经。
索绪尔的功绩:①在语言学内部扫荡传统观念,扭转历史比较法的颓势,为现代语言研究建立起新的科学基础②他发现了作为语言基本特征的“符号”概念,并将其成功植入现代西方哲学思想。这一发现极大丰富了文化研究的可能性,并为孕育中的西方人文科学提供了重要参照模式。
19世纪末,欧洲语言学界流行历史比较方法。}
2.什么是结构主义
索绪尔→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巴赫金(对话原则,超语言学观念)、雅各布森(音位学领域){【复习①】索绪尔《教程》先后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当时开拓了俄国文论和诗学研究的两位重要学者巴赫金和雅各布森,不约而同的对索绪尔的《教程》作出了热烈回应。其中巴赫金著名的对话原则和超语言学观念堪称是对索绪尔理论可贵的批评与补充。雅各布森深受索绪尔的启发,在音位学领域屡有突破,贡献卓著。}
雅各布森→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拉康、巴特、阿尔都塞{雅各布森将思想传递给斯特劳斯,列维斯特劳斯发表《野性的思维》,成为结构人类学开山之作,紧随其后的巴黎知识精英,如拉康、巴特和阿尔都塞,好比一组冉冉升起的明星,合力将结构主义革命推向高潮。}
结构主义爆炸式的理论扩张: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索绪尔)→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巴赫金)、音位学领域(雅各布森)→人类学领域(列维—斯特劳斯){【复习①】原本是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经由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改造和雅各布森在音位学领域的借用,又被列维—斯特劳斯悍然移植到人类学领域。当巴黎结构主义崛起后,这一万能理论的应用范围更是从文本、符号研究一路蔓延,囊括了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乃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复习②】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经由俄国形式主义的改造,和雅各布森在音位学领域的借用,又被列维—斯特劳斯悍然移植到人类学领域。当巴黎结构主义崛起之后,这一万能理论的应用范围更是从文本、符号研究一路蔓延,囊括了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乃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
应用范围:文本、符号研究→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自身结构{【复习①】这一万能理论的应用范围,从文本、符号研究一路蔓延,囊括了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乃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复习②】文本、符号研究→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
3.结构主义思想特征与结构概念
早期批评家:60年代初,以法国巴黎为中心,继而在欧美知识界形成的一种“时髦思想方式”
①科学精神:系统分析、共时方法、深层阐释②对传统哲学强烈批判③否定主体、否定历史、否定人文主义④推翻:以人为本、注重主观思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人文主义
杰克逊还说,由于后结构主义充满理想和浪漫情调,所以它算不上是严肃理论,充其量是一场“抗议资本主义的文化活动”。
结构主义反映了人类寻求知识根源的习惯性冲动,即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纵观历史,西方人的信仰中心不断变化,从古代的水火、诸神、上帝,到现代的理性、主体和科学技术,每次努力都反映出他们渴望一劳永逸地把握绝对真理的天真愿望。
人类针对各种普遍意义系统的信仰,往往集革命性和破坏性于一身。其中隐含的危险是:每当探索失败,意义系统及其价值观念被证明无效时,日常生活的意义基础也随之遭到破坏,这表导致新一轮深重的意义危机和价值危机。
待续
【欲望机器817】
欲望机器标志着精神分析分裂月的建立。德勒兹与瓜塔里创立精神分析分裂学,取代了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
40年代,新弗洛伊德主义者,①霍尔尼、弗洛姆②拉康、德勒兹、瓜塔里
拉康:精神分析学→忠贞→《著作集》
德勒兹、瓜塔里:精神分析分裂学→叛逆→《反俄狄浦斯》
德勒兹:扭结折叠,兼顾各方,成为共生体,内部嵌套关系
在弗洛伊德那里,无意识中的欲望本能,特别是性欲本能,是心理过程与心理实在的基本冲动。而在德勒兹和瓜塔里这里,无意识中的欲望机器,特别是性欲机器,成为心理过程与心理实在的基本冲动。它是改变个人命运,决定生理、社会、技术、工业等发展的永恒动力。
欲望的机器性:把欲望还原成机器,还原城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生理、社会、技术、工业梦角度如寻找成因。作为本能的欲望消失了,作为机器的欲望诞生了。
欲望机器代替了欲望本能,反俄狄浦斯代替了俄狄浦斯。
《反俄狄浦斯》以精神分析分裂法,接近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扭结、无意识和社会问题。它明确把欲望视为机器,把无意识处理成由欲望机器组成的工厂、场所、原动力和代理者。
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把欲望生产封闭在父—母—我生成的家庭内部。可在德勒兹与瓜塔里看来,这严重妨碍了人们对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的理解和根治。把批判矛头指向俄狄浦斯情结。
未开化社会:领土机器,野蛮帝国社会:君主专制机器,文明社会:资本主义机器
“人是欲望机器”取代了“人是欲望体力”或“人是欲望本能”。如今,“人是欲望虚拟”或“人是欲望网络”的说法,正逐渐替代“人是欲望机器”。
待续
【现代性641】
好:理性,黑格尔的时代精神,代表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逻辑。
不好:不断给我们带来剧变,把精神焦虑植入人类生活各个层面,包括文学艺术理论,成了“危机和困惑”的代名词。
两个大的历史背景:①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福祸相依②结合现代/后现代文艺研究,寻觅现代性内部的分裂线索
回应 2020-04-29 00:28 -
如果说史诗本身就是对生活的答案,小说则是对遗失的答案的追溯或对可能的答案的寻找。小说中的主体由于与世界分裂而不再享受神恩的关顾,他在伦理律令和内在欲望之间踯躅徘徊,寻找意义与整体,但这种寻找在这个时代注定毫无结局...... 小说则因寻找总体意义的努力永远受挫而悲戚。
2019-10-11 11:54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20天前曾上架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7)8.3分 14人读过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如何专业地谈论文学 (信心不逆熊先生)
- 旧藏与新读:中外文论|文艺随笔 (竹马笃笃)
- “关键词”系列 (sLhaha)
- 北大外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考研书目 (雪深蓝)
- 电子书·文学、历史类 (包包儿)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西方文论关键词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孔默 2018-02-21
其实还没全部仔细读完,重点阅读过其中几个篇目。
1 有用 dzd 2014-03-11
写论文极好的帮手
1 有用 避世僧尼 2013-08-19
作为初学者看还是深了点,不适合入门。作为一知半解的人来说,有好些条目写得不错呢。觉得是可以再看的书。
1 有用 CRAIGJOJO 2017-12-27
整体毫无疑问代表中文圈关键词解释类书籍的最高水平。其中有一些词条写得非常全面,清晰。不过对汪民安所负责的权力一词不太满意,基本完全变成了《福柯笔下的权力》,虽然不需质疑福柯与此词的紧密度,还是不太合适。
3 有用 诗乐思 2012-03-12
如果能将近似于同类的关键词建立索引与勾连,会更好。
0 有用 七月 2021-01-01
总共83个词条,陆陆续续读了十个左右。质量很高啊。全部看完的话我在西方文论、文化批评方面的扫盲工作就结束了。作为入门书是极好的👍👍
0 有用 诗可以怨 2020-12-01
慢慢的终于刷完了。其中有些青年大家一眼都能看出来。
0 有用 黄克思 2020-11-19
拿来复习用,然后发现有些条目恨不得自己重写补上去。
0 有用 Kriiiiisten 2020-11-13
对入门者来说太有用了。
0 有用 发条橘子 2020-10-15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读到的用处最大的一本书了,每篇都是一个小论文,把之前混乱的知识体系做了一次厘清,未来翻到他的可能性非常之大,里面的很多知识点,论点都可直接引用,并且标注了参考文献,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