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系清代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作,古文献学的必读之书。本书针对如何解读我国古文献经、史、子、集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见解,其要点为: 一、无文字处求文字; 二、 无证据中得证据; 三、读书因彼见此; 四、 读书由虚索实; 五、统上文而说乃通; 六、 统下文而义自明; 七、读书宜辨家教、宗旨、章法、文法、门法; 八、校读、抄读、点读; 九、书用善本读; 十、书用归类读; 十一、多读; 十二、 读书不求甚解; 十三、 读书不因人废; 十四、读书不存偏见等,对现今如何读书、如何读好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学细致,启发后学
为啥是古文献学必读啊。。其实没看出必读性。无字求文字例还混有参观互见例,为例不纯析例不精。‖总体来说不无佳处,但独到之言极鲜,看人自择了。
此书应与《古书通例》《古书疑义举例》合观。其中,《通例》主要能在思维方法、治学眼光的层面给人深刻启迪。《略例》《举例》也有这样的优点,且另能为读者提供资料的便利。例如本书“无证据处得证据”条,备书《白虎通义》中以旁推得实据的例证。读者若能善加使用,也可以免去很多找资料的辛苦。前人在读书上下功夫,拙重又博大,其不可易如此。
受益非浅
谨严精细,不计琐碎,是学者言。我导师也这样……内容如题,看目录知内文系列。注意以下几篇:无文字处求文字例,读书由虚索实例,传闻例读书宜辨家数例,论世例。
竟没有买到原版-_-||。
2018年45:以《史记》为例的章节我总读得格外仔细和愉快~
读后反而不懂古书
以前讀的。當時心想:若初中那會兒便得以讀到此書就好啦⋯⋯
> 更多短评 11 条
> 15人在读
> 41人读过
> 459人想读
订阅关于古书读法略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千里 2010-11-06 23:37:15
为学细致,启发后学
1 有用 [假装已注销] 2015-04-15 17:51:48
为啥是古文献学必读啊。。其实没看出必读性。无字求文字例还混有参观互见例,为例不纯析例不精。‖总体来说不无佳处,但独到之言极鲜,看人自择了。
0 有用 愿为倦游鸟 2020-07-22 17:12:15
此书应与《古书通例》《古书疑义举例》合观。其中,《通例》主要能在思维方法、治学眼光的层面给人深刻启迪。《略例》《举例》也有这样的优点,且另能为读者提供资料的便利。例如本书“无证据处得证据”条,备书《白虎通义》中以旁推得实据的例证。读者若能善加使用,也可以免去很多找资料的辛苦。前人在读书上下功夫,拙重又博大,其不可易如此。
0 有用 苇草 2006-07-15 13:49:04
受益非浅
0 有用 白衣 2016-01-05 10:25:59
谨严精细,不计琐碎,是学者言。我导师也这样……内容如题,看目录知内文系列。注意以下几篇:无文字处求文字例,读书由虚索实例,传闻例读书宜辨家数例,论世例。
0 有用 愿为倦游鸟 2020-07-22 17:12:15
此书应与《古书通例》《古书疑义举例》合观。其中,《通例》主要能在思维方法、治学眼光的层面给人深刻启迪。《略例》《举例》也有这样的优点,且另能为读者提供资料的便利。例如本书“无证据处得证据”条,备书《白虎通义》中以旁推得实据的例证。读者若能善加使用,也可以免去很多找资料的辛苦。前人在读书上下功夫,拙重又博大,其不可易如此。
1 有用 在啖蔗的小毛驴 2019-04-08 14:25:28
竟没有买到原版-_-||。
0 有用 带你滑翔在云海 2018-03-03 22:58:33
2018年45:以《史记》为例的章节我总读得格外仔细和愉快~
0 有用 儒艮吃沙 2017-06-22 11:24:46
读后反而不懂古书
0 有用 邁 2016-08-28 01:20:34
以前讀的。當時心想:若初中那會兒便得以讀到此書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