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第七届(2004-2006)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大不了)
- 2010年3号坑 (大不了)
-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小嘀嗒)
-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夕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喜欢不是罪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陈小二 2017-10-27 19:24:42
这个封面好-~我无话可说
0 有用 游弦 2019-08-28 15:14:54
纪念..
0 有用 Re-L 2019-12-29 23:46:31
纪念
0 有用 甜甜蛋 2021-03-10 21:44:06
还好,小时候那本封面很好看
0 有用 爱~~旒☆雨 2011-07-11 18:42:54
男生最好不看
0 有用 varia_n_rhod 2022-07-16 11:55:28
烂俗的儿童/青少年言情故事,让人很难不联想到,一个官僚型、官僚气的“作家”所能写出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有局限性的。
1 有用 momo 2021-04-05 20:56:35
救命…我小学的时候看的了😢现在还记得男女主是笔友(以至于那个时候一直想找个笔友来着)青春疼痛文学😢
1 有用 吴回音 2021-03-16 20:25:46
告诉青春期的小孩情感的萌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的立意很温柔。主人公的家庭关系也算典范了,但模式却还是很传统,家庭关系的模式、交友和情感萌动的模式,都很熟悉。还有一些我觉得看了不太舒服的点,比如“我”这个富裕或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对修鞋匠家庭总是抱着成见,说话不太客气这一点,我感觉不太好。当然,故事里修鞋匠家庭里也走出了有礼貌有学问的孩子,这说明作者个人并不是带着偏见,只是“我”这个形象的行动,容易伤... 告诉青春期的小孩情感的萌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的立意很温柔。主人公的家庭关系也算典范了,但模式却还是很传统,家庭关系的模式、交友和情感萌动的模式,都很熟悉。还有一些我觉得看了不太舒服的点,比如“我”这个富裕或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对修鞋匠家庭总是抱着成见,说话不太客气这一点,我感觉不太好。当然,故事里修鞋匠家庭里也走出了有礼貌有学问的孩子,这说明作者个人并不是带着偏见,只是“我”这个形象的行动,容易伤害一些阅读者。 (展开)
0 有用 甜甜蛋 2021-03-10 21:44:06
还好,小时候那本封面很好看
0 有用 临渊羡鱼 2021-01-16 17:46:47
这本书还是我初中的时候看的呀。真的是记忆,青春,就是这样。喜欢不是罪。开开心心做自己,想干就去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