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了沙弥尾跟别的和尚有什么不同?” “沙弥头,沙弥尾,将来都能当方丈。现在的方丈退居了,就当。石桥原本就是沙弥尾。” “你当沙弥尾吗?” “还不一定哪。” “你当方丈,管善因寺?管那么大一个庙?!” “还早哪!”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名字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页 -
各种卖小吃的都来了。卖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的、芝麻灌香糖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有卖河鲜——卖紫皮鲜菱角和新剥鹅头米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受戒"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受戒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受戒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2 条 )
-
《受戒》摘录 ——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 汪曾祺笔下的《受戒》充满着朴实的乡土气息,他所描绘的是寻常平静的农村生活,在这里没有所谓形而上的问题,譬如沉重的生死,有的只是柴米油盐之类的平民小事。这决定了我们欣赏这篇作品所采取的视角,即社会(农村)中的普通人。因而很多在我们眼中看似荒谬的现象便得到了解... (2回应)
2014-10-13 21:27 18人喜欢
《受戒》摘录 ——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 汪曾祺笔下的《受戒》充满着朴实的乡土气息,他所描绘的是寻常平静的农村生活,在这里没有所谓形而上的问题,譬如沉重的生死,有的只是柴米油盐之类的平民小事。这决定了我们欣赏这篇作品所采取的视角,即社会(农村)中的普通人。因而很多在我们眼中看似荒谬的现象便得到了解释。一般人眼中,出家首先是一种苦行的修道生活,但是在庵赵庄,出家的理由却这么普通,一点也“不高尚”。“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 ——赵大伯是个能干人。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 ——穿过一个县城。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 汪曾祺的语言和他所描绘的世界一样平实而动人。他的句子没有很长的定语,不通过过度的修辞,而通过简单的罗列就别有风味。譬如此段,“他什么都想看看”一句便将一整段的内容写活了。我想起自己儿时走在大街上,对周遭事物的那种新奇,眼光不断从一个店面移动到另一个店面,心理完全如汪曾祺所写的一般。一如他人评论汪曾祺:所有的语言,拆开来看没什么,拼在一起就很有味道。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2回应 2014-10-13 21:27 -
Capt. Backfire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fly.)
我看的中国工人出版社的版本。最后一小节: 写字.画画.做饭 写到关于做饭这一节,汪曾祺介绍的几个小菜还是挺让人感觉想试试的。拌荠菜、拌菠菜和烫干丝。谈到做菜要有想象力,爱琢磨,忽出新意,谈到随园食单里面的那句: 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感觉挺有意思。去菜市场买菜和切菜都是有其中乐趣,买菜逛菜市“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也算是一种工作之余的缓解,毕竟作家长期伏案。 写的很有生...2019-10-05 17:27 2人喜欢
-
1.开头: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故事性) 2.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 3.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
2019-01-20 19:02 1人喜欢
1.开头: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故事性) 2.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 3.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 4.荸荠庵的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这一带就数这片地势高,当初建庵的人很会选地方。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不知是哪一位名士撰写了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一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背后,是韦驮。过穿堂,是一个不小的天井,种着两棵白果树。天井两边各有三间厢房。走过天井,便是大殿,供着三世佛。佛像连龛才四尺来高。大殿东边是方丈,西边是库房。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字,刻着一副对联: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5. 这个地方没有所谓的清规,就连这两个字也无人提起。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贴着一副万年红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栀子花香得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闻得见。 (世俗生活的描写) 6.一九八○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回应 2019-01-20 19:02 -
Katherine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受戒》那个短篇里,依稀记得这个很心动的故事。 >>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2019-08-05 23:30
-
三师父仁渡一刀子下去,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豆蔬菜,四时不缺。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贴着一副万年红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门里是一个很宽的院子。院子里一边是牛屋、碓棚;一边是...
2020-10-14 16:37
三师父仁渡一刀子下去,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豆蔬菜,四时不缺。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贴着一副万年红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门里是一个很宽的院子。院子里一边是牛屋、碓棚;一边是猪图、鸡窠,还有个关鸭子的栅栏。露天地放着一具石磨。 正北面是住房,也是砖基土筑,上面盖的一半是瓦,一半是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还露着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萨的画像上贴的金还没有发黑。两边是卧房。隔扇窗上各嵌了一块一尺见方的玻璃,明亮亮的,一一这在乡下是不多见的。房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栀子花香得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茡荠庵都闻得见。 这家人口不多。他家当然是姓赵。一共四口人:赵大伯、赵大妈,两个女儿,大英子、小英子。老两口没有儿子。因为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早大水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他们家自己有田,本来够吃的了,又租种了庵上的 回应 2020-10-14 16:37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9.3分 5050人读过
-
每满100-50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0)9.1分 3405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9.4分 831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8.8分 47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受戒的评论:
feed: rss 2.0
48 有用 静流 2009-05-26
我喜欢死这个老头了。
106 有用 可乐 2010-08-22
腻了张爱玲等沪上名媛淡淡忧郁,自寻烦恼的小资情调;烦了鲁迅似的横眉冷对,冷嘲热讽。不想沈从文和汪曾祺的文章确是另一番天地,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文章终于回到了生活本身
111 有用 陌上 2014-08-25
汪曾祺的文字一如沈从文,干净、清澈、有画面感。没有花哨的形容词,没有大段的议论或抒情,也没有纠结跌宕的情节,要知道很难有作家能够抑制住评点或卖弄的冲动。《受戒》也是如此,故事很简单,甚至没有故事,只是娓娓的描述,寻常日子里的明丽温暖,有种永恒的意味。是什么世道,和尚都要念经、农家都要度日、男女都要相爱。差别只是如何念经、如何度日、如何相爱。汪的文字里,是一个桃花源般的世界。
248 有用 刘二苍松 2008-10-26
小英子多少成了我的梦中情人。最喜欢的短篇小说——没有之一。
47 有用 王家祥悉达多 2016-03-25
我看佛理看到现在,知道受戒是为了入定,入定的目的是生慧。但是我总想,谁说寻常欢喜就生不出智慧的?
0 有用 泫江 2021-02-26
谁会不喜欢汪曾祺呢!!!!
0 有用 不记事的小金鱼 2021-02-24
她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 十一子的伤会好么? 会。 当然会!
0 有用 郭雪芙HF_K 2021-02-23
真好
0 有用 👩🏻🎤 2021-02-23
青春的美好
0 有用 橘子青未了 2021-02-23
很美心都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