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西蒙娜 德 波伏瓦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集
译者: 许钧
出版年: 1996
页数: 835
定价: 30.60
丛书: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集
ISBN: 9787303021017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集
译者: 许钧
出版年: 1996
页数: 835
定价: 30.60
丛书: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集
ISBN: 978730302101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继《第二性》之后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命运的辉煌巨著,作者以遒劲有力的笔触,深刻展现了二次大战后法国知识界彷徨歧路、求索奋进的众生相。这里有历经磨难而坚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视功名而始终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专家,有锐意进取而终于落拓的哲学家……
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深刻动人地描写了他们的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使本书成为观照那一时代知识分子心态与命运的一面镜子。
名士风流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
1908年生于法国巴黎,1929年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论著《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罗贝尔再也不是恒星、路标,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年迈六旬的老人, 身体虚弱、易病,失去了过去的保护,又面临着未来的威胁。我两眼睁得大大的,背靠着枕头。我必须想方设法拉开一定距离,以便更好地看清他,仿佛在这二十个春秋,我未曾毫不犹豫地爱过他。 要这样做,并非易事。曾有过一段时期,我远远地望着他,可那时我年纪太轻,看他时距离拉得太远了。一些同窗好友在索邦学院把他指给了我,人们对他议论纷纷,话中交织着钦佩与愤慨。人们私下传说他酗酒、逛妓院。若真是如此,对我倒更有吸引力。我儿时笃信宗教,这给我留下了副作用。在我看来,罪孽是上帝不存在的可悲的表现,倘若有人告诉我迪布勒伊强奸少女,我准会把他奉为一种圣人。可惜他的恶癖微不足道,而他取得的过多的荣誉却惹我恼怒。我开始听他授课,并暗自发誓,一定要把他当作一个虚假的伟人。他显然不同于其他教授,来时像阵风,总要迟到四五分钟。一开始,他的两只狡黠的大眼睛少不了先审视我们一阵,然后开始授课。他的声调忽而和蔼可亲,忽而咄咄逼人。他一副粗暴的面孔,声音猛烈,经常纵声大笑,我们有时觉得他带有几分疯狂,这一切之中无不蕴藏着某种挑衅。他身着十分洁白的衬衣,双手干干净净,脸刮得无可挑剔,因此,他穿的茄克衫、毛线衣和肥大的鞋子更显得有伤大雅,而不是因为马虎所能原谅的。他喜欢的是舒适而不是体面,即无拘无束, 而这在我看来是故作姿态。我读过他的小说,可不大喜欢。我期待的是这些小说能给我某种令人激奋的启示,可它们给我讲述的却是普普通通的人物、平平庸庸的情感和一大堆在我看来无关紧要的琐事。至于他授的课,确实很有趣,这我同意,可说到底,平淡无奇,没有任何独到之处。他总是那么自信,使得我无法抵挡内心的欲望,恨不得驳斥他一番。噢!我也坚信真理属于左派,打从我孩提时代起,我就觉得资产阶级思想散发着某种愚蠢和虚假的气息,散发着一种极为难闻的臭味。后来,我在《福音书》中得知人是平等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阅读笔记】第一部(第1-6章) -
一只黑猩猩和人类中最低能的人之间的差别要比后者与爱因斯坦之间的差别大得多!表现自我的意识,这是一种绝对的存在。 可笑嘛,是因为人们往往以巨大、辉煌的梦想而开始,可后来获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功,也就十分满足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阅读笔记】第一部(第1-6章)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集(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死人的时代》《神圣的夜晚》《暗店街》《天根》《野蛮的婚礼》
等
。
喜欢读"名士风流"的人也喜欢 · · · · · ·
名士风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为什么她的小说这么无聊?
读完《女宾》读这本会觉得波伏瓦的虚构写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说实话还是让我觉得她的确没有讲故事的天赋,而且这种天赋也不能被后天训练出来。 《第二性》是我阅读的第一部她的作品,然而从《女宾》到《名士风流I》,我还是无法接受并且疑惑于她把小说写得比学术著作无聊和...
(展开)

知识分子们的徘徊与斗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二战后的欧洲面临巨大的变化,法国作为欧洲中很重要的一个国家,正面临着美国的快速强大、苏联的极权政治等威胁,波伏娃描写出了知识分子们的徘徊。 其实我看完后最深的印象是,法国人真的好开放啊,我还是太传统了。安娜的女儿和她好朋友的前男友结婚了,男方同时也是自己丈夫... (展开)
西蒙娜·德·波伏娃:羁绊之中的自由
西蒙娜·德·波伏娃:羁绊之中的自由 马维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
(展开)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还有《名士风流》800多页里面的另一本是什么? | 来自鱷魚飛行曹亞瑟 | 2009-06-10 12:14:0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8.1分 485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2分 20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8.7分 16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龚古尔奖获奖作品☆★☆ (盲刺客)
- 法国文学龚古尔奖 (小布头)
-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集 (RMR)
- 法语文学本子整理III (一九八零)
- 龚古尔文学奖(Le prix Goncourt)及高中生龚古尔奖(Prix Goncourt des Lycéens) (金迷醉紙)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名士风流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辽东胖尊者 2012-06-17 20:51:05
浪费生命
0 有用 索玛花 2016-11-13 22:55:03
读到最后,我终于哭了。
0 有用 阳小远 2012-06-24 22:41:32
完全不懂
0 有用 乌鸫 2006-11-21 14:53:33
中期图书馆扫荡读物,印象一般
0 有用 芒果桑 2023-11-06 11:35:17 上海
想想成书时间,难怪波伏娃被骂,完全的开放性两性关系,女性不为出轨羞耻,男性不为多妻愧疚,只不过为纳蒂娜最后走入婚姻而感到遗憾,她竟然还为亨利是否爱自己患得患失,希望她不会成为下一个波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