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达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出版年: 2006-3
页数: 392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林达作品系列
ISBN: 9787108023803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出版年: 2006-3
页数: 392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林达作品系列
ISBN: 9787108023803
内容简介 · · · · · ·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依旧是以书信形式来表达内容。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记述发生在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
如彗星划过夜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目录 · · · · · ·
保守的革命
艰难主的尝试行不通
到费城去开会
弗吉尼亚方案
民主的困惑
罗得岛的故事
难以调解的矛盾
伟大的妥协
半神半人的会议
第一届内阁
汉密尔顿的功绩
1804年的信号
告别古典知杰佛逊
林肯和内战
报纸的使命
麦克纳马拉和艾尔斯伯格
柳暗花明找报纸
《华盛顿邮报》
终于到达最高法院
今夜没有星辰
· · · · · · (收起)
艰难主的尝试行不通
到费城去开会
弗吉尼亚方案
民主的困惑
罗得岛的故事
难以调解的矛盾
伟大的妥协
半神半人的会议
第一届内阁
汉密尔顿的功绩
1804年的信号
告别古典知杰佛逊
林肯和内战
报纸的使命
麦克纳马拉和艾尔斯伯格
柳暗花明找报纸
《华盛顿邮报》
终于到达最高法院
今夜没有星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权力问题上,不要再信赖人,而是要用宪法的锁链制约他不做坏事。 如果信赖我们自己选择的人,认为他会保障我们的权力,这将是一种危险的幻想;那个信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专制之母—自由政府是建立在警惕而不是建立在信赖上面;是警惕而不是信赖,规定了限制权力的宪法,以制约那些我们不得不托付以权力的人。 ——《肯塔基决议草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804年的信号 -
和许多18世纪思想家一样,麦迪逊的思考建立在对人性本质的理解上。他接受当时流行的一种观点:国家及政府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这个理论认为,权利起源于人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权利。人有权自由地处置它们的权利,他们相约联盟,这就是国家。然后,他们在自己内部达成契约,把一部分权利保留给自己,这就是政府不能侵犯的个人权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封信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林达作品系列(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西班牙旅行笔记》《扫起落叶好过冬》《带一本书去巴黎》《我也有一个梦想》《像自由一样美丽》
等
。
喜欢读"如彗星划过夜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如彗星划过夜空"的人也喜欢 · · · · · ·
如彗星划过夜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4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9.0分 1230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3分 45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9.4分 30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推荐给你的大学读书单:那些值得关注的观念 (jiaon)
- 电子书 (Wennie)
- 《罗辑思维》第一季推荐书籍 (怪刺)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如彗星划过夜空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伊卡洛斯 2011-07-14 12:04:21
伟大如华盛顿将军,也不敢让平民知道他们的宪法制定过程、在讨 论些什么。因为他深知,当时普通美国民众的低下水平,还担不起“平民民主”,用“精英民主”来替他们做决定,更适当些......这是P民的可悲么......
4 有用 贾里 2010-08-14 22:50:21
在费城制宪会议参与者们的心中,他们制宪,为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而非对权力的渴求。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一案中,我看到,全世界的权力机构都一个德行,跟他们奉行什么主义无关,而跟人本身的贪欲有关。分权的本质,是对人性中自私的一面的深刻认识。保障自由的另一面,是不自由的约束,让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这样的约束,也就保证了他人不受过分约束的自由。中国的制度发展,远远落后于政府权力膨胀的速度,艰难而又漫长的社会转型,不... 在费城制宪会议参与者们的心中,他们制宪,为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而非对权力的渴求。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一案中,我看到,全世界的权力机构都一个德行,跟他们奉行什么主义无关,而跟人本身的贪欲有关。分权的本质,是对人性中自私的一面的深刻认识。保障自由的另一面,是不自由的约束,让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这样的约束,也就保证了他人不受过分约束的自由。中国的制度发展,远远落后于政府权力膨胀的速度,艰难而又漫长的社会转型,不知道我的有生之年能否结束。 (展开)
5 有用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20-04-19 14:02:07
每次对人类感到失望时,就会读一读林达的书。
227 有用 lowdive 2011-06-09 11:01:54
“美国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对,因为所谓有历史的国家都跳不出历史的囹圄!
6 有用 尹智龙 2008-04-03 15:56:49
虽然到今天,林达所说的都是常识。可我们这社会,没有做到的恰恰就是这些常识。
0 有用 Mr. Lobster 2023-09-22 22:55:30 中国香港
美國制憲會議真是偉大,美國的誕生真是機緣巧合,為人類有這樣的體制而感到高興
0 有用 Howard 2023-09-19 17:52:54 北京
看着几十年前发生在大洋对岸为了捍卫新闻自由发生的一幕幕,想起眼下的新闻媒体“震耳欲聋”的沉默,为什么我会为大洋对岸的人感到自豪呢? 看着几百年前大洋对岸建国先贤们的深刻忧虑,想到当年他们最担心的不就发生在今天的这片土地上吗? “也许今夜没有星辰,可我相信,在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闪亮”,而我也将竭尽全力,追逐那缕迷人的星光。 不自由,毋宁死
0 有用 barry 2023-09-17 17:03:30 北京
半人半神的会议
0 有用 heretic 2023-09-17 01:50:01 广东
民主之不易。
0 有用 北辰 2023-09-10 13:57:24 云南
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本,也是我对美国体制和思想首次近距离了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