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中英文对照
译者: 文洁若 / 萧乾
出版年: 1996
页数: 637
定价: 22.0
ISBN: 9787805675824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莎士比亚的作品有着无与伦比的启蒙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作品如同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路途上燃起的永恒的明灯,给摸索于暗夜中的行人指出了方向。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又真诚地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博爱的理念。莎士比亚所张扬的人绝非只拥有动物本能的野蛮人,而是既拥有世俗欲望又拥有信念和理想的文明人,这种人在追求尘世幸福的同时,又盼望灵魂的得救。所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既洋溢着现世欢乐,又引导着人们超越凡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然而,怎样才能让莎士比亚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的戏剧,为普通读者消化吸收呢?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公众理解大师”呢?怎样才能把莎士比亚深奥而精妙的古典文学作品加以“通俗化”,让本来没有可能接近原著的广大读者得以分享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呢?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和玛...
莎士比亚的作品有着无与伦比的启蒙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作品如同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路途上燃起的永恒的明灯,给摸索于暗夜中的行人指出了方向。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又真诚地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博爱的理念。莎士比亚所张扬的人绝非只拥有动物本能的野蛮人,而是既拥有世俗欲望又拥有信念和理想的文明人,这种人在追求尘世幸福的同时,又盼望灵魂的得救。所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既洋溢着现世欢乐,又引导着人们超越凡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然而,怎样才能让莎士比亚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的戏剧,为普通读者消化吸收呢?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公众理解大师”呢?怎样才能把莎士比亚深奥而精妙的古典文学作品加以“通俗化”,让本来没有可能接近原著的广大读者得以分享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呢?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和玛丽·兰姆他们姐弟二人为此做了独具匠心的工作。他们从莎士比亚的37部作品中,选出20部较为杰出的戏剧改写成故事。将对话较多的戏剧,改为以叙事为主的故事,当然,故事内容以及情节完全忠实于原著。他们将莎士比亚戏剧朝“通俗化”的方向改编的努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将“精英”文学、“经典”文学向大众化回归,事实上也是向文学自身本质的回归。具有通俗语言、生动情节和丰富多彩内容的文学作品,容易引起普通民众的广泛兴趣。兰姆姐弟二人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将莎士比亚的戏剧小说化、通俗化,把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深入浅出地传播给了普通读者。他们对原作把握得很好,改写得很有分寸,既浅显通俗,又不会伤害普通民众的阅读品位和阅读兴趣。
在英国18、19世纪同时期的作家中,查尔斯·兰姆是比较注重文学表达方式的一个人。查尔斯·兰姆的散文在英国影响巨大,主要原因是他的文体风格在艺术上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借鉴价值。他的作品不仅形式精美,语言清醇,表达工致,立意新颖,而且完美化的程度极高,妙语佳句比比皆是,处处透着作家的才气。另外,他在行文上还常常采用无所顾忌的质朴态度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韵味绵长。这种随便自然的文风,使他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改写显得浑然天成,毫无刀削斧砍的痕迹。
玛丽·兰姆长查尔斯·兰姆10岁,是其胞姐。姐弟二人的生活坎坷不幸,玛丽曾因精神病发作用刀子刺杀了自己的母亲,查尔斯于是就担负起照料脆弱神经的姐姐的重任,姐弟二人相依为命。玛丽是一个极有灵性的姑娘,有着在当时妇女中罕见的文学素养。平时,姐弟二人一起读书、写作,两人的趣味、习惯十分相投,融洽无间。《阅读莎士比亚:永不落幕的悲喜剧》是他们合作编写的一部通俗读物,由于莎士比亚戏剧本身的文学价值及影响力,再加上兰姆姐弟二人在改写作品时采用的语言淡然隽永,平易耐嚼,所以这部作品至今仍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
外国文学研究者通常把莎士比亚的戏剧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等。《阅读莎士比亚》就篇目来看,传奇剧和喜剧所占篇目较多,这表明兰姆姐弟二人在剧作的选取上,似乎有意倾向于大众化和普及化,就常识来说,传奇剧和喜剧所表述的内容大多具有刺激、滑稽的特点,容易为普通读者所喜好,这样就拉近了文学“经典”与一般读者的距离。莎士比亚的戏剧内容于是就以一种新的形式在普通民众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这样,兰姆姐弟二人把莎士比亚从高高在上的文学圣坛,轻易地引领到普通读者中间来。这可以说是《阅读莎士比亚》的独特魅力所在,它不仅使莎士比亚戏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使莎士比亚在大众中的影响再次被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查尔斯·兰姆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于1807年合作编写的叫《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1956年萧乾先生将该书译成中文。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此时倭鲁忽作声:“趣祷上帝。尔身虽玷,吾愿尔灵魂莹洁,去其滓也。”德地母那曰:“是何故?必令吾死,果语吾以状者,吾死甘耳。”倭德鲁遂语加雪倭赠巾事。德地母那方欲自剖,倭德鲁急以锦被壅其口,遂逝。逝时,有人扶加雪倭入帐,遍体淋漓均腥血,盖亚古令客刺之,幸不殊。然亚古患客吐实,遂杀客以灭口。刺客死时,囊中有书数函,均伪为倭德鲁手迹,令毙加雪倭者。加雪倭告倭德鲁曰:“我何罪,将军乃遣客遮我。”倭德鲁见状,知加雪倭及其妻枉也。四顾无他术,乃出刃自裁于帐中。旁人大骇。既而详审此狱,方觉亚古为梗,禽而置之法。微臬司自是殒大将矣。 (查看原文) -
《辛白林》 我要去采苍白的樱草花,它很象你的脸;还有风信子,它就象是你洁净的血管;还有野蔷薇的花瓣,它还没有你的呼吸那样芬芳;我要把所有这些鲜花撒在你身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值得每个孩子阅读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让孩子读一生的作家那一定要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52个年头,却留下了37部剧作收获了无数人的喜爱。不过莎翁戏剧其剧本并不是很好读,即便是成年人要想读懂其作品也不是十分容易,更别说让孩子了。 19世纪初英国的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 (展开)
通俗化的莎士比亚——评兰姆的《莎士比亚故事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莎士比亚》这本书是个老本了,萧乾译的,文洁若校,五十年代的翻译,译自兰姆姐弟的Tales from Shakespeare。不过新版改成了这个名字,增加了莎剧在西方演出的照片和信息,比较讨巧。你知道吗?兰姆笔下的莎士比亚正是中国最早接受的莎士比亚。 其实正在读一本追... (展开)
很多细节读起来细思极恐

不用去欧洲也能走进世界文学-《少年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人性不是简单的善恶,这本书让孩子感受人性的复杂

写个孩子中的哈姆雷特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1 )
-
中信出版社 (2016)8.0分 156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7)9.1分 55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6年9月北京第一版 1978年10月北京第3次印刷)8.7分 493人读过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8.0分 16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离箫 2013-04-11 21:20:42
初中时候读的,只记得读<仲夏夜之梦>时觉得很美,令人陶醉。
0 有用 阿达拉西 2016-12-28 17:08:00
小学读的
0 有用 饭饭 2017-05-17 15:58:42
很有既视感。每个故事都有情节,高潮。他的故事里,男女总是相爱太快,很多一见钟情。还有男主如果觉得女主出轨,就会去杀了女主,造成悲剧。还有女主总是包容男主。喜欢训悍记
0 有用 孟渝川 2018-07-22 16:00:29
为什么几百年前的戏剧还值得去阅读?因为在这个舞台上,只有演员在一茬一茬的更换,情节,台词,道具亘古永恒。
0 有用 Julie 2011-12-12 21:16:50
电影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