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蘋果橘子經濟學
這本書我等很久了,作者是levitt,經濟學界的傳奇人物,一個晚上看完,果然找記者合寫之後,可讀性提升不只一點點,也真是服了他了,竟然能找到那麼多有趣的題目來作,這些題目就算不是社會科學出身也會興致勃勃,看完更是跌破眼鏡,竟然連最粗淺的經濟學術語都沒用到,最多只用到「誘因」、「迴歸」,不打出作者背景我還真猜不出是經濟學者的作品。
問題能簡化成這麼簡單來分析,又能設計這麼有趣有效的方法檢驗,的確是很有開創力的人,可是也少了一點那種洞燭世事運作底蘊的感動,這種感受在讀coase、heyek、mondell都有,甚至讀張五常也常常感受到。
不過這是讓我好好反省經濟學的本質是什麼,在levitt的重新定義下,看來只要出發點是堅信人是理性的都算是經濟學了,我寫個簡單定義 :理性人假設+實證分析=經濟學論文
看完這本書,我不敢說這是譁眾取寵,但是的確很多結論看來就會引起眾聲撻伐的,想來他肯定作了很堅實的實證才敢端出這樣的菜,即使他是芝加哥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經濟正教授,還是有點不安心,我必須說透過文字描述,必須承認他設計的檢驗都算嚴謹且具說服力,或者該說巧妙。
但總有些不踏實,該書把所有實證部分完全省略,(不省略也沒辦法在美國賣得只輸哈利波特),於是上網把他這些相關文章都抓下來,但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印出來好好研究。
基於這樣的不放心,我上網查了看看有沒有討論他的方法論的英文文獻,被我找到一篇批評他實證數據錯誤的paper,這篇文章也上了AER,有興趣你們可以抓下來看,批評的是Levitt, Steven的揚名代表作 (1997). “Using Electoral Cycles in Police Hiring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Police on Cri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87(3), pp. 270 –90 ,而批評文章是http://www.personal.umich.edu/~jmccrary/mccrary2002.pdf
我摘下裡面的句子給大家看看,「 In an influential paper in the June 1997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teven Levitt arguesth at there is an electoral cycle in police hiring,with faster hiring in election years and slower hiring in other years. He then uses elections as an instrument for police hiring to estimate th causal effect of police on crime. This commentpoints out that a weighting error in evitt’s estimation procedure led to incorrect inferencesfor the key results of the paper.」明顯地是有一些經濟學家對他的實證功夫產生懷疑。找時間我會再寫篇心得談這本書的。
少了實證統計的好看書
|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想知道国内有这本书卖吗(Y小姐)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