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到尼采 短评

热门 最新
  • 62 阅微草堂 2014-09-05 16:06:07

    百年来中国人留学阅读西方,有一种病态心理,因为这种阅读方式首先是把中国当成病灶,而把西方当成药铺,阅读西方成为了收罗专治中国病的药方药丸,留学号称去去西方寻找真理批判中国错误。以这样病夫的心态看西方,首先早就的是中国病态知识分子,然后是中国病态学术,特点是一方把西方学术简单化,工具化,万金油化,一方面吧中国文明歪曲化,妖魔化。其实这样的阅读方式是中国问题的真正病灶之一

  • 28 形而上学 2011-12-22 19:33:50

    此书的序由刘小枫写的,很怀疑刘老师看过此书没有

  • 12 光涪 2011-10-24 17:48:31

    哲学史或者思想史或者精神史应该怎样写,至少它不应该是一堆人名和史料的堆砌。卡尔·洛维特的《从黑格尔到尼采》以问题的意识贯穿起历史,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思想上,市民阶级-基督教社会是如何崩塌的。从黑格尔的理性神学和歌德的基督教异教(或者基督教泛神论)中理念和现实的统一,但是这一统一很快失衡。经历黑格尔后学(左派右派)的发展,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基尔克果的私人化基督教。最终只能走向尼采的权力意志孤独地面对整个虚无。这本书可能不具备我们通常理解的哲学史的外形,但却是一本应当有的哲学史。

  • 9 יוֹחָנָן 2017-08-09 11:38:43

    洛维特试图说明黑格尔哲学中的两条线,是如何导致之后对他的反叛,包括青年黑格尔派和尼采,这样看来主要想处理的实际上是市民阶级―基督教社会是如何解体的。洛维特终究是思想史家,而不是哲学家,论述得太多以至于无法真正把握其中的哲学意涵,到头来读起来给人的启发并不多。以及刘小枫的序扣一分。

  • 5 Sternhaufen 2018-01-25 01:03:04

    一刷。德意志的形而上学观念论促使国家与宗教的分离,黑格尔试图借助理性使之调和,无法阻挡后来发展到青年黑格尔派的激进割裂与对立,关于市民社会、劳动、教育等等无不围绕“共同体”展开:形而上学的路向最终演变成呼吁强大的国家以及对社会、习俗共同体的“无力”的唾弃。到二十世纪竟成必然而痛苦的选择。而歌德的人道、自然似乎暗示了原本可能的另一路向。草草读过,还需二刷。

  • 4 法妹儿 2017-01-31 09:55:56

    译者太糟了...讨论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史起源,勾勒后黑格尔时代德国哲学在困顿中的更新。从黑格尔到尼采,是时间的前进,但也是历史与精神的倒退和崩溃。市民社会彻底沦入私人领域,基督教沦落入世俗哲学,是尼采号召孤独的个人以权力意志寻求永恒的背景,也是虚无主义吞噬欧洲的前兆

  • 2 端端 2011-11-25 18:38:05

    翻译似有待改进

  • 1 sylviaswen 2012-03-31 12:06:38

    本书梳理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之后西方现代哲学。洛维特是思想界的侦探,破译了从黑格尔之后几位大思想家的走出黑格尔的路径和动因。“但不管黑格尔的深层思虑是什么,他的学生已经亲自进行了这一分裂,并最终在马克思和基尔克果那里返回外在性与内在性的决然对立。 ”

  • 2 村夫 2014-02-04 00:31:29

    作者似乎仅仅是在罗列19世纪的思想,然而身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却没有对虚无主义进行细致的分析,也没有对黑格尔哲学与虚无主义关系进行阐发,没有像他的老师那样仅仅抓住存在论,这是本书的一大著作。我以为如果作者真的要回答序言中提出的问题,那就势必要围绕虚无主义进行展开了,关于宗教的,关于教育的,关于市民社会的,关于时代精神的,etc。

  • 2 守白 2006-08-08 00:19:49

    杰作,但似乎被译者糟蹋了……

  • 1 fs 2018-01-28 00:47:10

    为什么付出极大的努力做出的融合,会倾覆的那么快呢?这里面有着黑格尔极深的把握,也带来了极深的恐惧。所以才那么绝对,他的反面同样的绝对。不是绝对的超拔,就是绝对的撕碎。 但这样的历程,同样闪烁着触动和惊讶,不知道这样会唤起怎么样的爱?

  • 0 王荣欣 2011-02-09 22:48:59

    Nature, history, and existentialism,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 1 平异客 2017-03-21 19:40:02

    只有20世纪才使19世纪的真正历史变得清晰起来,变得可以解释。这对于21世纪亦然。历史的距离使我们能够看清20世纪许多让人欢欣鼓舞的迷雾与深埋于迷雾中的曙光

  • 0 Demeter 2016-04-29 20:20:37

    是不是史就容易囉嗦,總體還不錯;把從黑格爾為歷史中兩條線的焦點,以及之後如何分野的東西說清楚了☝️

  • 0 柳隐 2007-04-18 19:22:56

    以后需要多注意洛维特的观点

  • 0 智伯皇 2010-05-30 16:59:17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384195.html 次书的电子书版本

  • 0 Allerletzte 2006-09-22 10:59:58

    a canon dealing with the complicated history of postkantian german thoughts

  • 2 骡马人 2020-02-14 13:07:35

    翻译扣一星,有些地方实在翻得很别扭,试图看了几次都没有看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