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狼烟北平》情节以两条主线穿插而进行,国共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和较量是小说一大主线。特务工作的神秘、刺杀锄奸的惊险、严刑审讯的惨烈、革命加浪漫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死亡,环环紧扣、极尽质感。底层人物及其生活是小说的另一条主线。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北平引车卖浆之徒的高手当是老舍先生,其地位数十年无人能撼。但是晚生后辈都梁来了,也写人力车夫,写天桥,写蟋蟀蛐蛐儿,写茶楼小吃。市井俚语之粗鄙,泼皮无赖之本相,国民心理之隐忍之麻木之自私之丑陋,被暴露无遗。上述两条线索迂回穿插,立体再现了整座北平的战时风貌。无论是泱泱大国还是升斗小民,都空前地承受着太多的苦难和矛盾。而习惯了朝代更迭的北平,再一次上演着盛衰兴亡。(小说的时空没有局限在此,还因为情节需要,有限延伸到了后来文革时期。)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上,都梁关注国人乃至人类在战争中的处境,反思战争的魔鬼特...
《狼烟北平》情节以两条主线穿插而进行,国共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和较量是小说一大主线。特务工作的神秘、刺杀锄奸的惊险、严刑审讯的惨烈、革命加浪漫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死亡,环环紧扣、极尽质感。底层人物及其生活是小说的另一条主线。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北平引车卖浆之徒的高手当是老舍先生,其地位数十年无人能撼。但是晚生后辈都梁来了,也写人力车夫,写天桥,写蟋蟀蛐蛐儿,写茶楼小吃。市井俚语之粗鄙,泼皮无赖之本相,国民心理之隐忍之麻木之自私之丑陋,被暴露无遗。上述两条线索迂回穿插,立体再现了整座北平的战时风貌。无论是泱泱大国还是升斗小民,都空前地承受着太多的苦难和矛盾。而习惯了朝代更迭的北平,再一次上演着盛衰兴亡。(小说的时空没有局限在此,还因为情节需要,有限延伸到了后来文革时期。)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上,都梁关注国人乃至人类在战争中的处境,反思战争的魔鬼特质,以及战争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都梁通过小说各类人物的命运,道出了人生无常和历史兴亡。而小说内里表现出来的感时伤怀正是中国文学的主要特色和最高境界。结尾处,历尽沧桑的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徐金戈与中共地下党员方景林并肩而立,景山上,斜阳里,叹兴亡,一片苍凉。都梁以他的感性和理性,传达出了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历史感和兴亡感,表现了他的格局和视野。兴亡话北平,其实也兴亡话了中国。
作者简介 · · · · · ·
战争小说家都梁继《亮剑》、《血色浪漫》之后再次北平亮剑,点燃华北平原的滚滚狼烟,还原轰轰烈烈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带我们重温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与金戈铁马浴血战场的《亮剑》不同,《狼烟北平》的故事背景已经迁移到沦陷区后来成为国统区的北平。这样的年代这样的背景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戏剧性,任何故事都不可能乏味。因而,故事更惊险,人物更传奇。
该书情节以两条主线穿插而进行,国共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和较量是小说一大主线。特务工作的神秘、刺杀锄奸的惊险、严刑审讯的惨烈、革命加浪漫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死亡,环环紧扣、极尽质感。
底层人物及其生活是小说的另一条主线。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北平引车卖浆之徒的高手当是老舍先生,其地位数十年无人能撼。但是晚生后辈都梁来了,也写人力车夫,写天桥,写蟋蟀蛐蛐儿,写茶楼小吃。市井俚语之粗鄙,泼皮...
战争小说家都梁继《亮剑》、《血色浪漫》之后再次北平亮剑,点燃华北平原的滚滚狼烟,还原轰轰烈烈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带我们重温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与金戈铁马浴血战场的《亮剑》不同,《狼烟北平》的故事背景已经迁移到沦陷区后来成为国统区的北平。这样的年代这样的背景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戏剧性,任何故事都不可能乏味。因而,故事更惊险,人物更传奇。
该书情节以两条主线穿插而进行,国共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和较量是小说一大主线。特务工作的神秘、刺杀锄奸的惊险、严刑审讯的惨烈、革命加浪漫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死亡,环环紧扣、极尽质感。
底层人物及其生活是小说的另一条主线。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北平引车卖浆之徒的高手当是老舍先生,其地位数十年无人能撼。但是晚生后辈都梁来了,也写人力车夫,写天桥,写蟋蟀蛐蛐儿,写茶楼小吃。市井俚语之粗鄙,泼皮无赖之本相,国民心理之隐忍之麻木之自私之丑陋,被暴露无遗。
上述两条线索迂回穿插,立体再现了整座北平的战时风貌。无论是泱泱大国还是升斗小民,都空前地承受着太多的苦难和矛盾。而习惯了朝代更迭的北平,再一次上演着盛衰兴亡。(小说的时空没有局限在此,还因为情节需要,有限延伸到了后来文革时期。)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上,都梁关注国人乃至人类在战争中的处境,反思战争的魔鬼特质,以及战争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都梁通过小说各类人物的命运,道出了人生无常和历史兴亡。而小说内里表现出来的感时伤怀正是中国文学的主要特色和最高境界。结尾处,历尽沧桑的
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徐金戈与中共地下党员方景林并肩而立,景山上,斜阳里,叹兴亡,一片苍凉。都梁以他的感性和理性,传达出了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历史感和兴亡感,表现了他的格局和视野。兴亡话北平,其实也兴亡话了中国。
"狼烟北平"试读 · · · · · ·
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张大帅占北平时,到处都挂张大帅的画像,有一次文三儿又喝高了...
原文摘录 · · · · · ·
-
白连旗:中华文化从不以武力服人,而是以礼仪教化服人,这么说吧,甭管你是什么来头儿,是动刀动枪打进来,还是带着银子做买卖来的,甭多了,不出一百年,你就找不到自个儿了,哪去了?化啦,融在中华文化里了,你不再想舞刀弄枪,撒野耍横,那是寒碜。你学会了中国的琴棋书画,学会了吃喝玩乐,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成了中国人,忘了自个儿早先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叫亡国?国可亡不了,越亡国中国人越多,地盘越大,你信不信?金灭北宋,元又灭金,灭南宋,到了怎么样?元灭南宋后不到一百年自己也玩完了,中国还是中国,它灭了吗?我们满人当年入主中原,八旗军也是弓马娴熟,武功赫赫,怎么样?不到三百年,八旗子弟连马都不会骑了,在舞刀弄枪的,自己都觉得寒碜,可玩起艺儿来却样样精通,中国亡了吗?没亡,不但没亡,连我们满人都入了伙,成了中国人,中国倒是更大了。你想想吧,两千多年了,你灭我,明天我灭你,灭来灭去,还是肉烂在锅里,中国还是中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5页
狼烟北平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狼烟北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 条 )

《借助不朽,制造速朽》
> 更多书评 44篇
-
张指导 (人不二逼枉少年。。)
陆中庸淡淡一笑道:“此言差矣,徐老师大可不必悲观,您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因此对局势的预计不免悲观,着实不然,对付中国来讲,眼下局势恰如在下的名字,中庸……” “哦,愿闻其详。” “事变是明摆着的,这次天下大战无非是两大阵营,同盟国对轴心国,这么说吧,不管欧洲和平静洋打得有多热闹,不管将来哪个阵营得胜,咱中都城是克服国。您想想,重庆的蒋老师是同盟国一边的,而南京的汪老师则是轴心国一边的,他们两...2012-08-14 13:44
陆中庸淡淡一笑道:“此言差矣,徐老师大可不必悲观,您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因此对局势的预计不免悲观,着实不然,对付中国来讲,眼下局势恰如在下的名字,中庸……” “哦,愿闻其详。” “事变是明摆着的,这次天下大战无非是两大阵营,同盟国对轴心国,这么说吧,不管欧洲和平静洋打得有多热闹,不管将来哪个阵营得胜,咱中都城是克服国。您想想,重庆的蒋老师是同盟国一边的,而南京的汪老师则是轴心国一边的,他们两人都代表中国,都是当局,谁打赢了都是中国赢了,割地赔款的事断不会产生,胜者王侯败者寇,蒋汪两位老师各押各的宝,各下各的注,输了赢了是他们个人私家的事,可中国还是中国。汪老师的‘曲线救国’确是高着儿,蒋老师的‘抗战不到末了一刻,决不轻言捐躯’也是大有深意,就像大街上两个人私家打斗,一个瘦小枯干,一个五大三粗,阁下还围着一群看热闹的。那瘦小枯干的主儿只要咬住牙对峙个两三回合,最好还被打得鼻青脸肿,这时就会有人看不下去了,您放心,好打行侠仗义的主儿什么时间都有,一旦有人挺身而出,得嘞,您就用不着打了,天然有人替您出气,关键是头几次合您得撑住,不然就没下面的戏了。这蒋委员长玩的便是这招儿,结果怎么样?美国人、英国人、俄国人都卷进来了,蒋委员长倒踏实了,他不发急了,和日本人干脆进入了‘相持阶段’。高啊,真是高,蒋汪两位老师都是高人,联手玩了个‘中庸之道’,一下子把两大阵营都搁进去啦……” 陆中庸的高论听得徐金戈一阵犯愣,这种理论他还是头一次听说,真不知陆中庸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匪夷所思,难怪陆中庸乐意当汉奸,闹了半天他有本身的一套歪理,乃至以为本身也是这场“过家家儿”游戏的参加者,也在“曲线救国”。
回应 2012-08-14 13:44
-
流沙陷 (迷魂记)
白连旗正色道:“此言差矣,玩儿不过是种通俗的说法,其实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从不以武力服人,而是以礼仪教化服人,这么说吧,甭管您是什么来头儿,是动刀动枪打进来的,还是带着银子做买卖来的,甭多了,不出一百年,您就找不着自个儿了,哪儿去了?化啦,融化在中华文化里了,您不再想舞刀动枪,撒野耍横,那是寒碜。您学会了中国的琴棋诗画,学会了吃喝玩乐,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成了中国人,忘了自个儿早...2012-01-31 12:02 1人喜欢
白连旗正色道:“此言差矣,玩儿不过是种通俗的说法,其实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从不以武力服人,而是以礼仪教化服人,这么说吧,甭管您是什么来头儿,是动刀动枪打进来的,还是带着银子做买卖来的,甭多了,不出一百年,您就找不着自个儿了,哪儿去了?化啦,融化在中华文化里了,您不再想舞刀动枪,撒野耍横,那是寒碜。您学会了中国的琴棋诗画,学会了吃喝玩乐,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成了中国人,忘了自个儿早先是从哪儿来的。什么叫亡国?国可亡不了,越亡国中国人越多,地盘越大,您信不信?金灭北宋,元又灭金、灭南宋,到了怎么样?元灭南宋后不到一百年自己也玩完了,中国还是中国,它灭了吗?我们满人当年入主中原,八旗军也是弓马娴熟,武功赫赫,怎么样?不到三百年,八旗子弟连马都不会骑了,再舞刀弄枪的,自己都觉得寒碜,可玩起玩艺儿来却样样精通,中国亡了吗?没亡,不但没亡,连我们满人都入了伙,成了中国人,中国倒是更大了。您想想吧,两千多年了,今天你灭我,明天我灭你,灭来灭去,还是肉烂在锅里,中国还是中国。”
回应 2012-01-31 12:02 -
柠檬籽 (生日快乐其实是一句很土的话)
白连旗:中华文化从不以武力服人,而是以礼仪教化服人,这么说吧,甭管你是什么来头儿,是动刀动枪打进来,还是带着银子做买卖来的,甭多了,不出一百年,你就找不到自个儿了,哪去了?化啦,融在中华文化里了,你不再想舞刀弄枪,撒野耍横,那是寒碜。你学会了中国的琴棋书画,学会了吃喝玩乐,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成了中国人,忘了自个儿早先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叫亡国?国可亡不了,越亡国中国人越多,地盘越大,你信不信?金... (1回应)2011-05-01 14:32
白连旗:中华文化从不以武力服人,而是以礼仪教化服人,这么说吧,甭管你是什么来头儿,是动刀动枪打进来,还是带着银子做买卖来的,甭多了,不出一百年,你就找不到自个儿了,哪去了?化啦,融在中华文化里了,你不再想舞刀弄枪,撒野耍横,那是寒碜。你学会了中国的琴棋书画,学会了吃喝玩乐,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成了中国人,忘了自个儿早先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叫亡国?国可亡不了,越亡国中国人越多,地盘越大,你信不信?金灭北宋,元又灭金,灭南宋,到了怎么样?元灭南宋后不到一百年自己也玩完了,中国还是中国,它灭了吗?我们满人当年入主中原,八旗军也是弓马娴熟,武功赫赫,怎么样?不到三百年,八旗子弟连马都不会骑了,在舞刀弄枪的,自己都觉得寒碜,可玩起艺儿来却样样精通,中国亡了吗?没亡,不但没亡,连我们满人都入了伙,成了中国人,中国倒是更大了。你想想吧,两千多年了,你灭我,明天我灭你,灭来灭去,还是肉烂在锅里,中国还是中国。 引自第125页 烂了这么久,始终烂在自己的锅里。 两年人的根基无法动摇,我们自己玩死在锅里。
1回应 2011-05-01 14:32
-
张指导 (人不二逼枉少年。。)
陆中庸淡淡一笑道:“此言差矣,徐老师大可不必悲观,您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因此对局势的预计不免悲观,着实不然,对付中国来讲,眼下局势恰如在下的名字,中庸……” “哦,愿闻其详。” “事变是明摆着的,这次天下大战无非是两大阵营,同盟国对轴心国,这么说吧,不管欧洲和平静洋打得有多热闹,不管将来哪个阵营得胜,咱中都城是克服国。您想想,重庆的蒋老师是同盟国一边的,而南京的汪老师则是轴心国一边的,他们两...2012-08-14 13:44
陆中庸淡淡一笑道:“此言差矣,徐老师大可不必悲观,您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因此对局势的预计不免悲观,着实不然,对付中国来讲,眼下局势恰如在下的名字,中庸……” “哦,愿闻其详。” “事变是明摆着的,这次天下大战无非是两大阵营,同盟国对轴心国,这么说吧,不管欧洲和平静洋打得有多热闹,不管将来哪个阵营得胜,咱中都城是克服国。您想想,重庆的蒋老师是同盟国一边的,而南京的汪老师则是轴心国一边的,他们两人都代表中国,都是当局,谁打赢了都是中国赢了,割地赔款的事断不会产生,胜者王侯败者寇,蒋汪两位老师各押各的宝,各下各的注,输了赢了是他们个人私家的事,可中国还是中国。汪老师的‘曲线救国’确是高着儿,蒋老师的‘抗战不到末了一刻,决不轻言捐躯’也是大有深意,就像大街上两个人私家打斗,一个瘦小枯干,一个五大三粗,阁下还围着一群看热闹的。那瘦小枯干的主儿只要咬住牙对峙个两三回合,最好还被打得鼻青脸肿,这时就会有人看不下去了,您放心,好打行侠仗义的主儿什么时间都有,一旦有人挺身而出,得嘞,您就用不着打了,天然有人替您出气,关键是头几次合您得撑住,不然就没下面的戏了。这蒋委员长玩的便是这招儿,结果怎么样?美国人、英国人、俄国人都卷进来了,蒋委员长倒踏实了,他不发急了,和日本人干脆进入了‘相持阶段’。高啊,真是高,蒋汪两位老师都是高人,联手玩了个‘中庸之道’,一下子把两大阵营都搁进去啦……” 陆中庸的高论听得徐金戈一阵犯愣,这种理论他还是头一次听说,真不知陆中庸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匪夷所思,难怪陆中庸乐意当汉奸,闹了半天他有本身的一套歪理,乃至以为本身也是这场“过家家儿”游戏的参加者,也在“曲线救国”。
回应 2012-08-14 13:44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学北京 (mémoire)
- 我的藏书之中国文学小说(整理中) (影随茵动)
- 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 (spartacus)
- 京华烟云 (沙拉兔兔)
- 私房读书名单 (天亮天黑)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狼烟北平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etolipae 2012-03-03
可读性是亮剑N倍人物塑造也很成功...
0 有用 加盐 2009-11-18
文三儿作为一个视角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一个看客,那些真正推动历史进程的人物和事件被隐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世故的北平,一个两可的北平,一个劣根的北平。
0 有用 mercury 2016-03-31
刷时间或者背景音
8 有用 醉胡尘 2014-05-18
生者如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0 有用 丸子 2006-05-23
很牛,读起来很顺畅 但还是虎头蛇尾 这种书一旦最后和政治沾边就觉得很无聊
0 有用 F·Von·Ludwig 2019-12-04
很好看,好像你十年前读过吧
0 有用 栗子小姐🌰 2019-12-02
过了十多年,只记得徐金戈和杨秋萍假扮夫妻却动了真情。
0 有用 莫大先生 2019-11-08
三个主人公,两个精英都以为自己能够改变历史,选择方向。却料不到自己只是波浪中的浮萍,反倒是那个底层,最贴近着生活的本质。
0 有用 渡鸦 2019-10-25
如果幸福感可以量化,那么文三儿和其他人,谁更幸福?人只有道路不同,就个人层面而言,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都梁有一种信手拈来感,很难得。
0 有用 海牙 2019-10-17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