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語言學系教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學問博大精深,遍涉文學、哲學、數學、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腦神經語言學諸領域。在六○年代的生成語義學(Generative Semantics)與七○年代的認知語言學領域均居創始人地位,對語言的譬喻性本質、結構和過程、認知語言學,以及語言認知在其他學科的運用等方面有開創性的貢獻。
.
.
詹森(Mark Johnson)
.
奧瑞岡大學人文暨科學講座教授(Knight Professor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University of Oregon)。學識淵博,研究興趣遍及語言哲學、認知科學、美國哲學、道德理論、康德研究、美學諸方面,目前其研究重點在於...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語言學系教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學問博大精深,遍涉文學、哲學、數學、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腦神經語言學諸領域。在六○年代的生成語義學(Generative Semantics)與七○年代的認知語言學領域均居創始人地位,對語言的譬喻性本質、結構和過程、認知語言學,以及語言認知在其他學科的運用等方面有開創性的貢獻。
.
.
詹森(Mark Johnson)
.
奧瑞岡大學人文暨科學講座教授(Knight Professor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University of Oregon)。學識淵博,研究興趣遍及語言哲學、認知科學、美國哲學、道德理論、康德研究、美學諸方面,目前其研究重點在於認知的感性基礎和身體的意義,堪稱哲學家中跨域參與最新認知科學研究的第一人。
隐喻如何为我们创造新意义的另一个例子得来纯属偶然。一名伊朗学生到伯克利不久之后,参加了我们两人中的一个举办的隐喻研讨会。他在伯克利众多令人奇妙的事中发现了一个他听了一遍又一遍的表达,并把它理解成一个十分合理的隐喻。他将‘我问题的解决(solution)’理解为大量的液体,起着泡,冒着烟,包含了你所有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么被溶解,要么沉淀下去,因为催化剂不断地(暂时)溶解一些问题并沉淀出其他问题。他非常灰心地发现伯克利的居民意识中没有这种化学隐喻。他的灰心情有可原(英文原文:”And well he mgiht be”,中译本为”他可能会好起来“,觉得有点怪),因为化学隐喻既美观又有远见。它让我们对问题有了一种新认识:问题永远不会彻底地消失,也不能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你的所有问题一直存在,它们只可能已被溶解,处于溶液当中,或者它们可能以固态形式存在。你的最大愿望是找到一种能溶解问题而又没有其他沉淀物析出的催化剂。因为你没有完全控制什么进入溶液(solution)当中(解决之道),你会不断地发现旧问题和新问题不断沉淀析出,现存的问题正在消解(dissolving),这部分是由于你的努力,部分却与你的努力无关。
‘化学’隐喻让我们对人类的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它适合于我们的经验,即我们曾认为已‘解决’的问题又反复出现。‘化学’隐喻认为问题不是那种可以让它永久消失的物质。把它们当做可以被一劳永逸’解决’的东西是无意义的。按照‘化学’隐喻的规律生活,我们将接受从来没有问题会永远地消失这一事实。不是将你的精力花在一劳永逸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将精力花在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来最长时间地消解你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又不能沉淀出更糟的问题。问题的再现被视为一种自然存在,而非你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的努力已经失败。
按照‘化学’隐喻来生活将意味着你的问题对于你来说有另一种不同的现实性。暂时的解决方案是一次成绩... (查看原文)
1 有用 陳若望 2015-07-04 12:25:06
這本書是活的。
1 有用 沐浴阳光 2012-03-06 00:36:33
在此致谢某人的翻译~
1 有用 EndliL 2015-01-30 12:39:20
很快地刷了一遍,根本性的東西其實沒細讀。但的確是極具開創性意義的書,之後可能會重讀吧。簡體版快點出!
1 有用 江行健 2020-03-12 17:51:45
是网上找的PDF版。导读非常详尽,足见学术功底之扎实与学术态度之谨严,远胜海峡西岸的绝大多数论文、译品。 书本内容非常精彩:譬喻参与构建我们的思维方式;许多譬喻多涌现于我们的肉体经验中;语言并非像建筑砖块那样可以分成确定的、不可再细分的小块,而是可以无限分割的格式塔——这也解决了我关于一些词汇的定义问题;立基于这种譬喻思想(体验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基于理解,不存在绝对客观的真理,但也并非纯主观主... 是网上找的PDF版。导读非常详尽,足见学术功底之扎实与学术态度之谨严,远胜海峡西岸的绝大多数论文、译品。 书本内容非常精彩:譬喻参与构建我们的思维方式;许多譬喻多涌现于我们的肉体经验中;语言并非像建筑砖块那样可以分成确定的、不可再细分的小块,而是可以无限分割的格式塔——这也解决了我关于一些词汇的定义问题;立基于这种譬喻思想(体验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基于理解,不存在绝对客观的真理,但也并非纯主观主义的真理——因为语言、譬喻都是系统的。 语料库很丰富,是学习英语、磨砺表达的上乘材料。 翻译方面,译者对文章内容的主题提炼非常良心,不过许多译名的风格,如“创意延伸”、“整体相合”,让身为大陆读者的我在理解上有些困难。 (展开)
0 有用 步方 2013-11-16 07:55:35
过段时间再读一遍吧。
0 有用 东林遗孤 2023-01-10 23:45:23 四川
台版导读水平极高,与拉可夫原文的精彩程度不相上下
0 有用 叽里呱啦 2023-01-06 23:41:55 中国台湾
感恩导读。
0 有用 番薯丸 2022-12-24 00:08:31 北京
和浙大出版社版本的翻译相比堪称良心,译者导读功课做得也很下功夫。看标题以为是与社会相关,结果发现是从语言入手,建立一套描述认知与理解过程的模型,最后上升到真理观,提供“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神话之外的另一个选择”。读后对我最直接的影响是,打字的时候在反思上面这段话体现了多少潜意识里的隐喻。。。。深夜看完,明天整理。感叹一句,本来是用来刷KPI的书目,却让我看得很费劲。为什么最近看的书内容都比我预想得... 和浙大出版社版本的翻译相比堪称良心,译者导读功课做得也很下功夫。看标题以为是与社会相关,结果发现是从语言入手,建立一套描述认知与理解过程的模型,最后上升到真理观,提供“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神话之外的另一个选择”。读后对我最直接的影响是,打字的时候在反思上面这段话体现了多少潜意识里的隐喻。。。。深夜看完,明天整理。感叹一句,本来是用来刷KPI的书目,却让我看得很费劲。为什么最近看的书内容都比我预想得深和难呢,我是不是最近变笨了。。。。 (展开)
1 有用 林雨希 2022-08-06 13:27:42
台版多了译者的导读。和简体版对照阅读挺有意思的。希望以后有能力看英文版。
0 有用 purlandplain 2022-05-06 20:47:28
很久没有一本书给我带来这样颠覆性的感受。从日常的譬喻入手,直指人类的认知系统和哲学思考。譬喻的美妙之处在于可以创造新的相似性,不仅多数诗性譬喻都是常规譬喻的延伸,我们还可以新的譬喻重新定义真实,再以这些譬喻为基础采取行动,书里提到的“问题”之化学譬喻十分动人。却也因此,譬喻可以为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策提供许可证,我们这片土地上盛行的疫病之战争譬喻可算是完美注脚了,我们接受了这一譬喻,就会被迫聚焦于其所... 很久没有一本书给我带来这样颠覆性的感受。从日常的譬喻入手,直指人类的认知系统和哲学思考。譬喻的美妙之处在于可以创造新的相似性,不仅多数诗性譬喻都是常规譬喻的延伸,我们还可以新的譬喻重新定义真实,再以这些譬喻为基础采取行动,书里提到的“问题”之化学譬喻十分动人。却也因此,譬喻可以为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策提供许可证,我们这片土地上盛行的疫病之战争譬喻可算是完美注脚了,我们接受了这一譬喻,就会被迫聚焦于其所凸显的经验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