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法则这个,几乎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本书的洞见,和例子,指导性,都是极高的,但问题是文笔让人看着有种焦躁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回事。另外,这个作者也提到,82是个静态的状态,而不是动态的,这是运用这个规则要注意的方面。对公司的发展,关注80利润的方面,丢弃其他,听起来没有错对吧,可是在创新者的困境里面,大公司后来被disruptive的技术干掉,就是因为这样的专注,所以,这个方法,是不是短视?然后对...82法则这个,几乎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本书的洞见,和例子,指导性,都是极高的,但问题是文笔让人看着有种焦躁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回事。另外,这个作者也提到,82是个静态的状态,而不是动态的,这是运用这个规则要注意的方面。对公司的发展,关注80利润的方面,丢弃其他,听起来没有错对吧,可是在创新者的困境里面,大公司后来被disruptive的技术干掉,就是因为这样的专注,所以,这个方法,是不是短视?然后对个人的发展来说,这个绝对是应该的。另外一个问题,投资中80%的钱是在20%的时间里面赚到的,那我可不可以80%的时间都在场外,20%的时候再进来,甚至,那80%的时间在别的投资品质的20%的时间里?这简单来说,就是timing the market,取死之道,那么为什么这里也不适用呢?(展开)
0 有用 宝宝TWO 2018-04-13 10:47:54
82法则这个,几乎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本书的洞见,和例子,指导性,都是极高的,但问题是文笔让人看着有种焦躁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回事。另外,这个作者也提到,82是个静态的状态,而不是动态的,这是运用这个规则要注意的方面。对公司的发展,关注80利润的方面,丢弃其他,听起来没有错对吧,可是在创新者的困境里面,大公司后来被disruptive的技术干掉,就是因为这样的专注,所以,这个方法,是不是短视?然后对... 82法则这个,几乎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本书的洞见,和例子,指导性,都是极高的,但问题是文笔让人看着有种焦躁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回事。另外,这个作者也提到,82是个静态的状态,而不是动态的,这是运用这个规则要注意的方面。对公司的发展,关注80利润的方面,丢弃其他,听起来没有错对吧,可是在创新者的困境里面,大公司后来被disruptive的技术干掉,就是因为这样的专注,所以,这个方法,是不是短视?然后对个人的发展来说,这个绝对是应该的。另外一个问题,投资中80%的钱是在20%的时间里面赚到的,那我可不可以80%的时间都在场外,20%的时候再进来,甚至,那80%的时间在别的投资品质的20%的时间里?这简单来说,就是timing the market,取死之道,那么为什么这里也不适用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