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我的中国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的中国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
303 赛珍珠回到美国,在美国一年的时间里,她见到了种族歧视,她同情黑人,认为黑人与这个农民一样,都是弱势群体,都是受害者。 《大地》在美国一炮而红,却收到了来自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指责。他们认为赛珍珠忽视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却只看到农民——他们认为农民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形象。而赛珍珠在回复中犀利地指出,普通大众才是中国人的真正力量和荣耀,祖先画像无法蒙骗西方人,而她只是写她所了解的中国(316)。 之后赛珍...
2017-09-06 11:20:07 1人喜欢
303
赛珍珠回到美国,在美国一年的时间里,她见到了种族歧视,她同情黑人,认为黑人与这个农民一样,都是弱势群体,都是受害者。
《大地》在美国一炮而红,却收到了来自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指责。他们认为赛珍珠忽视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却只看到农民——他们认为农民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形象。而赛珍珠在回复中犀利地指出,普通大众才是中国人的真正力量和荣耀,祖先画像无法蒙骗西方人,而她只是写她所了解的中国(316)。
之后赛珍珠开始了亚洲之行。
她先回到中国南京,赛珍珠看到中国此时动荡的局面,清楚地知道自己迟早要回到美国,不仅仅因为中国对外国人的抵抗情绪日趋严重(此时的国民政府驱赶苏俄人,无视日本人的威,捉拿共产党,人民的受苦受难、利益得不到保护),赛珍珠清楚,中国迟早要爆发战争。赛珍珠来到北平,她结识林语堂,帮他在美国出书。赛珍珠想借着这最后在中国生活的机会,对中国多一些了解,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她去了印度,感受和了解印度文化和印度人民,甘地就是集合了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的力量,最终才得到了人们的拥戴,她认为中国也应当如此。游览了缅甸、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后,最终回到美国。
346
c!�Y���
回应 2017-09-06 11:20:07 -
赛珍珠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深造。贫困是她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不过,继在中国写出《异邦人》和发表了两篇中没有关中国的文章后,赛珍珠开始再次写文章。她完成了在来美国的船上构思的一篇短篇小说,并且赚的100美元稿费。忙碌的生活使得她无法继续写作,但是生活的拮据又迫使她参加了一次不被导师看到了论文比赛。她以西方对中国生活与中国文明的影响为主题,拿到了200美元的奖金。赛珍珠一生中许多的成绩和她在中国的生活...
2017-09-05 17:47:13
赛珍珠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深造。贫困是她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不过,继在中国写出《异邦人》和发表了两篇中没有关中国的文章后,赛珍珠开始再次写文章。她完成了在来美国的船上构思的一篇短篇小说,并且赚的100美元稿费。忙碌的生活使得她无法继续写作,但是生活的拮据又迫使她参加了一次不被导师看到了论文比赛。她以西方对中国生活与中国文明的影响为主题,拿到了200美元的奖金。赛珍珠一生中许多的成绩和她在中国的生活经历都息息相关。
赛珍珠读研期间发现,许多亚洲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都与美国学生玩不到一起,他们总是一心学习,而美国人也没有意识要去认识这些中国人。赛珍珠认为中美两国人太需要相互了解了,不然两国人民将会卷入可怕的冲突之中。赛珍珠从小到大的经历告诉她,两个善良的民族之间的战争正是由于缺乏了解引起的。
赛珍珠一家人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中国士兵给破坏。患难见真情,也是因为赛珍珠的善良和帮助使得他们遇难时得到了中国人的帮助。他们被鲁妈收留保护起来。不仅是赛珍珠,很多洋人都在这行动乱中被中国平民偷偷保护着,这是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跨越了国界和种族。后来在美国人的强烈要求下,中国军队将赛珍珠一家从南京送到了上海。赛珍珠选择和家人一起前往日本。赛珍珠的前任仆人李嫂子孤身一人追随赛珍珠到了日本,以便得到更好的修复。
赛珍珠将这次逃难视为自己被“连根拔起”。一直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战争不断,冲突不断,但是这是头一次中国人将矛头对准了他们这些传教士家庭,这些普通的美国人民。
赛珍珠认为,这是美国人和中国人种下的恶果,在他们这些无辜的人身上结出果子了。在她看来,美国在其他国家侵略中国时得到了好处,中国人也将美国人视为敌人,双方互不理解,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弱的一方迟早要复仇,可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在这场双方国家政府和军队博弈的过程中,吃苦的还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是全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无法改变什么只能苦苦等待战争结束的老百姓。
因此在战争中,一个国家只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政治立场,无法代表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法展现一个国家最真实的样貌。
一个国家的政治和一个国家爱的人民\文化应该分开来看。
赛珍珠真是一位善于观察的人,从她描写花花草草,建筑,食物和人等等生活细节中就能感受得到她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孔玮也是)
善于观察的人都勤于思考,能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得大量潜在的信息,发觉美。
赛珍珠认为,日本大和民族是具有同情心的善良民族。
回到中国上海的赛珍珠,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街道上,满是忧心忡忡饿的半死的人群,以及坐洋车居住在租界成天饮酒享乐、对贫苦百姓视而不见的军阀和富翁。国民党(其中大多是留洋回国的学生,他们只知空谈和享乐,不愿实干)遣送赤俄回国甚至用上了暴力的手段。上海满是幻灭和绝望的氛围。
赛珍珠认为:中国的祸根在于其上层阶级的道德败坏以及农民的贫困无助。
赛珍珠预言:没有知识的穷人将真正起来暴动,反抗那些有一切的人。
257
赛珍珠深深懂得和喜欢中国人的智慧。
对中国的政治,赛珍珠不看好国民党,也不看好共产党。国民党的官员们都是接受西方教育的年轻人,中不中洋不洋,他们脑子里都是学到的那些知识理论,却没有继承中国人的智慧,他们不仅数典忘祖还看不起平民,只知空谈理想,重视权利,无视人民的压迫和反抗,蒋介石在赛珍珠眼中是一介武夫,国民政府的统治注定失败。赛珍珠认为共产党抓住了这个时机拉拢农民进行起义,是时机造就了他们的成功,赛珍珠却同样不看好共产党,着墨不多,不知道她的真实想法。
赛珍珠回到了南京。 在此期间,她创作了《大地》等著作(280),她还翻译了《水浒传》。在她心中,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心地善良,勤劳智慧的。只有当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结合起来,中国才能有翻身的希望。
赛珍珠说:我们以全球为家,为全人类而生存,没有敌人,也不恨任何人。——这是对她的立场的最好总结。
由于中国的排外情绪日趋严重,赛珍珠暂时移居北平,在这里,她度过了一段愉快难忘的时光。她钻研中国历史,也慢慢想清楚自己要回美国的决定。
302
回应 2017-09-05 17:47:13 -
赛珍珠在生活中同时扮演着几个角色,女儿,母亲,妻子。她与白人越来越疏远。与中国的女人们倒是成为了彼此安慰的好伙伴。 夏天,赛珍珠愿意留在南京不去避暑——她想生活在人民中间。她看到了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和学生)蔑视体力劳动者——后者对生活的了解和智慧远远超过这些年轻人和老学究。 中国人革命了起来。赛珍珠认为中国人革命的原因不是由于当时中国内部动荡的局势,而是因为严密控制了中国的外国人。 中国人对美国...
2017-09-05 09:40:21
赛珍珠在生活中同时扮演着几个角色,女儿,母亲,妻子。她与白人越来越疏远。与中国的女人们倒是成为了彼此安慰的好伙伴。
夏天,赛珍珠愿意留在南京不去避暑——她想生活在人民中间。她看到了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和学生)蔑视体力劳动者——后者对生活的了解和智慧远远超过这些年轻人和老学究。
中国人革命了起来。赛珍珠认为中国人革命的原因不是由于当时中国内部动荡的局势,而是因为严密控制了中国的外国人。
中国人对美国人,对待传教士的态度让许多美国人愤愤不平。中国人认为传教士来到中国是为了他们个人,但是美国人却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像英、法、日等国家那样攻打过中国,只是在这些国家战胜的同时获得了一些好处,美国的传教士则是出于责任而非个人利益来到中国传教。赛珍珠对此说“我们不能据此就要求他们感激我们。中国人是可爱的,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爱他们。”(219)她能尽力理解两个世界的人。
回应 2017-09-05 09:40:21 -
婚后的赛珍珠来到中国北方,居住于南徐州。她在这段日子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农民家庭,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 农民们生活的最真实,最接近土地(158)。而中国妇女则是有德行且能干的,因为从小没有被娇生惯养,她们比中国男人有更坚强的意志。她们实际,少幻想,对爱的人一往情深,对恨的人深恶痛绝(162)。在华中地区,很多女人都不裹脚。赛珍珠还接触到很多和南方不同的观念。在南徐州的这段时间极大的丰...
2017-09-04 13:08:13
-
赛珍珠从小在中国长大,老师是中国人孔先生和她的父母,学习的是儒家经典、佛教和基督教的思想,同时,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故事,喜欢聆听多于倾诉,她有敏锐的观察力,她从小就和中国小伙伴打成一片,听家里的佣人们谈论主人或者是别人的事情,听评说,津津有味。中国人的这种街坊邻里的社会关系使她的童年变得五彩斑斓,丰富有趣,中西方的教育让赛珍珠横跨在两个国家的思想之间。 中西方思想兼有,但是赛珍珠更多的是受中国传...
2017-09-01 23:22:20
赛珍珠从小在中国长大,老师是中国人孔先生和她的父母,学习的是儒家经典、佛教和基督教的思想,同时,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故事,喜欢聆听多于倾诉,她有敏锐的观察力,她从小就和中国小伙伴打成一片,听家里的佣人们谈论主人或者是别人的事情,听评说,津津有味。中国人的这种街坊邻里的社会关系使她的童年变得五彩斑斓,丰富有趣,中西方的教育让赛珍珠横跨在两个国家的思想之间。
中西方思想兼有,但是赛珍珠更多的是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更深。美国血统不能改变,赛珍珠知道自己是美国人,父母是务必虔诚的基督教传教士,但是她受宗教影响可能还没有佛教思想那样深,她爱观音胜过爱玛利亚。她相信女人是一定要结婚的。她从孔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人生智慧,这些思想都扎根在赛珍珠的心里。她的中国思想使得她重视自己的“根”,她清楚虽然自己身处异国他乡——中国,但是她有一个祖国——美国,她的祖父在那里,她开始能够接受自己的特殊的身份和生活的环境,她不再感到孤独。
所以说,赛珍珠是美国人的血统,思想上的中美混血儿,但影响更深的还是中国的思想。
特殊的身份和经历(有中国人思想和美国血统)让赛珍珠能够理解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想法。她渴望中美两国能够消除误会,但是她作为能理解双方的中间人,却是很难做人。她不愿意借助她和中国朋友的友谊和对他们的了解来帮助父母传教。或者说,她更加希望中国人有自己的哲学,西方基督教徒有自己的信仰,多元文化并存,这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很包容很开明的思想观念。但是赛珍珠手无寸铁,没有影响力,她做不了什么,愿望也只是愿望。
两种思想的矛盾使得赛珍珠更加辩证地看待世界,她相信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边倒的。这也可以解释赛珍珠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徒,更加不会对中国的党派感兴趣。从这方面来说,她的思想也算是非常先进了。
赛珍珠从小目睹了中国平头百姓的真是生活,看到了他们生活在战争中的艰苦岁月,加上基督教的“博爱”和儒家的“仁爱”思想的根深蒂固,这一切都使得她对人类有一种悲悯之情。她的爱和悲悯贯穿于整个人类,超越了阶级和国家的界限。她深知父母对中国人的友好以及放弃美国的好日子来到动荡的中国是因为他们崇高的信仰,但是她自己却是对整个人类充满了爱和关怀。也正是她在作品中表现出的这样的思想,才让她意外收获诺贝尔文学奖。
对于这样一个大奖,赛珍珠自觉受之有愧,却又不敢拒绝。外界的批评随之扑面而来。这让她一辈子都不敢害怕同美国作家交往。在孔先生的教育下,赛珍珠认为小说不能算是文学,因为那是写给下等人用来消遣的。她一直以来就有一种自谦或者说是自卑的心态。她没有一定要拿到诺贝尔奖的志向,也缺乏拒绝这个奖的勇气,敏感的性格让她一直生活在被外界批评的阴影中。这些负面的评价对于赛珍珠来说是有些残忍和冤枉的。赛珍珠具有中国女人的那种“软”的品质,她绝对不是女权主义者。
但是不管怎么说,赛珍珠对中国的了解可谓是很厉害的,她有深受中国人思想的影响,但是毕竟还是美国血统,对她的评论跟随时代潮流变化着,但是她对人类的关怀是不变的。除了对全人类的关注,对弱小群体的关注,赛珍珠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她能理解两个世界,也希望中美两国也能像她一样,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如今,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而不同,才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标。
回应 2017-09-01 23:22:20 -
1 赛珍珠经过欧洲来到了美国,开始大学学习。刚开始她因为中国式的言谈举止和服装收到美国同学的笑话,或许是因为从小就在中国被中国人视为外国人,现在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她不想再让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于是她努力让自己变成真正的美国人。 当时的美国和中国的不同点之一就是美国的竞争更为激烈,但是性格本就与世无争的赛珍珠的注意力都在学习,无心竞争(可能与她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什么的有关),她利用学校的资...
2017-09-03 11:31:15
1
赛珍珠经过欧洲来到了美国,开始大学学习。刚开始她因为中国式的言谈举止和服装收到美国同学的笑话,或许是因为从小就在中国被中国人视为外国人,现在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她不想再让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于是她努力让自己变成真正的美国人。
当时的美国和中国的不同点之一就是美国的竞争更为激烈,但是性格本就与世无争的赛珍珠的注意力都在学习,无心竞争(可能与她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什么的有关),她利用学校的资源,大量阅读了以前想读但读不到的书。她一直有个作家梦,但是她认为一个人必须要等三十岁之后才能开始写作,因为只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东西。虽淡泊名利,赛珍珠的光芒也是盖不住的,获得写作比赛的大奖让她成为了美国同学嫉妒的对象。当然,赛珍珠也不是啥都好,理科就不行。
赛珍珠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第二个不同就是:美国人对外国漠不关心。他们更加关心自己的生活。而在中国,人们对于别人和别国的各种新闻都津津乐道。没错,中国人就是爱说爱八卦,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风气。
也许是国家没那么发达,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大自然,加上中国人群居的特点,街坊邻里的都喜欢聊天唠嗑,中国人更善于观察到身边事物的新鲜有趣,中国人的生活更为返璞归真,丰富多彩。
放到今天,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科技的发达,思想的独立,对自由的追求让我们和大自然越来越远,彼此也不如从前亲近,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里的包可贵的东西,中国人自古以来提倡的优秀品德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将科技为我所用的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不能丢掉更加宝贵的东西。
2
说来都觉得惭愧,我一个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都是从一个外国作家那里了解的。
赛珍珠记叙了从军阀混战,孙中山建立临时中华民国政府,袁世凯企图重建帝国,一直到新文化运动。
当时中国的文盲站到85%之多,但是赛珍珠认为中国何去何从取决于那些知识分子。一开始康有为梁启超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制度来重建中国,后来新文化运动更是将文化革命推向高潮。
家族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很重要的概念,因此中国人不需要像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一样建立各种福利机制等等,他们靠着家族就能够自给自足(然而事实证明,人都在不断地追求自由,从国,到家,再到人)。赛珍珠认为,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认为君主重要,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家族,并且君主高官常常只会压榨贫苦百姓。因此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军阀混战后,袁世凯再要上台复辟帝制,百姓自然不买单。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新文化运动打开了人民思想的新大门,在这场运动中,白话文击败了文言文,小说不再只是消遣品而是文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知识。通过文化革命来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这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关键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外国文学的翻译作品,人们开始不局限于本土作品,还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翻译外国文学。这为中国人的世界打开了新大门。除了经济政治的变革,文化变革也是相当重要。只有人民的思想都富起来,整个国家才会进步。
回应 2017-09-03 11:31:15 -
婚后的赛珍珠来到中国北方,居住于南徐州。她在这段日子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农民家庭,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 农民们生活的最真实,最接近土地(158)。而中国妇女则是有德行且能干的,因为从小没有被娇生惯养,她们比中国男人有更坚强的意志。她们实际,少幻想,对爱的人一往情深,对恨的人深恶痛绝(162)。在华中地区,很多女人都不裹脚。赛珍珠还接触到很多和南方不同的观念。在南徐州的这段时间极大的丰...
2017-09-04 13:08:13
-
当时的中国作家少有像赛珍珠这样把中国百姓的生活这么真实地呈现出来的。特别是传到外国的中国作品更希望把中国面貌描绘的更好却缺乏真实性,而赛珍珠了解中国贫苦百姓并且为他们书写,传到西方,赛珍珠的中国记忆真实所以宝贵,她为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的塑造,中西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努力,更是不容小觑。 赛珍珠作品的真实不仅仅体现在对百姓的艰难生活的描绘上,还有中国人有别于西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中国人的幽默,中国人...
2017-09-04 11:06:14
-
303 赛珍珠回到美国,在美国一年的时间里,她见到了种族歧视,她同情黑人,认为黑人与这个农民一样,都是弱势群体,都是受害者。 《大地》在美国一炮而红,却收到了来自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指责。他们认为赛珍珠忽视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却只看到农民——他们认为农民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形象。而赛珍珠在回复中犀利地指出,普通大众才是中国人的真正力量和荣耀,祖先画像无法蒙骗西方人,而她只是写她所了解的中国(316)。 之后赛珍...
2017-09-06 11:20:07 1人喜欢
303
赛珍珠回到美国,在美国一年的时间里,她见到了种族歧视,她同情黑人,认为黑人与这个农民一样,都是弱势群体,都是受害者。
《大地》在美国一炮而红,却收到了来自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指责。他们认为赛珍珠忽视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却只看到农民——他们认为农民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形象。而赛珍珠在回复中犀利地指出,普通大众才是中国人的真正力量和荣耀,祖先画像无法蒙骗西方人,而她只是写她所了解的中国(316)。
之后赛珍珠开始了亚洲之行。
她先回到中国南京,赛珍珠看到中国此时动荡的局面,清楚地知道自己迟早要回到美国,不仅仅因为中国对外国人的抵抗情绪日趋严重(此时的国民政府驱赶苏俄人,无视日本人的威,捉拿共产党,人民的受苦受难、利益得不到保护),赛珍珠清楚,中国迟早要爆发战争。赛珍珠来到北平,她结识林语堂,帮他在美国出书。赛珍珠想借着这最后在中国生活的机会,对中国多一些了解,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她去了印度,感受和了解印度文化和印度人民,甘地就是集合了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的力量,最终才得到了人们的拥戴,她认为中国也应当如此。游览了缅甸、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后,最终回到美国。
346
c!�Y���
回应 2017-09-06 11:20:07 -
赛珍珠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深造。贫困是她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不过,继在中国写出《异邦人》和发表了两篇中没有关中国的文章后,赛珍珠开始再次写文章。她完成了在来美国的船上构思的一篇短篇小说,并且赚的100美元稿费。忙碌的生活使得她无法继续写作,但是生活的拮据又迫使她参加了一次不被导师看到了论文比赛。她以西方对中国生活与中国文明的影响为主题,拿到了200美元的奖金。赛珍珠一生中许多的成绩和她在中国的生活...
2017-09-05 17:47:13
赛珍珠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深造。贫困是她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不过,继在中国写出《异邦人》和发表了两篇中没有关中国的文章后,赛珍珠开始再次写文章。她完成了在来美国的船上构思的一篇短篇小说,并且赚的100美元稿费。忙碌的生活使得她无法继续写作,但是生活的拮据又迫使她参加了一次不被导师看到了论文比赛。她以西方对中国生活与中国文明的影响为主题,拿到了200美元的奖金。赛珍珠一生中许多的成绩和她在中国的生活经历都息息相关。
赛珍珠读研期间发现,许多亚洲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都与美国学生玩不到一起,他们总是一心学习,而美国人也没有意识要去认识这些中国人。赛珍珠认为中美两国人太需要相互了解了,不然两国人民将会卷入可怕的冲突之中。赛珍珠从小到大的经历告诉她,两个善良的民族之间的战争正是由于缺乏了解引起的。
赛珍珠一家人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中国士兵给破坏。患难见真情,也是因为赛珍珠的善良和帮助使得他们遇难时得到了中国人的帮助。他们被鲁妈收留保护起来。不仅是赛珍珠,很多洋人都在这行动乱中被中国平民偷偷保护着,这是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跨越了国界和种族。后来在美国人的强烈要求下,中国军队将赛珍珠一家从南京送到了上海。赛珍珠选择和家人一起前往日本。赛珍珠的前任仆人李嫂子孤身一人追随赛珍珠到了日本,以便得到更好的修复。
赛珍珠将这次逃难视为自己被“连根拔起”。一直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战争不断,冲突不断,但是这是头一次中国人将矛头对准了他们这些传教士家庭,这些普通的美国人民。
赛珍珠认为,这是美国人和中国人种下的恶果,在他们这些无辜的人身上结出果子了。在她看来,美国在其他国家侵略中国时得到了好处,中国人也将美国人视为敌人,双方互不理解,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弱的一方迟早要复仇,可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在这场双方国家政府和军队博弈的过程中,吃苦的还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是全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无法改变什么只能苦苦等待战争结束的老百姓。
因此在战争中,一个国家只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政治立场,无法代表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法展现一个国家最真实的样貌。
一个国家的政治和一个国家爱的人民\文化应该分开来看。
赛珍珠真是一位善于观察的人,从她描写花花草草,建筑,食物和人等等生活细节中就能感受得到她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孔玮也是)
善于观察的人都勤于思考,能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得大量潜在的信息,发觉美。
赛珍珠认为,日本大和民族是具有同情心的善良民族。
回到中国上海的赛珍珠,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街道上,满是忧心忡忡饿的半死的人群,以及坐洋车居住在租界成天饮酒享乐、对贫苦百姓视而不见的军阀和富翁。国民党(其中大多是留洋回国的学生,他们只知空谈和享乐,不愿实干)遣送赤俄回国甚至用上了暴力的手段。上海满是幻灭和绝望的氛围。
赛珍珠认为:中国的祸根在于其上层阶级的道德败坏以及农民的贫困无助。
赛珍珠预言:没有知识的穷人将真正起来暴动,反抗那些有一切的人。
257
赛珍珠深深懂得和喜欢中国人的智慧。
对中国的政治,赛珍珠不看好国民党,也不看好共产党。国民党的官员们都是接受西方教育的年轻人,中不中洋不洋,他们脑子里都是学到的那些知识理论,却没有继承中国人的智慧,他们不仅数典忘祖还看不起平民,只知空谈理想,重视权利,无视人民的压迫和反抗,蒋介石在赛珍珠眼中是一介武夫,国民政府的统治注定失败。赛珍珠认为共产党抓住了这个时机拉拢农民进行起义,是时机造就了他们的成功,赛珍珠却同样不看好共产党,着墨不多,不知道她的真实想法。
赛珍珠回到了南京。 在此期间,她创作了《大地》等著作(280),她还翻译了《水浒传》。在她心中,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心地善良,勤劳智慧的。只有当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结合起来,中国才能有翻身的希望。
赛珍珠说:我们以全球为家,为全人类而生存,没有敌人,也不恨任何人。——这是对她的立场的最好总结。
由于中国的排外情绪日趋严重,赛珍珠暂时移居北平,在这里,她度过了一段愉快难忘的时光。她钻研中国历史,也慢慢想清楚自己要回美国的决定。
302
回应 2017-09-05 17:47:13 -
赛珍珠在生活中同时扮演着几个角色,女儿,母亲,妻子。她与白人越来越疏远。与中国的女人们倒是成为了彼此安慰的好伙伴。 夏天,赛珍珠愿意留在南京不去避暑——她想生活在人民中间。她看到了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和学生)蔑视体力劳动者——后者对生活的了解和智慧远远超过这些年轻人和老学究。 中国人革命了起来。赛珍珠认为中国人革命的原因不是由于当时中国内部动荡的局势,而是因为严密控制了中国的外国人。 中国人对美国...
2017-09-05 09:40:21
赛珍珠在生活中同时扮演着几个角色,女儿,母亲,妻子。她与白人越来越疏远。与中国的女人们倒是成为了彼此安慰的好伙伴。
夏天,赛珍珠愿意留在南京不去避暑——她想生活在人民中间。她看到了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和学生)蔑视体力劳动者——后者对生活的了解和智慧远远超过这些年轻人和老学究。
中国人革命了起来。赛珍珠认为中国人革命的原因不是由于当时中国内部动荡的局势,而是因为严密控制了中国的外国人。
中国人对美国人,对待传教士的态度让许多美国人愤愤不平。中国人认为传教士来到中国是为了他们个人,但是美国人却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像英、法、日等国家那样攻打过中国,只是在这些国家战胜的同时获得了一些好处,美国的传教士则是出于责任而非个人利益来到中国传教。赛珍珠对此说“我们不能据此就要求他们感激我们。中国人是可爱的,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爱他们。”(219)她能尽力理解两个世界的人。
回应 2017-09-05 09:40:21 -
婚后的赛珍珠来到中国北方,居住于南徐州。她在这段日子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农民家庭,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 农民们生活的最真实,最接近土地(158)。而中国妇女则是有德行且能干的,因为从小没有被娇生惯养,她们比中国男人有更坚强的意志。她们实际,少幻想,对爱的人一往情深,对恨的人深恶痛绝(162)。在华中地区,很多女人都不裹脚。赛珍珠还接触到很多和南方不同的观念。在南徐州的这段时间极大的丰...
2017-09-04 13:08:13
论坛 · · · · · ·
封面有误 | 来自白牙 | 3 回应 | 2008-11-03 20:45:17 |
封面照片找不到,随便拿一张当的 | 来自ccc | 2008-08-11 01:59:37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一) (維舟)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一网打尽---诺贝尔文学奖优秀中译本(1921~1939) (zhuwilly)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它作品(一)1901年——2006年 (37°暖)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我的中国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WH 2022-04-03 23:30:52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自传,伟大的跨文化交流者!我遗憾这么晩才买到和阅读。也遗憾这本与中国和整个亚洲如此密切相关的专著,传播和研究得却这么有限。其实作者写下了大量的生动详实的史料和独特的观察,她的见解那么丰富和公允,品格和情操真的是优秀和高尚。有时间一定再继续重温其价值和汲取其思想营养。
4 有用 客尘 2017-09-24 10:42:13
终于胡乱地看完了。赛珍珠可真是传奇的一生啊……在传教士家庭中长大,被迂腐的夫子启蒙,而后又在传统的农村中生活过很长时间。这些经历赋予了赛珍珠观察中国最独特的视角。也让她更能洞察东西方的现在与未来。更可贵的是两种文明在她身上的那种和谐与交融。这才是真的世界主义者吧。
0 有用 绿禾 2012-06-10 09:30:29
另一个视角看民国。
0 有用 独孤奴 2020-03-21 22:06:05
赛珍珠:“我不了解我的祖国美国,嗯,不了解。我更了解第二祖国中国,对,是中国。”(非原话)
0 有用 still grace 2018-04-24 11:55:35
今天想写东西想到这本的标题,上学期文化人类学让读的,最后写的作业老师给了满分
0 有用 NWH 2022-04-03 23:30:52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自传,伟大的跨文化交流者!我遗憾这么晩才买到和阅读。也遗憾这本与中国和整个亚洲如此密切相关的专著,传播和研究得却这么有限。其实作者写下了大量的生动详实的史料和独特的观察,她的见解那么丰富和公允,品格和情操真的是优秀和高尚。有时间一定再继续重温其价值和汲取其思想营养。
0 有用 Anonymous fish 2022-02-08 16:18:53
原作标题是My several worlds,怎么中文翻译变成这个了?
0 有用 独孤奴 2020-03-21 22:06:05
赛珍珠:“我不了解我的祖国美国,嗯,不了解。我更了解第二祖国中国,对,是中国。”(非原话)
0 有用 Mathko 2019-03-30 00:04:28
我的几重世界
1 有用 我是O同学 2018-07-08 09:46:19
不仅写自己的生活,还有中国的历史。不同的视角看中国。 特别的文化和生活背景造就了特别的赛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