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该书是德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斯丛狄(Peter Szondi)的代表作,描述了欧美现代戏剧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形式入手勾勒出一条基本线索,在文论史上得到一致的好评,迄今为止已被译成15种语言。
图书目录
译者序 从一本小书看文论的转折引言
第一章 戏剧
第二章 戏剧的危机
第一节 易卜生
第二节 契诃夫
第三节 斯特林堡
第四节 梅特林克
第五节 豪普特曼
过渡章 关于风格变化的理论
第三章 挽救的尝试
第一节 自然主义
第二节 谈话剧
第三节 独幕剧
第四节 狭小性和存在主义
第四章 解决的尝试
第一节 自我式的戏剧艺术(表现主义)
第二节 政治轻歌舞剧(皮斯卡托)
第三节 叙事剧(布莱希特)
第四节 蒙太奇(布鲁克纳)
第五节 戏剧不可能之戏(皮兰德娄)
第六节 ...
该书是德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斯丛狄(Peter Szondi)的代表作,描述了欧美现代戏剧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形式入手勾勒出一条基本线索,在文论史上得到一致的好评,迄今为止已被译成15种语言。
图书目录
译者序 从一本小书看文论的转折引言
第一章 戏剧
第二章 戏剧的危机
第一节 易卜生
第二节 契诃夫
第三节 斯特林堡
第四节 梅特林克
第五节 豪普特曼
过渡章 关于风格变化的理论
第三章 挽救的尝试
第一节 自然主义
第二节 谈话剧
第三节 独幕剧
第四节 狭小性和存在主义
第四章 解决的尝试
第一节 自我式的戏剧艺术(表现主义)
第二节 政治轻歌舞剧(皮斯卡托)
第三节 叙事剧(布莱希特)
第四节 蒙太奇(布鲁克纳)
第五节 戏剧不可能之戏(皮兰德娄)
第六节 内心独白(奥尼尔)
第七节 作为表演组织者的叙事性自我(怀尔德)
第八节 时间之戏(怀尔德)
第九节 回忆(密勒)
不是结束语关于1963年的重版
译后记
作者简介 · · · · · ·
彼得·斯丛狄(1929—1971),德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柏林自由大学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教授,由博士论文扩展而成的《现代戏剧理论(1880—1950)》是他的代表作,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戏剧理论界颇有影响。其它的作品还有《论悲剧性》、《十八世纪的市民悲剧理论》、 《诗学和历史哲学》第一和第二卷、 《世纪末的诗意剧》和《文学闸释学导论》等。
丛书信息
喜欢读"现代戏剧理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现代戏剧理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现代戏剧理论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现代戏剧理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现代戏剧理论》笔记整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戏剧是绝对的,即:戏剧是原生的。它不是某种(原生)东西的(派生)展现,而是展现自己,就是自我本身。它的情节和每个对话都是“原初的”,在发源时就得到了实现。戏剧没有引用或变体。 2、斯丛狄关注的不是从对戏剧形式的分析引出社会批判的结论,而是解决戏剧发展过程... (展开)> 更多书评 4篇
-
玉丽吐孜老叮当 (Yulduz)
我在斯丛狄这里找到了共鸣,他认为《三姐妹》是契诃夫最完美的戏剧作品。 在契诃夫的剧作中,人物生活在弃绝的笼罩下。他们的标志首先是弃绝当下和弃绝交流。弃绝当下就是生活在回忆和乌托邦之中,弃绝相遇就是孤独。 接下来的这一段谈到俄罗斯人和俄语的一些奇妙之处。 从社交谈话不断地过渡到孤独的诗歌,这正是契诃夫语言的魅力。这一点之所以可能,在于俄罗斯人高度健谈的特点和契诃夫语言的内在诗歌性。孤独在这里并非等同...2012-06-02 21:07 1人喜欢
我在斯丛狄这里找到了共鸣,他认为《三姐妹》是契诃夫最完美的戏剧作品。
在契诃夫的剧作中,人物生活在弃绝的笼罩下。他们的标志首先是弃绝当下和弃绝交流。弃绝当下就是生活在回忆和乌托邦之中,弃绝相遇就是孤独。 引自 戏剧的危机 接下来的这一段谈到俄罗斯人和俄语的一些奇妙之处。
从社交谈话不断地过渡到孤独的诗歌,这正是契诃夫语言的魅力。这一点之所以可能,在于俄罗斯人高度健谈的特点和契诃夫语言的内在诗歌性。孤独在这里并非等同于僵化。西方人或许只有在醉态中才能感受到他人的孤独,才能将个体的孤独容纳到形成中的集体孤独之中,而这种可能性似乎已包含在俄罗斯人和俄罗斯语言的本质之中了。 引自 戏剧的危机 回应 2012-06-02 21:07 -
1、戏剧:(1)“间际”氛围;(2)语言媒介:对白“戏剧知识由对人际互动关系的再现构成,它只关心在这个氛围里闪现的东西。”(3)戏剧是一个自身封闭,但是自由的和随时重新规定的辩证事物;(4)戏剧是绝对的;(5)剧作家不在场;(6)观众与戏剧的关系只有完全分离与完全认同;(7)舞台;(8)演员;(9)戏剧是原生的;(10)时间都是当下。一致性。(11)空间一致性;(12)排除偶然性;(13)辩证的渊源:对白是戏剧...
2018-09-22 18:15 1人喜欢
1、戏剧:(1)“间际”氛围;(2)语言媒介:对白“戏剧知识由对人际互动关系的再现构成,它只关心在这个氛围里闪现的东西。”(3)戏剧是一个自身封闭,但是自由的和随时重新规定的辩证事物;(4)戏剧是绝对的;(5)剧作家不在场;(6)观众与戏剧的关系只有完全分离与完全认同;(7)舞台;(8)演员;(9)戏剧是原生的;(10)时间都是当下。一致性。(11)空间一致性;(12)排除偶然性;(13)辩证的渊源:对白是戏剧的载体,戏剧的可能性取决于对白的可能性。
2、戏剧的危机:(1)易卜生:分析技巧是他的构造方式;过去并不是当下的功能,当下却更多的知识唤起过去的起因;内心的真相;长篇小说的素材、叙事性的出发点;主导母题的技巧;市民世界与悲剧性的毁灭之间的距离。(2)契诃夫:人物生活在弃绝的笼罩下,弃绝当下(回忆和乌托邦),弃绝交流(孤独),弃绝在现实中遇到的幸福;《三姊妹》传统情节的残余:对话无分量、起源于主题的对白、从社交谈话不断过渡到孤独的诗歌是契诃夫语言魅力所在。(3)斯特林堡:“自我式戏剧艺术”,《父亲》、《强者》:“场景剧”,自我的统一取代情节的统一,单个的自我与异化——对象化的世界之间的对立(斯后期的两部作品);结构的基础:《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4)梅特林克:早期作品是人处在存在的无力之中,完全听命于某种无法认识的命运,《盲人》《室内》。
3、挽救的尝试:(1)自然主义:从社会下层挑选主人公,“每部真正的戏剧都是它那个时代的镜子”,自然主义语言以叙事性的自我为前提,情节大多属于“社会新闻”类型。(2)谈话剧:挽救对白,谈话剧“佳构剧”,谈话不具有约束力、戏剧的绝对性被破坏,霍夫曼斯塔尔《困难的人》,贝克特《等待戈多》。(3)独幕剧:在戏剧中,悬念的要素,即“先于自身”,植根于人际事件;独幕剧的使命是在人际互动关系之外帮助舞台戏剧获得悬念的要素;独幕剧是关于没有自由的人的剧作;梅特林克“静态剧”《盲人》《室内》;斯特林堡《死神面前》“分析技巧”。(4)狭小性和存在主义:市民悲剧(历史渊源);自然主义的中心范畴是环境,存在主义切断介于幻觉和人之间的支配纽带,将异化极端化,以此寻求返回古典的道路;萨特《苍蝇》《禁闭》。
4、解决的尝试:(1)自我式的戏剧艺术(表现主义)。(2)政治轻歌舞剧(皮斯卡托):《政治戏剧》电影引入舞台演出。(3)叙事剧(布莱希特):自由,角色的陌生化,观众陌生化、科学——教育的样式。(4)蒙太奇(布鲁克纳):《罪犯》。(5)戏剧不可能之戏(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陌生人》《亨利四世》。(6)内心独白(奥尼尔):旁白,《奇妙的插曲》。(7)作为表演组织者的叙事性自我(怀尔德):《我们的小镇》形式大胆、表述朴素,颠倒。(8)时间之戏(怀尔德):《漫长的圣诞夜》。(9)回忆(阿瑟·米勒):《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
回应 2018-09-22 18:15 -
僧哲洛默 (自經喪亂少睡眠,運去時衰在荒村)
-
子夜歌 (烟、火、风、水与黑暗的移涌)
舞台不再意味着世界,而只是摹写世界,随着绝对性的失去,舞台也失去了它的台沿,好像自己给自己打光,现在从观众席用聚光灯来做舞台照明,以此来清晰地表明,这里要给观众展示什么,舞台布景不再装成真实的地点,而是作为叙事剧的独立要素,引用,叙述,准备和回忆,从而达到陌生化。2020-03-29 15:45
-
1、戏剧:(1)“间际”氛围;(2)语言媒介:对白“戏剧知识由对人际互动关系的再现构成,它只关心在这个氛围里闪现的东西。”(3)戏剧是一个自身封闭,但是自由的和随时重新规定的辩证事物;(4)戏剧是绝对的;(5)剧作家不在场;(6)观众与戏剧的关系只有完全分离与完全认同;(7)舞台;(8)演员;(9)戏剧是原生的;(10)时间都是当下。一致性。(11)空间一致性;(12)排除偶然性;(13)辩证的渊源:对白是戏剧...
2018-09-22 18:15 1人喜欢
1、戏剧:(1)“间际”氛围;(2)语言媒介:对白“戏剧知识由对人际互动关系的再现构成,它只关心在这个氛围里闪现的东西。”(3)戏剧是一个自身封闭,但是自由的和随时重新规定的辩证事物;(4)戏剧是绝对的;(5)剧作家不在场;(6)观众与戏剧的关系只有完全分离与完全认同;(7)舞台;(8)演员;(9)戏剧是原生的;(10)时间都是当下。一致性。(11)空间一致性;(12)排除偶然性;(13)辩证的渊源:对白是戏剧的载体,戏剧的可能性取决于对白的可能性。
2、戏剧的危机:(1)易卜生:分析技巧是他的构造方式;过去并不是当下的功能,当下却更多的知识唤起过去的起因;内心的真相;长篇小说的素材、叙事性的出发点;主导母题的技巧;市民世界与悲剧性的毁灭之间的距离。(2)契诃夫:人物生活在弃绝的笼罩下,弃绝当下(回忆和乌托邦),弃绝交流(孤独),弃绝在现实中遇到的幸福;《三姊妹》传统情节的残余:对话无分量、起源于主题的对白、从社交谈话不断过渡到孤独的诗歌是契诃夫语言魅力所在。(3)斯特林堡:“自我式戏剧艺术”,《父亲》、《强者》:“场景剧”,自我的统一取代情节的统一,单个的自我与异化——对象化的世界之间的对立(斯后期的两部作品);结构的基础:《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4)梅特林克:早期作品是人处在存在的无力之中,完全听命于某种无法认识的命运,《盲人》《室内》。
3、挽救的尝试:(1)自然主义:从社会下层挑选主人公,“每部真正的戏剧都是它那个时代的镜子”,自然主义语言以叙事性的自我为前提,情节大多属于“社会新闻”类型。(2)谈话剧:挽救对白,谈话剧“佳构剧”,谈话不具有约束力、戏剧的绝对性被破坏,霍夫曼斯塔尔《困难的人》,贝克特《等待戈多》。(3)独幕剧:在戏剧中,悬念的要素,即“先于自身”,植根于人际事件;独幕剧的使命是在人际互动关系之外帮助舞台戏剧获得悬念的要素;独幕剧是关于没有自由的人的剧作;梅特林克“静态剧”《盲人》《室内》;斯特林堡《死神面前》“分析技巧”。(4)狭小性和存在主义:市民悲剧(历史渊源);自然主义的中心范畴是环境,存在主义切断介于幻觉和人之间的支配纽带,将异化极端化,以此寻求返回古典的道路;萨特《苍蝇》《禁闭》。
4、解决的尝试:(1)自我式的戏剧艺术(表现主义)。(2)政治轻歌舞剧(皮斯卡托):《政治戏剧》电影引入舞台演出。(3)叙事剧(布莱希特):自由,角色的陌生化,观众陌生化、科学——教育的样式。(4)蒙太奇(布鲁克纳):《罪犯》。(5)戏剧不可能之戏(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陌生人》《亨利四世》。(6)内心独白(奥尼尔):旁白,《奇妙的插曲》。(7)作为表演组织者的叙事性自我(怀尔德):《我们的小镇》形式大胆、表述朴素,颠倒。(8)时间之戏(怀尔德):《漫长的圣诞夜》。(9)回忆(阿瑟·米勒):《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
回应 2018-09-22 18:15 -
-
玉丽吐孜老叮当 (Yulduz)
我在斯丛狄这里找到了共鸣,他认为《三姐妹》是契诃夫最完美的戏剧作品。 在契诃夫的剧作中,人物生活在弃绝的笼罩下。他们的标志首先是弃绝当下和弃绝交流。弃绝当下就是生活在回忆和乌托邦之中,弃绝相遇就是孤独。 接下来的这一段谈到俄罗斯人和俄语的一些奇妙之处。 从社交谈话不断地过渡到孤独的诗歌,这正是契诃夫语言的魅力。这一点之所以可能,在于俄罗斯人高度健谈的特点和契诃夫语言的内在诗歌性。孤独在这里并非等同...2012-06-02 21:07 1人喜欢
我在斯丛狄这里找到了共鸣,他认为《三姐妹》是契诃夫最完美的戏剧作品。
在契诃夫的剧作中,人物生活在弃绝的笼罩下。他们的标志首先是弃绝当下和弃绝交流。弃绝当下就是生活在回忆和乌托邦之中,弃绝相遇就是孤独。 引自 戏剧的危机 接下来的这一段谈到俄罗斯人和俄语的一些奇妙之处。
从社交谈话不断地过渡到孤独的诗歌,这正是契诃夫语言的魅力。这一点之所以可能,在于俄罗斯人高度健谈的特点和契诃夫语言的内在诗歌性。孤独在这里并非等同于僵化。西方人或许只有在醉态中才能感受到他人的孤独,才能将个体的孤独容纳到形成中的集体孤独之中,而这种可能性似乎已包含在俄罗斯人和俄罗斯语言的本质之中了。 引自 戏剧的危机 回应 2012-06-02 21:07 -
僧哲洛默 (自經喪亂少睡眠,運去時衰在荒村)
-
子夜歌 (烟、火、风、水与黑暗的移涌)
舞台不再意味着世界,而只是摹写世界,随着绝对性的失去,舞台也失去了它的台沿,好像自己给自己打光,现在从观众席用聚光灯来做舞台照明,以此来清晰地表明,这里要给观众展示什么,舞台布景不再装成真实的地点,而是作为叙事剧的独立要素,引用,叙述,准备和回忆,从而达到陌生化。2020-03-29 15:45
-
-
1、戏剧:(1)“间际”氛围;(2)语言媒介:对白“戏剧知识由对人际互动关系的再现构成,它只关心在这个氛围里闪现的东西。”(3)戏剧是一个自身封闭,但是自由的和随时重新规定的辩证事物;(4)戏剧是绝对的;(5)剧作家不在场;(6)观众与戏剧的关系只有完全分离与完全认同;(7)舞台;(8)演员;(9)戏剧是原生的;(10)时间都是当下。一致性。(11)空间一致性;(12)排除偶然性;(13)辩证的渊源:对白是戏剧...
2018-09-22 18:15 1人喜欢
1、戏剧:(1)“间际”氛围;(2)语言媒介:对白“戏剧知识由对人际互动关系的再现构成,它只关心在这个氛围里闪现的东西。”(3)戏剧是一个自身封闭,但是自由的和随时重新规定的辩证事物;(4)戏剧是绝对的;(5)剧作家不在场;(6)观众与戏剧的关系只有完全分离与完全认同;(7)舞台;(8)演员;(9)戏剧是原生的;(10)时间都是当下。一致性。(11)空间一致性;(12)排除偶然性;(13)辩证的渊源:对白是戏剧的载体,戏剧的可能性取决于对白的可能性。
2、戏剧的危机:(1)易卜生:分析技巧是他的构造方式;过去并不是当下的功能,当下却更多的知识唤起过去的起因;内心的真相;长篇小说的素材、叙事性的出发点;主导母题的技巧;市民世界与悲剧性的毁灭之间的距离。(2)契诃夫:人物生活在弃绝的笼罩下,弃绝当下(回忆和乌托邦),弃绝交流(孤独),弃绝在现实中遇到的幸福;《三姊妹》传统情节的残余:对话无分量、起源于主题的对白、从社交谈话不断过渡到孤独的诗歌是契诃夫语言魅力所在。(3)斯特林堡:“自我式戏剧艺术”,《父亲》、《强者》:“场景剧”,自我的统一取代情节的统一,单个的自我与异化——对象化的世界之间的对立(斯后期的两部作品);结构的基础:《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4)梅特林克:早期作品是人处在存在的无力之中,完全听命于某种无法认识的命运,《盲人》《室内》。
3、挽救的尝试:(1)自然主义:从社会下层挑选主人公,“每部真正的戏剧都是它那个时代的镜子”,自然主义语言以叙事性的自我为前提,情节大多属于“社会新闻”类型。(2)谈话剧:挽救对白,谈话剧“佳构剧”,谈话不具有约束力、戏剧的绝对性被破坏,霍夫曼斯塔尔《困难的人》,贝克特《等待戈多》。(3)独幕剧:在戏剧中,悬念的要素,即“先于自身”,植根于人际事件;独幕剧的使命是在人际互动关系之外帮助舞台戏剧获得悬念的要素;独幕剧是关于没有自由的人的剧作;梅特林克“静态剧”《盲人》《室内》;斯特林堡《死神面前》“分析技巧”。(4)狭小性和存在主义:市民悲剧(历史渊源);自然主义的中心范畴是环境,存在主义切断介于幻觉和人之间的支配纽带,将异化极端化,以此寻求返回古典的道路;萨特《苍蝇》《禁闭》。
4、解决的尝试:(1)自我式的戏剧艺术(表现主义)。(2)政治轻歌舞剧(皮斯卡托):《政治戏剧》电影引入舞台演出。(3)叙事剧(布莱希特):自由,角色的陌生化,观众陌生化、科学——教育的样式。(4)蒙太奇(布鲁克纳):《罪犯》。(5)戏剧不可能之戏(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陌生人》《亨利四世》。(6)内心独白(奥尼尔):旁白,《奇妙的插曲》。(7)作为表演组织者的叙事性自我(怀尔德):《我们的小镇》形式大胆、表述朴素,颠倒。(8)时间之戏(怀尔德):《漫长的圣诞夜》。(9)回忆(阿瑟·米勒):《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
回应 2018-09-22 18:15
0 有用 Rainy 2012-07-18
读着读着就不懂了
1 有用 静止 2015-10-18
通俗易懂,我这个理论盲都看下去了。推荐给大家。
2 有用 僧哲洛默 2015-10-25
許多劇作都還沒讀,因而多注意其中戲劇本身的要素及其功能,但也在刷新自己對戲劇陳舊的理解,得重讀才行。
8 有用 肉美 2012-10-25
像在读一本用黑话写成的书。而且翻译的好差啊,校对也差。燥!!!!
1 有用 爱上特蕾西 2014-06-10
由主题性的主客体分离导致现代戏剧内容与形式的危机,从叙事性主体的引入,内容开始积淀新的形式,再到叙事性主体的消失,切入视角让人耳目一新,某种程度上让人联想到贡布里希的艺术史呢~~论述逻辑也十分清晰,即使非戏剧专业也能一目了然,很棒的书!!希望可以打十星,哈哈~~
0 有用 天大的淇淇柠檬 2021-02-16
「把戲劇還給文學」,這一句定論,就註定不值得被評分了。
0 有用 whereismymind 2021-02-06
凌晨4点48分精神____ 以及本书平均阅读速度创历史新低
0 有用 己注销 2021-01-24
戏剧的产生不是归功于耸立于作品之中的叙事性自我,而是通过人际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在不断的建立和重新摧毁中得到扬弃。这个扬弃的过程在对白中得到语言的表达。 易卜生:分析剧;讲述时间并不是为了事件本身。重要的是在这些事件“背后”和“之间”是什么:动机和时间。 契科夫:弃绝当下与交流;从社交谈话不断地过渡到孤独的诗歌。 斯特林堡:主观戏剧;自然主义;场景剧(发展小说)。 梅特林克:静态剧;象征主义;宿命... 戏剧的产生不是归功于耸立于作品之中的叙事性自我,而是通过人际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在不断的建立和重新摧毁中得到扬弃。这个扬弃的过程在对白中得到语言的表达。 易卜生:分析剧;讲述时间并不是为了事件本身。重要的是在这些事件“背后”和“之间”是什么:动机和时间。 契科夫:弃绝当下与交流;从社交谈话不断地过渡到孤独的诗歌。 斯特林堡:主观戏剧;自然主义;场景剧(发展小说)。 梅特林克:静态剧;象征主义;宿命论。 豪普特曼:社会剧;叙事性自我。 自然主义语言以叙事性的自我为前提,自然主义戏剧的情节大多属于“社会新闻”的类型。 表现主义 蒙太奇是叙事的批量产品。 与主题性的东西不同,所有形式性的东西都包含着一种可能性,在未来成为一种传统。 (展开)
0 有用 崔智皓本崔 2021-01-09
大三读的,很好的一本小册子,有些条目有启示意义,但也有地方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
0 有用 戈多(别等了) 2021-01-07
怪不得尼采说他和海涅文笔最好,被赞为简洁精炼的理论书也能这么晦涩,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