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海德堡
音乐会
吕贝克
波罗的海和特拉沃明德
木偶博物馆
柏林的空宅
年轻人
巴伐利亚
斯特拉伦的日记
鲜花和墓地
月亮,月亮
中国餐馆
旅德散记
旅德的故事的创作者
· · · · · ·
-
王安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安忆,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亲移居上海,文革期间赴安徽插队,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1998年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荣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2011年获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
丛书信息
· · · · · ·
八月丛书(共17册),
这套丛书还有
《米》《命若琴弦》《神示的诗篇》《命若琴弦》《绝望中诞生》
等
。
旅德的故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流年:人间何处不伤神
谁言带醉逛他乡 红尘往事皆可忘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谁書锦城歌吹海 无尽思量自难忘 谁恨游园長旧梦 当时只道是寻常 -- by 在一本嘀咕DE的書里想念魔都的 包子 《旅德故事》零零落落看完,意犹未尽,记点随笔给自己。 1 “德国有许多家庭旅馆。我起初并不习...
(展开)

写的新颖,看的出彩!
拜读《旅德故事》,实属幸运,因为它是出自我所极为欣赏的女作家王安忆。借着介绍本书及其作者的契机,先谈谈我对于中国女作家群的一些拙见。近代文学史上,有三位我极为偏爱的女作家:张爱玲、萧红、丁玲,她们分别自我、他我和无我三种截然不同的写作境界。王安忆和张爱玲都...
(展开)

日记不真诚为什么还要写
很抱歉在了解王安忆的作品之前先了解了她的为人,而读书时仿佛钝斧子削木头一样巨大的枯燥感让我对她其它作品兴趣也不可避免降低。我又有什么资格评价?她是被写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作家,在上课时听到过讲述因而抱有太高的期待,但也许散文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书中的文章是80年...
(展开)

王安忆:所有的在这之前或在这之后的故事,都是从海德堡开始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王安忆于1988年到1992年三次旅居德国的游记散文集。全书一共17篇文章,从德国北部的历史名城吕贝克一路向南,经过汉堡、波恩、柏林穿越黑森林,到达慕尼黑。作者以小说家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写人、写物、写己。表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的思考与认... (展开)
一个人走入异国他乡是怎样感觉?跟随王安忆的文字感受异域氛围吧
当一位中国人走出国门,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度,开始一个人旅游的时候,她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 对于我们这些无法走出国门的人来说,看着这些的故事,随着这些故事漫步在异国他乡,也能让我们感同身受,也可以体会着异域风情,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能够被记录...
(展开)

旅德游记:文学在远方漫游,灵魂在德国叩响
提起王安忆,她应该是当代文学的冲锋者,八十年代的知青文学、寻根小说系列都有涉猎,成就非凡。而长篇小说《长恨歌》开头六十页对上海巷弄的描写,如一只白鸽在微光中展翅飞过晦暗的阴影与喧闹的人群,穿过影影绰绰的弄堂,浪漫与华丽,黑暗与凄凉,明亮轻快与晦暗滞重共存,...
(展开)

王安忆80年代的德国游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王安忆的这本《旅德故事》中的旅行发生在1987年及1988年,那时候柏林墙还没有倒塌,那时候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显然大不如今。本书不像其他旅行类书籍那样有精美的配图,也并没有关于名胜古迹的介绍,所书写的大多数王安忆的个人感悟。 王安忆的旅德经历似乎是狼狈的,在中国代... (展开)
【豆瓣鉴书团】德国的诗意
王安忆的这本游记散文《旅德故事》讲述了她在四十年前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重版后的此书古色古香,手感质感极棒,纸质也很精良,看着铅字读着故事,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来到了那个充满惊喜的德国。王安忆老师的小说倒是读了不少,这次读她的散文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
> 更多书评 3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文汇出版社 (2022)8.3分 10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旅德的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与拉玛有约 2010-09-15 12:03:17
这本书在王安忆的文风转变过程中意义重大,本身也好读好看,特此推荐
0 有用 intermezzi 2006-08-26 09:42:06
初读王安忆并惊艳。载于二十年前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