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早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在经济、社会地位和道德等方面的衰落和瓦解,深刻地揭示了德国市民社会灭亡的必然趋势。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描写手法深微细致、丰富多姿,好像现实生活复现在我们眼前,却又比现实生活来得集中、来得完美。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托马斯·曼, 二十世纪德国文坛最为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吕贝克名门望族之家。1901年,以长篇小说处女作《布登勃洛克一家》而声名煊赫,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1924年,以另一部长篇小说《魔山》闻名世界。还著有《浮士德博士》《绿蒂在魏玛》《托尼奥•克勒格尔》《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等作品。
1929年,由于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主要是由于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什么时候恨过生活,这个纯洁、冷酷、无情的生活?这真是愚蠢、误会!我只恨过我自己,因为我经不住生活的考验。可是我爱你们...我爱你们所有这些人,你们这些幸福的人,不久我就不再为狭窄的禁锢与你们隔绝开了;不久我内心喜爱你们的东西,我对你们的爱情,就将自由了,就会到你们那里,到你们身上...到你们一切人身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4页 -
唉,人之为人,他的一切所有和所能,无一不是贫乏 、灰色、缺乏、无聊的;但是人所不能,是的,他所不能有,不能为的,也正是他怀着贪恋的慕盼注视着的,这种慕盼因为害怕变作仇恨,所以变成了愛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5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掠夺者 8.8
-
- 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 8.7
-
- 马克·吐温十九卷集 9.1
-
- 驳圣伯夫 9.1
-
- 唐璜:拜伦传 8.3
-
- 克鲁采奏鸣曲 8.7
-
- 荒凉山庄(上下) 8.9
-
- 特罗洛普中短篇小说精选 7.0
-
- 哥萨克 8.5
-
- 喧哗与骚动 9.1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7 条 )




布登勃洛克一家:精神越发达,生存能力越低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年仅二十多岁就完成的的长篇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1929年瑞典文学院宣布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特别强调了是由于《布登勃洛克一家》这本书。尽管这个描写家族史的小说已经非常成熟,但它并不算曼创作的顶峰,就连作者本人也对颁奖词不以... (展开)

【转】黄燎宇:《布登勃洛克一家》——市民阶级的心灵史
原文摘自:《思想者的语言》,黄燎宇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论述:第一,为什么说市民概念是妨碍外国读者进入托马斯·曼艺术世界的一道概念屏障;第二,《布登勃洛克一家》如何反映托马斯·曼的市民阶级意识;第三,如果说《布登勃...
(展开)
> 更多书评 6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8 )
-
译林出版社 (2013)8.8分 1524人读过
-
Vintage Books (1994)9.3分 1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9)8.6分 641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1978)8.5分 14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所有时代最佳百部文学书籍名单 (RMR)
- 德语文学重要作品 (冷猫)
- 我的书目-文学部分(译著) (忆未名)
- 好作家都是冷血动物 (sghdteiwuvncm)
- 托马斯·曼 (cheesefl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欷 2011-01-04 17:32:11
细腻到接近繁琐
0 有用 VIDEO ET TACEO 2014-03-22 21:37:30
转眼已六年。
0 有用 Merci 2010-12-13 10:28:19
从没试过能在一本书上看到自己的全部致命的不足,看到对自己的不好,反而轻松了,人如果为自己找太多借口,的确会迷失自己的,如果只是沉迷于过去的辉煌是一个笑话
0 有用 拾珠象罔 2023-08-11 11:38:37 江苏
事无巨细,感觉可以一直写下去,人物的死亡蛮不讲理画下了句号,不然我也可以一直读下去
0 有用 耳火星河 2021-06-30 21:57:38
艺术气质与内在情感的发展伴随着现世进取之心的衰退,这也成了贯穿托马斯·曼多数创作的主题。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第三代三个孩子,已经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人格缺陷,他们同时丧失了祖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宗教的虔诚,这种偏离在下一代发展成了彻底的逃避——对艺术的沉湎,富有音乐天赋的小汉诺的死,既象征着社会环境对个人天性的抑制,也宣告了一个古老商人家族的倾颓。 结尾汉诺和凯伊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超越友情的苗头,让人很... 艺术气质与内在情感的发展伴随着现世进取之心的衰退,这也成了贯穿托马斯·曼多数创作的主题。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第三代三个孩子,已经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人格缺陷,他们同时丧失了祖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宗教的虔诚,这种偏离在下一代发展成了彻底的逃避——对艺术的沉湎,富有音乐天赋的小汉诺的死,既象征着社会环境对个人天性的抑制,也宣告了一个古老商人家族的倾颓。 结尾汉诺和凯伊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超越友情的苗头,让人很难不想到《魂断威尼斯》……看了前言发现这是作者26岁的作品,我辈凡人望洋兴叹罢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