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世界 短评

热门 最新
  • 87 胡桑 2011-11-07 20:05:59

    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傅山

  • 27 熊阿姨 2012-07-31 22:47:49

    是断代史的独特切片,是理解书法的进阶书,也是艺术史研究高度的标杆。

  • 22 安提戈涅 2016-11-27 11:09:47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里很多概念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深化的、学理性的阐释。对于“奇”、“狂”、“拙”、“丑”、“旧”的推崇也进一步从对审美品格的要求进入了对意识形态观念的考察。白谦慎对于文化外围的考察极富启发,很明显也是西方的研究路子,能够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进入一种更具世界性与整体性的格局中审视问题,自然也使我进一步思考传统文学研究的缺憾所在。对碑的部分讨论继承了巫鸿“纪念碑性”的概念。此书读了一月有余,不易。

  • 9 阅微草堂 2012-04-07 22:41:40

    我们知道的历史都是一些片段式的,没有给以真正的解答; 明朝和清朝的断代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一个非常的时间,我们如何真正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就是非常的判断

  • 9 艾弗砷 2015-10-19 16:37:21

    中规中矩。没啥惊喜。

  • 3 Adiósardour 2014-12-10 06:05:59

    对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探讨,涵盖了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明清鼎革后,明遗民的艺术是如何回应了当时的政治情势。政治环境和艺术品味之间有著何种关系。学术风气的改变又是怎样地影响了清初美学观念的形成。除了采用艺术史研究最常用的风格分析外,还借鉴了物质文化、印刷文化、学术思想史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明清之际的文化现象、社会风俗、政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都作了较为详尽的历史考察,其主要发明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晚明尚“奇”的文化现象和明末清初书法中的异体字问题及“臆造性”临摹问题。二、傅山和仕清汉官的关系问题。三、1660至1670年山西学术圈与学术风气的问题。

  • 3 兜里兜80 2009-09-12 23:29:24

    这是一本写地相当无聊地书,作者毫无美感.

  • 3 阿礅 2013-02-01 23:23:31

    一部好的人物研究,不只是要八到没有隐私。这本书不仅把傅山研究的透彻,对碑学产生、明清之交文人状态、帖学沉沦都有很好的分析。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他揭示了碑学在取得绝对优势后快速疲软的原因。别看评论,基本都很差。

  • 2 Daisy Li 2013-06-20 10:46:24

    用的是藝術史研究中常用的情景分析法。作者是政治學出身,故花費大量篇幅講明末清初政治和社會變局對於傅山等明遺老們藝術理念的影響。受教了。何年何月我也能寫出這樣條例清晰引證博雅的文章?

  • 1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5-08-11 23:57:53

    #1607.8.11-2015.8.11 纪念傅青主诞辰408周年# 评分如此之高,盖因写得生动有趣,又能从书法史(艺术史)的角度切入时人的心灵世界,其论颇见新意。不过感觉论述还是不够紧凑,书法写着写着就跑偏到纯粹的历史叙述了,感觉主流的史学判断的阴魂不散制约了这本书的进一步出彩。

  • 2 . 2016-10-25 16:50:51

    说来这种书读起来有点儿「隔」。某些文化典故和现象,例如拒仕遗民与降清汉臣之间的互动,在我看来非常容易理解,被作者提出来一讲只觉得啰嗦,后来一想,却又觉得有点儿微妙。

  • 2 神威 2013-09-11 15:01:12

    修行106th,傅山的世界是指傅山所生活的整个时代,全书写了晚明清初的文人与书画的倾向与特点,文人尤其是后期遗民群体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态,就傅山对赵孟頫与颜真卿书法之选择与其著名的四宁四勿理论做了极好的解释,这本书太好了,明末清初的求奇思想一是因为王氏心学引起的对个性的高度尊崇,二是因为市场与文人画结合所造就的偏标新立异造特色,三是因为对经典对权威的尊崇遵循之心大大减弱,这是时代特点,产物就是王铎傅山倪元璐乃至后期金农等人的书法。坦言之,傅山的支离老残美我欣赏不来,那时代我最喜欢的还是前期的董其昌,后期的倪元璐,不过傅山还是让我深深尊敬的,为学识,也为气节,更为他的赠陈谧草书册页一幅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草书的魅力,如是

  • 1 风挑一点灯 2014-07-01 12:44:59

    大概国外学院方式写中国艺术的读起来都不习惯,不过研究这个应该很陶冶心境。。

  • 0 懒人老猫 2007-10-10 11:23:10

    从书法史看社会变迁,从社会变迁看书法变迁.很好的书.白先生人也很谦和风趣.

  • 0 草虫 2010-08-02 15:17:51

    一本用英语写的艺术史。不知不觉中觉得,在夏天里疲惫的时候,读英语翻译过来的文字,还比较轻松。

  • 0 小野山 2020-08-31 15:06:19

    是写得还行 但确实忽略了精篆刻这个环节 也确实没看锄月庐主人的私人收藏。

  • 1 韧勉 2015-12-11 18:00:18

    傅山的世界重在世界,重在文化,傅山仅重在穿针引线。修電腦第四本

  • 3 一灯续日月 2015-07-14 02:38:10

    太棒了!想把白先生的书都读一遍!

  • 0 2014-03-21 23:24:21

    : J292.112.6/2039

  • 0 纪恩同学 2010-06-22 17:20:04

    尚奇一段有意思。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