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之光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学院对他的评价是:“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的生活此刻恍若一条走廊,笔直而又简明,他就坐在这条走廊的另一端。她立即朝他走去,还没意识到开步已经踏上那条污黑的小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八月之光 -
他认为他竭力逃避的是孤独而不是自我。然而这条街直往前延伸,无声无息地伸去,在他眼里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一模一样,没有一处能够使他得到安宁。而且他在这条街上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所处的种种心境总是一片空虚:他也许看见了自己充当过的无数角色,孤苦伶仃的处境,命中注定的走南闯北,在屡遭失败的绝望中鼓起勇气,在勇气一再受到挫折后重又陷入绝望。就这样,他走过了三十三年的人生旅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八月之光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八月之光"的人也喜欢 · · · · · ·
八月之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1 条 )



宗教与种族歧视的牺牲品——评《八月之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威廉·福克纳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与海明威相比,他的意识流作品相当晦涩难懂,比如《喧哗与骚动》。相比之下,海明威的意识流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则干脆利落得多。福克纳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描述他想象中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美国南部的一个县。《八月之光》... (展开)

一种古老的透明光泽,他称它为“八月之光”
第二遍,看明白了福克纳笔下的一些互文,对照,反衬什么的……真的是很好的一本书,可以一遍又一遍重读的书。克里斯莫斯是南方种族歧视下产生的悲剧,他长得比白人还白,却被白人歧视;跟黑人生活在一起却发现黑人丝毫没有要接纳他的意思。夹在黑白之间的他仿佛是被上帝和撒旦...
(展开)
> 更多书评 81篇
论坛 · · · · · ·
这是一个能让人安静的人 | 来自腰腰 | 1 回应 | 2010-08-11 14:32:3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译林出版社 (2015)8.9分 3521人读过
-
Vintage/Ebury (a Division of Random (2000)8.9分 10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8.5分 1006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8.9分 61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时代》周刊评选1923年来百佳英语长篇小说 (RMR)
- 到黑夜理书没办法(我囤的美国文学译本) (章乐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威廉·福克纳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外国文学书单下【完】 (Merid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八月之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好奇喵那粒沙 2012-10-25 18:28:53
读了很久的一本书。
0 有用 旻霞 2012-01-28 19:48:18
传说中的艰涩难懂。
0 有用 小飞机 2021-09-26 15:13:33
意识流吗?我不觉得,反倒觉得像电影,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地转换镜头。福克纳太厉害了,在一个故事里面塑造了这么多人物,每个人又那么饱满又真实,人种主义现在都还在残害人类,看来,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也不过走了小小的几步而已。还有,封面设计太诡异了,以至于我在地铁上小心翼翼保护封面,以免吓到对面坐着的小朋友。
0 有用 林兴兴 2022-05-12 14:51:16
ahhh 4’5’’
0 有用 藻。 2013-03-31 18:34:28
这个翻译有好几次让我想摔书走人了,太奇怪了,前后都不连贯,翻译腔太重了。就算这个版本我不喜欢,但是不得不承认福克纳的文章写得太美了。有种在看意识流电影的感觉,另一方面,这种不断穿插倒回的手法很新鲜也很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