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眼淚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予渊 2014-04-01 23:17:48

    “人与人之间恰当的称呼不是某某先生,而是同我一起受苦的人。”我没能做到菲利普最后做到了的事情。但我很感激亚隆,他的故事能让人至少一瞥冰冷心防被击破后的彻悟与温暖。

  • 1 滚滚 2014-05-21 13:10:55

    叔本华传记与团体治疗

  • 1 風姬易溯 2015-11-14 12:43:23

    帮朋友代购的,信义诚品。拿去给她的路上,坐在地铁车厢里读了一部分,觉得不是很吸引。

  • 1 qiuqiu 2012-09-18 09:05:38

    书中好多智言慧语,甚至都想让人记住!作者也借男主角朱利斯之口,不动声色地传授了很多团体咨询的技巧。

  • 1 李大皮 2013-03-27 15:15:39

    ①曾经的朱就是现在的菲,未来的菲就是现在的朱;②在电影里面看到过团体治疗,纸牌屋里面的戒酒会就是其中之一,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种关系让我非常渴望;③菲用理性将自己保护,朱的帮助让人非常感动;④叔本华真的是一个非常炫酷的人,高贵冷艳,菲是叔本华的佛教版本,在人生的早期做旁观者,了悟之后积极入世转念慈悲,布施恩惠。

  • 1 摸鱼少女阿白🍀 2013-06-11 09:07:06

    噗,好高的评分,很不幸,对我来说它作为小说的魅力实在是很鸡肋。

  • 0 千诺 2012-05-25 10:29:35

    有意思的寫法,但叔本華的確讓人難以喜歡啊,擁有太獨特並且閃光的思想,卻無法帶來人格魅力。

  • 0 Shiva Shambo 2013-07-28 16:36:22

    20130728 五星赞 台版翻译的书名就剧透了结局 但却更直指人心 看的时候脑海里一直在模拟小组里的情景 好像自己就是个观察生 体会他们的冲突和关系「咦晚上去芽庄的车上写篇手记好了

  • 1 不勒个二 2018-03-03 14:15:57

    读了三分之二,不想读了。我为什么不直接读叔本华???

  • 1 littlelittlemo 2020-11-15 19:55:07

    对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有所指引,努力认识自己,努力沟通,多看名著,与智者对话,就会减少与世俗规则纠缠的时间。

  • 2 ~黄瓜花~ 2018-02-06 00:48:35

    思考多了,人们都会渐渐明白:哲学与心理学是思想的一体两面——哲学是对世界与人类的宏观解读,而心理学则是微观探究个体以及关系的学科。那么,为什么心理上的障碍不可以使用哲学理论去解决呢?本书的作者欧文·亚隆是“心理学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他本人也是一个心理治疗师(确切地说他使用的手法正是存在主义治疗)。因此他写出了许多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推理小说。本书中,主人公对异性无法节制的渴望正是通过阅读叔本华得到成功克制。 然而,哲学观点虽然可以成为解读,却无法指导自身的行动。多数心理学学派讲究“和解”,这是大部分哲学观点都无法成功解读的。因此主人公仍然还是通过团体治疗敞开心扉。 不过我感兴趣的还是叔本华虽然是悲观主义哲学家,却硬挺地活到老,最终也和世界和解,文风变得平和,最终竟然改变了他寂寂无闻的一生…

  • 0 ace 2014-10-12 20:37:43

    开始读没感到什么特别,越往后看越被吸引,最后都舍不得故事的结束。值得重读的好书。

  • 0 ll 2014-05-25 20:47:49

    这个翻译真是太糟糕了

  • 0 -托xxx- 2014-01-11 15:22:54

    读到后面反而比较读不下去。对叔本华的生平、思想和团体治疗都有很好的介绍。

  • 0 洪满 2015-05-29 00:02:58

    关于孤独与悲观哲学的心理治疗对话,动人。作者兼心理咨询师欧文·亚隆也是小说《尼采的哭泣》的作者,在其中我读到了非常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生命—两个虚空之间的一个火花。一个优美的意念,约瑟夫,而且不是很奇怪吗?我们是如何被第二个虚空所迷住,从未想过那第一个?”

  • 0 路伽维加 2016-04-17 20:51:48

    本以为能知道到一个对世界极度悲观的人要怎么平衡自己的内心生活下去,结果喝到了一大口鸡汤,顺便被科普了下团体咨询是怎么回事。

  • 0 Miriam高 2017-10-03 06:08:49

    这本书每一个有关叔本华的章节,好像都是为我而写的。

  • 0 桐岛伸弥 2013-09-20 10:50:05

    还是当尼采哭泣好看一点儿~重点是这个翻译怎么来的,明显应该是叔本华的治疗才对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