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离别的等待中追忆,为等待中的离别倾诉,横亘在生死之间的,是一段浓浓的父女深情……
对世界而言,他是威严的总统;对我来说,他永远是慈祥的父亲……
美国前总统里根女儿的倾情回忆,披露里根跌宕起伏的家庭生活。
她曾年少轻狂,与父亲近乎决裂;多年之后,她终于回到父亲的病床前,开始漫长的告别旅程……
美国前总统里根女儿的倾情回忆
——漫长的告别
本书作者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述了她的父亲——美国前总统里根从患早性痴呆症起直至去世的经过。她的笔锋简洁流畅、坦城感人,向我们展现出激荡涌动的炽热情感,以及她那错综复杂的百味人生和夹杂着震惊、无助的心绪。
作者在书中回忆了她与父亲从前的美好时光,搜索自己所有对父亲的记忆来又一次触摸他,聆听他的声音,栩栩如生地重现了里根作为一名父亲的可亲可敬,字里行间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最真挚的爱与怀念。此外,作者通过...
在离别的等待中追忆,为等待中的离别倾诉,横亘在生死之间的,是一段浓浓的父女深情……
对世界而言,他是威严的总统;对我来说,他永远是慈祥的父亲……
美国前总统里根女儿的倾情回忆,披露里根跌宕起伏的家庭生活。
她曾年少轻狂,与父亲近乎决裂;多年之后,她终于回到父亲的病床前,开始漫长的告别旅程……
美国前总统里根女儿的倾情回忆
——漫长的告别
本书作者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述了她的父亲——美国前总统里根从患早性痴呆症起直至去世的经过。她的笔锋简洁流畅、坦城感人,向我们展现出激荡涌动的炽热情感,以及她那错综复杂的百味人生和夹杂着震惊、无助的心绪。
作者在书中回忆了她与父亲从前的美好时光,搜索自己所有对父亲的记忆来又一次触摸他,聆听他的声音,栩栩如生地重现了里根作为一名父亲的可亲可敬,字里行间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最真挚的爱与怀念。此外,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披露了美国高层政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
彻骨的悲恸、可怕的疾病、慈祥的父亲,悔悟的女儿,这一切都凝结在漫长的告别之中,让读者与作者共同经历了一段震人心魄又感人至深的心路历程。
漫长的告别的创作者
· · · · · ·
-
戴维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帕蒂·戴维斯(Patti Davis),原名帕特里夏·安·戴维斯·里根,美国前总统里根最小的女儿,里根与南希·里根唯一的女儿,演员,作家,模特。著有《我的视角》《天使不死》。她的许多文章被刊登在《时代》《新闻周刊》《时尚芭莎》《名利场》《城乡之间》《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上。
帕蒂·戴维斯曾经以叛逆著称,以各种出格的行为与父母对抗,就连帕蒂·戴维斯这个名字也是她为了抹去父亲和家族的烙印而取的艺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动笔,是为了缓解那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悲痛——六个月前,父亲向全世界宣布,他被确诊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我不知道,为何过了这么多个月,我才在谁也无法掌控的命运下崩溃。悲痛拥有自己的时间表。它说不定也有仁慈的一面——先是震惊,然后是麻木。我们随波逐流,心知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却还是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意味。 (查看原文) -
1.当我走进父母家时,父亲和我打了声招呼,仿佛几天前才刚刚见过我似的。时间会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奇怪的影响,推动某些事情的发展,使其加速超过其他事情。偶尔还会有大段的时间凭空消失。待在父亲身旁时,我会越来越努力地忘掉自己对于时间的概念,转而去关注他的时间。 2.一条流经他家乡的河流。我心想,所有的象征和比喻都与那条河流有关。回到那里能令他感到满足。在某种意义上, 他从未离开过那里。河流是永恒不变的。它怀揣着秘密,激荡起波澜;它可以随着季节变换,用最诗意的方式,用色彩、质地与情绪来标记时间—在暴风雨怒不可遏的灰暗中咆哮,在漫漫夏日的湛蓝中平静流淌,到了冬天则会变成冰雪的游乐场。河流就是我的父亲对人生的领悟。到了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它也会出现,将他带走。 3.家人本来就是一群难以管理的“乌合之众”,却要受制于连他们自己都无法彻底理解的联系。总有人会掉链子,把整件事情搞砸。虽然分居各地、各有各的要处理的事情,但那种联系一直都在,将我们彼此相连。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995 年圣诞假期,洛杉矶 / 河流与牧场
> 全部原文摘录
漫长的告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叛逆的女儿与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一起走过的十年

《漫长的告别》:用笔、用情、用心和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告别

《漫长的告别》:里根总统最后的日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次拿到这本书肉粉色的封面,一看就知道作者是女性,充满了温柔感,副标题:曾今叛逆的女儿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最后十年,再看腰封,“从混乱到坚守,从逃避到接受,从悲伤到平和生的另一面不是死亡而是遗忘”得到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作者是里根的女儿、里根得了阿尔... (展开)
阿尔茨海默症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如何度过拥有彼此的每一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历经三十几年的精彩人生后,65岁的她回到屏东乡下,每天陪着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高龄母亲看日出日落。 在龙应台的《天长地久》中,龙应台这样描述陪伴母亲美君的时光: 不再是匆匆来,匆匆一瞥,匆匆走;不再是虚晃一招的“妈你好吗”然后就坐到一旁低头看手机;... (展开)
《漫长的告别》:阿尔茨海默症

当记忆一点一点清空,面对我们的只剩告别

《漫长的告别》:父亲的世界正在逐渐缩小,可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94年11月5日,第40任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向公众宣布,他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 此后的十年时间里,里根总统饱受病痛折磨,他开始变得寡言少语,越来越沉默;他的身体日渐消瘦,越来越虚弱;他渐渐无法认出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家人…… 里根总... (展开)
与家庭和解,做更好的自己——记录叛逆女儿十年与患病父亲的和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53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1943,大约需要2-5分钟时间阅读 《世界阿尔兹海默病2018年报告》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以每年的9月作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并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中显示: l 全球每3...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天地出版社 (2021)7.4分 13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当你老了…… (暖木)
- ❷·❻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8.9≥豆评≥8.0)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漫长的告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慕锦歌 2020-12-20 09:27:58
逝去的亲人,其实每时每刻,从来没有离开过。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等待死亡。
0 有用 南海姑娘 2011-07-26 10:37:01
真挚的情感 痛苦的告别 坚强面对
0 有用 哎嘘世界 2015-10-18 02:15:37
这本书读的太早
0 有用 漫长的告别 2020-06-24 10:03:26
这本书重启了我的人生,因为它在我苦苦寻求答案的路上告诉了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答案,那一刻的感动永远铭记在心,多年过去,依然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刻。 人生啊,大概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我们永远在慢慢的告别身边的一切,最终告别这个世界。
0 有用 弗里德里希大王 2019-10-31 13:56:38
摆脱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走过痛苦,没有其他的捷径,没有可能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