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毕业于著名大学中文系,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时刻感到饥饿,研究生毕业了看上去还是一个小女孩。经过一番与男人有关的折腾,“我”和一个饱受挫折看上去很老的男人一起来到上海.住在一个地洞里。“我”先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每次都干不长。最后“我”放弃一切幻想,等待下一次失业。
本书是一个1970年代后期生人的作者的肉体史和心灵史,她想说——爱情和性是血腥的;背叛是人的本性之一;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消失;贫穷伤害着我们,哪怕贫穷消失之后。
我喜欢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嘶叫声,那声音让我相信她的痛苦和力量。
这是一部狂野的倾诉式小说,倾诉的核心是一个灼热的、焦虑不安的身体,是一颗向往自由的叛逆心灵。作品洋溢着既自恋又自残的情绪。对身体感官性爱的描写热情、放纵,甚或有点神经质。但与人物异常匹配,可谓是天衣无缝。
如果说盯着自己的影子打转儿不...
(展开全部)
如果说盯着自己的影子打转儿不会是好的作品,那么本书却是个例外。由于作者超常的敏感,其文字的质地非常绚丽,也非常独特,那围着自己徘徊的影子便也惹人怜爱起来,因此纯属个人的身体史、心灵史就具有了感染他人的力量。
——苏童
这是一部聪明的小说。作者用一种恶狠狠的情商、凶巴巴的智商展示了其阅人阅世的聪明,其中展示校园生活的部分,以RAP式的“饶舌风格”,杂揉了愤怒与反讽刺、伤神与无奈、暴戾与温柔等繁多当代青年斑驳浑浊的情感范畴。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情节忽然回归单一,用小说里的话说,作品后三分之一其实无妨将“叙事之闸、回忆之闸统统拉掉“,只向读者展示那最为重要的、精彩纷呈的“十五分钟”,不多不少,“就十五分钟”。
——黄集伟
阿伦特,工学学士,文学硕士。年龄:不详,因为时刻都在增加;容貌:不详.因为时刻都在变化。曾在《小说界》、《佛山文艺》等杂志上发表数篇小说(注:投稿)。
常常幻想着自己再一次变成隐身人,住在飞机场、吃麦当劳和水果。喝速溶咖啡(因为易于冲泡)、睡睡袋,永远等待出发。最大的烦恼是不知道“圈子”是一个什么东西。
这姑娘的文字在减缓生活萎缩的速度。一个麻利的尖锐的,凶猛又敏感的姑娘,站在生活前,如实描写出真实的触感,不容置疑。地洞里的青春,没有理由全是光明。她要保持住本就不多的明净。相对于她壮烈的“偷情史”,我的青春显得那么苍白。她在太阳下烘干自己的表皮,纯粹得像面镜子。
过了。上市后就五折甩卖的书。
就冲这名字也要给一分
马斯洛的五个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是有顺序的,书中的阿伦特什么都要,同时要,也就是在饥饿时还要爱和自我实现。第一次见有人用史诗的笔调写仅十年的过去,焦灼的、贫穷的、诚实的、天真的、欲壑难填的过去。全五星。
不知道在寫什麼~
> 更多书评 4篇
> 9人在读
> 85人读过
> 49人想读
订阅关于喊哪·阿伦特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法阿微 2012-01-20 01:13:39
这姑娘的文字在减缓生活萎缩的速度。一个麻利的尖锐的,凶猛又敏感的姑娘,站在生活前,如实描写出真实的触感,不容置疑。地洞里的青春,没有理由全是光明。她要保持住本就不多的明净。相对于她壮烈的“偷情史”,我的青春显得那么苍白。她在太阳下烘干自己的表皮,纯粹得像面镜子。
1 有用 灰格旧书 2009-12-06 23:08:00
过了。上市后就五折甩卖的书。
0 有用 史本纳兹 2010-02-18 01:56:50
就冲这名字也要给一分
0 有用 YUANYUAN 2023-05-28 16:27:32 北京
马斯洛的五个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是有顺序的,书中的阿伦特什么都要,同时要,也就是在饥饿时还要爱和自我实现。第一次见有人用史诗的笔调写仅十年的过去,焦灼的、贫穷的、诚实的、天真的、欲壑难填的过去。全五星。
0 有用 [已注销] 2011-02-11 15:22:48
不知道在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