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主持人的价值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品牌栏目可以持久?多媒体集团的资源为什么能共享?……本书作者遍访了美国五大广播电视网NBC、ABC、CBS、PBS、CNN,通过面对面的采访,全面呈现了美国新闻类电视节目从栏日创建、主题选择、材料准备,到现场实施、审片等制作的各个环节,同时也透露了电视台内部的财务预算、人员招聘等管理内幕。
一年前当我去美国驻中国北京大使馆签证时,我排的那一队有11个人,我排在最后一位,除了我以外,前面的10个人全部被拒签。这10个人被拒签后,离开窗口时的脸色不是发青发红就是发灰。拒签意味着在此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要么重来,要么就永远也别想得到再次签证的机会,因为有过拒签经历的人再签时顺利的可能性并不大。 去美国的签证先是用电话预约,到了约好的时间,拿着各种材料到..
泰达图书馆
前面的高端访问不错,后面的采访太拖沓了
对话的质量其实并不高,感觉翻译有问题
了解一下美国电视与中国电视操作的不同。(08阅读)
这本书凝结了王利芬老师一年学习的成果,在当时心中充满疑问及奇强求知欲的状态时,收获的肯定不仅仅是这本书中所能反映出来的内容。作为一个电视节目管理人员来说,对中国电视前进的渴望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出来。 “主持人的价值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名牌栏目可以持久?多媒体集团的资源为什么能共享?” 采访的针对性也极大的增强了解问题核心的力度。 每时每刻都可以是一个进步的状态~
文学评论博士,法学硕士深耕财经领域,写出这样干货满满的论文性质的访谈,无愧业内传播的领航人之一。看过好多前几年王利芬在优米网采访国内互联网大佬的视频,有的提问让人见识不到她的口才,但实实在在问出很多实际的问题,让那些爱说一半藏一半的大佬有畅所欲言的空间。这也许就是她秉承前言引用的“只知其一,就是不知”,所以避免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她反而可以代替观众代替其他创业者,问出很多东西。这本书3/4的主持人... 文学评论博士,法学硕士深耕财经领域,写出这样干货满满的论文性质的访谈,无愧业内传播的领航人之一。看过好多前几年王利芬在优米网采访国内互联网大佬的视频,有的提问让人见识不到她的口才,但实实在在问出很多实际的问题,让那些爱说一半藏一半的大佬有畅所欲言的空间。这也许就是她秉承前言引用的“只知其一,就是不知”,所以避免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她反而可以代替观众代替其他创业者,问出很多东西。这本书3/4的主持人我都不认识,但是借鉴的意义作者也总结了,国外的主持人把自己当脱口秀节目的核心,而国情不同,国内的主持人,不念稿后面的机制也导致你只能念稿,更别提下一层的走穴现象了。王利芬的强项在管理,她学习西方的理念执行,结合中国企业,去了解他们的管理方式,这种横向纵向的比较,让她显得更加渊博通识。 (展开)
涉及的新闻理念比较少,组织管理人力问题比较多。有一个问题是重要的:中国垂直型组织结构与美国扁平式、网状结构组织的对比。
严谨认真刻苦
到是对后序挺有感触的~~~那种分隔带来的尤其在黑夜来临时的煎熬,让我条分缕析的体验了思念的揪心......世界太大,自己太小,生命太短!
对于做新闻的我而言,获益颇多。很细节。
> 更多短评 27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6篇
> 19人在读
> 147人读过
> 259人想读
订阅关于对话美国电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有人喜欢蓝 2010-03-13 14:15:25
泰达图书馆
0 有用 宝木 2011-09-17 01:01:21
前面的高端访问不错,后面的采访太拖沓了
0 有用 kikizhu 2009-05-23 20:21:15
对话的质量其实并不高,感觉翻译有问题
0 有用 catherine 2008-05-23 08:25:53
了解一下美国电视与中国电视操作的不同。(08阅读)
0 有用 花满枝娅 2011-04-05 11:43:31
这本书凝结了王利芬老师一年学习的成果,在当时心中充满疑问及奇强求知欲的状态时,收获的肯定不仅仅是这本书中所能反映出来的内容。作为一个电视节目管理人员来说,对中国电视前进的渴望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出来。 “主持人的价值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名牌栏目可以持久?多媒体集团的资源为什么能共享?” 采访的针对性也极大的增强了解问题核心的力度。 每时每刻都可以是一个进步的状态~
0 有用 一根鸡毛菜 2020-11-03 13:10:55
文学评论博士,法学硕士深耕财经领域,写出这样干货满满的论文性质的访谈,无愧业内传播的领航人之一。看过好多前几年王利芬在优米网采访国内互联网大佬的视频,有的提问让人见识不到她的口才,但实实在在问出很多实际的问题,让那些爱说一半藏一半的大佬有畅所欲言的空间。这也许就是她秉承前言引用的“只知其一,就是不知”,所以避免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她反而可以代替观众代替其他创业者,问出很多东西。这本书3/4的主持人... 文学评论博士,法学硕士深耕财经领域,写出这样干货满满的论文性质的访谈,无愧业内传播的领航人之一。看过好多前几年王利芬在优米网采访国内互联网大佬的视频,有的提问让人见识不到她的口才,但实实在在问出很多实际的问题,让那些爱说一半藏一半的大佬有畅所欲言的空间。这也许就是她秉承前言引用的“只知其一,就是不知”,所以避免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她反而可以代替观众代替其他创业者,问出很多东西。这本书3/4的主持人我都不认识,但是借鉴的意义作者也总结了,国外的主持人把自己当脱口秀节目的核心,而国情不同,国内的主持人,不念稿后面的机制也导致你只能念稿,更别提下一层的走穴现象了。王利芬的强项在管理,她学习西方的理念执行,结合中国企业,去了解他们的管理方式,这种横向纵向的比较,让她显得更加渊博通识。 (展开)
0 有用 江南词 2014-09-05 20:22:13
涉及的新闻理念比较少,组织管理人力问题比较多。有一个问题是重要的:中国垂直型组织结构与美国扁平式、网状结构组织的对比。
0 有用 笔下在人家 2013-11-20 11:05:27
严谨认真刻苦
0 有用 午夜阳光ζ 2013-07-28 20:39:03
到是对后序挺有感触的~~~那种分隔带来的尤其在黑夜来临时的煎熬,让我条分缕析的体验了思念的揪心......世界太大,自己太小,生命太短!
0 有用 阿姑 2012-12-01 21:24:04
对于做新闻的我而言,获益颇多。很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