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十五讲 短评

热门 最新
  • 56 楽萸 2013-06-22 21:00:16

    框架和归纳是不错的,非常基础。但总体上逻辑不太清晰,论述略显空疏,为论证而大量引用古诗文却常常失去头绪,以致啰嗦,流于浮浅。不推荐,但是面向大众作入门是不错的。语言也不喜欢,如果统计一下书里最爱用的一个词应该就是“活泼泼”吧。

  • 26 叶隐 2016-06-06 00:38:07

    大概是讲稿的原因,前后重复颇多,有好几讲都大差不差的。多是诗、画、禅、道的铺陈,并没太多新意,倒是帮我补了不少诗文~另:中国学术界的抒情传统实在是让人吃伐消~动不动就抒情,黑线。。。

  • 66 砚一 2020-08-28 15:08:07

    国人美学素质有点过高了吧,这本书竟然是“非常基础,逻辑混乱,语言空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叶朗打的分。虽然本书第十讲之后有断崖式敷衍之嫌,而且责编在审校上有明显硬伤(如p124等)但仍然是值五星的好书~之前只听闻朱老师书法好,但是本书真正惊艳到我的倒是朱老师对中国画的分析,颇有醍醐灌顶之感,人生识画此书始,之后逛展也不全是睁眼瞎惹!“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真正的美学精神是生命之树,在言语道断之处生根发芽,本书杂中西比较之视角,书法、绘画、建筑、诗词信手拈来,以哲学为龙脉贯穿始终,一气呵成。作者文笔雅致,用词精准切当,本身就是极好的美学实践~涵养这样一个美学家太难了,但是也太值得了!

  • 21 Adiósardour 2013-02-07 00:39:52

    有学者将我们的文化概括为四种传统:一是由清代上溯先秦的文化大统,二是五四传统,三是延安传统,四是文化大革命传统。四项传统的顺序并非平行并置,任我们选择,而是在近百年来以一项传统逐渐颠覆、吃掉上一项传统的过程。逆向的回归有没有可能呢?这就是近年所谓‘国学教育问题’被争论不休的缘故。关于美的本质,中国文人画家的对象不是狭隘的视野和实景,不是站在地上平视的景物和空间,而是借不动的形象显现那灵动的心,是有形的空间和充塞这空间的无形的生命,即道,是宇宙轮廓和与之合而为一的生生之气。一树一石也是虚灵的。没有正视的对抗,紧张的对立,而是天人合一,与物难移。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所描绘的是目所顾盼,身所流连的层层山,叠叠水,尺幅之中写千里之景,而重重叠叠,虚灵绵邈,有如远寺钟声空中回荡。

  • 15 XU 2018-02-28 15:14:12

    谈的太浅,用作文体完成了诸多知识点的堆砌,有些章节感觉真的是为了字数而写?

  • 8 雪堂 2012-09-07 11:31:34

    朱氏文笔细腻,富有艺术气息,这在治美学领域中,诚不可多得。但其人毫无经史基础,从其论著中可窥一斑。故其著作游谈浮泛无根,多空疏之论。另外,特指出两例:一是其文大量引用诗文,但毫无系统性,且为之强辩传统即是如此,可见其思辨能力之贫瘠;二是证明《<林泉高致>与北宋理学精神》,近于胡说

  • 4 ly的读享生活 2015-11-27 14:50:12

    围绕“生命哲学”,十五讲分别阐述游鱼之乐、不二法门、逝者如斯……每一讲的主题都很有意味,禅意流转、笔致动人。大致可以当做优美的散文来阅读。内容上范围稍狭窄,主要扣着书法、园林、绘画来阐述。书法主要是孙过庭、园林主要是陈从周,绘画的流派相较前二者更广泛一些。

  • 5 Perceiver 2020-02-01 08:38:46

    玄之又玄,众滥之门。

  • 3 风后 2015-08-24 19:44:36

    有点把中国美学视作铁板一块的感觉。。。文笔是真骚气~~作为考研拓展书目。

  • 1 艾吉奥 2016-02-03 11:36:11

    养气,先须养命。古代中国的美学传统,基本上是男性视角的产物,从理到心,从阴到阳,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气象交融。男性主体在江湖山林园艺书画等诸空间感知深远无机,女性作为第二性被束缚在闺阁庭院,可庭院深深深几许,倾诉依附的对象也是男性,她无法超越自己,只能被话语遮蔽。

  • 2 🍑 2011-01-17 19:13:29

    观点有些强加于人,当介绍看还是可以的

  • 5 Shayne 2012-08-08 10:52:49

    这是一本颐养性灵、荡涤心境的书,初读艰深晦涩,然豁然开朗处,真如醍醐灌顶。中国美学要超越人之欲望,超越我们长期依赖的知识与理性,而以自己的生命契合宇宙的大生命。对艺术境界之提升不可限量。

  • 0 北溟鱼 2014-01-12 12:32:02

    通识教育还不错的

  • 3 豆牙丸助 2012-07-19 23:02:45

    竟然是通过时尚芭莎才识朱良志此等高人,以前真是太轻视时尚杂志了。5月号中国美学之《古拙的意味》,慢慢读了两个小时,打通俺任督二脉,你在看古代美学哲学,却恰似照应自己人生。

  • 2 jinying 2017-11-01 22:00:52

    看完这个再看蒋勋就觉得蒋的看不下去了

  • 1 斜晖脉脉 2012-02-16 19:15:44

    美学让人沉静

  • 1 迁图 2020-03-11 21:10:55

    内容表意没太大毛病,但有点片面有点单薄。没什么新鲜视角深刻思考,想得到启发的朋友们可以绕道了——不过作为通识无可厚非吧。语言繁冗,条理不够清晰,作文式的抒情感叹不老舒服。

  • 1 Mekena Shek 2011-05-08 12:30:56

    不通中国美学 无以与西方美学权衡

  • 3 桂魄梅妆 2020-01-17 20:53:03

    疏瀹而心,藻雪而精神。

  • 1 陈美芳˙Ꙫ˙ 2020-01-03 14:09:26

    中国哲学重在生命,西方哲学重在理性、知识。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将宇宙和人生视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之大全体,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美学具有突出的重视生命体验和超越的特点。中国美学的重心是超越感性,而寻求生命的感悟。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的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涤荡,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