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21篇论文,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神话为中心,对古代文化的考察;二是以《楚辞》为中心,对先秦诗歌的考察。作者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同研究诗一样,都是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灵史”。这些文章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细致的解剖分析,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对此后的文学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神话与诗的创作者
· · · · · ·
-
闻一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目录 · · · · · ·
龙凤
姜嫄履大人迹考
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
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补记
说鱼
司命考
道教的精神
神仙考
歌与诗
说舞
文学的历史动向
“七十二”
端午考
端节的历史教育
屈原问题
人民的诗人——屈原
什么是九歌
怎样读九歌
九歌古歌舞剧悬解
廖季平论离骚
匡斋尺牍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并封”、“屏蓬”、“平逢”等名的本字当作“并逢”。“并”与“逢”都有合义。兽牝牡相合名曰“并逢”,犹如人男女私合曰“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页 -
为什么装扮得像龙,就不为蛟龙所害?人所伪装的龙,其像真龙能像到什么程度?龙果真那样容易被骗吗?并且水里可以伤害人的东西,不见得只有龙一种。越人纵然“常在水中”,也不能一辈子不登陆,对陆上海人的虎豹之类,何以又毫无戒心呢? …… 先假定龙是自己的祖宗,自己便是“龙子”,是“龙子”便赋有“龙性”,等装扮成“龙形”愈看愈像龙,愈想愈是龙,于是自己果然是龙了。这样一步步的推论下来,可称为“人的拟兽化”,正是典型的图腾注意的心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神话与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研究神话,我们是认真的|《闻一多中国神话十五讲》

神话故事,不只是故事,更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凡人做累了,不妨来听听闻一多讲“快活似神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闻公本名闻家骅,字友三,诗人、学者、民Zhu战士。自幼聪慧好学,清华高材生。生逢动荡之时投身运动,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慷慨陈词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回家途中被特务杀害,享年47岁。 一代学者强文博识,本应在校堂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就这样中年早逝,令人不胜喟叹。... (展开)
神话与历史,文学与现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时候提到神话,我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希腊神话、罗马神话。长大一点后,接触到了更多的影视书籍,对北欧神话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 而这些外来的神话在我眼中和小说没有区别,他们自成体系,人物有血有肉,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所以在我眼里,他们就是另一个设... (展开)
读神话,从根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对中国上古神话的追本溯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端午来了,当你的孩子追问你端午的来历,问你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问你为什么端午这天要吃粽子、赛龙舟、佩戴五彩绳,你要怎么回答他呢?你是否也会像绝大多数朋友所熟知的那样说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呢? 可如果你看过《闻一多中国神话十五讲》中... (展开)
所以,端午节到底能不能说“快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段时间是端午,关于到底说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这个话题又被推上热搜榜。 读过这本《闻一多中国神话十五讲》,这个问题其实便有了答案。 在《端午考》这一篇中,首先介绍的便是端午节的风俗传说,比如:龙舟竞渡、吃粽子、铸盘龙镜、龙忌、制作守宫砂。从这些传统看来,端午... (展开)
领略引人入胜的神话世界
> 更多书评 1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8.6分 411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8.4分 50人读过
-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8)8.6分 32人读过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8.8分 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世纪人文】系列之“世纪文库·中国部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彼岸)
- 民俗学(包括神话故事、乐戏歌舞、工艺美术)【1】 (南池子)
- 中國神話學研究生閱讀參考書目(缺古典文献部分) (挥着大刀の猫球)
- 诗~ (达哒)
- 必买之书 (山鬼2046)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神话与诗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山生桂枝 2013-08-09 12:01:26
以前只知闻一多是诗人,在重庆时被书名吸引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才发现他做学问做得这么好!能让我爱不释手的书不多,它成了其中一本。太妙了!无论是对中华源头之神话的考察,对诗经的独到见解,都让我耳目一新,十分受用。改天要自己买一本。
1 有用 江行健 2019-10-22 19:47:17
冷眼热肠,高山仰止
1 有用 HUAIHAI 2009-07-14 23:19:23
王小波和闻一多是兄弟。 啥都不用说了,唯叹服而已!
0 有用 沙砾于飞 2019-06-07 11:05:52
顺手又改了一个出版日期
0 有用 拉赫玛尼诺妇 2010-11-06 09:42:49
做这样的研究一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