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庆熹纪事的不同版本?(附一些可疑之处)

dawn 2012-02-03 22:05:40

以下是一开始写的
--------------------------------------------
掉坑比较晚,有没有老粉丝过来帮我说说?我主要疑心“驱恶”这章,太后和洪司言关于辟邪外貌的评论。我看的本子里,洪司言说辟邪好像太后年轻时候的模样。现在看晋江专栏和百度庆熹纪事吧,里面的文字,是说辟邪眉目有凉州女子的清朗劲儿。
请问,那个本子更早呢?

如果像凉州女子是红猪侠最后敲定的本子,那么大家怀疑辟邪是太后之子,就大可不必了,也不用怀疑是洪王家其他女子的孩子。

相反,颜王和凉州的关系就更复杂了。为什么凉王妃会的《定凉州》,现在只有辟邪能弹上半部?凉王年纪不大,那么他的母亲应该也只四五十岁,为什么早早就去世了?颜王当年在北方征战不假,但是凉王家上上下下,从王妃,到当年还是小孩的凉王,到将领赤胡,都熟悉辟邪的长相---不仅是见过一二次的,而是很熟悉,所以才能在十多年后,对一个身份地位完全不相符的小太监起疑心。

会不会现在凉王的母亲是颜王家的女儿?当时王爷之间互相婚配似乎很多,白帝城提到洪王郡主嫁给一代颜王。颜王的女儿,也可能嫁给藩王为妃;后来颜王事败,这个王妃或者世子妃,可能受到牵连死去,或者哀痛娘家人,郁郁而终。凉王年纪不大,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世,显然是死的比较早的。

当然这也是瞎猜。不过,凉王似乎对颜氏并无十足的恶意,就算认出来,应该也不会直接通报揭发置于死地。辟邪还亲自去私下会他,似乎并不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是不想当着皇帝的面被认出来罢了。

其他的疑点,别的帖子也说过不少,比如关于谐淑仪的身份,现在还能想到的,也一起写下来吧:

刘远到底是怎么回事?辟邪也不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而且他知道了,也不敢说出来,到底是一个天大的把柄落在辟邪手里,还是另有隐情?刘远当年在颜王谋逆事件中是什么作用?

沈飞飞向明珠辞行离开京城,但是他真的是去贩马么?文中数次提到雷老二用匕首,而沈飞飞的兵刃也是匕首。不过这可能是我多疑了。

开头说吉祥28岁,“吉祥随侍在皇帝身边已有四年了”,当是庆熹六年开始侍奉皇帝。但“招福”那章,如意说庆熹四年皇帝大婚时“那时大师兄已在乾清宫当差”。可见是在乾清宫数年后才近侍皇帝。再早呢?皇帝说对刘远说“这几个内臣一向行事稳重,是太后亲自调拨到乾清宫的”,看来吉祥最早在太后手下。联系到皇帝亲征时候辟邪和姜放的几句话,吉祥和太后的渊源似乎也不小?
------------------------------------------------------
2.11 入手了实体书的《庆熹纪事》 (谁能告诉我 哪儿能买到II?),粗粗翻翻,发现很多出书版和我原来看的电子版不同的地方。

太后第一次见到辟邪,评论改为像凉州女孩,很好。就算是洪司言,也不好随便把太后跟小太监比。说像凉州女孩,其实还是隐含的说和太后有些像,这个地方改的巧。

驱恶死,洪司言和太后议论,洪说的是“太后当年发的毒誓”,而不是更早版本里所说,做女孩儿时发的毒誓。太后守寡时候33岁,受先帝宠爱17年,这么说16岁嫁给先帝。如果是做女孩儿时候就发毒誓,那要在16岁之前完成。出书的版本,则给出了这样的可能:太后是在嫁给先帝后,与颜湛交恶,发下毒誓的。

七宝离宫,叙述者说他伏下两颗棋子。最早看时以为是驱恶和辟邪,现在重看,定是吉祥和辟邪无疑。洪司言怀疑七宝把“衣钵”给了辟邪,这是出书版加的一句话吧?这个衣钵是什么,一个实物,一个秘密,还是一个类似秘籍的东西?我倒觉得七宝是给了吉祥。

太后准七宝出宫、颜王临死与七宝见面,都称之梅君,这也是出书版才有的。提到七宝姿容佳,舞蹈佳,也是出书版才有。太后穿上明珠修的衣服,感叹如果穿着这样的衣服,当日与梅君共舞也无妨---看到这句很惊讶。不管是太后还是妃子的身份,和太监共舞都很令人意外吧,但是太后当着皇帝等人的面说出来,似乎并无不妥的样子。

宗人府一节,颜九的哥哥骂他“孬种”而非“杂种”。这个也是出书版的好处,原来看到说他“杂种”,总觉得十分可疑,因为就算颜九身世有疑,也是十分隐秘的事情,小九对自己血统无疑,家人部属也未有丝毫怀疑,所以不应有家里兄弟随口轻贱。颜王旧部对小九极为恭敬,“十六郎”一章,吴十六称之为颜王“嫡亲的儿子”。颜九称郑王妃“母亲”,但郑王妃是侧妃。很好奇颜王的正室王妃是谁,又是哪家王爷的女儿?




赞
转发 1
回应 只看楼主
苏塔
2012-02-07 17:29:28 苏塔

实体书里是说辟邪眉目有凉州女子的清朗劲儿,也就是说无论之前版本如何这是作者最后敲定的版本。
凉王必隆的祖父也就是先凉王是现在太后母亲的亲兄弟,太后想来应还有几分凉州女子的清朗劲儿在的。洪州王族都是白皙灵秀,洪王洪失昼是太后的亲兄弟,而辟邪长得也是十分白皙俊秀。我比较坚持辟邪是太后的亲儿子,就是太后和洪司言对话中提起自己以前生下来就夭折的那个孩子。
这里说的先凉王妃应该是指必隆的祖母吧,也就是现在太后的舅母。

赞
>
苏塔
2012-02-07 17:35:46 苏塔

文中提到庆熹元年变乱时凉洪东西四个外戚亲王都是来勤王了的,也就是说颜氏被抓他们都有份参与。有无恶意不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罢了。太后亲自调拨未必就先在太后宫中做事,辟邪也是太后亲自调拨的,不过经了她手,就像辟邪任职针工局是太后亲自安排下的。不过吉祥基本是知道辟邪底细的,皇帝让驱恶去太后跟前办差,他脸色大变试图阻止,他那么聪明的人一定老早猜出来了。

赞
>
dawn
2012-02-07 17:41:57 dawn (好好读书)

”凉王必隆的祖父也就是先凉王是现在太后母亲的亲兄弟“---我看的不细致,这个信息错过了,不知是哪章的?谢谢回帖~
太后以为夭折的孩子,就是她提到自己恨不得替他死,也无法挽回他稍息的生命的那次吗?如果辟邪是她的亲子,应该是比皇帝小,也就是说是她出嫁后 很多年的孩子。她与颜王决裂,发毒誓,应该是在太后出嫁前,如此毒誓,表明之后他不会再跟颜王有亲密关系了。如果按你所说,辟邪是太后的孩子,就不可能是颜王的骨肉了。
可是,虽然郑王妃不喜欢辟邪,别的兄弟也叫他小杂种,这可能是针对他母亲来历的。按文中各地颜王老部下的意思,似乎对颜王这个第九子血统问题并无疑问。颜王除非是真的有妃子怀孕产子,用那个孩子代替了太后之子,才有可能蒙住众人耳目,否则凭空抱回一个孩子,实在突兀。
如果那样,太后生的一个皇子被颜王抱回家抚养,而原来郑王妃的孩子成了替代品,所以郑王妃不喜欢颜九。
这就是那个惊天秘密?不过这样一来,郑王妃也是该惊天秘密的知情者了,她没有泄露过吗?是怎么堵上她的嘴巴的?

赞
>
dawn
2012-02-07 17:47:07 dawn (好好读书)

不过吉祥基本是知道辟邪底细的,皇帝让驱恶去太后跟前办差,他脸色大变试图阻止,他那么聪明的人一定老早猜出来了。
--------------------
是滴是滴 一直在想 吉祥如意这些年知道多少 又是什么态度
(当然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他们都认为驱恶是颜九,因此不宜见到主子,因为主子必定找茬对他不利。毕竟记得颜九这回事、知道其中利害的人也不是那么多了。)
不过 吉祥实在太深藏不露 还有辟邪和姜放讨论中提到的 太后对皇帝出兵没有反对 但是必然埋伏了一招。我倒不是说吉祥和太后多么亲密 但是他应该并不是那么单纯皇帝的心腹。别的不说,七宝对太后十分忠诚,而吉祥俨然是另一个七宝太监。有没有这个可能,七宝有让吉祥制衡一下辟邪的意思?

赞
>
苏塔
2012-02-07 18:12:12 苏塔

第二章似乎叫“东王世子”,有提到凉州王室是太后母亲的娘家,后面有章叫“花幕先生”,提到现在凉王跟先代凉王是祖孙而非父子。
辟邪比皇帝小3岁,比成亲王小1岁。说来也是,太后是姑娘时发毒誓要颜氏灭门的。。。这个我也想不透了
太后说过即便七宝还在也绝对不会做对太后不利的事,而辟邪跟太后是不共戴天的大仇,想来吉祥确实是辟邪的抗衡者吧。太后言语中也对藩王不满是想撤藩的,又不让皇帝过早动作,而自己又活不了几年了,看不透这个老女人到底想干嘛囧

赞
>
dawn
2012-02-07 18:40:44 dawn (好好读书)

哎 还是猜想红猪侠这个女人在想什么吧 红猪侠你快点写啊!!!!

赞
>
Dead combo
2012-03-01 21:15:25 Dead combo (ギリギリでいつも生きたくない)

我一直看的是网络版 后来精读了几遍也是网文版
颜王定亲时给明珠的封号是寒江妃子
妃子 这起码也是亲王大老婆的配置啊
但是已经有一个世子颜铠了啊
这个地方也不是很明白
始终想不通颜王死前跟七宝说的秘密是什么 如果是颜久的身世 七宝没可能吓得手足颤抖全身冰凉啊
而且七宝效忠的是皇家 按理说没理由帮辟邪复仇的 难道辟邪才是皇子?这个猜测更说不通啊

赞
>
Dead combo
2012-03-01 21:18:46 Dead combo (ギリギリでいつも生きたくない)

之前吴十六对她女儿说 你不知道以前老颜王的手段 辟邪是他的嫡亲儿子 一样的心狠手辣
这个“嫡亲”我一直挺疑惑 是指亲儿子的意思?那位什么要加个“嫡”呢?还是我想多了?

赞
>
苏塔
2012-03-01 21:22:43 苏塔

关于寒江妃子的问题不少人提过,很多人认为是庆熹里难得一见的bug。。。身世的问题和七宝的深意得等第三部出来啊,只好祈祷了

赞
>
苏塔
2012-03-01 21:44:59 苏塔

应该是想多了吧,庆熹有些用语有南方习惯,可能作者是上海人的缘故,我们有时说话会讲嫡嫡亲亲的儿子之类的,其实只是为了加强语气。。。有些人认为庆熹不是京片子其实是浙江官话,我觉得有些道理

赞
>
dawn
2012-03-01 22:42:20 dawn (好好读书)

同意嫡亲可能是方言或者语气;不过,辟邪应该不是郑王妃的亲生儿子,颜王的正牌王妃是谁?宗人府一场也为做稍稍提及。太后收藏的行军日记里,有洪王题诗,里面提到的妃子是谁?
寒江妃子不是正式朝廷封号,是颜王私下给宋别的。颜王此时正在谋划大事,有人分析这个妃子是指他夺位之后的,那时候颜王世子就是太子,小九自然是亲王,亲王妻,自然当得上妃子二字。

赞
>
苏塔
2012-03-02 07:44:40 苏塔

不过我比较倾向于认为颜王不臣之心是在颜久9-12岁这段时间里,这时匈奴第二次被远逐。。。至少不会在颜久只有一岁时就已想谋朝篡位甚至大大咧咧跟宋别说你等着女儿做亲王妃子哈,为虾米我脚得这不会是颜湛的作风咧???

赞
>
dawn
2012-03-02 12:30:19 dawn (好好读书)

啊 为什么是这段时间呀 我以为夺位是历代颜王前仆后继薪火相传滴事情……所以吴十六他们一开始也自然的以为颜九要夺位。而且,很早颜王就在四方埋下棋子,好像不是仅有臣子之心的人做的呀……我觉得他是用这个封号跟宋别达成协议吧,毕竟宋别恨大理王,也未必喜欢娶了他lp的中原皇帝,跟一个想夺位的人达成协议并效忠于这个事业,还比较说的通……

赞
>
dawn
2012-05-03 15:26:36 dawn (好好读书)

zz一个从前jj上的评。希望这些问题很快就有答案了……

喜见庆熹浅推
作者:3344

评论文章:庆熹纪事
所评章节:43
文章作者:红猪侠
所打分数:2
发表时间:2009-02-27 01:13:59

偶然看到1122同学的三篇浅推,甚喜,遂翻出旧日志,以探讨。
1)辟邪是女人么?
我其实不太知道这个疑问是从哪里来的。大理皇子入京的时候曾对着戴了面具的辟邪喊过姑娘,洪司言说辟邪有凉州姑娘的清朗劲儿,颜王临死前讲了一个令七宝太监也冷汗淋漓的天大秘密,显然(我认为),这个秘密是有关于辟邪身世的。然而,辟邪是女人么?当然不是。辟邪因那声姑娘极为恼怒。他身形瘦小,加之声音清丽尖锐,被误认为可能。辟邪虽身怀大志,毕竟是个男人又有少年心性,不可能不对阉人的身份有所介怀。洪司言那话一是作者在暗示辟邪同太后之间所存在的,到目前还没显露的联系。二是描述辟邪面容姣好。颜王郑妃为颜久定下了大理国公主之女这门亲,对颜王而言,也是棋盘中一子,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不清楚古制,不过亲王的非世子大概最终也会受封为x王吧?故寒江妃子的号也不见得不妥。)。
2)辟邪是阉人么?
不管是真女人,还是假阉人,存在于皇宫都是一个极大的冒险。如果是,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值得七宝冒这个险呢?辟邪是真太监。他多次提到,自己是个什么身份又谈什么衮冕之志,语气坦荡,不疑有诈。
3)辟邪的身世。
3.1)颜王之子?
辟邪被怀疑不是颜王的孩子,原因大概有三:
其一,名字。在这里怀疑下,这样的起名方式不会被外人议论么?尤其颜家是什么样的地位。
其二,颜镶的话。狱中,颜镶骂阿九“你个贪生怕死的小杂种!”。杂种,在汉语的语言习惯中,多指无法确认父亲的孩子。未婚女子所产下的孩子,才被人骂为杂种。因为中国是以父系血缘为传承的。
其三,颜久和颜王非常之不像。
颜九改头换面,昔日和颜王相熟之人,竟大半被瞒住。太后知颜王甚,早年颜洪2位交好时,私下估计太后就已倾心颜王。而以太后眼光之利(第一眼就看出明珠似段时妃),却从未怀疑过辟邪。加之洪王和世子洪定国,都未曾在外形上疑惑过辟邪。这也侧面暗示了大概颜九出生之时,洪颜2家已生分。太后虽然在宫中,若是喜爱,招亲王幼子入后宫玩耍十分平常,由此可见颜王同太后那时已十分疏离。太后并未在颜久幼年与之亲近,凭的只是颜王的模样,错认驱恶。而颜久随父亲北上讨伐匈奴,同凉王必隆反而有机会接触,故有赤胡之疑。
3.2)郑妃之子?
辟邪是挂在侧妃郑氏名下的(“同胞哥哥颜镶”)。在狱中,不是老末的颜镶睡在母亲的怀里,多少表明郑妃并不十分喜爱辟邪。所有儿子当中,颜王摆明了最喜欢阿九,颜久本人也十分乖巧懂事,为什么郑妃不喜欢他呢?红猪用了“同胞”一词,一母才叫同胞,所以应该不是杜闵那样表明的过继。因此,阿九要么是被宣称郑妃为其生母那样进入颜王府的,要么就真的是郑妃所生。
颜王旧部似乎都从未怀疑过阿九不是颜王所出。那么,至少,郑妃从孕到产子的过程都十分自然,合理。如果郑氏不是颜久的亲生母亲,这其中包含多少曲折,从身边服侍的,到太医稳婆,多少人命。这还是其次。重点是,这必须是场预谋。颜王到底以什么样的眼光“预定”一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另一方面,非己所出不太能成为郑妃不喜颜久的理由。古人过继认义子都十分平常,接纳一个不是亲生的孩子似乎并不是问题。那么,如果郑妃当时真的恰巧怀有身孕呢?自己的孩子被冒名顶替了,离开,甚至因此死了?如果说颜久是太后所生,那么知道太后和颜王间暧昧的郑妃因此讨厌阿九是不是算合理呢。郑妃善妒,这不是不可能的。
3.3)太后之子?
太后和颜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都是太后单方面的,没有描述过颜王对太后如何。辟邪出生在先帝登基之后,太后专宠17年,众目睽睽下苟且,有难度。但,名正言顺的(不管他的父亲到底是谁,没人会去怀疑),为什么颜久要出宫?
第一章[七宝太监]中就说“先帝有十一位皇子”。庆熹十年,12位藩王,太后娘家4位,1位皇上叔父,剩7为先皇皇子,加上皇上靖礽、没有外放的成亲王和死了的先皇太子靖德,还有一个皇子哪去了?庆熹十三年五月十五,明珠在住处焚香碰到太后也来上香,太后先说,“有什么神魔鬼道的?犯不着避人。”,又说:
“身在我这个位子,一生杀人无数。有些人死了,我连名字也记不得;有些人,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待他真的死了,却觉得不如自己也死了好;还有些人……”太后幽然透了口气,“只望自己替他去死,也留不住他稍息的性命。”
第一个分句指的是npc,第2句颜王,最后一句呢?虽然也可能是指靖礽的儿子,但我认为,指的就是那位不在了的先皇皇子——太后的另一个儿子。而这天,是他的生忌或死忌。
这天是哪天?当晚明珠的夜饭中有碗面,但她没吃。揣测一下:“对明珠极是倾慕”,“饮食用度亲自奉到”(也有可能另有太后深意)的宫女子葙可能知道这天是明珠的生日,所以有这碗面,但明珠睹物思人,想起同一天生日的辟邪(其实关于这个又可长篇揣测废话一番= =),所以没心思吃。
文中有一个奇怪的地方:下寒州时颜久对吴十六说8岁随军,但推算起来上元九年他应该是7岁。上元年间有2次大仗,[王举]定凉州和[贺里伦]阿纳的红马都能佐证颜久随的应是上元9年那场。[凉王必隆]靖仁指自上元9年有15年的太平,看起来又不是打了2年的仗。但[郁知秋] 辟邪在马上回想说15年前的夏天,那又确实是指上元10年。好吧,即便是打了2年的仗,又或者辟邪回忆的是班师回朝的情形,但,栖霞也称辟邪7岁出征[栖霞]。bug?还是作者故意卖的破绽?要知道,成亲王和辟邪只有一岁之差(不是2岁)。这一岁,有时会显得很关键。如果大胆推测,辟邪和成亲王乃一母双胞,结合[白帝城]颜王这门的由来,双胞之一被外赐给颜王,或者被颜王以这个名义强行要走,再被颜王称亡,甚至,颜王直接要求赐死这个孩子呢?太后发毒誓要颜家的人都死绝了,看起来,像是颜王害死了太后某位至亲之人的反应。(插一句,推测皇上乃颜王和太后所生,不甚妥。皇上若真是颜王的儿子,仔细起来也是颜家的人,太后应该不会那么咒吧?)辟邪的容貌极似洪家人,白皙,这点在文中多次强调。太后一句“第一眼看见你,就知道你是要做我儿媳妇的”,以红猪侠的习性,不由人不遐想。
但这个揣测有个很大的不通。直接赐死,太激烈,第一代颜王和皇上双胞又极像,都并未赐死,何况当时太子另有其人。要是后来,颜王找了个借口宣称孩子死了,那么病死,是最常用的。夭折的孩子,在过去并不是那么稀有,太后何至于那么恨颜王?除非太后认定颜王容不下那孩子,但为什么容不下?最重要的是,双胞,如果相像,马上就可揭穿,这么做岂不毫无意义?
这里再不着边际地推测下“颜家的人都死绝”这个誓。《白帝城》中照应第一代颜王的是洪王妃。当时的情形,朝廷,皇帝对颜王有无限的愧疚,疼惜,我看。当时的太后皇上颜王的生母亦为洪氏。所以洪家,作为颜王的“娘家”(?),格外关照。会不会也留有祖训,洪家后代也要照应颜家的后代呢?百年过去,几代变更,情义越来越少,矛盾立显尖锐,而太后又是“坚硬小器”之人,以毒誓摆脱百年纠葛,汗,乱想一下。
七宝太监
七宝,是在知道颜久身世后仍让其净身的。七宝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呢?他似对太后有特殊情愫,当年“大费周章”让靖仁继位,太后甚至十分把握地说,即使7宝在京城也不会反我。我想,这可能就是七宝离开大内的原因。他做不了对付太后的事,也不能眼睁睁看他徒弟做。他是为了皇宫内能够翻云覆雨才走的。但是,为了什么呢?七宝一门,专侍皇帝,最令他在意的大抵是,是不是侍错了他人?能令7宝动容的,颜久的身世,大概离“真龙天子”问题不远,离江山社稷不远。
颜王当初对阿九说会再遇到阿纳的时候,“哥哥自然在朝中啊。”。阿纳是均成当时唯一的儿子。颜王笃定均成统一草原,阿纳自然也将是匈奴君王。颜王之意似是:阿九才是可与阿纳对应之人。这里除了阿九资质超人之外,和他的身世有无相关?我总觉得(中邪了|||)揣测颜王的作为,无法离开《白帝城》。他偏要一个“注定”被抛弃的孩子活下来,并成为无上之人。哪怕,母子兄弟相残,哪怕他无后。有人评辟邪多智而近妖,其实这句话更适合颜湛。辟邪言:“颜王当年也有铲除藩政的念头,朝廷富足,兵权一统,进而北上驱逐鞑虏,南下吞并大理,我朝便有三四百年的昌盛。” 范树安于全圣年间即在当时还是世子的洪王身边卧底。彼时,颜洪两位想来正是交好之际(颜湛那时已经是亲王,故老颜王已不在,一切都是颜湛自己的主意。)。而范树安年纪尚轻,在颜府应该默默无闻,辗转一年之后才接近洪王。和匈奴交战期间,耳闻均成,上元初年就埋下谢伦零,以求北占草原。念想着大理,我怀疑上元帝娶段时妃也脱不了颜王的干系,逼宋别叛走他乡,以为己用,不可谓不毒。阎王爷的称号自是有来历。到后来,见东王势起,又派吴十六监视于寒洲。多年后,这些天地线为辟邪所用。如此之人,为何伏于庆熹元年?
补
1。辟邪拿了成亲王的什么印信,什么用处?
这里关系到一个辟邪对自己身世的了解程度的问题,我觉得。七宝太监有没有跟他说过什么呢?自己的与众不同,名字,母亲不喜,父亲亲自教导,辟邪有无怀疑过?姜放也不知道辟邪拿这个有什么用处,郁知秋是个糊涂人,看到也没什么。成亲王对颜王的态度一直很模糊,红猪故意不写[洪定国]。
2。贺冶年死时说“他忘了我了”,指的是?
jj有人说是东王,我觉得不然。那屏风不是东王赐给贺冶年的,而是巴结他用的。贺冶年一直状似都在替太后做事。姜放说他们各为其主。这句话很有意思。姜放说这话时,认为的各为其主是哪2个主?自己,小主子爷;贺冶年,太后。贺冶年同意姜放的话,他认为的又是哪2位主?自己,?;姜放,皇帝。如果说是太后,洪王,东王,“忘了我”是指自己被架空后的无作为?如果说是颜王呢??太后,洪王,东王,颜王,哪一个在临死的贺冶年眼里是朽木?颜王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虽然心狠手辣,但旧部中似乎到目前,只有刘思亥,王举,和贺治年“叛主”。王举推测不是近臣,不谈。北军三俊惺惺相惜,姜放既然是心腹,以颜王的谨慎,其他2位应该也不会太远。刘思亥跟了凉王,会不会也像范树安的意思呢?但看辟邪杀他,又不是(不过时过境迁,辟邪也有自己的判断。)。贺治年,如果跟了太后,那是不是也是颜王的意思呢?倒是不清楚贺治年是何时做的这个大内侍卫(统领)。
庆熹纪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沈飞飞是雷老二?窦兢的死有没有别因?高以仁如何卖主求荣(啊,忘掉他了,背叛颜王)?刘远是为什么受得辟邪辖制?慕灿是什么来历?谐妃卫氏呢?不知还有没有得到答案的一天。

赞
>
Dead combo
2012-05-03 16:04:49 Dead combo (ギリギリでいつも生きたくない)

太后毒誓咒死颜家人是姑娘时期发的愿
可见还没有嫁给皇帝之前就已经跟颜王交恶了
皇帝闹脾气的时候洪司言曾经说过 皇上不想太后也有手足
当年洪王为了太后。。。。。。。
太后和颜王交恶会不会是因为洪王?
还有贺治年
我一直都觉得贺治年并非太后的人 开场的夜袭刘远 并非太后授意 而是他自己猜测太后的心思干的(实体书是这么写)
如果真是太后的人为什么会说自己是抱了一根朽木?
他死前说的那句“他忘了我了”就更说不通了

赞
>
dawn
2012-05-03 19:12:08 dawn (好好读书)

“他忘了我了”,我得查查这次塔读连载是不是留下这句话了
出书版,太后的毒誓已经没有强调是姑娘时候发的愿了,所以可以是嫁人后的事情,呵呵

赞
>
Dead combo
2012-05-03 20:37:48 Dead combo (ギリギリでいつも生きたくない)

这个地方我没注意,意思是说实体书的版本里面 太后发的毒誓没有限定是姑娘时期么?那估计就像您转载的那篇分析里面说的 跟那个孩子有些关系

赞
>
dawn
2012-05-03 22:06:25 dawn (好好读书)

是的,实体书没说做姑娘的时候,只说“太后当年发的毒誓现在都应验了”。这样一来,辟邪的确有可能是太后的孩子,她以为死掉的那个。

赞(1)
>
苏塔
2012-05-04 07:42:18 苏塔

所以菇凉们,明珠童鞋和小六的生日可能都在五月十五哟。。。毕竟那天明珠还拒绝吃面条来着。。。

赞
>
dawn
2012-05-04 19:09:52 dawn (好好读书)

不用可能吧,就是肯定吧,嘿嘿。太后夭折的那个娃应该也是,越发觉得辟邪就是……
btw明珠为啥拒绝吃面条啊

赞
>
Dead combo
2012-05-04 20:24:11 Dead combo (ギリギリでいつも生きたくない)

因为想着辟邪嘛
辟邪也是那天生日 但是在北边拼命 明珠心里不好过吧

赞
>
dawn
2012-05-04 20:53:06 dawn (好好读书)

就这样吧……好吧。古代情侣真是牵肠挂肚啊,要是现在,就算不在一起不能电话也可以短信啊:“猪,今儿咱俩生日,吃面了没” “我正吃着,你呢?” “好,那我也去吃”

赞
>
Dead combo
2012-06-05 10:27:31 Dead combo (ギリギリでいつも生きたくない)

  还有个地方我觉得有写奇怪
  屏风那个地方
  辟邪对明珠说 你的屏风被成亲王买在府里 这下你满意了吧
  明珠回道 成亲王又是什么东西 还不是一样难逃抄家灭族的下场
  大致是这个意思 精确的台词我可能记不大准
  虽说明珠对辟邪知根知底
  但为什么张口就说成亲王难逃抄家灭族呢?
  她对辟邪的事业是怎么理解的以至于断定成亲王如此下场,那皇帝呢?

赞
>
苏塔
2012-06-05 10:31:46 苏塔

成亲王抄家灭族跟辟邪的事业没有必然联系(不过庆熹里可能以后会有联系吧),明珠这番话只是一个旁观者对上位者家族命运的一种预测而已,毕竟这样的事历史上太多了

赞
>
Dead combo
2012-06-05 10:35:16 Dead combo (ギリギリでいつも生きたくない)

之前看了好几遍 这个地方我压根就没多想
后来无意中看的时候 觉得好诡异啊
真的只是预测么

赞
>
苏塔
2012-06-05 10:39:09 苏塔

有的地方不要太多想啦否则会想死滴哟,明珠这番话基本上就是基于历史常识的一个预测,像颜氏家族不就是个就近的例子嘛。。。不过也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吧,你再问问别人看呗

赞
>
Dead combo
2012-06-05 10:40:16 Dead combo (ギリギリでいつも生きたくない)

估计只有我这么想了
好吧。。。。

赞
>
丁丁执剑
2012-07-21 22:36:05 丁丁执剑 (阅读仍然是最爱的一件事)

越看越疑惑,太后的娘家诸位也算是权倾朝野了,怎么她不是皇后呢?

赞
>
苏塔
2012-07-22 10:28:43 苏塔

制衡权力,对皇家而言这样的女人皇帝再怎么喜欢也不能封后的。。。不过事实证明娘家势大即便先皇在时不能封后儿子却也一样可以继位,不过多些波折而已

赞
>
丁丁执剑
2012-07-27 20:46:27 丁丁执剑 (阅读仍然是最爱的一件事)

继位不是因为靖德太子被弄死了吗?不然也轮不到靖仁啊
至于制衡后妃,不记得有这么一说,可以举一个历史上的实例吗?
一般都是为了外戚的权势支持而立后的吧,就比如现在的王皇后,除非先帝的皇后是颜家姑娘,势力才大过太后

赞
>
苏塔
2012-07-27 22:09:15 苏塔

那你可以顺便想下靖德是怎么死的啊,权利斗争下非常死亡,而且看口气肯定跟太后和她娘家人有关。
当然不是制衡后妃啦,一个娘家势大的人偏偏又做了皇后,这是为了制衡外戚势力,帝王权术什么的
宋朝的时候皇帝一般会给公主选家世一般才学一般的人做驸马,就是为了防范驸马家族那个什么。。。好吧举了个反例,正例一时举不出哈哈

赞
>
任意子
2012-08-25 15:13:26 任意子

我觉得太后当年那个孩子的死会不会跟靖德太子的死有什么关系,类似于武则天为了害皇后弄死自己孩子之类的

赞
>
dawn
2012-08-25 16:19:22 dawn (好好读书)

不知道,没想过……
皇帝和景优那段对话,似乎靖德太子之死官方说法是为国捐躯,所以也许和出征军队神马的有关?可能不在宫中甚至不在京城?太后那个娃应该是极小极小就“死了”,应该是宫闱内外发生的……

赞
>
dawn
2018-03-31 12:52:08 dawn (好好读书)

今天收到了完结版,很没节操地翻看了几处关键的地方和结局,泪,都明白了。到放假有时间再重新全部看一遍。

赞
>
dawn
2018-03-31 12:58:24 dawn (好好读书)
我觉得太后当年那个孩子的死会不会跟靖德太子的死有什么关系,类似于武则天为了害皇后弄死自己孩
我觉得太后当年那个孩子的死会不会跟靖德太子的死有什么关系,类似于武则天为了害皇后弄死自己孩子之类的
... 任意子

原文修改链接总是点不开。太后那个娃……哎!

赞
>
dawn
2018-03-31 16:36:22 dawn (好好读书)
所以菇凉们,明珠童鞋和小六的生日可能都在五月十五哟。。。毕竟那天明珠还拒绝吃面条来着。。。
所以菇凉们,明珠童鞋和小六的生日可能都在五月十五哟。。。毕竟那天明珠还拒绝吃面条来着。。。
苏塔

这个你说对了!

赞
>
natasha吴
2018-04-03 20:18:45 natasha吴

明珠和辟邪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俩是不是生下来就交换过……

赞 来自 豆瓣App
>
dawn
2018-05-03 17:49:18 dawn (好好读书)

看完全书。这篇无论如何无法进行修改操作,另写了一个评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341958/

赞
>

> 我来回应

> 去庆熹纪事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遗诏不是在谢仑零那里么?还给七宝太监看过。怎么...(azicat2014)

当年看到封面是某个作者画的就打消了看的念头(vera)

庆熹纪事重开连载了。。(阿辣布猫)

最喜欢的人物是谁?(随喜)

庆熹纪事2012开更了(安危谁赢堪比)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