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arter Dickson
出版社: International Polygonics
出版年: 1987-10
定价: USD 5.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930330699
出版社: International Polygonics
出版年: 1987-10
定价: USD 5.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93033069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理小说泄底(自用,他人慎入) (笑西西)
- 《无人生还》类型的推理小说 (leyang)
- Carter Dickson(John Dickson Carr) (问题不大)
- 侦探小说封面 (太常寺协律郎)
- 2009推理阅读 (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Nine and Death Makes Ten (Library of Crime Classic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文泽尔 2009-11-02 03:43:09
很精彩的作品!海上密室,不可能的指纹..嵌套型的案件,预谋与巧合……每一处细节都严丝合缝.合情合理.关于指纹的konkav和konvex印记部分,卡尔肯定亲自做过实验了(笑).通过HM之口所给出的法军服装细节的考证,作为炫学情节指证也是相当精彩..虽然在阅读中早已料到替换这一可能,没有同时出现的人物也逐一留意过,但指纹伪证和必须偷取护照的伪装还是成功迷惑了我——又一次以自己的立场揣摩卡尔的写作想法... 很精彩的作品!海上密室,不可能的指纹..嵌套型的案件,预谋与巧合……每一处细节都严丝合缝.合情合理.关于指纹的konkav和konvex印记部分,卡尔肯定亲自做过实验了(笑).通过HM之口所给出的法军服装细节的考证,作为炫学情节指证也是相当精彩..虽然在阅读中早已料到替换这一可能,没有同时出现的人物也逐一留意过,但指纹伪证和必须偷取护照的伪装还是成功迷惑了我——又一次以自己的立场揣摩卡尔的写作想法,忘记了人家是善用巧合的..而我却偏偏憎恶巧合:无论如何,很赞的作品.标题的余韵也很震撼人心(暗示一人二角)..推荐之 (展开)
0 有用 苇间疯 2010-04-08 20:28:50
非密闭空间却又囿于空间限制,这样类型的推理作品,容易诞生神作,也容易写出垃圾,还好,卡尔发挥得不错。本作中,指纹诡计的物理设计只是个小噱头,该诡计的目的、实施过程中的纰漏以及对最终谜底揭晓产生的逻辑效果才是重点。不少日本推理小说中的物理诡计单纯地只是为了诡计本身的存在而设计,那我他妈的不会去看魔术揭秘吗,看推理小说干嘛?卡尔的H.M.系列怎么看都比大部分的菲尔博士系列要精彩得多,后者在装神弄鬼这方... 非密闭空间却又囿于空间限制,这样类型的推理作品,容易诞生神作,也容易写出垃圾,还好,卡尔发挥得不错。本作中,指纹诡计的物理设计只是个小噱头,该诡计的目的、实施过程中的纰漏以及对最终谜底揭晓产生的逻辑效果才是重点。不少日本推理小说中的物理诡计单纯地只是为了诡计本身的存在而设计,那我他妈的不会去看魔术揭秘吗,看推理小说干嘛?卡尔的H.M.系列怎么看都比大部分的菲尔博士系列要精彩得多,后者在装神弄鬼这方面下的功夫过了头,逻辑精髓缺失,非常失败。感谢译者。(H.M.要是和尼禄·伍尔夫碰个头,世界会怎样的乌烟瘴气啊,难以想象……) (展开)
0 有用 白亘巨云 2009-12-30 09:24:01
...依然3.5星...话说那个指纹诡计真的有用么
0 有用 西瓜太凉 2009-04-07 14:16:58
依然看不懂,可能是网上文本不全吧
0 有用 ifrozen 2009-05-15 12:23:14
简洁却又威力强大的诡计!
0 有用 陈言 2022-07-17 22:51:45
其实气氛这方面可以多下点功夫的,可惜有点过于平淡了
1 有用 e38383838 2019-11-05 22:45:12
1940年作品. 森英俊和小林晋等编译的《世界探偵小説全集》No.25.不知道为何没有收入密室圣经. 全书紧凑流畅不拖泥带水,让人意犹未尽很是难得. 这本的核心是“幽灵指纹”,我看过的书中好像这是唯一的一本挑战这个主题的.刚看到解答时感觉很惊艳,特别是为什么凶手冒险搜寻指纹卡的原因还真是出乎意料.不过随之对于这个诡计产生疑问:其是否真的可行?书中其实提到了其来源出处,就是1933年出版的《Clue... 1940年作品. 森英俊和小林晋等编译的《世界探偵小説全集》No.25.不知道为何没有收入密室圣经. 全书紧凑流畅不拖泥带水,让人意犹未尽很是难得. 这本的核心是“幽灵指纹”,我看过的书中好像这是唯一的一本挑战这个主题的.刚看到解答时感觉很惊艳,特别是为什么凶手冒险搜寻指纹卡的原因还真是出乎意料.不过随之对于这个诡计产生疑问:其是否真的可行?书中其实提到了其来源出处,就是1933年出版的《Clues and Crime》中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就暂时无法验证了,不过估计卡尔阅读过此作后才产生了创作本书的想法.可惜家里没有印泥不然一定要试验一下.同时尽管有着受限的空间和固定的嫌疑人等要素,但依旧能写出意外的结局,卡尔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我依旧分不清HM和Fell系列. 推荐阅读 (展开)
0 有用 豆友119783337 2018-08-05 21:48:46
卡尔就没有怎么失手过,喜欢暴风雪模式的氛围,看在整体严谨又一气呵成的行文上,可以忽略掉指纹造假的那个牵强手法
0 有用 且歌且行 2011-09-30 08:54:49
那个指纹的诡计在现实中可行吗?
0 有用 catapuella 2010-05-22 19:58:16
二战背景作品。解答严谨,气氛一般。|“首先,犯罪现场的指纹不是伪造的,而是活人手指印上去的。其次,船上没有偷渡者,也没有躲起来没让我们取到指纹的人。最后,提取和验证指纹的过程中没有人耍把戏或犯错误。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指纹印到了相应的卡片上,老实的交上来,由我们的人正确地和血指印做了比对。”最后关于指纹诡计的解答,确实同时满足了这三个条件。